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如果说,每种类型片都有最契合其特质的颜色。那么黑色,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犯罪题材电影。试问谁是国内犯罪类型片的领军人物,曹保平导演必定是不少影迷的心头之选。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可谁能想到,这位被称作“影帝制造机”的导演,曾在五年前拍出了一部以“少女成长”为主题的青春片,对,就是这部即将上映的《狗十三》。当年在第64届柏林电影节拿到“国际评委会特别奖”后,被莫名搁置了五年之久。如今,终于拨云见日。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密封五年,历久弥新。正如《狗十三》这个片名中挡不住的粗犷感,五年的时光并未漂清影片内核中的残酷,反倒令其在同类题材的艳俗滤镜下,被衬得更加真实。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提到“国产青春片”这一标签,估计很多观众心里都会犯怵。尽管这两年,所谓的青春片在银幕上消停不少,但曾经诸如“堕胎、殉情、车祸、自杀”等浮夸的情节,着实让很多人产生过怀疑人生的眩晕感。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而在我心目中,备受业界赞誉的《狗十三》却是一部超越青春片的“另类”青春之作。曹保平导演借这部电影所思考的社会意义,远远不止“青春”这么简单。原来,每个人都逃不过世俗的驯化,每个人都是像狗一样残酷地长大。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当一滴墨潜入一池水中,并不会妨碍水面的清澈透亮,而唯有池水心知肚明,它已不再纯粹。青春,每个人大同小异的青春,何尝不是那一汪池水呢?影片《狗十三》中的女主角李玩,就是在13岁的夏天,遇到了那滴墨。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影片中那场最激烈的家庭矛盾,因李玩的爱犬丢失而爆发;她用歇斯底里的愤怒来对抗整个家庭的冷漠。然而她所得到的,只有几声怒吼,几记响亮的耳光,以及被玻璃碎渣划伤的手心。那一刻,她突然明白,沉默的愤怒也会反噬自己。鲜血流淌的疼痛,是再也无法弥补的心寒。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影片正是在这一刻,开始悄然揭示出灰色故事下埋藏的那个主题——成长。

所谓“青春”二字,之所以刻骨铭心,在于那是由孩童蜕变成大人的一段过渡期。而贯穿始终的,则是“成长”这一赋有动态感的词汇。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那些幼年时模糊不清的斑驳小事,随着蝴蝶效应的暗中影响,在我们对周遭环境最为敏感的青春少年时,其实已然交织成慢慢铺就的人生走向。在这漫长却不为人注意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以及最受孩子依赖的父母,绝对是前方最具话语权的引路人。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李玩,从女主角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她并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事实上,李玩的父母早已离异,她就像中国众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从小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可是,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大人重视过,父母陪伴的不完整会对一个小女孩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影片开头,额头上有几颗青春痘的李玩,对着镜头喃喃自语“平行宇宙”的概念。她从小对物理极感兴趣,说起“平行时空的另外一个她,或许弥补了某些遗憾”时,她的眼睛里便满是童真与欣喜。对李玩而言,一尘不变的生活里,唯有物理与天文才能给她带来快乐。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尽管李玩心有不忿,然而再多的不情愿最终都只能以沉默来表现。她不敢对父亲大吼大叫,仿佛那是不可推倒的威严。她什么都改变不了,唯一能够改变的,只有她对待生活的态度。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于是我们看到,影片落幕那一刻的李玩,依旧很沉默,可是就连眉眼里的怨怒都不再有了。经历“蜕变”后的她,可以云淡风轻地应酬着自己内心厌恶的交际,甚至嘴上还能说出一句“谢谢”来遮掩自己的苦楚。她终于,成为了父亲,以及一众大人眼里的“懂事孩子”。可在我眼里,那是泣不成声的辛酸。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随着年岁增长,叛逆的孩子似乎都收敛了锋芒。但是在这场代际战争结束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重归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渐渐地,我们都不再与长辈争执,但那或许并不是因为我们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可能仅仅是因为我们懂得了,“这样的事情以后还多着呢”。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当兴趣被扼杀,当对陪伴的渴求朝不可逆的疏远而去,直到我们都成为对任何事情冷眼旁观的“局外人”。在《狗十三》里,那些青春独有的执拗、不甘,被镜头精准地捕捉,同时也残酷地记录了那些童真的美好如何被一点点毁灭。想必,这会让每一个“过来人”都产生共鸣吧。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显然,曹保平导演真正抓住了犯罪类型与少年成长过程的共通点——暴力。

犯罪类型片中的暴力都体现在身体上的物理攻击,拳拳到肉往往会营造出真实的身体疼痛感。而《狗十三》中,除了很多人在青春期都经历过的体罚之外,更为侧重展现的,是内心的暴击,是以父亲为代表的大人群体对一个13岁少女的无形暴力。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更可怕的是,当这种无形暴力普遍存在、以至于所有人都习以为常时,暴力本身却反倒被冠以“为你好”的名目。而在我们逐渐“懂事”之后,便会真的遗忘掉曾经所经历的那些错误教育,最终迫使自己成长为少年时不愿长成的大人模样。是啊,我们终将成为自己最不想成为的大人。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但是,倘若你认为曹保平导演不过是捕捉到了李玩经历成长前后的不同状态,以鲜明的结果对比出这段成长的残酷、从而引发观众共鸣的话,那可就小瞧了他曾经在《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等作品中显露出的对人性的弧光深入而独到的解剖方式。因为到后来你会发现,恐怕《狗十三》只是借了“青春”这个外壳,真正让你觉得余音绕梁的后劲,是那无处不在的社会软暴力。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李米的猜想》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烈日灼心》

影片《狗十三》的英文名为“Einstein& Einstein”,这是李玩给她的爱犬起的名字——“爱因斯坦”。第一条狗是继母送给她的,她突然觉得自己像极了眼前的这个小生物。两颗孤独的心,在月色微凉中,彼此得到了短暂的慰藉。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可是,区区一条狗,就能够代替家人陪伴的温暖吗?那条狗带来的快乐,是真的;血亲之爱的缺席带来的心灵创伤,也是真的。可是那些大人们似乎不会明白这其中的差别,在他们眼里,若是孩子可以借助玩具消磨掉大半时光,他们便可以理所当然地不管不顾了。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说起来,为人父母者仿佛很残忍,但这不正是当下社会中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吗?相距二十多岁的年龄差,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筑起难以逾越的城墙。李玩父亲不懂自己女儿在执拗什么,李玩也不明白自己父亲为何如此残忍。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有时候,沟通并不能化解双方的矛盾;因为沟通的出发点,就已经发生了偏差。

这是李玩所经历的第一阶段的成长。她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向外人申讨自己理应得到的重视。她开始掩埋自己最珍视的东西,因为这些独一无二在大人眼里如此微不足道。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但是成长还没结束,第二阶段的成长是那位继母的亲生儿子带来的。这次成长,剔除了李玩所有的童真,只剩下她对这个家庭的彻底寒心。而最为触痛我的,是这一次的残酷成长竟发生得如此不动声色……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从影片开头家人决定为新生命认真起名字,到之后父亲极力包庇弟弟的一切淘气行径,都体现着这个家庭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而在李玩和她弟弟生活待遇的巨大反差下,李玩的沉默也在表明她已经学会了“绝对服从”。这究竟是懂事,还是悲哀呢?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当然,站在李玩视角的观众,很容易唤起自己增加被剥夺乐趣的青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同样见证了李玩父亲的成长;换个角度来开,似乎对于“父亲”这一角色也多了些理解。那个没能给李玩幸福家庭的父亲,也是支撑着整个家庭前行的男人。那场让李玩深觉厌恶的宴席,何尝不是其父亲无可奈何的逢迎?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而除了李玩父亲,影片中一直处于客观视角的李玩堂姐和其男友高放,以及一笔略过的老师、楼上古怪的“鸟叫声”,都参与了李玩的成长经历。这也是影片一直在着重强调的——这场青春的雕刻者,从来不只是父亲一人,而是整个社会环境。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难得的是,影片并非一味地展现李玩被迫承受无爱可诉的家庭环境,它更像是一个懵懂少女逐步踏入社会环境的成人礼。它残忍地将童趣与天真毁灭掉,继而又让你学会熟练地迎接更为残酷的社会法则。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从前那些围绕着男女情爱的国产青春片总爱标榜自己是“疼痛青春”,可我想说,《狗十三》中的疼痛,才是真正如刀剜在心头、直到麻木不仁的痛。当那条真正的“爱因斯坦”终于出现时,李玩却淡淡地说,“我好怕它刚刚认出我来,然后扑过来”。原来,青春年少时的那些坚守,终究是被残忍地抛弃了。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至于李玩长大后会变成怎样的大人呢?我们不得而知。我只是清楚地记得,那天,她站立在自行车后座上,穿行于狭窄的小巷,她大声问道,“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最真实的青春,刻在每个人的骨血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