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教師職稱真得好嗎?

這裡的風景與眾不同


我是一位在一線的老師,還是由我來談談個人對職稱的體會吧。我認為職積還是有一定的作用,我與某女老師是同齡人,他2年制初中畢業16歲回家當民辦老師,我高中畢業回果務農,恢復高考才考上師茫大學25當才回中學當老師。2oo6年工資改革時,她是小學高級,我是中學一級,她由幹工齡比我長,他的工資比我多3百多元/月。後來我評聘了副高才比她工資r略高一點。這時才給了我一點尊嚴。如果取消職稱。如果單獨用工齡多少定工資,那麼會出現,低文憑人員的工資普遍高於高文憑人員的工資。這樣在教師隊伍中會出現讀書無用論。老師都認為讀書無用。你又怎麼去教學生要讀書呢?如我們學校就還有兩位當年初中畢業16歲頂替的。他們的工齡長,他們也都有中級職稱。他兩沒評聘副高工資並不比副高少。我發現在網上談老師職稱問題的都不是老師。盡講外行話。說計麼高職稱工資是低職稱工資的2—3倍。其實2O14年1O月這次工資改革已經偏重了工齡工資。35年以上多一年工齡,薪級工資要多1OO元以上。而職稱工資中級比初級包括績效都不超過2百元,而副高7級比中級1O級包括績效工資也就多50O元。如副高拿62OO元時他的工齡有35年,工鈴工資就有25OO元,而初級拿32OD元,他的工齡工資只有2OO元,工齡工資多了23OO。再加上職稱多7OO元。所以說高職稱工資是低職稱工資的2倍,並不是職稱造成的,而是工齡工資佔大頭。

當然職稱有他的優點。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中高級名額要適當放寬。讓能勝任教學工作,熱愛教育工作的老師都評聘到相應的職稱。


陳早華


答案:我認為,取消職稱當然好了。

全球範圍上看,實施中國這種,工資只與職稱相關,職稱決定一切,職稱一切定死的職稱制度的國家,真的沒幾個。“取消職稱制度”包括三個內涵:(1)把職稱作為一種榮譽制度,作為教師榮譽保持下去;(2)職稱與教師工資脫鉤;(3)放寬職稱評審通道。

(1)把職稱作為一種榮譽制度

在過去,特別是二十年前左右,那個時候職稱是很重要的。

我舉一個例子:因為當時的職稱制度可以區分教育的能力,現在有一個詞叫做“教研組”,以前缺老師,能力好的老師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帶年輕教師(許多老師並沒有上過大學,不具有教學基本素養),手把手教他們。實際上這些教師承擔了比普通教師更多的責任——教師教育。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事實上是同酬不同工的現象催生了職稱制度。

時至今日,職稱高低已經不是工作量大小的表徵了,特別是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教師所承擔的職能基本是均衡的。正如提問者說的那樣,中二教師不一定就比中一教師差,高級教師不一定比中級教師乾的活多,職稱制度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基本功能。

(2)職稱與教師工資脫鉤

前面說了,職稱工資制度主要的功能是在特殊的經濟時代起到區分勞動強度的功能。眾所周知,目前區分勞動強度的主要是績效工資制度。那麼既然有了績效工資制度,為什麼還需要職稱工資制度表達績效差異?

(3)放寬職稱評審通道

加強過程性評審,把教書育人作為教師第一使命。職稱評審可以說是“一評定終身”,而教書育人是一個過程,這是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要重視的是什麼?是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的具體表現,讓教師們認認真真教好每一天才是重要的,讓他們去當研究者做科研、寫論文重要嗎?重要!但是那應該是給科研人員做的事情,

我們希望把教師從與教學無關的、維護學生健康成長無干的事務中真正解放出來。通過每年的考核,強化過程性的考核;通過每年的考核,強化教師職業的歸屬和認同,避免“一評定終身”的現象。

另外,取消了職稱工資,那麼教師差異化工資水平應該如何體現?基礎工資和教齡津貼。

目前,國家經常性教育支出已經佔到生產總值的4%,這是一個合理的數字,但是教師工資分配的不合理性,制約了4%的效果。弱化職稱差異工資,強化職稱榮譽屬性;強調基礎工資和教齡津貼,落實績效分配製度,是基礎教育一個值得思考的方向。


帥氣的小眼神


作為一名中學教師,辛勤耕耘講臺30年了,對於自己當初的選擇始終無怨無悔。近日,屢見媒體口誅筆伐,其中不乏許多專家,乃至於基層教師都在奔走呼籲,強烈要求取消教師職稱。

實事求是講,我對此舉實在不敢苟同,難道取消教師職稱對教師真的有益處嗎?1986年開始建立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對調動廣大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迄今為止,運行30餘年的教師職稱制度,國家不可能說取消就取消,何況目前沒有一種可代替的制度。所以教師職稱不能取消,但必須完善,克服弊端,發揮效能。這裡針對教師職稱弊端談談自己的認識,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職稱評定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是客觀存在的現實。但是,無論媒體還是專家學者抑或基層教師,在職稱評定的影響上,特別是消極意義上,明顯誇大其詞。



一是夠條件,沒指標。八、九十年代,職稱評定基本上符合條件和要求,就能評上。2000年以後,名額逐步減少,但不是沒有機會,只是競爭愈加激烈。並且職稱評定不是夠條件就上,存在優中選優問題,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指標分配名額明顯不足。

城鄉差異大,城市教師,特別是大城市按規定嚴重超編,農村地區普遍缺編。造成城市職稱指標嚴重不足,主要集中在中、高級職稱上,在農村學校依然沒有機會,確實是人事部門規定的中、高級人數比例存在不合理因素。這裡需要解決的是指標分配問題,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職稱評定製度,而不是一刀切取消職稱。



二是職稱低、待遇差。教師職業本身就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職業,現在職稱低,待遇差,主要是集中在年輕教師身上。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不論在哪個行業,與該行業從事時間比較長的人相比,都面臨這一問題,這不是教育行業獨有的現象。

年輕教師需要一個歷練的過程,不能入行後就抱怨,畢竟,教師行業待遇低是客觀事實,不僅僅是年輕教師,老教師何嘗不是待遇低?也就是說,待遇差不是職稱造成的,而是系統問題。



三是晉完職,不幹活。這樣的現象在教師群體確實存在,特別是高級教師認為職稱基本到頭了,根本不在想正高的事情,自然有所懈怠。其實,這個問題本身不是職稱造成的,不能因為有評上職稱不想再積極工作的,就取消職稱,這是“因噎廢食”。

職稱是提升教師工資待遇的一項重要內容,畢竟還有許許多多的教師評完職稱依然積極工作。需要解決的是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定機制,如何讓職稱更能提升人的積極性,而不是急於取消職稱。



四是不公平,潛規則。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各行各業都有“潛規則”。教師職稱評定的背後確實滋生了一些腐敗現象,買論文,買專著,託關係,走後門……

大家都很痛恨這種“潛規則”,既然有了“潛規則”,應該做的是完善評職稱的過程,減少“潛規則”,而不是因為“潛規則”,就取消了這項制度。何況“潛規則”,並不是職稱制度本身帶來的。



我們不能過多地關注職稱制度的消極一面,更不要過度渲染職稱評定過程中細節的東西,甚至是見不得光的陰暗面,反而忽略了職稱評定的積極意義。應當針對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讓職稱制度更有益於教師的專業發展,有益於教師生活質量的提升,有利於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俺油菜


就中小學教學而言,推行職稱工資制的試問:

1、教學工作的性質和任務是什麼?要不要去除與工作無關的干擾?

2、職稱工資的意義何在?

3、實施多年效果如何?起到什麼作用?

4、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說明了什麼?

既然老師們都在抨擊職稱評定不合理,就要堅決取消它,因為它直接打擊了老師們的積極性。一個國家的興盛,靠的是科技力量,而科技的來源是人才的培養,人才的來源就是老師辛勤培養的學生。試想老師們沒有積極性,哪裡來的人才?

其次,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所以說堅決取消職稱,取消這萬惡的令人憤怒的職稱。任何行業職稱評定貓膩大,應該取消評定教師職稱評上高細職稱的人不幹工作,幹工作的人評不上,不合理,要想教育振興,必須取消職稱。別無出路。

2 請問職稱到底能起何作用?這是哪位專家杜撰出來的?害得老師們好苦啊!

3 取消職稱,工資應按學歷、教齡、工作量順序來算。可鼓勵高學歷人才考教師,也可鼓勵在職教師繼續學習深造。業績和能力是軟尺子,水分太多,而且評價標準難把握,應作為補充。

4 職稱的評定不全看教學成績!也不全看業務水平!還有亂七八糟的各種獎勵,表彰。按理說這些獎勵表彰也應該是看業務能力得來的。但現實不全是如此!很多都是人為因素!那麼問題就來了,一些教學好的,業餘精的反倒評不上!一些投機鑽營的反倒能評上!還有名額限制,你再好,沒名額了,滿了!慢慢等吧!就這些狀況,試問還有誰想幹好?還不如沒有職稱,最起碼不傷人心!職稱級別越高,人數就越少!大多數人就越不平衡!這樣的所謂事業能幹好?


遊戲大咖王


職稱關係到教師的工資,也關係到教師的名聲,所以大多看的相當重,因為看的重,許多教師總是感到痛。 一是撕下臉皮之痛。本來教師的關係是其樂融融的,可是每到職稱評定季節,就人人自衛,人以群分了,為了幾分之差,爭論的臉紅的有很多,昔日溫情脈脈變成了冷嘲熱諷,老師斯文的臉皮撕破了,這種痛許久也不能治癒成功。二是折斷脊樑之痛。求主任,找校長,好話說盡,笑臉陪光,關係用透,金錢到位,這種折斷脊樑的疼痛,讓老師本來純潔健康的心態染上了汙垢。三是劃破血管之痛,我向來把教師的工資當作教師生命的血脈,但在職稱評定面前,教師不得不劃破血管了,花錢買文章發表;花錢請槍手參加沒用的考試;參加花大錢形式主義的培訓,雖然隱隱做痛,但還是把血獻給了人家。職稱評定應該是促進教師工作的一種舉措,應該讓教師心中高興,但現在卻成了教師的痛,每年有那麼多教師承受職稱評定之痛,是對教師隊伍團結的破壞,是對教師整體素質提高的阻礙,更是對教師心理的一種傷害。


由於歷史原因,XX中的中級職稱問題一直很突出,許多在X中的教師的職稱比新調進來的年輕教師職稱都低,加上職稱必須一級一級地評,如今更是37人評10人,矛盾突出,明年名額可能更少,而最近幾年的高級職稱卻好評得多,這就有個特殊現象相同年齡的老教師工作差不多還在評中級而調進不多年的教師卻輕鬆評高級,說得不好聽點評上高級的不一定比評不上中級的工作好,不一定比人家貢獻大。評上的得不到尊重,評不上的不能增加工資。


sstkzy


建議取消職稱的人未必針對的是職稱,而是職稱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問題。

首先,是很多人認為評審中的一些不公問題,比如評審條件中的論文,英語,計算機等等,評審過程中的不公開,以及人為規定的名額限制等等。

第二,關於評聘分開的問題,同樣因為編制問題,職稱不能及時與工資掛鉤,引發吐槽。

第三,職稱的引導作用。職稱晉升被成為某些人眼中的人生唯一目標,評上高級職稱則實現了人生追求,年輕教師的心理出現了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其實,客觀地講,職稱評審無論條件如何設定,都是建立在一個相對公平的前提之下,能夠晉升高級職稱的人員也大多是在教育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的,但是相對於公務員的晉升機制,教師只有評審一條路導致很多老教師三四十年教齡甚至連個中級職稱都沒評上,未免感到心寒。

探索兩條腿走路,有能力的、成績突出的人才可以參加正常的評審甚至破格晉升,一般人員參照公務員的晉升辦法達到一定的年限自動晉升,這樣既能鼓勵拔尖人才,又能照顧到大多數,或許是比較好的方法。


笑口常開201808026


老調重彈,取消教師職稱真的好嗎?

國家為了促進教育事業發展,提高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自1986年實施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開始實施時也受到老師們的歡迎,畢竟使教師待遇納入了制度化和正常化。為什麼經過三十多年的實施,這一制度成為很多老師心中的痛哪?看看很多文章、評論都對教師職稱制度口誅筆伐,恨不得馬上取消而後快。取消教師職稱真的很好嗎?大家的一些想法如實行績效工資、按教齡定工資等就真的能讓大家滿意嗎?筆者認為大家不認可職稱評定製度,很大程度上在於評職稱太難,挫傷了很多教師的積極性、傷了很多老師的心,儘管如此還應該理性看待教師職稱制度。

第一.職稱難評,關鍵名額太少。地方政府為了減少財政支出,人社局編辦對學校各級職稱的數量有嚴格的控制。有的學校多年得不到高級、中級名額,即便是得到也是僧多粥少,多人競爭,嚴重影響老師們評職稱。若能根據所申報人數給予足量或適量的名額,這一問題便得到解決。

第二.職稱難評,評選條件難滿足。以前評職稱既看學歷、工作年限,又要有公開課、講課比賽、成績獎、論文、課題、綜合榮譽、班主任年限等要求。給老師們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和負擔,相反教學中的付出和績效卻很難量化體現。例如曾經有的地方規定初級有兩篇省級論文就能破格晉升中級職稱,晉升高級職稱必須有兩篇省級以上論文等條件,現在很多條件也在降低要求甚至取消,這種現象正在改變。有的老師為達到晉職稱的條件採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大家無法認可。

第三.職稱難進,有的單位推薦有失公平。個別學校在推薦人選時不能儘量做到公平、公正,出現了乾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搗蛋的現象。讓長期在教學一線而評不上職稱的老師感到不公平。

第四.確實有評上職稱之後“佔位而不在崗”的現象,晉級後的教師不承擔相應的工作任務,出現工資與職稱掛鉤但是工資不與績效掛鉤,導致職稱成人之詬病。

現在的教師職稱制度確實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問題,需要改革消除不合理的現象。應該從政府投入、教師教學評價方式上制定科學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來規範教師的職業素養和績效考評,讓辛勤奉獻的老師們都享受自己的勞動所得,能及時晉升相應的職稱。


數學好學


我國的教師職稱制度已經實施了近三十年,時至今日已經被很多人詬病,究其原因,無非是學歷、教齡與職稱評審制度之間的矛盾衝突,當然,我們也看到近年來職稱制度改革一直在被提起,並且也有明天的改革。 教師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所以很多的大學生參加教師招聘的考試,爭取將來也能當一個老師

首先職稱不是考的,職稱靠評和審出來的,評是參予者,審是他人,兩個環節,一個靠己另一個靠天,腐敗由此而生。職稱與實際工作能力、態度、成績等均無關,只與虛的假的有關,什麼虛模範、假論文、陰捧陽違、託關係拍紅包。想當老師必需要職稱,職稱高低決定工資高低,且終身制。

職稱評定,學校領導佔便宜,這是鐵的事實!一些一線的教師辛辛苦苦,培養的學生不計其數,到頭來評聘高級教師還要給領導送禮表現,還不如天天在領導後面拍馬奉迎的,這樣的事情真的不能理解!就不能有其它的途徑讓老師們心情愉悅的去工作嗎?

自可靠消息,教師職稱工資改革終於盼到頭了,2020年起陸續取消。那中國教師心靈上的一道枷鎖要去掉了,育人之心會輕鬆許多!以後可以憑本事吃飯全力投入教學,多勞多得!不再去為追名逐譽玩猴一樣在領導面前耍了,收回心思今後要在學生身上了。


綏化中公教育


職稱制度其實並不適合教師,而是適用於工作業績容易量化的行業。但教師工作更多的要靠教師內在的情感,對教育熱愛、對學生的熱愛、對國家民族的責任心使命感等,這些東西根本無法去量化。對教師實施職稱制度實際上是用行政化思維方式來管理教師隊伍,這根本行不通,所以我們也看到教師績效考核量化的結果都與實際工作並不相符,考評中庸庸無能之輩比真正的好教師得分高的現象確實存在。更何況高高在上脫離學校脫離學生去搞的職稱評定,又怎麼準確的對教師工作做出優劣評價。所以,職稱制度只能挫傷教師的積極性,只能使教師工作走上功利化。今天的教育在職稱制度的破壞下已經失去了教育性和教育應有的道德性。相反取消職稱教師能靜下心來教書育人,才能使教育迴歸正道。但取消職稱只能是痴心妄想。人事部在職稱評定中獲取了驚人的暴利,就以職稱要挾的公需課培訓每年獲利數十億,這樣一塊肥肉,他們寧肯毀掉教育也不會放棄職稱評定!


zsqa


在瞭解職稱取消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職稱對老師帶來的實際利益。

對於老師而言,職稱最直接的作用莫過於工資了。

有高級職稱的老老師的工資比初級的要高很多。比年輕老師要多很多,加上教齡,甚至是兩三倍。

由於教師行業的工資水平相對社會行業普遍較低,評職稱在教師之間似乎是重中之重。有些老師的教學水平、對學生和工作,經常就是得過且過,而30來歲就已經評到了高級職稱。由於職稱評審缺乏真正的公開和陽光操作,使得職稱評審中一些醜惡現象常常已合情合理的形式出現與發生,導致部分青年教師在工作中除了教書就是顧著跟教務主任年級組長校長打好關係,畢竟誰晉誰不晉最終由領導來定。最終使我國的一些政策條例被變形走樣的發揮作用,也被很多教師所詬病。搞得職稱評審工作一地雞毛。

影響著教師圈子風氣,敗壞教師團結、阻礙教師整體素質。

職稱評定應該是促進教師工作的一種舉措,應該讓教師心中高興,但現在卻成了教師的痛,每年有那麼多教師承受職稱評定之痛,是對教師隊伍團結的破壞,是對教師整體素質提高的阻礙,更是對教師心理的一種傷害。教師行業相比其他社會行業從職場上來講是比較溫和及“友好”的,但是每每到了評定職稱季節,其樂融融的同事們開始撕下臉皮,人與群分了,開始站隊,為了幾分而掙個面紅耳赤。冷嘲熱諷成了常態。就是和你要爭個上下。這種影響教師關係的陣痛隨著教齡的增加反而不是那麼容易治癒。

花錢買文章發表,論文湊數。請槍手參加考試,敗壞了風氣的同時還搞花招。事業單位工資公開制度,評上職稱的老師收入高了,好像就多麼了不起,在普通老師面前就能高人一等。更容易讓老師之間產生猜疑,教師行業普遍又是女性居多,女老師之間愛八卦,某某高職稱女老師跟男校長關係私下頗好,是不是有什麼潛規則,引出風言風語。

有貢獻的不受尊重,老油條卻風光無限。

自1986年建立的教師職稱制度,有個重要的一點,職稱必須一級一級評。有的老老師常年處於中級教師職稱,與領導關係不親、沒什麼背景,偏不擅長溜鬚拍馬。正直、老實的教師次次被相關條例忽悠,與高一級職稱無緣。明明吃了半輩子粉筆灰、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的老老師,貢獻最多,卻在評職稱和收入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讓老老師感到傷心,寒心,甚至是噁心。

綜上,個人認為,取消職稱對於廣大教師而言利大於弊,不知道各位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