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 一個神祕而又有故事的城市

鶴,自古以來,象徵著美麗吉祥。鶴飛鶴舞的地方,無疑為世人所向往。鶴壁,曾是仙鶴的故鄉,史書記載“古有仙鶴棲於南山峭壁”,由此,鶴壁這一美名字馳名神州大地。

鶴壁市是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省北部,太行山東麓向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北與安陽市、安陽縣為鄰,西和林州市、輝縣市搭界,東與內黃縣、滑縣毗連,南和衛輝市、延津縣接壤。

鶴壁 一個神秘而又有故事的城市

1957年,因為在窮鄉僻壤的鶴壁集鄉周圍,發現了國家當時迫切需要的煤炭資源,黨中央作出了新成立鶴壁市的決定,1957年3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建市,是河南省省轄市之一。新生的鶴壁市的地盤是原來的小半個湯陰,她的“市區”就是當時只有2千人的鶴壁集鄉鶴壁集村。60年光陰,從鶴壁集到中山到山城再到淇濱,從4個鄉到現轄浚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5個行政區和1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面積22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6萬(2015年)的一個城市,鶴壁,硬是從安陽新鄉的夾擊中發展起來了!如今,昔日的煤業基地已經蛻變成一座宜居小城就是最好的證明。

鶴壁 一個神秘而又有故事的城市

市區經歷了三次搬遷。1957年,市區選在鶴壁集鎮,隨著二礦、三礦的建設,1957年12月市區南移到中山;後又隨著五礦、六礦的建設,1959年,市區又從中山遷到山城區。隨著礦區的發展,市區的周圍基本上都是塌陷區,城市的發展受到制約。1992年,鶴壁決定建立淇濱經濟開發區,隨著規模的擴大,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又遷到淇濱區,淇濱區已成為鶴壁市新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鶴壁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各具特色,是河南省重要的旅遊觀光地區。境內大伾山、浮丘山、雲夢山、五巖山各具特色。華北地區唯一未被汙染過的淇河從境內蜿蜒流過,兩岸景色秀麗,為《詩經》所詠唱。

浚縣古稱黎陽,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建於1600年前的天寧寺大石佛倚山而鑿,高22.7米,佛足在佛樓地下丈餘,形成"八丈佛爺七丈樓"的奇觀。

淇縣古稱朝歌,是殷商古都。境內雲夢山素有"雲夢仙境"之稱,戰國時鬼谷子王禪在此授徒講學,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古軍校"。

鶴壁 一個神秘而又有故事的城市

鶴壁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時期(公元前1238年-前1180年),武丁大帝是商朝首都朝歌的奠基者。中國周朝最大的諸侯國衛國的首都仍建在朝歌,衛國第18代國君衛懿公嗜好鶴,在宮廷朝歌西北等處養鶴,鶴壁因“鶴棲南山峭壁”而得名。

夏朝,現今鶴壁地域分屬豫、冀、兗三州。

商朝,屬京畿內地。

周朝春秋時,屬衛、晉。戰國時,先後屬趙、魏。公元前510 年,齊桓公在鶴壁西牟山側設中牟邑,公元前425 年,趙國遷都鶴壁中牟,歷時39 年。

鶴壁 一個神秘而又有故事的城市

西漢初年,置黎陽縣(今浚縣)、朝歌縣(今淇縣)、蕩陰縣(鶴壁屬之)。

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543 年),廢蕩陰縣入鄴。

隋開皇六年(586 年),復置蕩陰縣。開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改蕩陰縣為蕩源縣,治所在故縣(今鶴壁市郊)。

唐、宋、元時期,鶴壁地域建置多有變化。黎陽曾為郡、軍、府、州治所,朝歌曾為州、郡治所。

明初,置浚縣、淇縣、湯陰縣(鶴壁屬之),分屬大名府、衛輝府、彰德府。

鶴壁 一個神秘而又有故事的城市

民國時期,浚縣、淇縣、湯陰縣屬河南省河北道,後改屬第三督察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浚縣、淇縣、湯陰縣屬平原省安陽專署。 1953 年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 1954 年,淇縣併入湯陰縣(1962年恢復淇縣建置)。1957年3月,湯陰縣地置鶴壁市,為省轄市,委託安陽專署領導,後改為省直接領導。1958年12月,安陽專署撤銷,鶴壁市曾一度歸新鄉專署領導。1961年12月恢復安陽專署,又改歸安陽專區。1960年10月—1961年11月,湯陰縣曾一度劃歸鶴壁市(後劃歸安陽)。1986年1月,浚縣、淇縣劃歸鶴壁市管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