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北區簡介

柳北區

柳北區,是廣西省柳州市下轄區,位於柳州市的北部,東部和西南部隔柳江與郊區柳東鄉和柳南區相望,南接城中區,北至郊區長塘鄉、白露鄉,西濱柳江,形成北寬南狹的長形帶柄斧狀佈局。

柳北區總面積282平方公里柳北區管轄8個街道,3個鎮,總人口為44.13萬人。 [1] 柳北區轄區呈扇形,依山環水,九曲柳江環東、南、西三面而過,北面有雀兒山公園、君武森林公園、江灣休閒觀光區等風景區。

2015年,柳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3億元,比2014年增長6%;柳北區統計口徑工業總產值640億元,比2014年增長7%;農業總產值15.19億元,比2014年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億元,比2014年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5.15億元,比2014年增長19.9%;財政收入32億元,比2014年增長9.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86元,比2014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13358元,比2014年增長10%;城鎮登記失業率4.19%;人口自然增長率5.98‰。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引進簽約新項目72個,內資到位105億元,外資到位9964.6萬美元。 [2]

建制沿革

柳北區簡介

柳北區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析桂林縣置馬平縣,縣治所設於今柳州市柳北區雀兒山附近“雙山”。屬象州。

大業元年(605年),撤象州,馬平縣屬桂州。

大業三年(607年),桂州改稱始安郡,馬平縣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馬平縣為昆州(同年改名南昆州)治所。貞觀八年(634年)為柳州治所。馬平縣城址位於今柳州市城中區東南濱江一帶。

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柳州治所遷柳城縣,馬平縣仍屬之。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馬平縣屬柳州安撫司。十六年(1279年)屬柳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馬平縣屬柳州府。為府治所,清仍之。

民國元年(1912年),撤馬平縣入柳州府。

民國二年(1913年)6月,裁柳州府,復置馬平縣,屬廣西柳江道,為道治所。

民國二十年(1931年)1月1日,馬平縣改名柳州縣。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柳州縣屬柳州行政監督區併為治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7日,柳州縣改名柳江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柳江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併為治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第四區改稱第二區,柳江仍為區治所。

解放後1949年11月25日,柳江縣城解放。12月10日,柳江縣城區,即今柳北轄區及部分郊區劃歸柳州市。城區外18個鄉劃為柳江縣,屬柳州專區。

1950年3月19日,柳江縣治遷拉堡圩。今柳北轄區分屬柳東、柳西區。7月26日,柳東、柳西區改為第二、第三區,屬柳州市第二、第三區,一部分屬柳城縣鷓鴣江鄉。同年下半年,改屬第一、三區。

1955年撤區,建立街道,今柳北轄區分屬文惠街道、中南街道和郊區管轄。

1958年9月25日成立柳北區,管轄新建工業區。

1960年4月,撤銷區公所和居民委員會,將城區和郊區合併,組成柳州市轄4個人民公社。雀兒山人民公社成立,下轄白露(鋼鐵)、長塘(飛躍)和沙塘(超美)等3個分社。今柳北轄區大部分屬雀兒山人民公社,一部分屬城中人民公社文惠分社、東方紅農業分社。

1961年12月恢復城鄉分管。21日,撤銷雀兒山公社,將大部分地區併入郊區,小部分併入城中區。

1962年恢復居民委員會,今柳北轄區部分劃歸向陽公社所屬居委會。次年12月5日,恢復雀兒山公社,轄柳北工業區全部地區。

1968年間,柳州市成立城中區、魚峰區、郊區,今柳北轄區分屬城中、郊區。

1972年,城中、魚峰合併為柳州市城區。今柳北轄區分屬其中解放公社和雀兒山公社。

1979年9月20日,恢復柳北區。28日,柳北區正式成立。屬柳州市至今未變。 [3]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0年下轄18個居委會。

1981年,新建躍進路、北雀路、勝利路和火車北站等居委會,轄區居委會增加到27個。

1985年3月,由於城區工作需要,區內設立解放、黃村、勝利、雀兒山4個街道辦事處,作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代表區政府行使部分職權,並直接管理轄區內各居民委員會。解放街道辦事處主要管轄從八一路至躍進路口、三中路、北站路、白沙路地段的12個城市街道居民委員會,機關駐地八一路36號。黃村街道辦事處管轄南從雅儒路鐵橋頭北至北雀路紅碑路口,東至湘桂鐵路邊,西至柳江地段,下轄8個城市街道居民委員會,機關原駐北雀路7號,後遷至雅儒路清水塘邊。勝利街道辦事處管轄南起躍進路口,北至柳長公路與湘桂鐵路交叉口,西至北雀路中段,東至柳江畔,下轄14個城市街道居民委員會及勝利小區管理委員會,機關駐地勝利小區。雀兒山街道辦事處管轄地區南與勝利辦事處交界,北至鷓鴣江地段,下轄9個城市街道居民委員會,機關駐地北雀路79號。

1983年1月17日,柳城縣沙埔公社石碑坪片古木、大灘大隊劃歸柳州市,境內的長虹機械廠的職工、家屬為城市戶口,歸柳北區管理;同日,鹿寨縣屬的洛埠鎮劃歸柳州市,境內的柳江造紙廠的職工、家屬為城市戶口,亦屬柳北區管理,柳北區轄範圍按選民所在地逐漸擴大。

1988年5月,成立柳鋼居民辦事處,自行管理柳州鋼鐵廠內部9個居民委員會,行政上仍受柳北區人民政府領導。

1990年,共有52個。管轄最遠的地方,為屯秋兩個居委會,駐地在鹿寨縣境內。這種城鄉交織並與外縣搭界“插花”的現象,是柳北區行政區劃和管理上突出的特點。 [4]

2012年2月22日,洛埠鎮劃歸魚峰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15年,柳北區管轄8個街道(解放街道、雅儒街道、勝利街道、雀兒山街道、鋼城街道、錦繡街道、白露街道、柳長街道),3個鎮(石碑坪鎮、沙塘鎮、長塘鎮)。區政府位於區內勝利路12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柳北區位於柳州市北部地處中心位置東經109°21'’109,北緯24°19′’24。東部和西南部隔柳江與郊區柳東鄉和柳南區相望,南接城中區,北至郊區長塘鄉、白露鄉,西濱柳江,形成北寬南狹的長形帶柄斧狀佈局,總面積282平方公里。 [5]

地形地貌

柳北區地形平坦,微有起伏,海拔在海拔85至105米之間,東、西、北三面環山,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徵。由於柳江穿流市區及氣候、巖性、構造的影響,形成河流階地地貌、岩溶地貌迭加的天然盆地。 [6]

氣候特徵

柳州區位於南亞熱帶北緣,大江環繞,地氣疏豁,柳北地區受季風環流影響尤為明顯。氣候特徵是夏長冬短。夏季盛行溫暖溼潤的海洋氣團,雨量充沛,冬季盛行寒冷乾燥的大陸氣團,形成夏溼冬乾的氣候。

自1964年以來,在沙塘物候觀測點進行系統的物候觀測,從多年的天氣變化和柳北一帶的生物現象表明:柳州地區(以柳北為觀測點)春季由每年2月7日至4月25日,氣溫由攝氏11度逐漸升至20.4度,先見毛桃芽膨大,桐油樹展葉至苦楝樹開花,共歷78天。自每年4月末起進入夏季。初夏平均氣溫20.4度,葡萄開花;仲夏氣溫平均21度,蚱蟬始鳴;季夏平均氣溫26度,桂花綻蕊,至每年10月初夏季結束,共為160天。秋季由每年10月3日至12月25日,計為84天,平均氣溫16.2度,枇杷出現花蕾,桐油樹葉漸次變黃。自12月26日起至第二年2月6日是為冬季,共43天,平均氣溫11度,苦楝樹葉落盡,野草枯黃。

年平均氣溫攝氏20.5度,一般變化不大,年際前後的氣溫差異在0.4度左右。最熱月份為每年7—8月,月平均氣溫28.8度,1956年8月7日極端最高氣溫為42度;最冷月份是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間,月平均氣溫10.3度,1955年1月12日的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3.8度。無霜期332天,1975年霜凍嚴重,全年有霜期連續22天。 [7]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柳北區內的岩層為沉積岩,地下礦藏多屬於沉積礦,如石灰石、白雲石礦,分佈面積很廣。筆架山已探明C1級儲量石灰石273萬噸,含氧化鈣46.9%;白雲石153萬噸,含氧化鎂21.25%。駝背山的石灰石儲量21萬噸,含氧化鈣50%;白雲石130萬噸,含氧化鎂19.9%。 [8]

水資源

柳北區內地下水資源豐富,主要含水段分佈標高在50一20米,地下水埋藏2.5—2.2米不等。經計算,地下水儲存資源約0.15億立方米左右,允許開採量9.25萬立方米/日,這類地下水屬重碳酸鈣、鎂類型,水溫春冬攝氏20一23度,夏秋20一25度,水質良好。 [8]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5年末,柳北區常住總人口為44.13萬人,增長0.59%;其中,城鎮人口41.83萬人,增長0.75%。年末戶籍總人口34.89萬人中,城鎮人口31.64萬人,鄉村人口3.25萬人;男性17.61萬人,女性17.28萬人。 [2]

民族

柳北區主要民族為漢族,其中少數民族有壯族、侗族、苗族、瑤族、回族、仫佬族等民族。 [2]

交通運輸

柳北轄區內有火車北站、白沙汽車客運站、鐵路貨運站、鷓鴣江碼頭等交通樞紐站點,國家一級公路209國道縱貫該區4個鄉鎮,連接柳州市北面四縣,正在建設的環城高速公路與209國道交匯,將南柳、桂柳、宜柳高速公路連接貫通,潭中高架橋、勝利立交橋等大型現代交通建築也已建成使用。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柳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3億元,比2014年增長6%;柳北區統計口徑工業總產值640億元,比2014年增長7%;農業總產值15.19億元,比2014年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億元,比2014年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5.15億元,比2014年增長19.9%;財政收入32億元,比2014年增長9.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86元,比2014年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13358元,比2014年增長10%;城鎮登記失業率4.19%;人口自然增長率5.98‰。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引進簽約新項目72個,內資到位105億元,外資到位9964.6萬美元。 [9]

第一產業

2015年,柳北區糧食種植面積4.86萬畝,總產量1.67萬噸;水果生產面積2.1萬畝,總產量3.36萬噸;蔬菜種植面積7.44萬畝,總產量16.98萬噸。農村土地流轉面積6115畝,涉及農戶1205戶。10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5個農田水利設施項目穩步推進。扶貧工作精準實施,完成“十二五”時期扶貧計劃;精準識別貧困戶工作有序鋪開,精準識別到村到戶到人。生態旅遊提升發展,君武森林公園、花果山景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新增陶家山莊、維義農莊等農家樂17家。特色養殖業穩步發展,完成低產池塘改造1100畝;2個生豬規模養殖場標準化建設完成;全年生豬出欄9.5萬頭,家禽出欄380.89萬羽,水產品產量9794噸。 [9]

第二產業

2015年,柳北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149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30.9億元。園區經濟主導作用明顯,園區規模以上企業119家,園區總產值609.2億元,比2014年增長7.5%。幫助企業獲得各類扶持資金605萬元。 [9]

第三產業

2015年,柳北區新增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41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含產業個體)達到190家,銷售額583.2億元,比2014年增長21.1%。商貿領域招商引資金額13.53億元,深加工及物流產業園進駐鋼貿企業80家。物流園聚集電商企業120家。23家企業爭取各類扶持資金1916.62萬元。 [9]

社會事業

文化

截至2015年,柳北區舉辦“和諧文化在基層”系列惠民活動145場;扶持發展業餘文藝隊,現有腰鼓隊、曲藝隊、舞蹈隊等隊伍150多支,放映公益數字電影485場。 [9]

社會保障

截至2015年,柳北區城鎮新增就業1.1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089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467人;新增創業3466人,帶動就業1.07萬人。城鄉社保覆蓋範圍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續保18.65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73萬人,參保率95.5%;發放居民養老金1023萬元;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3.71萬人。保障性住房實物配租2176戶,住房租賃補貼發放622萬元,累計保障家庭2.46萬戶次。各項民生補貼補助落實到位,累計發放低保金、醫療救助金、撫卹補助金、殘疾人特困生活補助、高齡老人補貼等各類補助補貼4478.54萬元、16.3萬人次。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快,紅楓葉、柳鋼康復養老院日間照料中心建成開業,建設完成農村幸福院9個、居家養老服務站27個、老年活動場所8個。社區辦公條件不斷改善,完成社區辦公用房裝修項目6個,為各村(社區)配置電腦85臺、打印機98臺;鳳凰社區等6個社區試點建設社區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錦繡街道錦江社區、沙塘鎮海洲社區正式成立。 [9]

教育

截至2015年,柳北區柳北區有幼兒園64所,其中公辦2所,民辦62所(其中部隊辦1所,企業辦3所),在園幼兒1.34萬人,專任教師773人,幼兒園每萬人口在校生313人。小學45所,其中公辦38所,民辦7所,另有村小16所,教學點2所,育才特教學校1所,在校小學生2.76萬人,專任教師1495人,其中專科以上學歷1427人,普通初中14所,其中公辦13所,民辦1所,在校初中生1.29萬人,專任教師921人,其中專科以上學歷921人。 [2]

衛生

截至2015年,柳北區設有醫療衛生機構(含醫院、診所、衛生機構)214個,其中醫院1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98家,鎮衛生院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0家,村級衛生所27家,門診部(所)155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家,有病床2265張,衛生技術人員3043人。其中執業醫師973人,執業助理醫師127人,註冊護士(助產士)1334人;藥(師)士169人,檢驗技師(士)114人,影像技師(士)48人,其他衛技人員259人,註冊鄉村醫生35人。轄區醫療衛生機構全年診療病患者226.4萬人次,比上年減少9.8萬人次,其中門診、急診215.3萬人次,比上年減少4.7萬人次;住院病人3.9萬人次,比上年減少0.1萬人次。[2]

風景名勝

雀兒山公園

雀兒山公園位於柳州市柳北工業區,是一座山水園林遊樂公園。古人云:“南有馬鞍北有雀”,“馬鞍”就是柳州城南的馬鞍山,“雀”就是指雀兒山。柳州向來把雀兒山與馬鞍山一起列為柳州的主要名勝。

園中一山峰拔地而起,海拔180.40米,形似雀兒振翼,故名雀兒山,公園以雀兒山而得名。面積84.79公頃,其中水面20.71公頃,園內“濃遮樹暗--園綠,豔照霞明半壁紅”景觀被命名為“雀山霞蔚”,為柳州新八景之一。雀兒山是柳州名勝,自古就有“北雀軒昂駕鶴高”的讚譽,是“縣城之主山也”。 [10]

柳北區簡介

雀兒山公園

君武森林公園

君武森林公園以廣西大學第一任校長馬君武先生的名字命名,位於柳州市北郊沙塘鎮境內,原為廣西林業學校的附屬林場,始建於1927年。園內氣候溼潤,風景優美,林地面積有200多平方公里。 [11]

柳北區簡介

君武森林公園

沙塘花果山迷宮

沙塘花果山迷宮位於柳州市沙塘鎮江灣村永安屯,原柳州地區農科所旁的花果山·生態園內,植物迷宮佔地面積33000多平方米約合50畝,植物迷宮通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總長度為7~8千米,迷宮分一號迷宮、二號迷宮和三號迷宮,分別有三個出入口,迷宮設計利用迷宮通道內外空間栽種花果草木,設置景點景物。本植物迷宮與英國的花帶型敞開式迷宮不同,為封閉式植物迷宮,在國內外迷宮設計中尚屬首創。迷宮內的鴛鴦酒瓶亭、百香果蒙古包、迷樂天橋、假山流水、睡蓮爭豔、肉類植物、太空蓮、牡丹蓮、映山紅、紅梅、臘梅等植物科普、植物十二生肖(在建)和聚鳥堂(在建)等各色景點。 [12]

柳北區簡介

沙塘花果山迷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