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的聞名專家沈夢溪,和蘇軾是舊友,卻為何卻主動參與烏臺詩案呢?

shiyanbo


沈夢溪就是沈括。沈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元祐四年九月,沈括改任朝散郎、守光祿少卿、分司南京,準於外州居住。接到詔命後,沈括就舉家搬遷至早年在潤州購置的夢溪園,在此隱居,創作《夢溪筆談》。

沈括大蘇軾五歲。治平二年,蘇軾進入史館,與在昭文館的沈括同在崇文院任職,是有舊交的。 不過到了熙寧二年的時候,王安石實行新法,沈括支持變法,並且作為堅定的變法派,得到了王安石的器重; 而蘇軾與司馬光等一起,則持反對意見,變法派和保守派形成對立,這兩人也分道揚鑣。


當時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在朝中掌控權柄,所以作為守舊派中領頭的蘇軾,在這個時候被宋神宗下放到了杭州擔任“二把手”的通判一職,但蘇軾在政壇上的影響力還不低,因此沈括被宋神宗派到杭州監督變法事宜,宋神宗還專門囑咐:“蘇軾通判杭州,卿其善遇之。”可是沈括到了地方之後,就開始的蒐集蘇軾所作的新舊詩詞,隨後將這些詩詞整理分類,找出其中認為是誹謗的詩句,加以詳細的註釋,回到首都後交給皇帝。


如蘇軾歌詠檜樹的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蜇龍知”因為這一類的詩句,蘇軾以“愚弄朝廷”、“無君臣之義”下獄,甚至差點因此丟了性命,最後被流放黃州,徹底遠離權利的中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牽連蘇軾三十多位親友,涉及他一百多首詩詞。

烏臺詩案除了很多人認為的沈括是因為“文人相輕”,嫉妒蘇軾的才華,對蘇軾進行迫害以外。更核心的問題是新舊兩派的鬥爭,我們知道政治鬥爭從來都是殘酷而沒人情可言的,自古因政治權力鬥爭兄弟、骨肉相殘的例子都多了去了,沈括和蘇軾那點舊交在政治鬥爭面前不提也罷,不過烏臺詩案真正的主導者並不是沈括,而是王安石手下的李定、舒亶、何正臣、李宜等人。


許多謙


章惇也是蘇軾的舊友,兩人曾私交甚篤,章惇的孩子是蘇軾的弟子,那又怎麼樣呢。蘇軾後半生顛沛流離,多半都是章惇所為。

王安國是王安石的弟弟,但反對兄長變法,反對兄長與新黨中的諸多人物來往,直斥這一眾人為佞人。

格林徳沃與鄧布利多曾是情侶,但最終道不同不相為謀,鄧布利多親手把昔日的愛人關入了監獄。

友情,親情,與愛情並不是決定事態走向的唯一因素。

當然於蘇軾而言,可能也有擇友不慎的因素在。他自己說過,“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見天下無一不好人。”


亦話



王嵩合


北宋時期分兩個派別,有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守舊派烏臺詩案就是這兩派的鬥爭,當時蘇軾和沈夢溪在一個部門工作沈夢溪是一個科學專家,蘇軾是文學專家,因為一次酒局沈夢溪把蘇軾出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