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俄罗斯能够长期稳定?

星际穿越star


3月16日,在白罗斯驻华大使馆官网上,中文名由白俄罗斯改变为白罗斯。苏联解体后,相对于苏联分裂后的其他国家,为什么白罗斯保持了长期稳定?

苏联由于与美国开始军备竞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力发展军工业和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最终经济崩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采用“休克疗法”的集聚变革,政府高层的极度腐败与普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的对立。

政治强人的领导。1991年苏联解体,1994年卢卡申科当选为白罗斯总统,连续担任五次国家总统,每次均是80%以上支持率的高票当选。其通过反腐败赢得了民心,执政后保持廉洁的政治形象,纠正了“休克疗法”,采取渐变式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政府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抵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侵入和诱惑。政治强人的连续执政,减少了国家运行中的波折。

白罗斯内政稳定。白罗斯的改革之路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之路颇为相似,实行的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冶金加工、激光技术、IT技术为优势的工业体系,而且巴罗斯还保留了苏联的福利体系,虽然并不属于富裕国家,人民幸福指数相比较高。尽管白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是白罗斯族占83.7%占主体,而且民族、宗教政策开明,没有民族宗教问题。由于总统卢卡申科民意支持率高的政治强人,两院政府在他的领导下,平稳的运行国家事务,保证了内政的稳定。

外政上左右逢源。很多独联体国家,羡慕西方的富裕生活,实行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充当了在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牵制俄罗斯发展的小弟,受到俄罗斯的打压。白罗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找准国家定位,既与俄罗斯实行着经济一体化,保持着与俄罗斯良好的关系,抵制美国拉拢、怂恿实行西方民主政治,后改善与欧洲安全组织的关系,与周边独联体国家的睦邻友好,积极与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为国家创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分析起来,白罗斯与中国发展有相似之处,经济健康发展国内民心稳定,并且一直与自己的老大哥俄罗斯关系和睦,地理位置又身处欧洲的另一端内部受到的渗透威胁较小,以上是几点就是白俄罗斯稳定的基石。


世界浅谈


白俄罗斯能够长期稳定,这要得益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他从1994年到现在一直是白罗斯总统。他早年做过军人,后来以反腐败起家,连任四届总统,目前是第五届总统。卢卡申科主张渐进式经济改革,施政公平,为人清廉,他关心百姓生活,被称为“老爹”。卢卡申科拒绝西方的民主,他领导的白罗斯是保存苏联元素最多的国家,苏联解体以后和俄罗斯保持友好密切的合作关系。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从上面这段话的概括当中,我们就已经能够看到一个稳定发展的白俄罗斯。不过铭苏先生还要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要点:

第一、廉洁政府,赢得人民爱戴。

卢卡申科从苏维埃反贪主席起家,被称为“反贪斗士”,1993年他高举反贪大旗,弹劾了时任白俄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国家元首舒什克维奇。作为一名反贪主席出身的卢卡申科,不但自己清廉,同时要求其组建的团队不容许出现腐败问题。这就使卢卡申科赢得白俄罗斯人民的爱戴,1994年80.1%得票率当选白俄罗斯首任总统。

白俄罗斯美女

第二、保持本国执政的稳定连续,拒绝西方式民主。

自从1994年当选白俄罗斯以来,卢卡申科深受白俄罗斯人民拥护,连续多次当选,这就保持了政府的稳定性和执政政策的连续性。在白罗斯没有执政党,国民会议选举不按党派而按选区原则分配名额,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影响有限,避免了党派纷争引起的政局不稳。作为对比,乌克兰接受了西方民主,多党竞争,建立亲美政府,政策更是一路向西,想加入欧盟和北约,结果导致政局动荡,民不聊生。

第三、主张渐进式经济改革,使人民充分享受国家发展成果。

渐进式经济改革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而那些主张搞休克疗法的国家普遍没有白俄罗斯发展的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白俄罗斯社会福利搞得好,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大学教育分免费和缴费制,实行免费医疗政策。这些利民福利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即使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但是幸福指数也会很高。

卢卡申科与普京

第四、同俄罗斯保持密切友好关系。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同源于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辅罗斯国,三国可谓是兄弟国家,因此历史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曾同俄罗斯合并成为一个国家,所以三国有着共同的利益纽带。但是乌克兰颜色革命成功以后,逐渐向西方靠拢,这就触动了俄罗斯的利益,西方和俄罗斯介入乌克兰国内局势,才使乌克兰动荡不安。而白俄罗斯同俄罗斯始终保持密切关系,双方还建立区域防御体系,这也为白俄罗斯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铭苏先生


白俄罗斯人均GDP为5590美元(2016年),属于中等偏上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既不富裕,但也不贫穷,而且社会比较公平。最大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在白俄罗斯没有穷人,也没有寡头。大家生活稳定,青少年免费上学,成年人都有工作,老年人能按时领取退休金。”

事实上,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就是在经济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时,国家财富就被一些寡头所瓜分与控制,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巨大。


白俄罗斯被称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最像苏联”的国家,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大量苏联时期的政治传统、社会制度与机构设置的传统。

前苏联的国家安全机构“克格勃”的称谓,唯独白俄罗斯直到今天还保留着。白俄罗斯还顽强地保留下了苏联时期的一些社会福利制度:所有公民享受免费医疗,教育方面,除了中小学教育全部免费外,就连大学里也有一半的系是免费的。在白俄罗斯,由于政府将每年财政收入的2/3用于福利和社会保障,因此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住房、水电、煤气、供暖等费用都很低廉。

但这不意味着白俄罗斯社会是封闭的,它依然是开放的。首都明斯克,商场里头有西方品牌,年轻人穿着时髦,照样会留着奇特发型。甚至还同样存在有赌场、脱衣舞这种灰色地带。

950万左右人口的白俄罗斯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地。1994年卢卡申科出任总统以来,经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动荡。他能统治至今,主要原因是清廉,其民望可谓奇迹。 

像明斯克这座城市安静而整洁,无论市区还是郊区,都非常干净,不存在贫民窟。白俄罗斯本来的工农业基础就不差,曾经享有苏联“总装配车间”之称。

对比白俄罗斯其著名的不稳定邻国乌克兰,后者人均GDP才2186美元(2016年),目前已经掉到了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欧洲倒数第二,仅高于摩尔多瓦。但是无论是经济寡头还是政治寡头都比白俄罗斯多得多了。


建章看世界


白俄罗斯的社会能够长期稳定,与总统卢卡申科的执政有着直接的关系。内部矛盾很小,就不容易动乱,虽说卢卡申科执政24年来,一直被西方称为最后的独裁者。但是却对白俄罗斯社会这个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更主要是白俄罗斯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我们先看一下内在的因素。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白俄罗斯总统舒什科维奇效仿俄罗斯搞休克疗法。不管白俄罗斯实际情况,大力度推行私有化,直接导致国家经济崩溃,腐败横行,民不聊生。致使整个白俄罗斯陷入了动荡。


1993年卢卡申科出任白俄罗斯最高的反贪腐主席,弹劾了舒什科维奇领导的几十名政府高官。得到了民众的拥护。1994年成为了白俄罗斯总统。而在1996年和2004年两次修改了宪法。将政治权力进一步集中到总统的手中,并且取消了总统任期的限制。这也是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称他为“欧洲最后的一个独裁者”,但是白俄罗斯民众欢迎卢卡申科,并亲切的称为“老爹”。但是白俄罗斯的社会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乌克兰社会的结局呢?

首先在白俄罗斯的内部政治上。卢卡申科加强反腐力度,在1994年上台以后,及时制止了国家财产私有化。严重的削弱了金融寡头对国家的侵吞,保证了国家没有出现大的贫富差距。延续了当年苏联的一些体制。比如“克格勃”制度,在对待政治对手上,只要对国家和社会不利,在苗头上就控制了反对派对国家事和社会的影响。

其次,在国家经济上,卢卡申科实行国家控制经济的主体,适应经济为辅助,是渐进式改革的方法,让白俄罗斯的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目前白俄罗斯的人均GDP为5590美元(2016年数据),这保证了老百姓生活的必须,虽说不算富裕,但也足够生活。



而且老百姓还享受着全民的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甚至包括大学的免费教育。国家的强力控制,没有出现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国家有力的控制了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形式。这样就避免了国家,社会矛盾的出现。这样的状态让白俄罗斯的老百姓几乎没有什么怨言。


而反观乌克兰,私有化改革的推进,变卖国家财产,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家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凸显。老百姓的收入逐年下降,人均GDP才达到2186美元(2016年数据)。这样的状态,怎么不会出现社会矛盾激化呢?美国在利用这样的社会矛盾自然就会煽动民众,推翻现政权,搞乱整个社会。

我们再看一下外部因素。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无论是乌克兰危机还是叙利亚内战,都是存在必然的,国家内部社会矛盾。并且当时的政府并没有给予很好的解决,在西方势力的宣传和诱导下,自然就会爆发像“颜色革命”这样的政治危机。



我们回头看一下白俄罗斯,虽然卢卡申科在西方人眼里是一个独裁者。但是却对国家的政治方向把握的比较稳定,内部矛盾解决的比较彻底。让国家和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在对外关系上,更懂得守着一个大邻居,应该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道理。




卢卡申科明白,作为白俄罗斯是曾经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也是俄罗斯的好兄弟,只有紧跟俄罗斯的脚步。才会让国家基于稳定,这让自己的统治地位能够长久。如果选择美国选择北约,那么必然导致像乌克兰一样的国家政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聪明的政治领导者,都懂得在大国之间玩平衡。会很容易惹火上身。只有把握国际形势,审时度势,认清自己,稳定自己,才能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总体评价卢卡申科做的比较优秀,对白俄罗斯人民也作出了相当的贡献。无论是否独裁,卢卡申科算是一个好总统!!


淡然小司


卢卡申科总统觉着中国大使馆用白俄罗斯的名称称呼他的国家不妥,对普京当初表示俄白两国同气连枝,应当合并成一个国家的言论表示不满,就通过驻华使馆要求中文国名改成白罗斯。

白罗斯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接壤,面积有20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多万,经济发展不错,人均GDP5590美元,还是一个美女如云的国度。据说当初太多的白罗斯姑娘去西欧挣外汇,还让政府下令,美女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不能不加限制的出口。

(白罗斯美女成灾)

白罗斯的总统卢卡申科自从1994年3月当选总统后,已经在总统大位上24年了。欧美国家的人权观察家指责白罗斯是欧洲最后一个独裁国家。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卢卡申科再次高票当选总统。

白罗斯在从苏联分家后,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政治道路。在19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美式民主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制度,很多原来的集权国家都纷纷改旗易帜,投入到资本主义的怀抱中去。白罗斯没有,在短暂的社会动乱后,有从军经历的卢卡申科当上了反贪腐部门主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那些国家的蛀虫从总统到部长撸了一个遍,共弹劾50多个政府大员。这样的反贪斗士在民间收获了超多的粉丝,因此在1994年3月的选举中高票当选为白罗斯总统,那年他刚满40岁。

(在白罗斯国内卢卡申科也存在争议)

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的建设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把三权分立的形式一套上去就成了美式民主了。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在开国时因为利益派别众多,创造性地建设了民主的制度。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大多都是从封建专制发展过来的。因为民主制度是一种奢侈的制度,它对于社会资源的调动和利用的效率远低于专制制度。民主制度天生具有保守主义倾向,因为要兼顾多数人的利益,涉及到重大问题都要投票解决,在国家发展初期,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时,民主制度并不能很好的集中力量参与竞争。

专制制度适合初期的建设和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会天然地产生对政治权利的要求。如果专制君主应对不当,就会爆发革命,社会制度的改良逐渐会向民主制度倾斜。这与欧洲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历程相似,欧洲在1848年革命之前还有为数众多的封建国家,此后随着工业革命不断走向深入,专制相对变得开明,民主制度逐渐落地生根。

(1848年革命推动了开明专制)

苏联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国家,它建设了相当多的专制制度,如克格勃秘密警察制度。虽然苏联时期在经济发展方面被人多所诟病,但是俄罗斯正是是在苏联的专制时期发展成了超级大国。即使如今,苏联模式依然是众多后发国家的首选模仿对象而不是美国模式。

苏联时期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政治模式,不管大小事物,政府都要深度参与。因此,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都集中到了政府。如果突然进行改民主革命,会造成社会公共财产的再分配,由于地位的不同,不可避免地遇到政府公职人员以权谋私,私吞国家财产成为各种寡头,而众多的底层百姓则无权无势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产在剧变中稀释,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社会矛盾加剧。

(苏联解体的推手:戈尔巴乔夫)

这从苏东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多数国家的发展之路并不顺畅就可以看的出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实行了休克疗法,结果是大量国有资产被贱卖,为了私有化而私有化。一些全民共有的财产也发行股票抵偿,这些股票在随后的经济动荡中一文不值。俄罗斯人被坑惨了。俄罗斯的经济动荡一直到普京坐稳了总统位子,大力整治金融寡头后,俄罗斯的贫富差距才得到遏制。在某种意义上,俄罗斯经过了30年的折腾,等于是否定了革命式的民主,如今的俄罗斯是有着独裁气质的民主。

这与白罗斯20多年的发展的道路异曲同工,白罗斯坚持和保留了很多苏联要素,社会公共财产依然是以国有企业的名义来运营和发展,占到国民经济的75%的份额。社会上医疗和教育都实行免费,有260万人能够领到退休金。所以,每次总统选举,卢卡申科都能获得80%的高票。“卢卡申科是好人,能够确保稳定和冷静,我们不需要剧变。 ”一名62岁的退休教师说。

(白罗斯的土地适合美女)

白罗斯有民主斗士反对卢卡申科的独裁,卢卡申科的对应办法是恢复了克格勃时期的强权政策,直接把人给投进监狱去。所以,西方国家的颜色革命在白罗斯好像就遇到了防波堤,没有动静,甚至在2005年年底,西方甚至想用金钱诱使卢卡申科放弃参选。他们以为独联体国家里的每一个官员都是见钱眼开的政客,却碰到了卢卡申科这个钉子。

(民主斗士最后被投进了监狱)

卢卡申科有自己的执政理念,看起来可能不那么冠冕堂皇,总结起来,是渐进的经济改革和强大的总统治理。渐进的经济改革使得社会贫富差距没有其他独联体国家那么大,而政治上选择强大的总统制确保了国家的稳定。

卢卡申科能够选择强总统制不避独裁之名,与他自身的廉洁分不开。他从反贪腐起家,也深知民众对贪腐官员的痛恨。他的月薪只有220美元,虽然他的衣食住行都由国家报销了,这点钱估计都花不出去。他的老婆住在老家,还要自己下田耕种土地。我们经常看到他出访外国,都没有带老婆,反而带着自己的小儿子,也算是个很特别的事。

(卢卡申科和二世)

维基百科解密说他有90亿美元,是隐形的贪腐巨蠹。他也是轻轻一笑,如果有那么多钱,他就留下1%,剩下的都分给国民好了。‘凭着亲民廉洁的个人形象和较为耀眼的执政成果,他在白罗斯拥有很高的民众支持率,在支持者那里获得了一个亲密的称呼 “老爹”。可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白罗斯毕竟是个小国,没有争霸世界的雄心和实力,拥戴一个能确保国家稳定能提供稳定生活的领导人,过小国寡民的日子对他们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白罗斯人们看到独联体的兄弟国家在这二三十年中经历的波折和困苦,自然对自己眼前还算安稳的生活表示满意。何况,这个在“老爹”可不仅仅只有慈祥和蔼的一面,他同样是白罗斯的武装力量的统帅。

(白罗斯三军统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举贤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不因虚名而废国家大事,近乎贤。最近几十年,世界上被忽悠瘸的国家有很多,埃及、叙利亚、乌克兰都是失败的例子,能有政治自信、道路自信、模式自信的国家又能有几个?


而知而行


白俄罗斯能长期稳定,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卢卡申科的铁腕,还有经济的稳定,正是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卢卡申科对白俄罗斯的长期稳定的统治。

在前苏联时期,白俄罗斯是唯一一个反对苏联分裂的国家,为此还在2011年谴责白前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凯维奇伙同俄罗斯和乌克兰前领导人解体苏联的行为。为了前苏联的信仰,白俄罗斯保留了很多前苏联时期的体质,包括克格勃等。用前苏联时期的统治手段稳定了白俄罗斯。

为了稳定白俄罗斯,卢卡申科用铁腕手段对付反对派,用反对腐败的名义把反对派赶下台,也造就了很多白俄罗斯人对卢卡申科的信赖。

同时在经济上,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善白俄罗斯的的经济环境,没有搞大规模的私有化,包括土地私有化,而是建立了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国家计划、行政命令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这就保证了白俄罗斯没有像格鲁吉亚那样的休克疗法对国家的损害。

所以卢卡申科信仰,铁腕,经济三板斧使得白俄罗斯长期保证稳定。


春风踢碎鬼门关


前苏联地区分出来的十五个国家之中,与俄罗斯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的稳定程度,这其中分成了三类国家,第一类自独立一开始就完全反俄,与俄罗斯彻底划清界限,这首推波罗的海爱沙尼、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在苏联解体前已经挑明了要和美国和欧洲在一起。那个时候,俄罗斯也是想和美国在一起的,所以对这些国家基本上没有啥阻拦就让随他们去了,因为大家最后还是一家人嘛。当然,后来俄罗斯发现美国完全不把自己当一家人,这个时候再去搞这几个国家,已经来不及了。这三个国家也就因此愉快而幸福地生活着了。

第二类就是一直和俄罗斯关系好,无论风云变幻就是和俄罗斯在一起的国家,比如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从独立之初就亲俄,不论西方怎么拉,就是不过去,当然也尽量不得罪美国,实在需要二选一,那就选俄罗斯。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虽然没让这些国家特别大富大贵,但是俄罗斯也至少不会在这些国家搞事情,一旦这些国家出事还积极出谋划策帮着维持局面。这种情况下,白俄罗斯就保持了长期的稳定。

第三类国家就是先和俄罗斯好,后来又要跳槽到欧美那边去的国家,这些国家几乎都乱过或者还在继续混乱。这些国家在美俄关系蜜月期没有跑到美国那边去,却在美俄交恶之后非要从俄罗斯跑美国那边去,对俄罗斯来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曾经乱过的比如吉尔吉斯斯坦,国内有部分人被西方挑唆吵吵着要加入美国大家庭,俄罗斯怎么会善罢甘休,与美国展开角力,结果国内政治动荡不堪。直到最近,又回到亲俄的老路子上来,才又慢慢趋于稳定。而再看乌克兰,依然觉得欧美大腿吸引力远远好过北极熊爪,那大爪子不抡过来才怪了。

这白俄罗斯,就是一直维持着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才实现了长期的稳定。至于白俄内政,则属于次要因素。


北玄武




永远是学者



俄罗斯人眼中的新沙皇、连续执政24年的卢卡申科总统是白俄罗斯社会长期稳定的根基与保障。为了保障权力的长期化与社会的稳定化、民众的安居化,他通过持续修改宪法,建立了“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虚反对派”的独具白俄罗斯特色的政治体制,推行“以民为本,渐进改革的白俄罗斯模式”,并建立了“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国家计划、行政命令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民众安居乐业。

1、确立了白俄罗斯特色的政治制度。在独立的前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白俄罗斯再强人卢卡申科的统治下,不仅最完整地保留了前苏联的元素,在政治上走出了有别于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独特的道路。

卢卡申科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修改宪法,将议会选举的席位从政党分配改成按选区分配,极大地削弱了政党,特别是反对派的势力,至今也没有成熟的政党政治。白俄罗斯议会无反对派席位和议会党团,也没有执政党。政党在社会政治进程中所起作用很小,似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卢卡申科打造了独具白俄罗斯特色的以总统为国家权力绝对中心的政治体制: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虚反对派。由此,总统垄断了绝对的权力,成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最强大的领导权力。权力集中的一个好处是可以排除万难,集中力量与资源办一些大事,促进国富民强。

2、卢卡申科强力反腐,力推清廉。

1993年,卢卡申科出任白俄罗斯反贪委员会主席,他上任的宣言是“部长会议和内阁中有一个营私舞弊的网络”,于是,掀开了该国轰轰烈烈的“打虎”运动,一年内,他讲包括两位总理、数名部长在内的50只“大老虎”关进了笼子。

打铁需自身硬。卢卡申科高调反腐,他与家人必须坚守清廉的本色。据传,卢卡申科不仅工资低,而且也没什么财产,只有一栋位于家乡两层的砖瓦房子,还是前苏联时代从村集体分配给他的。不仅如此,他对家人的廉洁要求也很严格。妻子加琳娜与卢卡申科都出生在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什科洛夫区的雷日科维奇村,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但1994年卢卡申科当选总统后,加琳娜便离开了首都明斯克,回到家乡,长期在农村生活,自力更生,养鸡种菜,盖大棚种西红柿、黄瓜,光着手从地里挖土豆,还养了一头奶牛,经常亲自动手挤牛奶。加琳娜是第一夫人,更是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的农夫。

3、卢卡申科于2002年推行“以民为本,渐进改革的白俄罗斯模式”,建立了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国家计划、行政命令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白俄罗斯的GDP增长率都保持在6%。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一落千丈,直到2014年,白俄罗斯的GDP增长率才恢复到1.6%;2017年,白俄罗斯GDP同比增长2.4%,同比增长比俄罗斯高出0.9%,人均5735美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卢卡申科还注重社会保障和控制贫富差距,他保留了苏联时期的许多福利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医疗,青少年接受免费教育,企业职工退休保障等等,每年用于社会保障的开支占GDP的7%以。为此,白俄罗斯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

4、集中权力,取消总统任期,长期执政,保持政局平稳,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1994年,卢卡申科以80.1%的得票率当选为白俄罗斯的首任总统后,多次修改宪法,不仅集中了权力,取消了连任限制,得以长期执政。

1996年,卢卡申科修改宪法,将总统任期由五年改为七年,进一步将权力集中在总统手里;2003年10月,他通过全民公决方式取消宪法关于总统任期连续不得超过两届的限制。取消了总统任期限制,卢卡斯再每一次的总统选举中都以巨大的优势与得票率赢得总统大位,至今连任了五届总统,并将继续连任下去,长期执政。

与此同时,卢卡申科对政局与社会稳定极为重视,对街头示威运动十分警惕,毫无保留地以铁腕镇压,扼杀在萌芽状态,他经常对反对派放狠话:“我会用武器打击那些挑战总统权力的人”、“我们会像拧断鸭脖一样对待捣乱分子”、“所有明斯克反对派骚乱者将蹲监狱。我已下令公布所有的材料,让我们的人民看看我们所谓的反对派是什么嘴脸。”在这方面,卢卡申科言行一致,白俄罗斯的反对派、亲西方的自由派等等反对他的势力,都被他镇压得七零八落,不成气候,在剪除挑战他权力的对象的同时,极大地保持了政局的稳定、保证了社会的平稳,人民可以安居乐业,而不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因此,西方把他称作“欧洲最后的一个独裁者”,而白俄罗斯民众则亲切地称他为“老爹”。


飞狼


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大多经历了一个动荡过程,然而白俄罗斯却能够在短期内走出混乱状态实现经济的复苏,此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这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密切相关。


卢卡申科主张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寡头对国民经济的掠夺

苏联解体后,当时的国家元首舒什克维奇效仿俄罗斯搞休克疗法、大力推行私有化,结果经济崩溃、腐败横行、民不聊生。1994年卢卡申科上台后主张渐进式的改革,将经济转型的方向从“自由市场经济”"转型到“市场社会主义”,上任后连续签发了5道总统令,暂缓私有化;颁布了《关于国有制企业实施私有化》规定,不主张出卖所有的国家财产,国有企业的股份所有权不低于51%,战略性产业的国有企业不实行私有化等等,避免了寡头对国民经济的掠夺,稳定了经济。1996年白俄罗斯经济就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此后十年的年均增速达到了7%以上,实现了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工业和农业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卢卡申科保留并扩大了前苏联时期的种种社会福利,使发展成果为民众分享

卢卡申科治理下的白俄罗斯保留了苏联时期多种福利待遇制度,包括城乡居民均享有免费医疗、青少年接受免费教育、企业职工退休保障等政策,每年用于社会保障的开支占GDP的7%以。2009年的企业退休金比1995年上涨了5倍,在独联体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联合国发展计划署2003年各国人类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白俄罗斯在175个国家中居第53位,超过了所有的独联体国家。


卢卡申科以反腐起家,赢得了极高的民望,保持了政局的稳定

1993年,卢卡申科在出任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反贪污临时委员会主席后,弹劾了包括白俄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国家元首舒什克维奇、两位总理和几十名部长在内的政府高官,赢得了极高的民望。 1994年白俄罗斯通过新宪法,开始实行总统制,时年40岁的卢卡申科高票当选为白俄罗斯首任总统。此后1996年和2004年又两次修改宪法,将政治权力又进一步集中到总统手中,并且取消了总统任期限制,而卢卡申科又对类似乌克兰的街头革命非常警惕,以铁腕镇压在萌芽状态的反对派活动,保持了政局的稳定。虽然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称他“欧洲最后的一个独裁者”,但乌克兰民众则称他为“老爹”。不论怎么说,

政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乌克兰就是对比。


此外,白俄罗斯还深知“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与俄罗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与强邻相处这点很重要),背靠着独联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获得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这都是白俄罗斯长期稳定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