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質疑夏朝存在?

Vihi


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其實一開始,質疑夏朝存在的只是西方學者而已,中國人對夏朝的存在一直都是持肯定態度的。

但隨著西方質疑觀點在國內的傳播,著實影響了不少的人。認為至今考古發掘沒有出土夏朝文字,那麼夏朝只能算神話史,而不算信史。


但這一觀點,明顯是不嚴謹的!

那就是持質疑觀點的人們,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或者說是基本常識,那就是文字的形成和完善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也就是說,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套很完備的文字體系,那麼僅僅是有商一朝就能從無到有,發展出這樣一套完備的文字體系嗎?

很顯然,區區幾百年,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商朝之前,必定還有一個漫長的階段,在豐富和完善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那麼,在商朝之前的夏朝會沒有文字嗎?肯定是有的,只是至今還沒有發現而已!

且學界也認定,二里頭文化就是區別於商文化而存在的夏文化,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夏朝是存在的,學界對其是持肯定態度的。

只是在夏都究竟位於何處的問題上,學界至今還存在些許分歧,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夏朝存在的學術觀點之上!

就個人而言,我是一直堅信夏朝是存在的,這不光是因為一箇中國人對夏朝的特殊情節,更是對我國史學界的信任!


夏朝歷史上也曾多次遷都,在二里頭沒有出土文字類的文物,並不代表其就不存在,在陶寺遺址中就曾出土過夏朝早期的文字。

因此,個人認為,那些還未出土的關鍵性證據。只是還沒有被人們所發現罷了。

夏朝是肯定存在的,不用質疑,不接受任何反駁!

大家覺得呢?


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評論哦,期待您的支持與關注,十分感謝!


Ko蜀北一


什麼很多人質疑夏朝的存在?乾脆點,就是陝西人反對夏朝的存在,因為洛陽已經證明是商都西亳,而且是商湯的帝都,證據居然出在甲骨文全集中,再讓夏朝存在,洛陽又是夏都斟撏,這讓陝西朋友怎麼受得了?

為什麼說夏朝必然存在?

因為司馬遷不但給出了詳細的夏的世系,而且在史記.吳起列傳中給出了夏都斟撏的準確位置,又和二里頭遺址高度吻合。

二里頭考古發現巨大的宮城遺址,宮殿達到四平方公里,這麼巨大的宮殿,讓西洋人在去否定夏的存在,還能否定嗎?所以,二里頭的考古到了微妙階段,我們也還沒有找到完美的文字自證證據,而洋人也已經不能夠否定夏朝的存在啦,怎麼解釋這麼巨大的宮殿呢?全盤否定?還要不要公道?

二里頭遺址是有夏朝陶文出土,只是現在還沒有在陶文中發現有用的字詞。我最近分析,所謂自證完美文字證據的要求實際上也是寬鬆的,只要哪一天在陶文中發現,夏,禹,後臯,孔甲,姒履葵,或者是太康,少康,仲康,寒浞,后羿的名字,只要一個就可以說大功告成啦。夏朝二里頭考古清理了僅僅百分之四的,會有多大的可能性找不到哪怕一個呢?


老楊141007668


夏朝是否存在對於先秦史一直是個重要的命題,也是國人的敏感歷史,因為這關係到中華文明是否有5000年左右的長度,如果沒有夏朝這個文明,中華文明出現時間將遠晚於埃及文明、兩河文明,位居四大文明之末,這是民族情感不能接受的。

目前國內史學家判斷夏朝存在的主要依據有二里頭文明與史書古籍記載。主要表現在,二里頭文明的時間,大致符合晚夏的時代,也符合史籍中對於夏朝所屬區域的記載,二里頭文明出現大型宮城,證明其文明已經到達一定程度,脫離了原始部落時代。《史記 夏本紀》有詳細記載,《禮記》等古文經典和諸子百家的論述均有提到夏,一般三代並談,且對於夏的描述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也就是唯物史學所說的早期奴隸制世襲國家的基本特徵。在這兩個基礎上,國家進行了兩項大型宮城——夏商周斷代工程和文明探源工程,以論證夏朝的存在。並以西方曾否定商的存在,而事實證明商確實存在來嘲笑西方史學界,堅定夏的存在


但是,目前的證據有致命傷,主要表現在,不能確定二里頭文明的確鑿時代。二里頭文明屬於夏,這是由於在年代上二里頭文明符合夏的年代,但是夏的大致年代是推斷出來的,有相當海外史學家和部分國內史學家認為二里頭文明史夏商共同的遺址(宮城等大型建築屬於商遺址),或是二里頭文明屬於早商。而二里頭文明所做的碳14鑑定爭議也較大,在此基礎上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備受海外史學界指責,認為是政治工程。史籍經典記載與夏的時代相隔甚遠,作為信史也有爭議。更關鍵的是,目前的甲骨文、金文沒有對於夏朝的直接描述,也就是西方史學界所說的缺乏考古依據



我認為,夏是否存在是個偽命題,因為即使證明二里頭不是早商文明,也不能說明那個文明的主人就叫“夏”,它可以是個其他名稱的文明,甚至那個文明沒有名稱,也有可能當時沒有形成統一國家,而是存在多個小型的國家。所以,要證明的是,在商以前存在文明國家政權,這就足夠了。這證明這一點,主要任務有兩個,一個是尋找這個文明的文字,一個是釐清早商文明。如果早商文明達到一定的高度,那可以反證商以前存在文明。


而目前的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實有政治性成分,有些證據含糊不清或有爭議,這個命題也太大,更多是從結論來找證據,有必要重新命題,單獨研究早商文明


歷史正當時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王朝。關於夏朝雖然沒有同時期的文物可以證明其存在,但是夏朝見諸中國各種歷史典籍,應該是存在的。

其實,夏朝是讓中國人最為揪心和蛋疼的一個王朝,因為各種文獻上對夏朝描述的很清晰,但是考古發現上,卻找不到證明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

早在殷墟發現之前,西方國家也不承認商朝的存在,認為中華文明是從周朝開始的,距今三千年。而學術上與夏朝一樣,各種文獻對商朝的記載相當豐富和清晰,隨著殷墟的發現和大量刻有甲骨文的甲骨的出土,人們才發現,原來商朝是真實存在的,歷史文獻的記載是真實的、正確的。


(商代金文:禹) 既然商朝是存在的,那麼中國文獻記載中的夏朝,應該也不會是憑空捏造的,應該也是存在的,這樣的推理很合理,所以我們國內普遍比較接受夏朝是存在的。 根據史書記載,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領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並最終將部落聯盟首領之位禪讓於他。大禹死後,其子啟即位,宣告了部落聯盟禪讓制的結束,開啟了家天下的世襲制。

夏朝存在時間大致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共傳14代,共17帝,延續約471年 ,最終被商朝所滅。 關於商湯滅夏,史書記載比較詳細,但是商代甲骨文卻沒有記錄。甲骨文中祭祀商湯的卜辭有680餘條,雖然歌功頌德,多為溢美之詞,卻絲毫沒提推翻夏朝這樣的豐功偉業。在甲骨文中,商湯是中興之主,而不是開國之主。而甲骨文也沒有“夏”這個字,貌似他們並不知道有個夏朝存在。所以到底商湯有沒有滅夏,以目前的情況,不好下定論,需要考古學家繼續努力,不斷探索尋找答案!



但是既然史書記載的那麼詳細,我還是比較相信史書的,只是缺乏證據而已!


一抹憂傷的笑


夏朝存在與否,是史學界、考古學界持續關注和研究的問題。我們中國自詡五千年文化古國,那作為文明開端的夏存在與否就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評定,夏朝建立於公元前2070年,證明了夏朝的存在,還為夏朝國君訂立了譜系。但這項工程的可信度又有多少呢?其實可信度也不高,關鍵在於重要遺址問題的測定不明。即使大陸學者大多數認同夏的存在,但海外學者出於嚴謹的求證精神,並不十分認同這一點。



那麼舉世矚目的二里頭文化可不可以代表夏文化或夏的存在?我的答案是存疑。沒有明確的器物證明二里頭文化是夏文化,或者說是全部的夏文化。二里頭文化時間斷代與夏並不十分相符。有一種觀點認為二里頭文化是晚期的夏文化遺存或早期商文化遺存,而更早的齊家文化可能是早期夏文化。


而最新發掘的禹會村遺址龍山古城可能為禹會見諸侯的史料記載,間接可證明夏的存在。

我也希望夏朝存在,但現存考古的確證明不了夏的存在。前段時間大家對二里頭考古隊長許宏先生的批判也是不客觀的,因為史學界確實有那種說法,具體情況我就不陳述了,與本問題無關。


涑水司馬



主要是因為西方的一個考古觀,國際上對朝代認定需要文字證明,而甲骨文是商代才出現的。夏朝只是在我們典籍和口耳相傳的故事中存在,目前還沒有特別有力而且能說服西方學者的證據證明。

所以很多人秉承西方觀念,認為夏朝可能不存在,但是我認為。

肯定是存在的,只不過是部落還是王朝不太好說,就像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記載。

就連我們村口講八卦傳閒話的都是有恩怨的。要不是東家拿了西邊兒的兩根柴,要不就是西邊兒佔了東邊一點土,要麼就是南邊兒偷了北邊的漢子,再不濟都是北邊兒說了南邊的閒話,南邊要把這仇給報回來。

聽說潘金蓮原本就是一個大好的閨女,就是給那寫書的人有點恩怨就被人家變成了千古淫婦。所以說大家有事沒事就千萬別得罪這些寫書碼字的,要不指不定哪天你就變主角千古留名了。

還有那個唐朝時候有兩個政敵其中有一個長得尖嘴猴腮的特別像猿猴,於是這家的政敵那就給人家編了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叫做白猿記。說他政敵的爹在外打仗的時候,老婆被那個白猿給擄走了,然後過了大半年,他當將軍的老爹終於帶領著千軍萬馬費盡百般周折從崇山峻嶺中把他老婆給救回來了,可是讓他老婆一回到家就懷孕了,沒過多久就生了個兒子然後這個兒子就長得尖嘴猴腮特別像白猿。

就只是因為政見不和,就給人家騙了一個禽獸老爹的故事。


那夏朝憑空出現在史書以及各種典籍中,也找不出一個特別有說服力的理由證明它是編撰。甚至根據各類點擊以及各類考古資料,我們大約能整理出夏朝整個歷史進程、爭鬥過程以及它滅亡的一個過程,首先我們來說夏朝的建立。

根據各地流傳的神話傳說以及典籍記載,在上古神話末期時代,天神鯀(黃帝的孫子)為了拯救因洪水而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盜竊了天帝的息壤去平息洪水,然後被祝融誅殺在羽山。

鯀在羽山被殺三年之後他的身體裡孕育出來大禹,繼承父志繼續治理洪水,終於在治理洪水很多年之後終於平定了的九州的洪災,並憑藉此當上了人間的帝王。


大禹這個沉迷於治水上古帝王,因為治水耽誤了婚姻,他30歲那年在治理洪水的途中遇到了塗山的九尾狐女嬌,兩人郎情妾意就此結成夫妻。

沉迷於治水的大禹並沒有因為婚姻放棄對的治水事業的追求,他不僅在我家門而不入,還為了開山鑿石變成黃熊搬運。



大禹變成黃熊這可害苦了他送飯的妻子,兩人原本約定鼓響為號,聽到鼓聲就上山送飯。可是大禹這天工作太忘我,變成黃熊不斷的投擲石塊,可沒想到的是這些石塊砸到鼓上。於是女嬌應聲送飯,上山之後的女嬌卻沒有看到大禹影子卻看到一隻黃熊在不斷的搬運石塊,於是妻子女嬌嚇得轉身就跑,黃熊在後面緊追不捨,妻子見沒法逃脫黃熊的追捕,心驚膽戰之下就地變成一塊大石頭。

大禹終於追上了妻子,可是出現在他面前的卻是一塊冰冷的石頭,痛失妻子的大禹抱著石塊嚎啕大哭,可能上天有感大禹的哀痛,於是石頭裡面蹦出來了大禹的兒子,因為是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大禹給他兒子取名為啟。

大禹死後繼承他帝位的就是他兒子啟,啟治國荒淫無道,但是音樂造詣頗高,可音樂並不能彌補他矢國的悲劇,啟死後沒多久他的五個兒子因為爭奪帝位而發生內亂,有窮國年輕的帝王后羿趁此入侵,成功奪取了夏家的天下。

就這樣夏家失去了天下,可是由於后羿太過愚蠢,當上了帝王之後,就完全用下半身思考,殺了伯封卻娶了他母親玄妻。

於是玄妻和寒國公子寒促私通一起合謀殺死了后羿,后羿死後寒促當上了有窮國的國王,可是當上帝王的寒促比后羿更殘暴,於是流落在外的夏啟的孫子少康在人民的支持下成功復國。

史稱少康中興。

參考典籍:《竹書紀年》、《山海經》、《楚辭》、《墨子》、《華陽國志》、《路史》、《左傳》、《說文》等



山海經解密


商朝才出現甲骨文 在此之前沒有文字記載 歷史久遠 所以充滿了未知 故而顯得神秘。

此外,當年秦始皇焚書把夏商周的史料都給燒了,導致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查不到夏朝的事,只能查出帝王世系。


現在支持夏朝存在的史書都是周以後的。比如史記,盡信書不如無書。史記記載了鬼神的存在。那也是真的咯。何況史記成書的漢代距離傳說中的夏朝那麼遠。如無意外,應該是根據稍早的書籍。尚書的話,現存尚書已經由清華簡證實了偽書,它的價值另說。


作為夏朝存在的證據不可信。現存竹書紀年也被證明是偽書。不過出土的文物裡的尚書和竹書紀年倒是確實提到了夏朝。問題還是年代,這兩本出土的是戰國時期,離傳說的夏朝還是隔了近千年。也許史記對夏朝的記載就是根據這些戰國時代的記載。對夏朝爭論的焦點是出土的甲骨文里根本沒有夏字


汝影吾行


夏朝是中國最早的具有國家形態的王朝,這是國內絕大多數歷史及考古學者們所主張或承認的,而外國的一些學者是不承認的,甚至有否定的。這是為什麼?

中國學者主張夏朝曾存在過,其根據是古人留下來的歷史文獻以及田野考古成果的輔助證明 。

有些人以為中國歷史學家盲目迷信《史記》和司馬遷。其實,在中國現存的 更 早 的 文獻中絕大多數都提到了夏朝或 大 禹,一般都是夏商周三代並列的。司馬遷只是綜合已經存在文獻而已。

例如,《尚書》有不少篇說到夏朝和商朝,周朝人確認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統朝代。 其中 《周書》產生的年代在西周初年,距夏朝不過數百年。 稍晚一些的《春秋左傳》中,夏商周三代是並列的,且提到夏朝及《夏書》的地方極多。也直接提到了夏朝君王(夏朝時稱為“後”,商周稱為王,以後稱皇帝)的名字,如啟、相、皋、孔甲、桀等。

更多的例子就不舉了。更重要的是田野考古的成果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支持中國古文獻的記載。按照記載,夏朝是商朝以前的王朝,其中心區在豫西、晉南等地,建立了國家,建有宮室,曾鑄鼎為國家重器等。豫西二里頭遺址,按 14 C測定為3900至3600年之前,其時代恰在商之前,確實開始建立了相當不小的宮室 和 宗廟,及道路及排水體系,其青銅鑄造技術已經比再早一些年代的文化有了很大進展,開始鑄造鼎、爵等禮器,這和夏朝鑄鼎的歷史記錄是符合的。從這些考古可以相當肯定的說,那時確實到達青銅時代、進入了文明社會、出現了國家,和文獻記載相當符合。

雖然還沒有田野考古證據直接證明二里頭遺址就是夏朝的都城,但是,從年代上看,它確實 是 夏朝時期的文明遺址,也就是說,它明確的證明了,在文獻中記載的夏朝的年代,中原地區確實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有了國家的出現,即使二里頭不是夏朝都城,夏朝都城文明也不應比它差,甚至有更高的發展。

這樣,按理性的考慮,確證當時的王朝名稱為夏,或暫時不能確證或否定這一點,已經沒有原則的差別了。不稱其為夏,而稱為,比如,中國第一王朝,也沒質的差別。

這樣,承認這時的王朝就是夏朝,或是另一個王朝,就成為對於中國古代史書記載的相信度問題了。從前面所講,對於古史中的記載,應有相當程度的相信 。

有些外國學者不承認夏的存在,是什麼原因 ? 並不是因為他們治學更嚴謹。他們對中國古籍是不熟悉的,且不熟悉就容易產生偏見;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囿於其經驗。

他們在研究埃及、美索不達米亞等古代文明曾取得了極大成績,其研究的基礎是考古成果,及乎沒有可依據的歷史文字記載,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些神話傳說。當他們轉過來看東亞文明時,不熟悉浩如煙海的漢字文獻,很自然的他們也會以同樣的心態來對待上古歷史研究。

比如在我們看來,甲骨文的發現的重要貢獻之一是證實了中國歷史文獻中關於商文明的記載,而在歐美學者看來,殷墟的發掘發現了一個新文明——商文明。“證實”和“發現”兩個詞,表徵了學者對待中國歷史記錄的態度的區別 。

把中國古史等同於西方古代神話傳說,是不合適的。 在《左傳》之類歷史書中神話傳說之類 的成分是很弱 的。當史官們站在宮庭中,把他認為該記的都記錄下來 ,可能還經過學者的編輯 而形成《春秋》,然後人們給它再作說明的過程,和編造神話有著根本的不同。不承認這種不同,把中國歷史記錄看作和神話傳說一類,只能走上錯誤的研究路線。當然,我們不能肯定這些歷史記錄的細節上都準確,但是,在大關節上,如夏商周並列為三代這在事,是不能亂說的。

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國學大師王國維提出“二重證據法”,即考古成果和文獻並重。這在中國上古史學研究中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而歐美學者則只能有一重證據——考古。

歐美的學者們對於自己的觀點,通常是要堅持到最後的。我在國外曾和物理學方面的學者有所接觸,他們確是這樣。這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原來的觀點並不正確,我們當然沒必要因為他們堅持就盲從。

所以,不要迷信所謂“主流”。作為主流學者,他們曾認為水稻是從印度傳過來的,中國文字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後代,中國青銅器鑄造技術是從中亞傳過來的等,現在來看這些都是錯誤的。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們接觸中華古文化時,他們對於北非中亞的古文明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了,滿腦子都是西方考古成就,當時中國又沒有足夠的田野考古成果,他們對於中國古文獻的又是那樣生疏,掌握起來又是那樣困難,所以,他們得到這樣的結論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他們有權力堅持自己的觀點,有權不去下功夫研究中國古代典籍。我們卻完全沒有必要盲從。

但是,迷信盲從外國人的總是有的。 有人就在沒有任何證據條件下, 硬說夏朝的存在是周人為了推翻殷商師出有名而編造的。這種說法真有些滑稽。如果當初根本沒有夏朝,周人 憑空 捏造一個夏朝來哄殷商人,一定會起反作用的,殷商人對自己祖先有沒有取代夏朝而成為中原共主當然是知道的,捏造其歷史只能弄巧成拙。

統觀中國歷史,一群人為推翻一個王朝時 ,不會 拿它曾推翻更早的王朝為理由的 (除非冒充更早一朝皇族後裔)。 因為,如果以此為理由,按邏輯說,新建立的王朝就應該把統治權交給前面被推翻的王朝的後裔。比如,如果周推翻殷商 的原因 是因為殷商曾推翻夏,那麼周在推翻商後,就應把統治權交給夏人後裔才最合邏輯。這樣的事是不會發生的,編造一個夏朝的存在也就沒有了理由。

有人舉出疑古學派大師顧頡剛為不承認夏朝存撐腰。顧頡剛在早期確曾懷疑過夏是否存的,後來修正了自己的觀點,不但承認夏朝曾存在,而且還對夏朝的都城及疆域進行過研究。不輕信古書,但是,但在有了新發現的考古成果後,能據其修正自己的觀念,這才是大學者應有風範。


商業小道消息


近代疑古思潮興起後,不僅三皇五帝的歷史受到了人們的質疑。一些人更是對夏商兩代的歷史提出了質疑。他們懷疑,夏商兩代的歷史也是傳說,不能當信史來看待。但是,隨著殷墟的發掘,關於商朝的質疑就不再有人提了。不過,關於夏代的質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首先,傳世文獻關於夏代最完整的記錄是《史記·夏本紀》。先秦時期的文獻,關於夏代的記載是十分零散的。到了司馬遷的時代,距離夏朝已經過去了一千五六百年之久,司馬遷是如何知道夏代的詳細情況的呢?這不能不讓人們產生懷疑。

在殷墟被證實為商朝的文化遺存之後,人們也試圖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證實夏王朝的存在。49年之後,考古調查和發掘取得越來越多的資料,夏文化的探討隨之展開。到目前為止,作為夏文化探討對象的遺址,在豫西、晉南地區已經發現上百處。其中,1952年登峰玉村遺址的發現,它與已知的鄭州二里崗商代遺址時代很近而文化類型不同,於是人們就想到它可能是夏文化。這一發現揭開了建國後夏文化探討的序幕。1956年在鄭州發掘了洛達廟遺址,出土文物較多,具有獨特的文化特徵,又與二里崗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因素,而相對年代又早於河南龍山文化早於二里崗文化,所以這個遺址發掘後,人們也將其作為探討夏文化的物件,並將同類型考古文化命名為洛達廟類型文化。1959年發現的二里頭遺址比洛達廟的規模要大得多,所以人們放棄了洛達廟的命名,而將這類文化命名為二里頭文化。總之,到目前為止,已經在考古發掘中找到了探索中的夏文化,它的上限可以河南龍山文化和山西龍山文化的晚期,偃師二里頭遺址則屬於夏文化的中晚期。夏朝的存在已經在考古學上得到了確證。

但是,反對者並沒有完全接受這一成果。因為,到現在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有關夏代文化的文字資料。無論是二里頭遺址還是其他有關二里頭文化的遺址,我們都沒有發現有任何文字資料。我們只能說,從時間上說,二里頭文化存在的時間和傳世文獻記載的關於夏代的時間基本重合。二里頭文化的分佈區域也和傳世文獻記載的夏人活動的區域重合。從時間順序上說,二里頭文化晚於河南龍山文化,早於商朝早期的二里崗文化,他們之間存在著疊壓的關係。因而我們將二里頭文化視為夏王朝存在的證據。要想最終消除反對者的質疑,還有待於將來考古能有更新的發現,尤其是能夠有文字資料的出現。


野叟雜談


我本人是相信夏朝存在的!

至於很多人特別是國外的質疑夏朝的存在,他們的理由是沒有發掘出夏朝文字來自證存在性,這個理由說的通,沒毛病。但我個人覺得未免太過死板,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目前記載夏朝最早的史書是西周時的《尚書》,後來晉國《竹書紀年》等一些先秦史書都有對夏朝的記載。司馬遷總結前人的記載和自己考察在《史記》裡對夏朝進行了詳細的書寫,包括歷史事件 世系等(這裡提一下商朝,商朝在殷墟沒發掘之前和夏朝一樣是被質疑的,史記中對商朝的事件世系記載已被甲骨文證實,所以夏朝的記載可信度很高)

再者商周朝時“興滅繼絶”的傳統,周武王找到夏禹後裔東樓公分封杞國,成王時周公封微子啟於宋國。杞國禮夏,宋國禮商,杞國宋國奉夏商為宗祀。

最後要說夏九鼎,九鼎現在雖已遺落,但在先秦史書中確實存在的,秦國楚國有向周王室求鼎的明確記載,九鼎是夏商周三朝的國之重器。

以上這些說明至少在先秦時期夏朝是確信無疑存在的!因為那個年代實在沒理由說為了提高國家歷史厚度去杜撰個夏朝出來,沒那個必要。而且就像九鼎這樣的文物,雖說今天沒了,但在離夏朝並不久遠的先秦應是存在不少了。所以我相信國家的歷史,相信夏朝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