如何評價作家劉震雲?

東瀛村村委會榮譽會長


1968年的那個夏天,河南新鄉某農村,那個因家裡來了客人不得已跟父親去飯館賒三個饅頭還被廚子狠狠羞辱的男孩,不可能想到,有一天他會成為中國最頂尖的作家、一字千金的編劇、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騎士勳位、雄踞作家富豪榜最前列的名流吧。

這個人,就是後來大名垂宇宙的劉震雲。如今的他,當穿著高貴的黑色華服,在高級酒店摟著馮小剛等一干共和國新貴觥籌交錯把臂入林時,醉眼迷離中,不知道是否還會偶然浮現出這個50年前的舊夢?


劉震雲首先是一名作家。但在我觀感,和他同時崛起的中國文壇名宿,迄今還沒有一個可以像劉震雲這麼聰明,又在軟紅俗世這麼成功的。

他的一生,是如此多才多藝,又是如此長袖善舞,早已不是區區一個“作家”名頭所能概括。論發跡履歷,農、工、士、商,每一步進階都穩紮穩打脫胎換骨;論涉足行當,文藝、編劇、教書、交際、演講、投資,都是時代名角;講人脈營造,縱橫文壇、官場、學界、商圈,橫行無礙,彷彿打通中國社會任督二脈。可謂左右逢源、八面玲瓏。

儘管如此,在我看來,他最突出的才情、最主要的成就,顯然還是在小說寫作上。小說才是他得以如此亨通喧天的基本盤。實際上,他也是我非常讚賞的小說作家,論作品實力,當代中國能凌駕於他的,屈指可數。也正是靠著小說之具,他才得以像賈平凹、莫言、閻連科等同行一樣,徹底改變了命運,從一介北方農民躋身具有國際聲譽的社會名流。他的小說,是真寫的好。上中學時,學校被窩裡打手電筒看他的少作《新兵連》,那種對於人性的刻畫和感知,驚為天人。那還是他20來歲時的牛刀小試。

後來,有孫鬱先生的慧眼相看,他得以入人民大學中文系做起了堂堂教授,言談多以知識分子自居。說老實話,他的學問真不見如何,就文化素養而言大概也就是封建社會中下等文士的水準。但是他興趣是很廣泛的,思維非常活躍,尤其是人情世故方面汲養深透,平時應該非常注意社會上的各種市井人物、官吏財主、風俗習慣以至流言碎語、姑嫂勃谿一類民間趣聞瑣事,而且有加以欣賞、記錄的興致和勇氣。這些,都是正經知識分子、當代正宗文士所不屑一顧的,他把這些生活經驗統統放在了紙上,《一地雞毛》《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等紛紛出爐,在前人熟視無睹的地方發現問題,用大家熟悉的東西帶出不熟悉的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以這種新異在國內外贏得大名。

兒時留下的好感是一輩子都不會消失的。在我看來,他應該是中國最優秀的市井作家。這不是帶有迴護意味的恕辭,而是實事求是。無論頭條裡的你怎麼罵他,“咒其速死”也好,他的一些小說都是足以傳世的。

一個正常的時代,理應就是如此,讓有才華的人脫穎而出,讓有抱負的人揚名天下,讓有能力的人富甲一方。


因為他的發達,和馮先生等有那麼點狼狽為奸,很多人看不起他,覺得他賣文取寵,賣身投靠,連帶著對他的作品也肆意貶低。當時黮闇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這多少是網絡暴力不問是非否定到底的迷亂體現。

劉震雲的作品,如何評價是一回事,但是不能否認是“良知良能”的存在。這位中國最貧苦之地出身的農民之子,你可以數落他的人生丟掉了原始的本色,但絕不該亂說他作品沒有良知。雖然如今作為一方名流,這些年中國社會因不公撕扯的如此劇烈,也不見他出來發聲幾句,像老鄉閻連科那麼勇敢,但他寫的東西,依然是有深情骨血大書。讀者沒有飽經憂患的經驗,或者不能借由閱讀親近這些歷史,恐怕不容易懂的劉震雲的諸如《故鄉天下黃花》、《溫故一九四二》這些作品,也無法真正瞭解他這麼個人吧。

他寫的所有東西,幾乎都是鄉土中國不堪回首的痛苦知覺,特別是他早年記憶的縈繞,有一股“傷心悟道”的意味在,那種對落後故鄉、對底層中國人“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雲”的悲憫、同情、申訴,是力透紙背的。這位1958年出生河南農村的作家,圍繞在他自身、在那些親人和農民鄉親面黃肌瘦頭上的中心,就是一個“吃”字。他後來筆下紛紜繁複的,都是這種民族痛史的洞若觀火。

他自己的人生,也是在人生的行刑場中,草草抹去雙手的血跡,流離逃難出來的倖存者。在被飢餓圍困的歲月中,他靠著自己頑強的鬥志,靠著姥姥5元救濟款的學費,靠著農民式不要命的拼搏,上學,出山,參軍,教書,考取河南高考狀元,進入北大中文系,進而一步步登上現在的社會高座。他把這些浮生蒼狗中所歷、所見、所感 所聞的中國農民的所有血淚全部寫到了紙上。 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瀰漫著無聲的控訴和哀泣。

他和那些只會歌頌盛世,專寫靡靡之音的當代作家,是不同類的人。 雖然如今的他,彷彿頭上盡是刀槍不入的光圈,但起碼,作品的底色是憂國憂民、心繫蒼生的。他並沒真的忘本。


但是身為作家,劉震雲又確實是最值得可惜的一位。過去,明代張岱評價交好阮大鋮,說“阮圓海大有才華,恨居心勿靜”,這話我覺得移來數落劉震雲,也是恰如其分的。

就為人和創作的角度而論,劉震雲的最弊病在於:這樣一位從農村飢餓狀態中起來的作家,人生真是窮怕了,已經形成了某種創傷記憶,以至於後來功成名就,都永遠無法擺脫名韁利鎖。近十年來,他其實已經完全和金錢、名位、娛樂圈、名利場狼狽為奸,抱團取暖,互為利用。1993年的那個夏天,因為偶然參與電影《一地雞毛》的編劇,他分得了8萬塊錢。“第一次看到那麼多錢,眼睛都綠了,數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馬上雄赳赳氣昂昂領著全家急頭白臉地搓了一頓肯德基。這位之前整天蹲家裡揮汗如雨寫作的清貧書生,也許並沒有意識到,那條從肯德基通往家門口的平凡之路,已經幻化成他這輩子最難走回去的路。

毫無疑問,劉震雲是當代中國和影視聯繫最緊切的那類作家,他被歸類為“影視與文學婚盟的最深親歷者和最大受益者”。在華誼兄弟“資本堂”固定座上賓裡,他應該是唯一的作家,不僅親身客串角色,還是主力編劇,更可能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比如,這些年很多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時,他都是話事權很強的股東;比如,從2011“中國作家富豪榜”發佈以來,這些年他向來都是高踞前列。他用了30年,從一個只擅長寫作的窩囊男人,收穫了一介中國文人所能得到的最多的名氣、財富、地位,當然還有危如累卵的資本、道德、名譽上的風險。

當一個清高的作家,放下面子拋開尊嚴,樂呵呵地鼻子塗上油彩混跡名利場甘當一個譁眾取寵的演員時,大家都會明白,搞不好就是老時代梨園行中“文丑”、“方巾醜”的舊範猶存。這樣的狀態,偶爾客串,輕演即可,倘一旦入戲太深,不僅令觀眾齒冷,想全身而退就難了,極端去揣測,有時倒灶、垮臺、傾覆是可以閉眼就來的。你想,錢要多多益善,名要炎炎赫赫 ,一家老小要雞犬升天,人又要潔身事外,世間哪來如此好事呢!

實際上,這就是火中取栗,無論是對他的作品也好,對他的社會聲譽也好,一不小心,都可能是無法挽回的重傷。我們看到他的作品,10年前的《一句頂一萬句》還無愧佳作,但是這幾年的《我不是潘金蓮》、《吃瓜時代的兒女們 》,還是一樣念念不忘的好題目,可氣局不知道萎縮了多少倍,明眼人一看就知這是想著影視改編的套路; 當 2018年的夏天,崔永元先生大方贈送他一個“渣子”的愛稱時,那股群情激憤之狀,無疑也是來自飄飄然和名利的反噬。

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賠白了頭。一個已經功成名就,準備收拾鉛華,屏除絲竹步入晚年之人,孔夫子教我們的第一自律法條,可是戒之在得哦。


無論是從文字作品,還是從日常言行來看,劉震雲都是一個對自己的智商甚至智慧都極其自負的那種人。風流自賞,彬彬有禮的表面掩蓋下,視人若無物。

他看透世事,又藏得很深。他總以為以自己的人世閱歷,人情練達,完全可以在名利場中游刃有餘,滴水不漏。但近年來的是是非非,足以驗證,這終究還只是一個農民式的狡猾,還談不上智慧。要知道,歷史的慣性,一時熱鬧不等於永遠熱鬧,通吃的人不等於可以永遠通吃。在權力和資本面前,你慶幸自己也可以稱兄道弟平起平坐了,但實際上,饒你是多聲名顯赫的“名士”,平日不過“倡優蓄之”,是幫閒之屬,臨難脫逃時也只有推出去“祭旗”的份。十萬春花如夢裡,記得丁歌甲舞,曾醉崑崙,貪心不足蛇吞象,是永恆的真相輪迴。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這是王安石《讀史》裡的名句,以劉震雲之勤奮和高才,一定是讀過的,也必然是讀懂了的。但是,如果有一天可以面見他,我很想拿朴樹《平凡之路》裡的一句歌詞請教他,劉先生,“故事,你真的在聽嗎”?

2018,12,7,午間偷閒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一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在電影圈,劉震雲和馮小剛應該是真正有才的,就像當年劉震雲是高考文科狀元一樣,他還是被評選出來的二十世紀二十位文學大師之一。當今中國電影的質量,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他們的動作。

但他回覆崔永元的一句話讓我感覺到他在這事情上不太厚道。

他說《手機2》不叫《手機2》叫《朋友圈》,因此和崔永元無關。

當年找崔永元熟悉主持人題材有沒有?

實話實說約等於有一說一沒問題吧?

嚴守一約等於崔永元沒問題吧?

《手機》講一個主持人找小三沒問題吧?

崔永元沒有找過小三,他覺得他委屈,現在你們又要拍續集,他發慌,找你們又不理他,他只好找范冰冰說話。

中國一些問題,真應該用常識來思考。

當然,劉震雲的小說和電影,會讓人看得如痴如醉,我讀他的《塔鋪》、《新兵連》、《單位》、《一地雞毛》、《我叫劉躍進》……真正找到讀小說的感覺。



大悔憶智冰


1

馮小剛與崔永元的你來我往是吵架,經不起推敲。可是劉震雲對崔永元的回覆就更加沉穩老道。

他一開頭就解釋了被崔永元故意曲解的家訓:

“不要臉、不著急”。



2

倒讓我想起他很多年前接受《南方週末》採訪時講的往事來了。

其實這六字真言是劉震雲在北大讀書時,著名作家學者吳組緗先生傳給他的。

3

吳組緗當年常說這六個字:

“不著急”,許多人著急了一輩子,也就活一輩子。

不著急其實是調整好人和時間之間的關係,不管什麼事情,慢慢來。

不管是做人做事,想好做好。

4

另外那個被崔永元拿來攻擊劉震雲女兒的“不要臉”,是這麼來的:

“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吳先生受到批判,去廁所掃地,他卻說“我人生裡幹得最漂亮的事兒,是北大的廁所我打掃得特別乾淨。我是一個打掃廁所的人,我就不再把自己當教授啦。”

"這是不要臉的前提啊。"

但是他的朋友老舍先生是人民藝術家,他突然受到批判,“士可殺,不可辱”,跳湖了。

5

劉震雲回憶這“不著急、不要臉”的六字真言時說,這話是吳先生自己一輩子體會出來的。

他當時年輕聽不明白,但隨著年齡增長,五十來歲了,就慢慢地體會出來了。

7

這六個字被崔永元輕佻地拈出來刻薄人時,看上去挺不堪的。

可是這背後卻是一個偉大學者沾滿血汙和淚水的一生。




8

回過頭看劉震雲發那篇回覆文章的標題:

“腥風血雨之後,真相和時間,是最有力量的。 ”

其實也正是“不要臉、不著急”。


大豆看電影


劉震雲是為了利益才抱住馮小剛導演這個大腿的。



但從劉震雲寫的《手機1》看,演的男主人公嚴守一感情出軌傷害到了崔永元。但《手機2》開拍馮小剛和劉震雲他們告訴崔永元電影叫朋友圈,當崔永元從宣傳海報上得知《手機2》並沒有改名叫朋友圈,可以看出馮小剛劉震雲一夥人有點不厚道。


我還是蠻欣賞崔永元對劉震雲的評價,家訓是,不要臉,不著急。把所有人都當老師,並拜馮小剛為老師,學的就是不要臉的精神。

劉震雲也曾為《手機1》向崔永元道歉,稱,無恥,為了掙一點快錢。

崔永元認為劉震雲是個有才華的作家,但有才華未必有情懷,悲天憫人才是作家情懷的標配。

崔永元認為,劉震雲是相信了,“樹若無皮顛倒死,人不要臉必無敵”。

崔永元看似送給劉震雲女兒的話,其實更像是在說劉震雲。他用豐子愷的話“有的動物主要皮值錢,譬如狐狸,有的動物主要肉值錢,譬如牛,有的動物主要骨頭值錢,譬如人”

崔永元雖說和劉震雲有個人恩怨,但從崔永元懟馮小剛劉震雲一夥,他們的沉默以及不回聲看,崔永元對劉震雲的認識和劉震雲是個怎麼樣的人八九不離十。


鵬哥微視界


對於劉震雲的瞭解,還僅限於對他前期的文學作品,是人大教授,教書育人,茅盾文學獎得主,極富人文情懷,當然,這是對他作為知名作家前期的評價。


而後遇到了馮小剛,兩人促膝長談,十分投緣,後來馮小剛大量翻拍他的作品,並對他說有我一口肉就有你一口湯喝,於是在第一次拿到稿費八萬塊現金的時候,劉震雲手都是抖的,這樣在當時為數不多老師工資裡,這可是比了不得的費用,再回憶起他當時的感覺,拿到錢以後,就帶著全家去吃了肯德基,這在當時還算是奢侈的,一個做文學學問的人,從來沒這麼多現金。


自此,劉振雲彷彿嚐到了甜頭,幾乎成了馮小剛的御用編劇,一個專心做學問的文學教授徹底被商業化驅使,後期出的作品越來越少,可能是生活越來越幸福,作品也不深刻了。



很難說他的轉變是好是壞,是他背叛了文學呢,還是說他選擇了更好的生活,崔永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了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他說最恨的就是劉震雲,如果像馮小剛,范冰冰那種人,我跟他們多說一句話都嫌掉價,但是劉震雲我真想不到他居然會變成這樣,可以看出劉震雲在文人圈心底的地位還是挺高的,可惜的是,文壇少了一位大師吧。


炭燒的菠蘿


最近崔永元接連爆出電影圈的猛料,而崔永元直接所指就是馮小剛和劉震雲,從崔永元發佈的他和劉震雲的短信對話中,可以看到劉震雲這幾年的一貫風格,各個層面都做得滴水不漏,在各個圈子都吃得開,還有知識分子的某些反抗精神存在。至今馮小剛和劉震雲都沒有對崔永元的指摘做出回應。這一事件過後對劉震雲還是會有不少影響,有可能將他完全推到有點滑頭的聰明人之列,也有可能讓他重新反省,能創作出真正好的文學作品。

在當代中國文學,劉震雲還是有重要的位置,特別是他的《一句頂一萬句》確實將中國當代的某種現實與人的困境寫了出來,這是他的文學功力。但劉震雲又有當代作家的普遍的圓滑特徵,落得好處又要保持清高的樣子。去年,劉震雲的新作品吃瓜時代的兒女們,所要版稅也是非常之高,採訪中劉會把這種心知肚明的事情說成是出版社的要求。都是這種圓滑,這種不再傾聽的自恰邏輯。


老李有刀


劉震雲原本是一個淳樸的知識分子,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與馮小剛捆綁在一起,不停地炒作賺錢,已經沒有底線了。


“山溝溝裡飛出的金鳳凰”這句話用在劉震雲身上一點都沒錯,劉震雲1958年出生於河南新鄉延津縣的一個農村家庭,1973年當兵,復員後回家鄉中學當老師,同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並且是河南省當年的文科高考狀元。

1982年畢業以後先在報社工作,後來又自己創作文學作品在報刊上發表,但是那時候的作家都很窮的。



1993年,劉震雲通過王朔結識了馮小剛,兩人一見如故,便把劉震雲的小說《一地雞毛》改編成了電影《一地雞毛》。

《一地雞毛》上映以後,公司給劉震雲分了8萬塊錢,他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錢,眼睛都綠了,數了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那天,劉震雲帶著全家人吃了一次肯德基,從此以後拮据的生活開始有了改變。




後來隨著馮小剛知名度的提高,劉震雲看到馮小剛是一個搖錢樹,於是心甘情願當他的編劇,兩個人合作了很多電影,《手機1》、《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手機2》,這些劇本都是按照馮小剛的意願去寫的,拍成電影后口碑和票房都不錯,也讓劉震雲獲取了名利和金錢,現在已經是富豪作家,連續好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了。

現在的劉震雲已經完全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了,和馮小剛一樣,只要給錢什麼都幹,毫無底線,不過這樣子也不太好吧。


R娛記


真不知道還有如此(偉大)的作家。我過去只知道中國現代文壇有莫言.朱春雨。作家首先得人品出眾,才寫得了好作品。就單從永元這事情上看,就夠了!說他媚俗還是客氣的。同偷逃國稅的混一堆?還會有人味?別埋汰人啦。這是對普羅大眾分辯事非能力的羞辱!




手機用戶崔永方


劉震雲就是寫《一地雞毛》《甲方乙方》《手機》《一句頂一萬句》的河南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茅盾文學獎得主。他的每一部作品似乎都能在文壇、影壇颳起一陣旋風。比如,近日頗有爭議的《手機2》。

劉震雲的人生是從參軍開始的,之後參加高考,畢業分配,進入社會工作。再後來,與馮小剛合作,開始了他的影視生涯。

《手機》《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我不是潘金蓮》,劉震雲不僅是作者也是編劇。有人說,作家寫劇本會把作家這雙手寫壞的,劉震雲卻說,他寫劇本把手寫好了。在電影《甲方乙方》中,劉震雲還出演了一個失意青年;在電影《我叫劉躍進》中,劉震雲演的是打了一個哈欠就退回去的無名者。王朔說:“劉震雲是當代小說家裡,對我真正能夠構成威脅的一位。”

這幾年,劉震雲並沒有因為馮小剛創作電影劇本,而減少文學創作。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劉震雲正在探尋這個時代的幽默底線。馮小剛說:“對劉震雲老師,我的評價是他是一個大陰謀家,我一直對他所有的話都表示特別大的懷疑。”

崔永元炮轟《手機》劇組,對劉震雲表示了不滿,他寫了一封《劉震雲的家訓》給劉震雲的女兒。客觀地說,劉震雲在文學創作中深入觀察和剖析這個時代的種種問題還是一如往常。

這幾年,劉震雲與馮小剛在影視方面的合作的似乎非常好。但在電影《手機》與《手機2》方面,他們嚴重傷害了崔永元,劉震雲曾多次向崔永元道歉。劉震雲一邊道歉,一邊依舊生產《手機2》傷害著崔永元,也可以這樣說,劉震雲作為一個大作家、教授,沒有堅守住自己的底線。


書房記


劉震雲確實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寫了很多電影劇本,奪得了不少的獎項,還出版了劉震雲精選小說集。在中國文學界,也算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

想起了張國立在送馮小剛劉震雲出門時,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做人要厚道,如果用在劉震雲身上是最妥的了。

寫了《手機1》,劉震雲馮小剛范冰冰成功了,賺了十來億。但傷了一個最善良的人的心,那就是崔永元。

十五年後,劉震雲嚐到了甜頭,又想大撈一把,劇本寫好了,怕與崔永元鬧不快,於是改《娛樂圈》,可我們的馮大導一錘定音,又叫《手機2》。

於是在一片熱鬧之中,《手機2》開拍了,於是范冰冰也說"伍月很開心"!

劉震雲不僅是在崔永元的傷口上撤鹽,還用一把鋒利的小刀在崔永元的傷口上,來一個刀刀見血,。於是才惹怒了崔永元,於是才有了崔永元單槍匹馬勇闖黑潭了。

我是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我更相信人在做天在看。

做人有個度,做事也有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有矛盾極反的規律。我覺得每個人對這些都是很懂的,但做起來,就不相信有"天″之說了,也忘記了"人在做,天在看"這條基本規律。

既然做了,天″老爺"就要公平裁奪了,對別人要求"厚道",可自己就一點都不厚道,劉震雲馮小剛范冰冰這條黑船不翻才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