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门阀是怎样形成的?

熊熊讲历史


曲水流觞风雅聚会,石崇斗富锦缎步帐,金陵城边新亭对泣,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哪一个少的了士族门阀?门阀是魏晋南北朝历史绕不开的话题,这里我们就一起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门阀。

初起东汉 察举失察

察举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是低级官吏或儒生向上攀登的一个重要阶梯。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制沦为摆设,察举失察、不实的现象日益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把持朝政,扩大本家族的利益,互相推荐亲属故旧。以致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东汉后期察举征辟任官,渐渐注重门第阀阅,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局面。又由于私人讲经之风盛行,在官府中的大小官吏之间,逐渐发生了一种封建从属倾向,形成了许多官吏集团,逐步形成门阀。

九品中正 阶级固化

曹丕篡汉建立魏国,为了管制世家大族同时为朝廷选拔人才,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采用九品中正选拔官员,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魏初之中正官,州为州都,郡国为中正,郡中正由各郡长官推选,而且是现任官兼。

曹魏初期中正以郡为基层,郡中正是真正发挥品第人物作用的,它们尚为地方士族所专控,而州都只不过总其议罢了。这样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所以位居中央的豪门大族还没有能力地控制中正制为其服务。

但是后来司马懿为了获得豪族名门的支持,改变中正官的举荐制度,设置州中正制,而且郡中正由州中正荐举。至晋朝大小中正也已由司徒选任,这样中央的豪门大族完全控制了选官制度。自州中正的设立以至两晋,九品中正制逐渐完成门阀化的转变,而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东晋南渡 门阀巅峰

西晋灭亡后,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司马家族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东晋王朝才得以建立,东晋政权是代表皇权的司马氏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朱姓、张姓、顾姓、陆姓士族的联合专政。东晋的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

不同势力在皇帝与士族之间,宗室诸王与士族之间,礼法旧族与士族之间,流民帅与士族之间,反复出现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但是由于门阀势力的强大,每次都能够以门阀士族势力取胜。这是门阀士族政治的特征,也是时代的特征。

门阀可以干预朝政,门阀敢于挑战皇权,东晋朝廷的软弱无疑将门阀推向巅峰。

宋齐梁陈 门阀渐弱

东晋以及南北朝士庶之别非常严格,士族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性集团。

南朝宋武帝刘裕从东晋门阀专政、皇权弱小、方镇割据的积弊中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因而南朝世家大族虽然在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不仅拥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实行庄园经济,占有广大田庄山泽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实际军政实权大为削弱,政治权力主要已不在他们手中。

此后的齐、梁、陈也采取这样的政策,加大皇权,虽然过程时有反复,总的趋势是不变的,门阀可以富贵,但不能强势,不能连皇权都不放在眼里。

一句话,中央政府强势,门阀衰弱;中央政府衰弱,门阀强大。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分治造就了门阀。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到来,门阀的衰落也是必然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是迟早的事。


莱驹为右


在这段时期,我国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规定,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当官的。具体操作就是在中央设立一名大中正,然后在各个地方设立中正,这些中正负责对人才进行评定考核,然后把人才分为九个品级。品级高的就能当官,品级低的就不能当官。而老是有人当上官的家族,就发展成了士族;老是当不上官的家族,就发展成了庶族。

不过,考核人才的标准主要看门第高低,品级高的都是那种高门大姓。其中最大的高门大姓,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家和谢家。比如王羲之,作为右军将军,他玩笔杆子倒是挺双击666,却玩不了枪杆子。但是人家生来就是将军,因为人家出身高门大姓。

士族一生下来就是官,所以就失去奋斗的动力了:你要是一生下来就保送清华北大,你还能好好念书吗?所以这些士族子弟,到最后基本都是智商250,什么都干不了:文不能提笔,武不能骑马。就连写首诗都得找别人代笔。“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就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

士族和庶族是不能通婚的,而士族基本只有“王、谢、袁、萧、顾、陆、朱、张”这八家,所以他们只能在这个范围内通婚。通来通去,在这八个家族里,基本都是表哥和表妹了,所以到最后基本都是近亲结婚的!这也导致了很多士族子弟都天生脑残!

到了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政权更迭频繁,几乎每年都要打仗。很多开国皇帝都是武将出身,这些武将大都是靠军功爬上来的庶族,所以当然鄙视天生就能做官的士族。当然,他们也不容忍一群脑残废物的士族,天天对他们吆五喝六,所以士族就开始没落了。直到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庶族也可以通过考试当上公务员了,士族垄断官场的现象也就此终结了!


熊熊讲历史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第一,是汉代之后形成的察举制度、征辟制度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赖推荐不是考试。第二,是儒学独尊之后,士大夫逐步获取了知识的占有权和解释权,形成了文化权力。可以想到,推荐制里面的关节和猫腻那肯定不少。那些治学经典的士大夫,有一些是酸腐的穷学子,但很多是经营一方的豪强家族,文化权力与经济财富合二为一,逐步就构成了门阀的基础,他们之间不断联合,大士人门生弟子遍天下,形成了门阀士族和贵族世家。

因此,东晋时代才有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这实际上是皇权被掣肘的无奈。门阀士族一方面是地主,一方面是大学问家,又一方面还是四世三公的豪门贵胄,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皇族必须笼络这部分人,给予部分经济和政治优待,加强了门阀的势力,清谈也是门阀士族的专利。特别是在九品中正制的规定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一些底层士人感慨,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说的就是这种现状。门阀士族之间特别看重出身门第,修撰族谱,确立自己的地位。

永嘉南渡之后,北方来的士大夫土断侨置,江南士大夫资助皇族,成为新兴贵族,彼此之间通力合作,形成了南北朝时代的门第观念。

直到唐代中期,门阀士族的权力还有很大的影响,世代做官,皇族后裔也得让门阀士族几分。但是,科举制度广泛化之后,科考成为正途,推荐制慢慢低落,门阀集团逐步被科考清流集团所取代,相对加强了社会的流动性。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门阀士族的诞生,大致由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国家统一,经历长期战争以后,国力需要恢复,上到国家管理机关,下到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来助推发展。

第二,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在与王公贵族和农民的斗争中,迫切需要利益、政治诉求。

第三,儒学兴起,官方确立儒家文化作为治国指导思想,儒生群体迅速遍及天下,形成门阀士族的力量基础。

汉代实行的察举选拔制度,成为了儒学知识分子发挥力量的平台,一方面儒生自己需要向上爬升就主动攀附权贵,一方面统治阶层为了扩大阶级的统治地位,对地主阶级更偏向,使得地主出身的儒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地主阶级的士族群体和掌握大权的官宦家族垄断了自下而上的上升通道,强强联合,服务皇权,治理并间接统治国家

一个新的政治官僚体系就形成了。

门阀士族有利于统一后的和平社会,发挥自身力量,建设国家。但他们也需要各种利益来维持自身体量甚至冒犯皇权。

一旦国家动乱,经济下滑,连年战争,这帮门阀士族就只顾自己的利益,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农民起义,加上董卓祸乱天下,门阀士族嘴上说着维护统一保卫汉室,实则自顾自的大肆兼并土地互相割据。生怕自己被别人吞食。

可是隋唐统一后,就开始削弱门阀士族力量,实行科举、加强皇权,控制天下主导权,一步步的把这个群体推向衰落的深渊。


华夏通考


士族门阀跟政府取士的制度其实是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的。

怎么样任用人才,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对政府的一个很大的考验。

汉代开始察举制。

察举制有很多科目,最有名的就是举孝廉。比谁孝顺,这个举贤的方法直接导致了国家一大半的财富被埋进土里了。

这个对国家的伤害太大了。

因为上有政策,下面就有对策。

下面要从上所好。

除了举孝廉,还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等等,但是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察和举两个字。

这两个字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谁察举?

——大多数还是当时的官员。

人既然有了权力,就很难遏制住对权力的滥用。

当一个人有了这么大的权力,那么在推举人才的时候当然先用自己人。

就出现了拉帮结派的问题。而且当官员都是自己人了,那很容易就出现袁绍家那样的“四世三公”甚至“四世五公”,因为皇帝根本就没什么别的选择。

再加上土地被大量兼并,门阀制度的雏形也就出现了。门阀大到不能倒,连皇帝也没有办法。

到后来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其实是皇帝与世家大族妥协和权力争夺的结果。因为当世家大族太强大了,皇帝的权力就会被削弱,最后皇帝被裹挟,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到了东晋,皇帝甚至几乎没有了什么存在感,因为掌握军队和官员的都是世家大族的自己人。

直到后来改朝换代,出现了科举制。科举制的出现其实就是直接把对于官员任免权从这个死结里解了出来。

科举制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智慧。

大家不用你推荐我就能当官,慢慢的大家当官都靠考试,世家大族不能任免官员,没了推荐官员的权力,当然也就没落了下去。

虽然科举制后来也产生了拉帮结派的问题,可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几个大家族就可以把皇帝驾空的问题。


乔伟浩


悟空最近问题我梳理了一下,都是欲说还休欲盖弥彰的敏感问题,想答得淋漓尽致,不得不涉及敏感问题,所以还是不回答,但个人认为这些问题足以说明一切,答案自在民心,自在你懂我懂的无言中


啄木鸟大叔来了


这个要问问曹丕去。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