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下九流之说,那九流指的是哪些呢?

龙岩小张


人们常说“三教九流”,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教,这个基本是没有争议的;


九流的说法却有很多,最早出现的九流是在《汉书·艺文志》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与农家统称为九流。


简单介绍一下这九流。


儒家不是宗教胜似宗教。儒家用圣人学说教化人们做明人伦、守秩序的道德君子。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


经典著作就是四书五经。儒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有许多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道德经》微言大义,包罗万象,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处世、治国、用兵等策略。


墨家在先秦百家争鸣中声望非常高,与儒家抗衡。代表人物就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危难之中舍身取义,侠者贵义,这也是金庸武侠人物的思想来源。


法家是君主专治思想的源头,管仲为先驱,韩非子为代表。


名家又称诡辩学派,著名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白马非马”就是名家言论。名家的奇谈怪论,强辩的口才,让人难以驳倒。


阴阳家精于天文历算,讲究五行五德,强调顺应天时,比如他们认为森林不能乱砍滥伐,要掌握分寸,在现在仍有现实意义。


说起纵横家,我们熟知的“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代表人物苏秦的故事。苏秦、张仪合纵连横,鬼谷子是他们的始祖。



杂家博采众长,“兼儒墨、合名法”是历史对他们的评价。杂家的代表著作《吕氏春秋》、《淮南子》,以吕不韦为代表人物。


农家来源于神农后稷的传说,他们重农抑商,反对不劳而获,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为代表。


一直以来九流的说法版本很多,上面所说是官方的,民间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实际是指27种职业。


上九流有个歌谣“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


一流是佛祖,二流是玉皇大帝,皇帝下来是阁老,老资格的重臣,六流为宰相,进士、举人、解元,一级一级排下来。这是上九流,像唐伯虎就是一个解元即省考第一名。


中九流是这样说的“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这是古代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还有文化、体育工作者。

下九流“一流高台(唱戏)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理发),五流池子(澡堂)六推背,七修八配(给家畜配种)九娼妓。”基本上是服务行业,都是下层劳动人民。


下九流还有一个流行版本,叫做“一师(师爷)二衙(衙差)三升秤,四媒五卒六时妖(拐骗及巫婆),七盗八窃九娼妓。”师爷是官员的参谋,升秤是管后勤的,卒及保安听差之类的。


这个说法中的师爷历史上也有赫赫有名的,像林则徐、李鸿章、左宗棠都是师爷出身。

实际上,这些划分都是在旧时代等级森严时候人们的共识。现在很多下九流中所说的职业已经不存在,比如师爷、娼妓。


我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的每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


有书课堂


“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这九种职业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下九流,根据六甲番人的理解,包括:

1、戏子:也有称“高台”的,就是各类在台上表演的演员;

2、推:这里应该是指从事推车推货的苦力;

3、王八:指卖淫嫖娼事业的经营者;

4、龟:指在妓院里担任杂务的男子,也包括利用自己老婆或相好的色相来赚钱的男子;

5、剃头:就是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师;

6、擦背:指为客人擦背的人,也泛指在澡堂里的服务人员;

7、娼:就是出卖色相的妓女;

8、盗:指小偷和强盗;

9、吹灰:指卖水烟的小贩。

以上九种职业在古代是受人歧视的,社会地位低下,甚至还不如乞丐,比如曹禺话剧《日出》第三幕就提到:

乞丐:(还是提提哒,提提哒,提提哒提哒提哒)“喂,好话说了老半天,还是老板不给咱。别瞧要饭低了头,要饭不在下九流,将门底子佛门后,圣人门口把你求。”

不过,下九流的说法从来就没有统一的版本,在很多说法里,乞丐也是下九流之一,比如:

“一流巫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剃头,六吹手,七戏八叫九卖糖。”

这里的八叫就是指乞丐,一流巫指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巫师,三流大神指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神婆,四流梆指更夫,六吹手指吹鼓手、喇叭匠,九卖糖指卖糖葫芦的小贩。

另也有一种关于下九流的说法是:

“一流门皂二流巫,三流牙行四流尼,五流花婆六杂用,七窝八贼九娼妇。”

这里的九种职业分别是门房差役、巫师、中介、尼姑、媒婆、打杂、贼和妓女。

从各个版本看,“下九流”基本上都是指从事服务行业的底层民众,他们得不到人们的尊重,甚至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而在当代社会,原本被称为“下九流”的一些行当却成为大家羡慕的职业,比如“戏子”,其地位就远超文武工农医了,他们光鲜亮丽,前呼后拥,举手投足间尽是富贵之气。

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悲哀呢?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六甲番人


所谓“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释,道三教,九流是分上,中,下九流的。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鉴,四流批,五流庄田,六流商,七僧,八道,九琴棋。下九流,一修脚,二剃头,三从,四班,五抹油,六盗,七娼,八戏,九吹手。


白176881508


古时流传三教九流,其中下九流可以用一句民谣包括:“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下面我们从这个民谣中提及的九流分别阐述一下,这九种职业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下九流,包括:

第一,首推戏子。也有称“高台”的,就是各类在舞台上及各种场合表演的人员。

第二,推:这里是指从事推车推货等搬运工地作的苦力。

第三,王八:这里是指从事卖淫嫖娼工作的各类勤杂经营人员。

第四,龟:这里是指在妓院里担任杂务的男子,也包括利用自己老婆或相好的色相来赚钱的男子。

第五,剃头:就是指挑担走四方的剃头、理发,刮胡子的剃头匠。

第六,擦背:指为客人擦背的人,这里是指在澡堂里的服务人员。

第七,娼:就是指出卖色相的妓女。

第八,盗:这里是指小偷和强盗。

第九,吹灰:指卖水烟的小贩。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各工种、各行各业都成了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没有了高低贵贱,都成为了建设新中国的光荣一员!









东岳隐仕


过去的人对三教九流分的比较清楚,三教大家都知道:佛教、道教、儒教!

但对于九流十分清楚的不是很多,我也是小时候听老辈的老人讲的听来的,不知道对不对,发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不对呢也不要骂我,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帝王四流官五流刀笔六流史七工八商九庄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勘星四流推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骑马二流玩猴三流割脚四流剃头五流乞求六流丐七娼八盗九吹手!


时尚家居2020


三教:儒、道、佛。

1,儒者,孔孟之道,为天地而立心,为生民而立命,为往圣而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道者,老子为首。以神仙为精神支柱,炼丹求仙,长生不老。天人合一,和谐安定。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3,佛教(释教)。东汉时由印度传入,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个洋货,泊来品。觉者,修到无物无我。重视人的心灵、道德、善念的觉悟。

九流:是三教的细分,每教分三等,三三得九,成了九流。有多种说法:

一,《汉书艺文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外加小说家为九流十家。小说家不入流,因其骨软,迎合社会,讨人喜欢,无有心骨,不耕不织,无物产出,遂不入流也。

二,唐朝说法:帝王、道士、文士、官吏、商贾、医卜、僧尼、士兵、农民、工匠。

三,元朝说法: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

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说法:(三教同上已讲过,不讲了。九流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三等。)

A,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B,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C,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D,五行八作。

(1),五行:車行,船行、店铺行、行脚行、衙役行。

(2),八作:金、银、铜、铁、锡、木、瓦、石八匠,亦称八作。

亲们,请记住,有时大有用处。


老蛇正宗


九流的说法最先是对于诸子百家的称呼,起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所著一书《论六家要旨》中,司马谈将诸子百家划分为“道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六家。

之后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的基础上,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加上上去,此时共有十家。再往后班固在《汉书》中指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于是人们就将“小说家”去掉,这时候开始有了“九流”的说法。

不过由于其他几家没落,九流中只有道、儒两流还在流传,后来又加上了新的流派佛教,于是这三个比较流行的“家”,形成了三大教派,也就是儒教、道教、佛教,这也就是所谓的“三教”。

而此时的“九流”也有了新的定义,旧社会的阶级制度森严,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人们的工作也被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时候“九流”就用在了人们的职业上,而且也不能叫“九”这个数了,因为此时已经分成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而上中下九流,也并不是就分了27个职业,它只是一种统称。我们来看看在旧社会,上中下九流分别都代表了哪些职业。

上九流:帝王、隐士、修仙者、文人、武士、农民、工人、商人、官员等。

中九流:医生、算命的、书生、和尚、道士、尼姑、画画的、写字的、弹琴的等。

下九流:小偷、强盗、妓女、戏子、巫师、媒婆、乞丐、搓背的、马戏团的等。

其实三教九流刚开始,只是对于人们从事职业的分类,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不过由于上中下九流中,职业的区分有些大,上九流一般都是好职业,下九流一般都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所以“下九流”才会有一种损人的含义在里面。

另外,在不同的朝代九流的含义不同,比如唐朝和元朝的时候,就不分上中下九流,而是直接叫九流,并且由于唐朝、元朝对职业的认可度不同,导致其九流的排列也不同。

比如唐朝的时候排名依次为帝王、道士、文士、官吏、商人、医生、僧尼、士兵、农民、工匠。而到了元朝的时候则变成了帝王、文士、官吏、医生、僧尼、道士、士兵、农民、工匠、商人。


魏青衣


提到下九流不得不说“三教九流”,“三教九流”通常理解为是古代职业的一种统称,也就是泛指古代下层社会闯荡江湖的各类形形色色的人。


民间对“三教九流”一词,大多理解为贬义次。那什么是三教?九流指的又是什么呢?

三教顾名思义就是三个教派,古指中国的儒,道,佛三大教。在这三大教的基础上,又化分为九流。

九流也就是说古代市井按照贵贱高低把人分成了九个层次,大致可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这九流,另外还有“九流十家”一说,就是在这九流基础上加了一个小说家。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繁衍生息,九流又被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指的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指的是:举子,相命,医师,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指的是: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巫婆,盗,窃,娼。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中下九流,民间还编出来一套顺口溜。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庄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师二流娼,三流大神四流梆,五流剃头六流吹,七戏八乞九卖糖。

由此可见看出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从这些顺口溜中我们可以看出,上中下三个九流合在一起就是三九二十七种行业。其实仔细分析不止这些,人们常说的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也都包括在了这里面。

因为这里面的每一行都包括很多同一类的职业,就拿下九流的第五流剃头的来说,就包括修脚,跑堂,按摩,打杂的等等,都在这一范畴内。

因此说“三教九流”概括了古往今来所以的行业类种。人们也把从事这些行业的各类人员习惯的称为“三教九流”。


任驰赢天下


这是下九流的。

一流巫( 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南方巫师)

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

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神巫)

四流梆( 更夫)

五剃头的(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师)

六吹手( 吹鼓手、喇叭匠)

七 戏子(各类演员)

八叫街(乞丐)

九卖糖(吹糖人的)

说实话,这都是封建社会的一种职业歧视,与现代的社会主义职业观很是不符!职业本身不分高低,只是因为一些历史的发展才导致了一些等级。如今社会,排名第七的可以算是最上流的职业!(莫名有些悲哀)而一些职业则有些失传,还有一些成了非法职业……


幺幺龙


古代有三教九流的说法,现在虽然不见了一些,不过这个成语还是顺承下来了。古代把人分为很多个等级,然后,受上一级的人的压迫,命运很悲惨,生活很艰难。就跟现在一些也差不多,只不过趋势不明显,但是永远存在。

下九流有不同的指示,我看到一个比较容易懂的:

一开妓院,

二纵妻卖淫,

三唱戏,

四吹鼓手,

五耍大把戏,

六耍小把戏,

七理发匠,

八盗,

九卖鸦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