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亮剑》中平安县守敌只有几百人,李云龙要动用近万人呢?

李翔


亮剑中虽然没有明确平安县城中究竟有多少日伪守军,但可以肯定人数不止几百人,县城虽然算不上大城市,但城市规模也并不算小,在游击区,日军一个炮楼一个据点都经常可以聚集百八十的守军,堂堂一个县城怎么可能只有几百人的队伍。

有关平安县城的敌军规模,其实从战后的缴获物资上也能推断出一二。



在战役结束后,孔捷丁伟来独立团与李云龙的对话中,曾经提出过自己参加战斗,李云龙需要给予报销的数据,分别是四门九二式重机枪,八挺歪把子轻机枪,外加四门迫击炮,光是给丁伟孔捷两个团的报销,李云龙就要支付八门九二式重机枪,16挺歪把子轻机枪,八门迫击炮,在抗战时期这可是日军一个主力大队的火力,人数上相当于中国军队的团级编制,但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事后不可能将自己大部分的缴获物资送给别人,自己才会留下更多的财富,所以李云龙实际缴获的数量恐怕要比支付出去的数量要多得多,光从这一点上来推断,平安县城的守军绝对不止几百人,当然如果县城内有军火仓库的话,那是额外的话题,但退一步讲如果有军火仓库,县城内外必然也会布下重兵防卫,不会只留下几百人。

当然就算县城敌军的数量与八路军相差悬殊,李云龙动用上万人围攻平安县城,从实战角度也完全在情理当中。



首先如早期丁伟所说,八路军虽然发展迅速,但人数的迅速增加也造成了兵员战斗素质的下降,武器匮乏更是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火力对比已经不能用人数来衡量,其次李云龙动用的上万人,实际上还包含了大量的民兵,游击队和县大队,这些武装根本不具备正面作战能力,只能提供牵制和掩护任务,同时为了援救平安县城日军动用大量军队展开增援,仅楚云飞方向就出动了整整一个联队,并在前期的战斗中杀伤李云龙部队数百人,在如此多援军的情况下,李云龙也会留下大量部队展开阻击,他真正能投放到平安县城正面攻击的部队,会打相当大的折扣。

所以在平安县城战斗中,八路军围城部队与日本守军部队看似兵力悬殊,考虑双方的实际军事力量和整个战场的对比,几乎还是处于棋逢对手的局面。


辽宁资深球迷


先介绍下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前的情况:根据剧情可知,李云龙独立团驻防晋西北赵家峪。日军山本一木的特种部队夜袭赵家峪(保卫干事朱子明是内奸,为日军提供了情报),李云龙独立团只有团部驻防,因分兵,下属各营、连独立出去发展均未归建。此战,赵刚政委负伤,李云龙新婚妻子杨秀芹被抓。

待李云龙率部突围后,得知自己的老婆被抓,派出通讯兵命令各部队归建。等张大彪等营、连干部回来后,李云龙才发现自己的下属个个肥的流油,部队由1000多人扩编至七八千人,甚至下属二营长还缴获了一门意大利火炮(比起日军山炮,算是重炮了)。现实的实力使得李云龙信心大增,决心攻克平安县城,救出自己的老婆。

现在言归正传。首先分析平安县城的日伪军兵力: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和过去经历的老人们说道,通常日军在占领的县城会部署一个宪兵中队,100多人。如果县城位置重要(山本一木在将军岭被晋绥军楚云飞部击溃后,查看地图,最后选择退守平安县城,从这可以看出平安县城应该属于一个军事重地),会额外增加据点,配备一个守备队约200多人;山本一木的特种分队几十人;伪军一个大队(伪军一般都是不满编)不足300人。所以,平安县城日伪军的兵力最多应该不足千人。但是,这点兵力至于让李云龙动用上万人吗?根据剧情可知,所谓的上万人是李云龙部正规军七八千人,还有周边的县大队、区小队,一共加起来的兵力。而且,平安县城被围后,日军第一军(驻山西)司令官筱冢义男命令晋西北的日军精锐联队前去增援,这里补充一下,派去增援的日军联队可不是一般的守备部队,而是野战联队。而且日军第一军的下属部队,都是日军的常备军,属于甲种部队。一个野战联队的配置兵力为3500~3800人。所以,派去增援的几个联队加起来应有上万人,且日军战斗力很强,而且兵种配置齐全:步、炮、工、骑、辎等。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派出部分部队去阻击这些增援部队,根据剧情可知,其中就有一个黄连长率全连阻击吉野联队而全部战死。当然还有晋西北铁三角的丁伟、孔捷率领的八路军部队以及楚云飞等国军部队对其它增援日军的阻击。由此可知,李云龙攻击平安县城肯定动用了自己所能掌握的部队(正规军、县大队、区小队),应有上万人。但并不是把所有部队都用于攻打平安县城,部分部队为了保障攻城顺利,为主攻部队争取时间而在外围打援,这就是通常说的战术“围点打援”。

以上是个人通过分析剧情和一些历史常识得出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九州文萃


平安县守城日军虽然只有几百人,但依据坚固高大的城墙就能形成有效的防御,再加上日军的装备非常精良,山本特战队虽然只有一百多人,却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作战人员,战斗力自然不差。加上平安城里的日伪军也不低于一千人,坚固的城墙加上精良的装备,要想以少量的兵力攻城,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虽然出动了一万人,但这一万人大部分都是新扩编的新兵,战斗力不强,而且当时八路军的装备根本不能和守城日军相提并论。

攻城部队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 ,李云龙只能采取这种人海战术,从四面进行突击攻城,以此分散守城日军的兵力,首尾不能相顾。

所以,作为一团之长的李云龙在没有攻城重武器的条件下,要想段时间攻下平安城,只把所有兵力全部压上。

以上观点仅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望各位条友评论区留意指正探讨。





轻舞飞扬199601930


日本人的武器装备和单兵素质,都要高于我,方几倍?八路军武器装备太差,没有攻城的重武器。




堕落的小酷


有几方面的原因吧!

1.武器装备问题,因为我军的装备是跟小日本不成正比的!所以人数上需要占优势!

2.单兵作战能力问题,县城里有小鬼子特殊精英小分队,这支部队的单兵作战能力是我军不能比的!

3.攻坚问题,因为毕竟高大的城墙是易守难攻的情况,所以要占据主动优势

4.人质问题,他们是要解救人质!拿下平安城的速度越快人质就越安全!

5.部队是分散的,打平安以前李云龙也不知道具体的部队人数,记得曾经说过,报编制的时候都藏着掖着!有那么多人能不用嘛!





何致斋


首先根据历史来讲我军装备落后,这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还有一个就是我军没有攻城的历器,李云龙都说了:城门楼子是块难啃的骨头,必要要在敌人的增员部队到之前攻下来。这个就必须要速战速决了,如果时间拖的慢了,那是绝对不行的。而且二战时期日军的作战能力也是极强的。拉回现实来说李云龙是根据小说改编后电视剧《亮剑》中的主角。所以也不可能出现上万人攻打几百人。只有打游击战才是我军的强项。


快速看剧


首先我军的装备不行,装备落后,每个人都不能平均一把枪,其次城门哪有那么好攻打的,时间长了周围的敌军就跟过来了。


蕊蕊看电视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猪狗不如,不要对小说演义电视剧中的人或事说事了,那是虚构的!


手机用户11797641335


围点打援,是我国军事上典型的重要战绩!

饵亮剑中打平安县城就是典型的围点打援!


散人雍和


因为日本人装备精良,我方装备太差,而且还没有攻城战的火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