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关注电视行业,分享精彩剧评

作者| 申敏

近日,电影《云南虫谷》宣布定档,网剧《鬼吹灯之怒晴湘西》即将上线。另一边,《盗墓笔记重启》正在横店热拍。随着这三部影视作品浮出水面的,是两位“盗墓系”作家的博弈。

天下霸唱、南派三叔,一个天津人、一个浙江人,经纬度割裂下迥异的文化土壤,构筑了两人不同的思维模式,然而在写作这件事上,却似乎默契地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殊途同归。也许是受盗墓题材的桎梏,在世界观并无二致的前提下,只能靠人设、故事情节和感情线搏出位。

《鬼吹灯》、《盗墓笔记》分别是天下霸唱、南派三叔的成名代表作,十几年来影响力丝毫未减。若仔细咂摸这两套小说,会发现前者不仅在时间轴上首创了盗墓世界观,而且更注重情节的纷繁编织;后者由于难逃复制框架的“嫌疑”,只好在人设和人物关系网方面做得特别“用心”,暧昧不清的兄弟情便是一大圈粉利器。

随着2014年IP影视化改编井喷,《鬼吹灯》、《盗墓笔记》作为两个超级IP,自然成了影视从业者们趋之若鹜的“香饽饽”,甚至出现“一女多嫁”的混乱局面。版权归属不清,从业者们为逐利缺乏自律,IP作者丧失话语权,只能任由“孩子”自生自灭。诸多乱象凝成一股怪力,推搡着盗墓IP影视化的进程。

如今几年过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继续,成果参差不齐。于是,曾被卷入漩涡的天下霸唱与南派三叔纷纷发起自救运动。两人逐渐渗透到影视产业链上游,随着地位与日俱增,往昔“能生不能养孩子”的无奈命运也早已摆脱。在这场“养成IP”游戏里,两人实绩如何?谁的战斗力更强?

1

IP影视化:霸唱“爱羽毛”,三叔“广撒网”

作为中国盗墓小说的鼻祖,天下霸唱自2006年3月于网上发表《鬼吹灯》之后,便拉开了“灯丝”狂欢的帷幕。该系列分为两部,总计八册,依次为《鬼吹灯1精绝古城》《鬼吹灯2龙岭迷窟》《鬼吹灯3云南虫谷》《鬼吹灯4昆仑神宫》《鬼吹灯5黄皮子坟》《鬼吹灯6南海归墟》《鬼吹灯7怒晴湘西》《鬼吹灯8巫峡棺山》。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鬼吹灯》的面世,为天下霸唱赢得无数殊荣。不仅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十,成为网文百强大神;更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妙笔触下搭建的波云诡谲江湖,被美国《时代周刊》点名夸赞,风靡国内外。

晚于天下霸唱三个月提笔的南派三叔,于同年6月踏上了《盗墓笔记》的征程。据统计,南派三叔8年完成盗笔系列9部作品。分别为《七星鲁王宫》、《怒海潜沙》、《秦岭神树》、《云顶天宫》、《蛇沼鬼城》、《谜海归巢》、《阴山古楼》、《邛笼石影》及《盗墓笔记大结局》。累计总销量超过千万册,单本销量均值也高达百万。此外,还有围绕盗笔世界观延伸展开的前传《老九门》、后传《沙海》、外传《藏海花》等续作。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南派三叔开启的“盗墓时代”,吸引了不可计数的忠实拥趸。“稻米”的疯狂追捧,不仅让这位领军人多次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更铸就了其日益飙升的商业价值。

巧合的是,两人首部IP影视化改编的作品都于2015年接受了大众和书粉的检阅。根据天下霸唱小说《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改编的电影《九层妖塔》由陆川执导,赵又廷、姚晨、唐嫣等人主演,2015年9月30日上映,拿下6.83亿票房。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往前推回三个月,爱奇艺独播了改编自南派三叔同名小说的网剧《盗墓笔记》第一季。郑保瑞、罗永昌联合执导,男主为初代四大流量之二的李易峰和杨洋。“鲜肉+IP=成功”的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剧刷新了当年的网剧播放量记录,还开创了视频网站会员付费的先河。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为了一目了然天下霸唱、南派三叔两人IP影视化的实绩,我们以实际播出/上映或已经官宣定档/开机的影视剧时间进行排序,从网播量、票房、豆瓣评分等多维度还原并解读两人的成绩与口碑。(注:以下整理并讨论的影视作品,不涉及原著影视化的版权归属,并且不局限于《鬼吹灯》与《盗墓笔记》系列。)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1、IP影视化改编数量:南派三叔略胜一筹

截至目前,天下霸唱IP影视化作品共计9部,其中7部改编自《鬼吹灯》系列,3部电影,4部网剧。南派三叔IP影视化作品共计11部,其中4部改编自《盗墓笔记》系列,1部电影,3部网剧。

由此可见,南派三叔虽然在IP影视化改编的数量上略胜一筹,但如果从电影先于剧集的鄙视链来看,天下霸唱则实现了反超。

对于选角方面,二人的“喜好”也呈现出两番不同景象。《鬼吹灯》系列偏向陈坤、黄渤、舒淇、潘粤明这类实力与演技并重的好演员,而《盗墓笔记》系列则是流量至上,不仅收割了李易峰、杨洋、鹿晗三大初代流量,还将新晋顶流朱一龙收入囊中。

2、票房/网播量:两人平分秋色

迄今,据天下霸唱小说改编的票房最高的电影为《鬼吹灯之寻龙诀》,这部取材于《鬼吹灯》后四部,由乌尔善执导,陈坤、黄渤、舒淇、夏雨等主演,一举斩获16.82亿票房。而南派三叔编剧首秀的电影《盗墓笔记》只是刚过10亿的保底及格线,粉丝贡献了大部分票房。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盗墓这类动作悬疑题材,如果是搬上大银幕的重工业电影,演技过硬的实力派比靠粉丝张脸的流量派,要更有观众和书粉缘,因为刺激感官的密集特效也无法掩盖被屏幕放大后的苍白演技。

而在剧集方面,改编自天下霸唱的同名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有了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助阵,在演员配置不走流量的情况下,完全以品质突围,轻松拿下近50亿的网播量。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反观南派三叔,鉴于盗笔系列影视改编占比较低,为公平对比两人的实绩,网剧范围拓宽至南派三叔所著的全部小说。如此一来,获得最高网播量的网剧则是今年7月上线、收割55亿点击率的《沙海》。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靳东、吴磊,分别为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和《沙海》的男一号,可见回归小荧幕,流量派的作用似乎更奏效。当然前提是剧集品质不能太烂。

值得一提的是,南派三叔还就百亿网播量大户《老九门》开发了四部番外网大《二月花开》《虎骨梅花》《恒河杀树》《四屠黄葵》,分别以母剧中二月红、解九爷、霍锦惜和陈皮阿四个人物为主角展开故事,完善盗墓世家的背后脉络。千万级网播量,如此数据在网大领域算是相当能打了,这就是IP的光环效应。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3、豆瓣平均分:天下霸唱口碑完胜

《鬼吹灯》与《盗墓笔记》的口碑之战,即为“灯丝”与“稻米”的较量。直接体现在这些IP改编影视剧的豆瓣评分上。有意思的是,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获得豆瓣最高分的影视作品都不是《鬼吹灯》与《盗墓笔记》系列。

天下霸唱豆瓣最高分之作为8.2分的《河神》,南派三叔为6.5分的《沙海》,相差近2分。而两人所有IP影视化作品的豆瓣平均分分别为:6.3分、5分,及格率(6分为及格线)分别为:57%,11%。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两极分化明显的数据,说明天下霸唱在对自己的小说影视开发方面,践行的是“重质不重量”的爱惜羽毛策略。而南派三叔则与此背离,广撒网捞大鱼才是王道。这似乎正好符合了他在2015年说出的那句话,“比起写作,我更加愿意做一些报酬比较高的体力劳动。”与其慢慢磨,不如加速试错,总能提高成功几率。

2

跨界:三叔活跃,霸唱专一

“高回报体力论”不仅影响着南派三叔的IP影视化进程道路,也让他成为一个不甘于只拥有作家单一身份的人。不仅担任影视作品的编剧、监制,主控项目,还将触角伸向表演、综艺和游戏、动漫等二次元领域。堪称最为活跃的中国作家。

然而,写作以外的战场,三叔却走得不太顺遂。去年联手湖南卫视跨界做文化探秘类综艺《七十二层奇楼》,召集吴亦凡、赵丽颖、吴磊等一票流量花生,但仍难逃收视率扑街和被观众诟病的命运,以至于第二季“流产”。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2015年,南派三叔携手腾讯互娱、像素联合打造的《勇者大冒险》,号称以三叔构建的全球冒险世界观为线索,从零打通文学、游戏、动漫、影视等IP源头互动的全新模式。可时至今日,该系列并未掀起太大水花。

倒是在动漫领域,三叔玩得风生水起。早在2011年,他作为磨铁图书副总编辑,创办了杂志《超好看》,一度卖断货。同年,个人动画工作室“漫工厂”成立,与沧月、颜开、姚非拉等优秀漫画作者合作推出了多部精品原创漫画,其中就包括根据自己小说《盗墓笔记》改编的漫画。此外,去年三叔还入驻了腾讯动漫平台,在腾讯互娱举办的UP2017年度发布会现场,为自己担纲编剧的条漫《代嫁丞相》站台。强强联手,拿下69.3亿人气的好成绩。

不知是不是三叔频繁跨界养成了快节奏的习惯,匠心的欠缺导致改编的影视剧口碑普遍不高。

相比之下,天下霸唱则显得专一很多。写作、影视,两点一线。或许是不善于自我营销,他的微博粉丝数只有三叔的五分之一,虽然没那么热闹,但是氛围却一片和谐。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如果说天下霸唱是盗墓系的“开创者”,南派三叔是盗墓系的“发扬者”,那么一股不可调和的矛盾似乎天生就横亘于同根的二者之间,而两人大相径庭的秉性又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追随者。“灯丝”与“稻米”两大阵营往往为了护主,一言不合就擦枪走火。

但这并不意味着书粉与作家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单箭头盲目崇拜关系。当前者被后者过度透支了信任,则会形成报复心理的反噬,而这股负面能量要比此前的喜欢支持更为强烈。

这就是为何南派三叔在官宣《盗墓笔记重启》后,被粉丝在微博开黑超话的原因。挖坑不填坑、忙着圈钱、有闲功夫跨界也不好好写书,成了粉丝吐槽曾经“偶像”的证词。

「我是《鬼吹灯》粉,天下霸唱粉,同时也是《盗墓笔记》粉,徐磊(注:南派三叔原名)黑粉,先看的《鬼吹灯》,所以爱上了这部作品和作者,后来看了《盗墓笔记》,私以为盗笔讲的多的不是故事和情节,而是侧重人心和命运。我爱的是一个江湖,而徐磊是一个商人。」豆瓣上这条高赞留言,想必道出了部分粉丝的心声。

今年8月,网友在豆瓣上发起了天下霸唱与南派三叔PK的话题,前者口碑清一色好评,而后者相形见绌。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同样,知乎上一个名为“《盗墓笔记》的作者南派三叔是否失去本心?”的帖子,也引发热议。正反方各执一词,有的怒其不争,有的声援力挺。且不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孰多孰少,三叔的黑红体质是妥妥炼成了。

3

资本布局:决定IP开发规划

造成天下霸唱与南派三叔IP影视化实绩差异的另一大主因,还要归结于资本。因为两人对资本布局的不同,会影响作品的开发运营思路,自然呈现的结果也天差地别。

据天眼查显示,张牧野(天下霸唱原名)是上海小岛文艺创作工作室的法人;同时在东阳向上影业有限公司、北京向上霸唱传媒有限公司担任股东;还是无锡天下九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西藏微霜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高管。

其中,向上影业是天下霸唱在2015年用自己几本小说的版权入股,与多年好友肖飞共同创立的公司。旗下专门成立的“向上霸唱”工作室,买断了天下霸唱多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

2016年,肖飞宣布将全力打造“天下霸唱+”的模式。双方的首个“结晶”就是根据天下霸唱在《南方都市报》连载的专栏《鬼吹灯之牧野诡事》改编的同名网剧,由天下霸唱担任编剧。按理说,小说作者与编剧身份的重叠,会为剧集加分。谁料,正是这部剧却创下了天下霸唱IP影视化的豆瓣最低分3.0。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可见,从二维平面的文字转换到三维立体的影像,并非易事。小说写得好,不代表剧本也写得好。即将于12月29日上映的电影《鬼吹灯之云南虫谷》是天下霸唱持股的向上影业参与出品的第二部《鬼吹灯》系列电影,成绩如何,还有待检验。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另外,天下霸唱担任高管的西藏微霜夜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是他与耐飞影视的合资公司。双方因去年一部小而美的爆款网剧《河神》结缘。这家合资公司主要负责运营天下霸唱构建的另一个全新系列——“四神斗三妖”,旨在围绕这八本小说打造更为细分垂直、有影响力的IP。今年5月,在“创新·共赢”2018爱奇艺世界·大会上,天下霸唱就与耐飞高管、导演五百带着《火神》,宣布启动该小说的超级网剧计划。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无锡天下九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则是天下霸唱与陈国富任职董事长的工夫影业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双方此前相继合作过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与《河神》,皆为口碑与票房/网播量齐飞的佳作。

虽然从天下霸唱的投资版图来看,并未直接与优爱腾有直接关联。但由于前几年《鬼吹灯》版权归属阅文,所以同属腾讯系的企鹅影视近水楼台,先后出品了《精绝古城》《黄皮子坟》《怒晴湘西》三部网剧,一部高分、一部垫底、一部待播,占了鬼吹灯系列改编影视作品数量的近二分之一。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IP开发是项极其考验脑力的技术活。虽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但在IP运营上面,南派三叔倒是乐此不疲,而且目标十分明确,志在打造一个以盗笔IP为核心,辐射网剧、电影、漫画、游戏、广播剧、话剧等多领域的泛娱乐王国,正如他为自己公司取的名字“南派泛娱”。2014年,南派三叔身上又多了一个标签——IP架构师。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于是,从他第三部影视化的作品《老九门》开始,此后每部印有“作者:南派三叔”的影视改编作品,除了《盗墓笔记》第二季为企鹅影视和欢瑞联合出品以外,其余的7部影视剧出品方都能见到南派泛娱的身影。

比如网剧《老九门》里,南派三叔为总监制,与慈文合作。电影《盗墓笔记》与导演李仁港、上影和乐视的合作。《沙海》中,南派三叔任总编剧,与慈文旗下的视骊合作。正在热拍的《盗墓笔记重启》,则是南派泛娱首次主控的影视项目,南派三叔担任总编剧和总监制。合作伙伴,均为头部公司。

其实,三叔在影视方面的资本野心早有先兆。2014年,欢瑞、光线、南派投资(南派泛娱前身)在上海举办了“盗墓笔记大计划”启动发布会。那时,三叔就公开表示,盗笔以多种形式投放市场后,如果能有经济分成就好了。虽然当时三叔已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但在该剧中只是挂名原著作者的头衔,并未以资本入局。因此,在看到网剧《盗墓笔记》口碑崩塌后,他坚定了介入IP影视化改编上游的决心。

如果探究南派三叔与优爱腾的资本关系,可以发现前者参股的果派联合,背后有阿里系的支撑。实际上,阿里是通过白一骢的灵河文化间接参股了果派联合。无形中,南派三叔与阿里结成一种绑定关系。这就不难理解,在继爱奇艺、腾讯之后,优酷成为联合开发《盗墓笔记重启》《藏海戏麟》的“新宠”。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两年前,在电影《盗墓笔记》杀青发布会上,有媒体问南派三叔,“你认为《鬼吹灯》系列电影与《盗墓笔记》存在竞争关系吗?”他这样答道;“我一直认为同一个题材需要许多不同方向的作品去支撑,其实是大家一起把这个题材做大。中国市场这么大,如果只有两种盗墓题材的电影,其实还是蛮奇怪的。《盗墓笔记》之后一定还会有更多同类探险题材的电影出现。”

百花齐放,对影视从业者和观众都是件益事。只是当《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含义升华为追随者的情怀,唯有好作品才能让大家心甘情愿买单。任何过度消费都是对原著价值的消耗与对忠实粉丝的轻视。当然,IP的影视化开发,是一项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工程,愿所有入局者们能坚守匠心,尽自己所能交出一份无愧于心的答卷。

一场“盗墓系”鼻祖之间的较量

行业观察|趋势分析|精彩剧评

关注电视行业,分享精彩剧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