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断取舍的过程,而到最后只为一个简单舒适,技巧就在于化繁为简。

01

乔布斯在27岁时便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那一年有位著名摄影师给他拍照,发现乔布斯的家里极为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家具,不免大为惊讶。

乔布斯淡言到:“我所需要的也就是一杯茶、一盏灯和一个音乐播放器而已。”

穿简单的牛仔,住简单的房间,过简单的生活,原来,苹果公司最简单的设计就源于乔布斯的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简单往往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记得《极简》中有这样一段话:

“拥有更少物品的生活总能让人感觉自由,给人以蓬勃的生命力,使人们充满希望和目标。它使人们在精神层面得以拓展,不仅仅是作为物品的累积者而生活。”

人,其实就是时光中的过客,多余的东西不仅占用时间、空间,还会使人身心俱疲、失去自我。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丢掉一切多余的负担,追求简单的生活才最可贵。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02

在这个极速发展、物欲膨胀的时代,简单的生活格外受到推崇。

这里说的“简单的生活”,并不是指让人过得清贫,而是追求一种轻松、健康的和谐心境。

1921年,爱因斯坦受邀到荷兰莱顿大学执教。

学校要给他高规格的待遇,但被他婉言谢绝,只要求有“牛奶、饼干、水果,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就好。

后来为躲避法西斯迫害,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要以当时的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这么多?能否少給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

他说:“依我看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是给我创作的原动力!”

人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东西,比如空气、衣服、饮食和睡眠,这些基本的东西正如恰到好处的调味品,能调出生活最本真的味道。

周国平曾说:“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

古往今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正所谓,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必定淡然于追求物质的奢华。一个安于简单的人,即使不是哲学家,也差不多了。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03

人生其实很简单。

心跳则活,心不跳则死,简单到只有“生死”两个字。但是,由于有了金钱、权利、地位,简单的过程也变得跌宕起伏,扑朔迷离。

人生虽然很简单,但也离不开事业、婚姻、社交。

  • 事业,可以很简单。

正如“布鞋院士”李小文,他是光脚穿着80元布鞋,着装“任性”的中科院院士,是中国地理遥感界的泰斗。李小文的一生只有两大心愿,一是做“大数据时代的大地图”研究,二是好好编一本教材。

朴朴实实地做研究,尽心尽责的教书,就是李小文简单的一生。

  • 婚姻,可以很简单。

正如杨绛和钱钟书,他们的婚姻,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只有细水长流,没有太多的“我爱你”,只有用一生相伴相守的“我习惯有你”。

正如一房二人三餐四季,简简单单就是人们向往的婚姻状态。

  • 社交,可以很简单。

林徽因的侄女,著名华裔建筑师林樱,社交圈很窄。

她坚持的交友原则就是如古人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她的朋友也都因同一种追求或信念走到一起。

远离不必要的社交,和真正的朋友相交,就是一种简单。

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屈指可数;一复杂就难过,可难过的人如过江之鲫。

这说明,能愿意并且活得简单的人,必然是精神层次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