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海战,美国仅出动3艘航母、军舰23艘,日军为何惨败?

那年花曾落


这个想法是不是仅仅看了一下,双方投入建立的总规模,没有研究一下具体战术的情况吗?日本在制定中途岛作战计划时,实际上就是一条坑自己的招式。

日本在整个舰队规模上远远超过了美军。但是制定的作战计划采取了一个严重分兵的方案,把原本强大的兵力分散成多少块了,在主要的中途岛方向上,日本仅投入8艘航母中的一半,即四艘航空母舰,这样的话与美军实际投入的3艘相比,表面数量为4:3,论舰载机几乎是相当的,日本没什么便宜。

整个计划更是一心一意想,打一场按自己的剧本进行的海上战役,却没有有意外怎么办?实际上,美军提前破解了日军的电报,知道日本的作战计划,结果来了一个守株待兔式的作战方案,实际上就是坐等日本上门,最后让日军陷入陷阱当中,美军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

美军在日本认为不可能的地点,派驻了一支舰队,美军舰队的打击可以说被进行了一场偷袭,只不过这回变成了,美军偷袭日本。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出现重大损失是很正常的,美军的行动完全出乎了日本的意料,日本根本就没有预料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成为美军取胜的关键。

在具体实施中,美军确实有一点运气好,其实运气差一点,日军也会由于前面的原因,占不到便宜,美军舰队在起航时,就决定这是一场必胜的战斗了。


麦田军事观察


中途岛战役是二战亚洲战场的转折点,单单从战术层面讲美军破活了日军的电台密码,进行了一定措施,日军方面指挥官南云忠一让舰载机先挂鱼雷,等到发现美国航母进行攻击,结果半天没找到,结果又飞回来还炸弹,准本直接轰炸中途岛,又在飞过去的路上又发现美国航母,半路又飞回来,还鱼雷,因为时间太紧折腾的仓促之下日本航母甲板都是些鱼雷和炸弹了,结果这时候美军飞机来了,本来攻击力度没那么大但是航母甲板上那些日本自己的鱼雷跟炸弹被引爆了,这下日本的加贺号苍龙号航母直接报销了,一下就蔫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即使中途岛日本获胜了,过不了多长时间日本还得败,因为日本的生产制造能力跟美国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日本生产1艘航母美国能生产出10艘,这样持续下去日本一定失败。




乡下小蘑菇


美军情报工作做得好,而且运气也很不错,再加上作为防守方的优势,以及敢于牺牲的大量飞行员们,最终取得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美军在战前就已经侦测到了日军的情报活动,并通过计谋获知日军即将攻击中途岛,所以美军事先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准备了相应的作战物资和作战计划。

开始作战之后,如何发现对方的航母舰队是一个关键,日军不太注重侦察工作,仅派遣了少量侦察机,结果发现美军的侦察机还出现了故障,无法发送电报。可是美军运气就很不错,完成反潜任务的日军岚号驱逐舰返回大部队时被正在搜索日军的美军发现,这是美军第二波攻击部队,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日军舰队,而岚号驱逐舰刚好就给美军带路了。

结果美军很快就找到了日军舰队,并立即发动进攻,直接将三艘航母炸成了大烟花。其中很有趣的是赤城号,其被3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攻击(攻击部队的其他飞机都在攻击其他航母),但是却摧毁了机库和甲板上的机群,直接引爆了大量燃油、弹药,直接将赤城号送上了西天。

转眼之间,美军就取得了大逆转,从劣势取得优势,最终赢得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前沿阵地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恨透了原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因战略研判失误,不作为,被日本远袭了珍珠港,太平洋舰队母港损失严重,军舰损失了大半还拐弯。金梅尔却搞出了杜立特轰炸东京的形式主义,结果机群全部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专指飞机),还给苏联人摆了一刀。令其脸面无光。玩忽职守,追责,老金晚节不保被很不光荣地撤职查办了。于是让尼米兹去收拾这烂摊子……HR这一块大致是这个样纸滴。

其实尼米兹上任后,一开始也各种不顺。珊瑚海一役,被小日本打得十分被动,日本人以老旧的凤翔号改装航母被击沉以及瑞鹤号航母被击伤的代价,击沉了列克星敦号航母,打残了纽约号航母,不能用了,让尼米兹见识了小日本的生猛。罗斯福的脸都黑了……

中途岛战役,这是尼米兹、弗莱彻与山本、南云的正门对决,结果山本的意图被破译加猜,识破了,后来又被侦查机验证了。日军集体暴露了,那人家有的放矢,减少走弯路,自然可以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啦……罗斯福终于乐了——小尼啊!干的不错嘛,很有前途啊……过程这一块大致是这样纸滴。

怎么样,我这回答简明扼要,直切重点吧?


陆家梧桐栖小凤


中途岛海战当中作为进攻方的日本联合舰队几乎全部出动,作为机动编队的4艘航母、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一艘轻型巡洋舰,12艘驱逐舰到中途岛打头阵,而大和、长门、陆奥、日向、伊势、扶桑、山城等主力战舰作为主力舰队在机动编队的后方压阵根本不上去帮忙,就在那里看着。而且还制定了为占领中途岛的以1艘轻型航母2艘战列舰、9艘重巡、2艘轻巡以及若干驱逐舰组成的登陆部队。而且打算牵制美国还派出两艘轻型航母,两艘重巡,三艘轻巡去攻打北方的阿留申群岛,由于美军知道日军的部署,去北方的阿留申群岛的日军根本就没人理。


为了攻占中途岛,日本联合舰队几乎是将全部家当都拿出来,可是仔细一看的话会发现很大的问题。在不具备任何优势条件的情况下兵分四处乃是兵家大忌,而且主要参战的只有机动编队。更何况日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情报密码,已经被美军截获。日本人想要干什么他都一清二楚。所以虽然美国只有三艘航母,八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但是它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日本的机动编队。

相比之下日本的机动军队也有四艘航母,但是这四艘航母就要负责防空、反舰要负责为登陆部队清除中途岛上的美军守岛部队。就相当于兵力再次一分为二。所以仔细研究之下,发现日本并不占优势。更为要命的是,虽然日本有四艘航母,但是他们上面搭载的舰载机数量总和只有266架(赤城加贺各75架,飞龙苍龙够63架),而美国虽然看上去只有三艘航母,但是其搭载的舰载机也有233架,外加上中途岛上的30架水上飞机,17架b47轰炸机以及30架老式攻击机。


国航母携带的飞机之所以比日本多,主要是因为美国飞机机翼折叠程度非常大,在一定的空间内谁的机翼折叠程度越大,带的飞机越多

所以整体算下来日本并不处于优势反而是处于劣势,日本的处于劣势之下还要将航母兵力一分为二,航母上还在纠结是换炸弹还是换鱼雷,所以有时候细节真的会决定成败。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美军可不只有三艘航母,还有中途岛上的几百架陆基飞机。由于没有及时发现美军航母,日本的四艘航母的舰载机多去攻击中途岛了,造成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是以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对日本航母舰队展开攻击的,还得到了中途岛上飞机的支援。加上南云在航母上玩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的把戏,在航母甲板上堆了一大堆炸弹,美军只要投中一枚炸弹,就可以让日军炸弹帮忙炸沉自己的航母了。关键是日本的用人制度,为日本航母舰队选了一个最不喜欢航母的指挥官,一个还在迷信大舰巨炮的指挥官,南云不热心自己的工作,缺乏对航母运用的认识,低估了美军航母才是自己的首要目标,而不是中途岛,全力去攻击中途岛,给美军航母创造了机会。日军护航战斗机飞行员也缺乏严谨的纪律,盲目追击己逃跑的美军飞机,丢下缺乏防御力的己方航母,给美军飞机制造了更多攻击机会。实际上,日军飞行员普遍比美军飞行员优秀,加上灵活的零式战斗机,对付美军的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本是很容易的事。此战,四艘主力航母的沉没,也带走了大部分优秀的海航飞行员,日本飞行员的素质,整体迅速下降,逐渐被美军超越。


沉140769451


中途岛海战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中的一场十分重要的海战战役,此战直接让日本海军彻底丧失了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

中途岛海战背景

日本之所以倾尽全力发动中途岛战役,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报美军轰炸日本东京之仇!当时,日本海军方面企图借此机会一举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属于大决战性质。正因为此,日本海军90%以上的各型战舰几乎全巢出动,同时,投入了当时现役的绝大多数兵力。日本这一战役后来被业内专家称为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略性进攻。

美日参战和战果

参战兵力:

日本: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21艘舰艇,参战舰载机规模约460架。

美国:3艘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参战舰载机规模约240架。

从双方参战总兵力可以得知,日本投入的总兵力是美国的近4倍,可谓声势浩大。

战役结果:

日本:共计被击沉4艘航母和1艘重型巡洋舰,损失约340架战机,3000名士兵阵亡。

美国:共计被击沉1艘航空母舰和1收驱逐舰,损失约98架战机,300名士兵阵亡。

日本失败原因

日本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与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大决战,只要进攻中途岛,美国一定会全力回援。在此期间,日本却做出的愚蠢决策,最终导致中途岛海战战役的彻底失败。

日本海军军方高层认为,在密码不确定被破解的前提下(其实不重要),分兵合围胜算最大。于是就将大舰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南云为首带领4轻重型航空舰队为主力,另一部分是将其他30几艘战舰作为诱饵,山本五十六带领其余60几艘战舰坐镇“大本营”。

这样的布阵多少有些杀鸡须用牛刀的架势,但是,结果确实南云舰队在跟美国太平洋舰队势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被一举歼灭,可见战术性错误之严重、之愚蠢。

中国古人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兵法结合中途岛海战战役也就是说,日本海军高层完全违背了用兵之道。近4倍于美国海军的兵力,在不分兵的情况下,日本可控制的海域面积至少是分兵的2倍以上,遇到美国舰队可直接攻之。但是,分兵合围的做法让日本的航母完全暴露在美国轰炸机之下而无任何还手之力,这中途岛海战日本彻底失败的根本原因。

知识延展

近年,据业内专家称,日本几千年来一直在偷学中国人的茶道、围棋、唐服等国粹级文化,却唯独不学中国的兵法。

日本之所以不学习中国的兵法是因为日本人认为中国兵法是“以诡谲为本”,他们只认为中国兵法是一种制胜的手段和窍门,但他们却忘记了,打仗制胜的关键更是一种“精神底蕴”。


墨墨观察


《尚书·太甲》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可以评价日本在中途岛海战的失败。日本4艘航母被炸毁,失败的主要负责人是山本五十六,从此日本在太平洋丧失了进攻能力。

中途岛海战的兵力对比和伤亡

中途岛海战在1942年6月4日展开,世界第一次航母大作战的珊瑚海海战刚过去仅一个月的时间,偷袭珍珠港过去仅半年时间。

中途岛海战也是一次航母大作战,从此航母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作战的主力。

日军:8 艘航母,11艘战列舰,22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21艘潜艇,600多架飞机。

日军8艘航母是:凤翔号,瑞凤号,龙骧号,隼鹰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

但日军兵力分散,直接参与中途岛海战的只有四艘并全部被炸沉: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

日军最高指挥:山本五十六。

美军:3艘航母巡洋舰8艘,驱逐舰15艘,潜艇19艘,舰载飞机233架,陆基飞机172架。

美军3艘航母是:企业号,大黄蜂号,约克城号。

美军最高指挥:尼米兹。

企业号是在偷袭珍珠港时幸存的航母,约克城号刚刚在珊瑚海战中受重伤、匆匆修复。

日本损失:4艘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1艘重巡洋舰(三隈),332架飞机(大部分是在航母上被炸约280架,被击落42架),死3500人。

美国损失:1艘空母(约克城),1艘驱逐舰(哈曼),147架飞机(多为被击落),死307人。

日军在中途岛海战惨败的原因:

1,骄兵必败。

日军在之前的偷袭珍珠港、印度洋之战、珊瑚海战,均获得大胜。这让山本五十六趾高气昂,所以在中途岛作战部署中漏洞百出。山本五十六应负主要责任。

2,日本兵力分散

山本五十六虽然准备不足,却野心太大,妄想一口吃个胖子,分路出击。

山本虽有8艘航母,却分成了四个舰队,相互之间没有配合。

北方舰队分走2艘航母,却去攻打没有太大价值的阿留申群岛。

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有1艘航母,龟缩在后方。

实际参与作战的主要是南云的机动编队:

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6架,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12艘,补给舰5艘

南云的舰队相对于美军的战斗力量,在飞机数量上已经占据劣势。美军集中了350多架飞机。

海上制空权时代来临。

3,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现场指挥失误

首先南云的四艘航母挤成一团。

南云集中兵力是对的,但把兵力集中成一个靶子是严重失误。四艘航母应分散到美军飞机不能同时发现,但又可以协调作战的程度。

否则美军飞机发现一艘航母,等于同时发现四艘航母,一阵狂轰乱炸就把4艘航母全炸沉了。

南云还在战场犹豫,到底是飞机装炸弹还是装鱼雷,航母甲板堆满炮弹,被美军一炸就死菜了。

美军的鱼雷机被日军几乎全部消灭,但美军的俯冲轰炸机击中了日本航母甲板,引发炮弹连锁爆炸,直接炸沉来3艘航母。

4,根据美国海军的O2S4MEC原则分析日军

O,目的性;

O,进攻性;

S,在接触点上集中优势兵力;

S,突然性;

S,保密性;

S,简略性;

M,机动性;

E,节约兵力;

C,协同作战。


1)目的性,山本五十六目的混乱。

山本五十六想夺取中途岛作为飞机基地,想一口吞掉美国太平洋舰队残军,还要莫名其妙吃掉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

最正确的目的是集中兵力与美国太平洋舰队残军决战,中途岛只是顺带一脚的事。


2)进攻性,山本占领中途岛的目的却是防御性的。

因为美军轰炸东京,山本受到国内巨大政治压力。山本占领中途岛的目的,是阻止珍珠港的美军去轰炸东京。

对尼米兹在军事劣势下的疯狂进攻,山本并没有进行足够的预案演习。


3)集中兵力,山本分散兵力,自己的主力战列舰却不给南云的航母保驾护航。

山本的主力舰队有强大的防空火力;

有航空母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舰载机19架,水上飞机50架,战列舰7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21艘,补给舰4艘

仅仅凭借山本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的防空火炮,就可以阻止美国大部分飞机的靠近。山本却龟缩在后方。导致南云只能依靠舰载机去抵抗美军优势飞机,捉襟见肘。


4)突然性,日本的情报网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山本也没有有效的派出侦察机和潜艇对美军进行侦查和戒备,山本有21艘潜艇,本可以派往前方,监视美国航母。山本太骄傲自大了。

反而是美军对日本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


5)保密性。

美国破译了日本的JN25密码系统,成功地预知了日本的大致作战计划。


6)简略性,日本的战列舰派和航母派的争论把事情搞复杂了。

两派争论地面红耳赤,谁也说不不了谁。山本也没有提出新的海军战术理论,只能和稀泥。

所以日本战列舰和航母大都是各自行动,无法有效配合。

日本的航母一个雷达也没安装,只能靠目测监视美军飞机。

美国的战列舰大部分在珍珠港被炸毁,所以尼米兹轻而易举地建立了以航母为核心,战列舰队护航的海军新战术。

7)机动性,即使南云的航母全被炸沉,山本仍然可集中剩余的4艘航母和300架飞机与尼米兹拼命。

但山本选择了掉头鼠窜。

美国虽胜,但也只剩下2艘航母,200架战机。

山本应该立即下令北方舰队、主力舰队、登陆舰队和南云的残部在威客岛会集,直接向尼米兹的军队反扑过去,日军仍然占据优势,还有一线胜利的希望。

8)节约兵力

山本带上了日本几乎所有的海军兵力,却不能有效利用,造成巨大浪费。

9)协同作战

山本自己随舰队出征,由于无线电静默,导致无法协调指挥各个舰队。

而尼米兹坐镇珍珠港,可以协调指挥美国海军。

海军最高指挥是不需要随舰队出征的。

5,美国尼米兹是个优秀的海军指挥,但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如果不是南云愚蠢的现场指挥,美军只能炸毁两艘日本航母。美军自己损失两艘航母,只能和南云打成一个平手。

随后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赶到,美军太平洋舰队岌岌可危。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其一,兵力分散。在日本发动中途岛战役时,日本海军集结了100多艘包括8艘大型航母在内的各型战舰,而美国应战的则是20多艘。双方兵力悬殊极大,如果集中对决美国必败无疑。但是,山本五十六却将自己庞大的舰队兵分六路,兵力上大打折扣。中途岛海战时,日本的参战部队是南云忠一率领的航母分舰队,也是山本五十六撒出去的诱饵,防御兵力不足。这就是所谓的兵家大忌。

其二,错误的估计了美国主力部队的规模。众所周知,在中途岛海战之前,美日双方刚刚进行了一场海战~“珊瑚海海战”。参战双方均为两艘航母-“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对“翔鹤”、“瑞鹤”。海战结果则是美国一沉一重伤,日本两艘重伤。然而,让日本没有想到的是,在它们眼里的沉船“约克城”号,却在美国强大的工业帮助下72小时恢复战力,出征中途岛,从而使得双方航母比变为3:4,此外,珍珠港事件中的沉船也在强大的工业帮助下大面积复活,间接的增援中途岛。

其三,信息。早在1942年5月中下旬美国就已经截获了日本的情报,并且在开战之前确定了日本的进攻方向~中途岛。也是根据此情报,时任美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尼米兹紧急下令火速修好“约克城”号(72小时修复),并且火速调集了“大黄蜂”号以及“企业”号紧急持援中途岛。为此得以在开战之前使得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数量上升至3艘,从而达到美日双方航母数量的相对持平。在战争进行中,日本的侦察机的弹射器突然出现故障,未能及时起飞,相反的美国侦察机源源不断的向本部发来第一手资料,从而使得美国一直掌握着主动权。

其四,指挥官的错误指挥。在战争刚刚开始时,南云忠一就让自己的四艘大型航母上的舰载机全部起飞,分批次直扑中途岛。在进行了两轮轰炸后,接到情报说发现美军航母,介于此,南云忠一下令第三攻击波次全面换装鱼雷及高爆炸弹去进攻航母,但此时的情报又出现错误,南云不得不再次换装。就在南云忠一的不断换装(攻击航母的炸弹及鱼雷与轰炸中途岛的炸弹之间)时,美国的俯冲轰炸机拍马赶到,而后就是南云忠一的四艘航母被击中三艘。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日本海军“黑色五分钟”。

注:美日中途岛海战中的航母对比:

美方:“约克城”号(沉没)、“企业”号、“大黄蜂”号

日方:“赤城”号(沉没)、“加贺”号(沉没)、“飞龙”号(沉没)、“苍龙”号(沉没)

美方庆幸的:“翔鹤”号与“瑞鹤”号两艘航母没能及时修复,未能远征中途岛。


纵横捭阖2011


破译了密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