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下調?剛需抄底機會?

房貸利率一直在攀升,購房者的呼聲也很高,當然這其中包括那些利用剛需購房者忽悠的人。據融360《2018年10月中國房貸市場報告》顯示,10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71%,相當於基準利率1.165倍,刷新年內新高,保持連續22個月上漲。而且這種心理壓力實際上要比利率上漲本身更大。

雖然房貸利率整體保持上行,但與以往全面火熱的趨勢不同,多個一二線城市的部分銀行,利率有下調趨勢。也就是說可能真相又被平均給抹殺了。

由此看來,我們的房貸利率同樣如此,並非所有城市房貸利率都在大幅上漲,而且總有個天花板,事實上,一線城市等大城市的房貸利率已經接近頂點。這跟市場調控也相符合。

近期,市場傳出房貸利率放鬆、利好剛需的消息。據發現,市場整體維穩,部分銀行首套房利率確實有所回調。其中,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寧波、南京、佛山等房地產熱門城市出現部分銀行下調房貸利率的現象,下調幅度基本在5個百分點。

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被過度解讀。房貸利率下調到底給市場市場了一種什麼信號?不少人,抓住這個機會,認為樓市調控要放鬆了,認為調控到頭了。

經濟也面臨著巨大壓力,於是鼓吹房地產能夠挽救經濟、買房就是愛國、唯有房地產才能拉動內需等口號的專家也都跑出來了。他們希望通過房地產能夠找到存在感,在國家政策已經非常明確的情況下,還依然唯房地產論有點顯得太急跳牆了。

新華社批評這是一種樓市雜音。為此,新華社和住建部不斷強調當前樓市的主基調,調控不僅不會放鬆,而且還會嚴厲執行,因城施策,當然調控也不是要讓樓市怎樣怎樣,而是穩定為本。

政策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去年底今年初,住建部對剛需的態度也非常明確:2018年將針對各類需求對房地產市場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機炒房。從國家層面來看,保護剛需始終是努力的方向。

保護剛需依然是很重要的任務。所以,當打擊炒房取得一定效果後,保護剛需就被提上了日程。

這麼多年炒房橫行,不僅人們的觀念需要更新,市場更要適應,在打擊炒房的過程裡,房地產要穩定要回歸理性,購房者都會面臨一個長期的陣痛過程,這是黎明前的必經之路,打擊炒房,剛需難免或多或少會受影響。我們應該從大局出發,不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調控並不會搞一刀切,由於去槓桿的需要,特別是防風險需要也必須這麼做。這就是首套房貸利率也提高的原因。

在市場穩定向好時,政策也在適時調整。11月9日,央行發佈2018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明確了“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在多目標中把握好綜合平衡,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動態預調微調。”

房貸有寬鬆的動向,除了對剛需不能打壓的長遠目標,還包括銀行自身的經營調整需要。大城市房貸利率的下調,遲早會達到一個平穩的區間,特別是首套房的房貸利率不可能無限上漲,但今天還遠未到普遍回落的趨勢,更不會迎來下調潮。

千萬別以為炒房者的機會來了,更不要以為調控要放鬆了,更不用質疑經濟會繼續靠房地產來拉動。即使炒房者心裡清楚,但普通購房者也萬萬不要相信炒房者的話,這不是說炒房的機會來了,剛需也趁機抄底。

政策的一舉一動都會容易被過度解讀,近日經濟日報再次強調,面對穩中有變、下行壓力有所加大的環境,在調控效果差異明顯、樓市走勢出現分化的情況下,更要堅持樓市調控的方向不動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穩健將會成為主旋律。房貸利率上漲可能性不太大,也就是有可能已經到頂,對於一些取得調控效果的城市,適度下調是必然趨勢,但要知道幅度不可能太大。另外,從全國範圍看,房貸政策大的方向沒有變,調控政策更沒有轉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