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要还田,为何要有尿素来陪伴?

董佳羽


玉米秸秆还田是国家倡导、农民大力支持并执行的一种耕种农活。它的好处大家都知道,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污染。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庄稼不受其益,还会出现秸秆还田小麦黄化,不长,僵苗等现象。

这是因为土壤中缺氮元素的原因,而尿素就含氮元素。那么氮元素在土壤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这么说吧,氮元素是微生物的饭,微生物又是秸秆分解的主要劳力。


也就是说微生物必须在酒足饭饱的情况下才肯工作,才肯分解秸秆。

所以我们必须在保证土地正常用肥量的基础上额外的增施速效氮肥-尿素,随耕地深翻而融入入土壤,也可以播后随水冲施,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促进秸秆分解。


玉米秸秆还田除增施氮肥外,还要注意,翻耕土地时一定要震压严密,防止跑墒和架空麦苗,影响根系下扎和对水份的吸收,有的小麦田出现死苗现像,就是由于土壤悬空,小麦苗根部无法吸收养分慢慢点死了。

尿素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保证庄稼能够用到到秸秆腐熟后产生的有机肥,一定在秸秆还田时


悠然见东山


玉米小麦都逐渐实行了大型收割机收割,再加上环境污染的治理,农村喂养牲畜的减少,现在收割过程中直接把玉米杆,茎叶,都切碎撒到田间,实行秸秆还田。

我们家玉米收割之后,满地的碎玉米秸秆在田间堆积着。为了能早点使秸秆腐烂,方便播种小麦,玉米收完之后,就会先在地里面多撒点尿素,一亩地大概15-20公斤,再用上上好的复合肥,用任何大型旋耕机进到田间,来回浅耕两遍,把秸秆和肥料翻到土壤深层,以加快秸秆腐烂,等到播种小麦前,在把地耙一遍,就可以进行播种工作了。

玉米秸秆还田撒尿素的原因,主要是加快秸秆腐烂,保证土壤有充足的肥力,供应小麦苗的生长。玉米秸秆在田间进行微生物分解时是以碳素为能源,氮素为营养的,玉米秸秆碳氮比为75-80:1,而适宜微生物分解的碳氮比为25:1,这样秸秆分解时碳氮失衡,秸秆还田后,微生物会吸收土壤中的氮素进行分解,若土壤中氮素不足,就会在以后和作物争肥,造成小麦苗期氮元素缺乏,易造成麦苗黄化,发黄,生长不良,影响分蘖和过冬。

秸秆还田后,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会吸水,再加上秸秆也会吸水,容易造成土壤缺水。所以秸秆还田后,土壤较干旱,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灌溉,有利于秸秆快速分解,也能加速土壤沉实,使土壤和秸秆紧密接触,防止秸秆架空土壤,不利于小麦播种,也会影响小麦根系深扎。

秸秆还田要注意,带病的玉米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容易使后茬农作物和来年的玉米发生病虫害,这种带病的农作物需要进行销毁或者高温发酵后在进行还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