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刚刚过去的11月份,不良资产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

新闻动态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突破2万亿元

2018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3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751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7%,较上季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06.5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03.0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5万亿元。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华融人事新调整:两副总裁和总裁助理同时辞任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1月27日晚间宣布,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副总裁及总裁助理,共三名高管同时因“工作变动”辞任。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真实不良资产暴露 多家农商行坏账攀升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了50家未上市农商行三季报发现,披露不良率的不到半数,其中有7家农商行三季度不良率上升,不过,也有不少农商行不良率出现好转。在分析人士看来,农商行不良率上升与监管部门关于降低不良贷款偏离度的要求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贷款集中度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农商行需解“垒大户”情结。

中国东方:截至9月末不良资产业务余额1556亿元 较年初增长82%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陈建雄11月8日在第190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初,中国东方确定了1000亿元的不良资产投放任务目标,截至9月末已投放1061亿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目标任务。不良资产业务余额1556.18亿元,较年初增长82%。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以贷收贷掩盖真实不良今年银监系统开出28张罚单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银监系统对以贷收贷、以贷还贷的违规行为累计开出28张罚单,其中11月26日-29日仅四天时间就有3家银行因以贷收贷违规行为领到罚单。业内人士指出,以贷收贷会掩盖银行贷款的真实情况,监管要继续延续强监管态势,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制度建设,将违规行为锁进笼子里。

前三季度上海银行业总资产15.1万亿元 不良率0.6%

11月1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2018年前三季度上海银行业运行报告。截至三季度末,上海银行业总资产15.1万亿元,同比增长4.6%;各项存款余额9.6万亿元,同比增长5.7%;各项贷款余额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0%;不良贷款率0.6%,保持较好水平。截至三季度末,上海辖内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229.9亿元,较年初增长13.5%。

至少10个省市已出台纾困举措 大多采用“股权+债权”的模式进行

从10月份至今,北京、深圳、上海、浙江、四川及广东多地超过10个省市纷纷出台纾困举措。梳理出各省纾困股权质押举措的五大特点,公布纾困措施的省市,上市公司数量都排名全国前列;纾困措施一般都采用“股权+债权”的模式进行;都是市场化运作;基金规模大多都为百亿;广东省多个城市公布纾困举措。

中国信达债转股“操盘手” 酒正超谈退出: 多种方式盘活 可公开挂牌

为了保持股权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酒正超表示,信达在不断退出存量股权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股权配置。在过去两年中,信达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直接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累计新增股权投资超过200亿元,新增股权资产配置量超过处置量。新增配置主要通过参与市场化债转股、国企混改等方式完成。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外资机构也盯上了不良商机 前海金交所跨境不良资产交易量达70亿

11月12日,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副总经理詹宇宏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前交所跨境不良资产交易量约70亿,占整个跨境业务的七成左右。

袁晨:不良资产证券化不等于次贷

浦发银行投资银行与大客户部不良信贷ABS业务负责人袁晨指出,不良资产证券化具有开拓不良处置渠道、优化银行经营指标、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等积极意义。不良资产证券化不等于次贷,二者在信息披露、资产评估、风险自持、产品设计方面有明显区别。目前国内不良资产证券化处于初级的试点阶段,未来可以在投资人群体培育、标准化信息披露、专业化资产服务、资产与现金流评估、尽职调查、完善配套政策机制等方面着力,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

周礼耀:长城对不良资产主业的坚守矢志不渝

长城资产总裁、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周礼耀在接受新华网改革开放40周年采访时表示,坚守不良资产主业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贯穿长城资产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不论在哪个阶段,我们对不良资产主业的坚守都矢志不渝,特别是运用投行手段创新不良资产经营实践,打造了形成具有长城特色的不良资产并购重组业务模式,极大提升了不良资产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发改委:10月份失信黑名单信息新增失信主体17.8万个

10月份,相关部门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失信黑名单信息新增20.7万条,涉及失信主体17.8万个,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10.5万个。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清华大学朱玉杰:处置不良资产应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

15日,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不良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朱玉杰在主旨演讲时表示,近年来我国企业总体负债率明显升高,高于欧美等一些发达经济体。在此背景下,化解国内企业整体负债率较高的问题,应大力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最适合大力发展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应是不良资产证券化。

2018中国特殊资产行业高峰论坛成功在沪举办

2018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不良资产研究中心、毕马威中国在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了“新经济、新市场、新机遇---2018中国特殊资产行业高峰论坛”。

发改委:鼓励银行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参与市场化债转股

11月19日,发改委发布关于鼓励相关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通知。通知显示:鼓励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依法依规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参与市场化债转股,资金投向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公募资管产品除法律法规和金融管理部门另有规定外不得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

吴跃:积极化解不良资产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月19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跃出席财新峰会称,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盘活存量,化解不良资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他指出,要积极实践以盘活存量化解不良的方式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做出新的贡献,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资金到位率仅两成 债转股存在“三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债转股已签约金额1.73万亿元,资金到位3500多亿元,资金到位率20%。不难发现,债转股工作各方行动很快,但落地实施很难。目前开展债转股业务存在“三难”,所谓“三难”指主体难、资金难、退出难。

央行金融时报:跳出“唯抵押物论” 化解民企融资难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刊文称,今年10月下旬以来,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密集出台,作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银行业金融机构责无旁贷、积极行动,进一步优化授信政策,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完善考核机制。多位银行业专家表示,跳出目前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唯抵押物论”风控逻辑,转而对风险控制进行从理念到技术的革新,是银行业进一步支持民企融资的重要课题。事实上,近期银行业在这一领域已经有所行动。可以预期,未来银行将跳出“唯抵押物论”的信贷风控逻辑,借助金融科技,实现对风险的多维度识别、判断与控制。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政策法规

最高法拟出司法解释 上市公司应杜绝违规担保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为他人提供担保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明确违规担保原则上对公司无效。专业人士表示,相信该司法解释正式公布后,将有效解决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顽疾。

最高院答复修改拒执罪司法解释的意见

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对之前黄志佳同志《关于修改拒执罪司法解释的建议》中的两个建议作出回复,并表明了两个观点:一是“有能力执行”是刑法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二是“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是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司法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公证当事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

11月7日,司法部同发改委发布起草的《司法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公证当事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11月16日,深交所发布修订后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鼓励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配合停复牌制度,减少简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预案披露要求。

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

11月17日,深交所新闻发言人就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

及修订相关规则答记者问。第一,将重大违法退市情形的暂停上市期间,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第二,重大违法的公司被暂停上市后,不再考虑公司整改、补偿等情况,6个月期满后将直接予以终止上市,不得恢复上市;第三,除欺诈发行外的其他重大违法退市的公司申请重新上市,时间间隔由1年延长为5年;第四,因欺诈发行而退市的公司不得重新上市,一退到底。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发展动向

交行:料年末商业银行不良率控制在1.9%以内

交通银行发表报告指出,随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以及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将得到缓解,逾期和关注类贷款等前瞻性指标也将出现持续向好的趋势,盈利能力提升则有助于商业银行继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降低存量风险水平。预计2018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保持总体稳定,年末不良贷款率仍将控制在1.9%以内的水平。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年底三折起大促销 不良资产市场看的多买的少

不良资产包三折起!即将迎来年末考核的银行,正在对不良资产包转让大打折扣。这样的低价在近几年来可谓难得一见。然而,不良资产包被各类机构积极“买包”甚至“抢包”的情形已成过往。尽管不良资产包在2017年被拍出历史性高价,但在2018年下半年,越来越多不良资产包出现“流标”。

中国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纾困上市公司是AMC职责所在

中国东方总裁邓智毅11月1日在“2018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我们作为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到困境上市公司救助中来,既是职责所在,也是专业优势所在”,“资本市场的前景是非常好的,上市公司是中国企业中最优秀的群体,目前受到市场环境和外部因素影响,遇到困难。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困难是暂时性的,企业也是具有救助价值的。”

周礼耀:要充分肯定资产公司的三大历史作用

日前,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周礼耀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指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金融救助,发展于金融救助,成熟于金融救助,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三大重要历史作用,未来将继续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点领域发挥自身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东方资产邓智毅:未来三年不良资产稳中有升

中国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认为,中长期看,未来3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可能稳中有升。这既是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也是微观方面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滞后和强监管下隐性不良资产显性化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最高法:推进破产重整 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23日在京表示,要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在民营企业债务负担化解、产业层次提升和民营经济市场空间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发展涉及到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发、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最高法当日举行“推进破产重整,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研究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破产重整助力民营企业纾难解困、提质增效问题。

AMC加快不良处置速度 不良资产市场回归理性

金融时报:近期,四大AMC相继进行资产推介,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与此同时,不良资产包价格今年以来逐步回落,至下半年,价格更趋回稳,市场重新回归理性。业内人士判断,不良资产已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不良资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五大独特功能

根据金融功能观理论,不良资产市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以及对如今的中国经济具有以下功能:逆周期调解功能、错配纠正功能、风险处置功能、信息发现功能、治理改善功能。

毕马威2018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净利润回升、不良贷款率企稳,地产入股银行降温

资产、利润、不良率是观察银行业的三个重要指标,毕马威发布的《2018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总负债保持增长,但增幅明显缩小;盈利持续增长,净利润增速显著回升;不良贷款率企稳,资产质量边际上有所改善。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已成“区域金融风险化解生力军”

作为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力量,目前多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已推出为民企纾困的系列服务举措,响应政策号召“加速进场”。近年来,在中国银保监会指导下,特别是在法规部的加强监管与支持发展并重的政策引领下,地方AMC利用自身的贴近性优势,在为地方企业解困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等方面持续发力,并积极参与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姜宝军:不良资产市场的六大趋势

中国长城资产姜宝军:不良资产市存在六大趋势:趋势一:金融不良资产规模依然巨大,处置收益率将逐步收窄;趋势二:不良资产新市场领域将不断开拓,把握机会将战略制胜;趋势三:市场准入将逐步放开,核心能力将成为竞争优势的关键;趋势四:资产处置方式多元化,并购重组将成为提升价值的核心工具;趋势五:不良资产服务市场迎来发展机遇,“金融科技+不良资产”或出现颠覆性变化;趋势六:监管标准将趋向统一, 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

东方资产邓智毅:想用债权融资工具解决股权融资滞后矛盾很难

东方资产邓智毅:“资本市场的‘高风险、高收益’,与传统信贷市场的‘保本保息’以及万无一失的金融文化、风险偏好、商业逻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想要用债权融资工具去解决股权融资的矛盾,也是很困难的。从中长期看,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春天,这是大势所趋。

中国不良资产转向“买方市场” 本土机构弹药不足 外资趁机下手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中国商业银行有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还有3.4万亿元“关注类”贷款,若再加上四大国有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已购入的名义价值或近4.3万亿元的坏账,中国已是全球最大不良资产市场。AMC逐渐回归主业,将为不良资产交易市场新增供给,外资等待多年的商机有望兑现。据普华永道估算,2015年以来,外资银行和基金在中国不良资产市场上的投资额已经达到20亿美元,其中约15亿美元都是在过去18个月中完成的。

金融稳定报告: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风险隐患初步显现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风险隐患初步显现。近年来,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资产负债率高位运行。2014年以来,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负债增长的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资产负债率均在85%以上。此外,目前个别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业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三个领域,风险集中度高。

“放错的黄金”何处去,万亿银行不良资产或成“特殊盛宴”

华尔街见闻:放错的黄金,这是不良资产行业从业人员对不良资产这一特殊资产的共识。2016年,银行开始慢慢吐出“不良资产”这块肥肉。从2017开始,不良资产慢慢发酵,市场逐渐觉醒。如今,随着银行业万亿表外不良资产的回归,这一逆周期下的优势行业大有蓝海初现、资本竞逐之势。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场价值万亿的特殊资产盛宴已然开席。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行业创新

中国信达获2018年度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AMC大奖

11月15日下午,由第一财经主办的“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奖项颁奖盛典揭晓,中国信达获“2018年度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AMC大奖”。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农行、工行计划设立理财子公司,四大行均拟成立理财子公司

26日晚间,工行和农行发布关于设立全资理财子公司的公告。至此,四大国有银行已全部宣布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至少有20家商业银行作出了同样的决定。

中国长城资产为湖南民营企业纾困 首单落户金贵银业

近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周礼耀一行对金贵银业进行考察洽谈,并将向金贵银业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综合性服务,帮助金贵银业控股股东化解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恢复控股股东对金贵银业的信用融资担保能力。周礼耀说,此次与金贵银业的合作是中国长城资产在湖南的第一单业务。

工行债转股实施机构成立私募基金子公司 将拿下第二张私募牌照

作为工商银行的债转股实施机构,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完成了私募基金子公司的开业,公司名为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这也是第四家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设立的私募基金子公司。在此之前,农行、建行、中行债转股实施机构均已成立私募基金子公司。

不良资产行业11月简报

安徽最大国企改制上市进行时 中国信达再次入股淮南矿业

11月27日,新京报记者独家获悉,随着中国信达再次入股淮南矿业,这一华东地区最大煤炭企业、安徽最大国企的改制上市再进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