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农村常见的昆虫,各个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样,水田里面非常多


蝼蛄是一种极其常见的昆虫,又叫土狗子,一般多叫它拉拉蛄、地拉蛄。身形长长的,肚子圆圆的非常软,经常在夜间地头出没。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家里犁田的时候,很多这种“土狗子”在水田上面游来游去。

蝼蛄有很多种叫法,土狗崽、蠹蚍,拉拉蛄、地拉蛄,田小狗,土地狗儿,亦称为剪绺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你们那里叫什么呢?

东方蝼蛄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

“土狗子”在南方水田中居多,躲在水稻的根周边,四处窜坏水稻,阴雨天或者下雨天会跑出地面透气。

蝼蛄是一种杂食害虫,几乎所有的作物它都吃,所以都受其害。作物幼小的时候,它不但咬断嫩茎还吃掉种子;作物长大以后,它把根部咬成丝状,凡是大量栖息蝼蛄的被害田里,因蝼蛄在地下挖掘隧道,使作物的幼根和土壤分离,幼苗干枯,以致农田缺苗断垄。所以说蝼蛄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地下害虫。

蝼蛄还能食用,蝼蛄在广东德庆一带比较多,也算是当地的一道养生食材,可炒可炸,风味独特,如果处理得当,没有任何异味。据说,这种东西非常具有阳刚之气。

食用方法:主要油炸为主,撕去短翅膀,下油锅炸至金黄,撒上细盐。带有一点点泥土味道,口感脆,没什么昆虫特别味道,可能蛋白质不多,和蚕、马蜂、竹虫的味道差不多,蝼蛄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土狗子”还有药用价值,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内服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跌打损伤等症,外用可治疗脓疮肿毒。

作为中药材的应用制作:夏秋捕捉,开水烫死,炙阳晒干或烘干,但应防发霉虫蛀。也有记载将活虫埋入石灰中焙干备用。拣净杂质,除去翅足,或焙至黄褐色用。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知道“土狗子”还有哪些妙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