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气忍受痛苦做了放化疗,如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呢?

董佳羽


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是目前肿瘤治疗过程中医患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比如国际上常用的关于实体瘤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RESIST标准,就是根据CT或者MRI的结果,测量肿瘤原发病灶或者转移肿大淋巴结的长短径大治疗前后变化,来判断肿瘤是完全缓解(CR),缩小(PR),稳定(SD)和进展(PD)。当然也有根据病灶的功能变化来反应治疗效果。目前,还没有特别理想的方式来真实的反应肿瘤的治疗效果。

当然,这个评价标准是针对没有做手术治疗的患者,比如术前的新辅助放疗或者放化疗,抑或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化疗抑或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总而言之,就是由可测量的病灶,才能根据治疗前后的病灶变化来大概判断治疗的效果,就是上面提到的CR,PR,SD,PD

但是,对于经过根治术后的患者,在经过一定的化疗或者放化疗后,由于没有可测量的病灶,很难准确判断化疗是否有效。目前术后的化疗依据,就是根据术后的病理分期,根据分期情况决定是否化疗或者放疗。一般早期癌症不需要术后辅助治疗,多数是中期或者中晚期需要术后化疗或者放疗。研究表明中晚期术后辅助治疗会降低术后的复发风险,但是这是根据大样本人群的临床研究结论,适用于一般人群,具有一般规律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于个体是否化疗一定会获益,无法得出明确结论。因此,目前的阶段还不能真正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理想状态就是根据某种指标推测该患者是否会化疗获益,获益就做化疗,不获益就不做,毕竟化疗有负损伤。

现在国内外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比如希望检查循环肿瘤细胞或者检查治疗前后外周血肿瘤DNA的含量变化,来推测或者验证术后化疗是否有效。但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希望不久将来可以有有效的预测指标,真正事项肿瘤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化疗后的治疗效果评价方法:自我感觉比任何指标都重要!

一,化疗当中会有的表现

我们不是说化疗的副作用之类,只说化疗带来的肿瘤的表面变化。

一般把化疗带来的肿瘤病灶响应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停滞、进展四种情形,分别对应于病灶消失、病灶萎缩变小、病灶没有变化和肿瘤继续生长四种结果。

要说的是,化疗医生追求第一和第二两种结果,不希望看到第三第四。作为患者,也是希望在片子里看到肿瘤没啦或者明显变小啦。不希望看到化疗半天,肿瘤仍然存在。

二,这是针对化疗评价的一个分歧点

实际上,评价癌症的治愈,肿瘤本质上不再进展,并且有逐渐萎缩的趋势,并保持不变,就是治愈了!

也就是肿瘤生长分数趋于零,没有新癌细胞增殖,终末分化的癌细胞再正常凋亡减少,这就是治愈了。

这个时候,肿瘤病灶看上去仍然存在!

所以,只有治疗中继续进展的肿瘤,是明确的失败。

三,在不以肿瘤病灶是否存在为分野评价治愈的情况下,个体怎么判断自己治疗效果?

第一,你一定用自我感觉评价整体健康状况:是比化疗前更好了,还是更差了?

各种感觉——从消化系统到精神状态,尤其个人欲望攀升方面,只要向着富有活力方向,就是机体在往好发展。

如果精神倦怠、身心疲惫、食欲下降、各种机能感觉在逐步丧失,就是往坏的方向进展。

第二,原来肿瘤直接带给你的不良感觉包括疼痛、堵塞感等在消失、减轻。就是在好转。否则就是没有效果。

这样的感觉,绝对不以是否还有肿瘤病灶为标准!

很多癌症治疗,就失败在这个环节:急于追求肿瘤病灶的完全消失,认定那样才是治好了疾病。尤其有些医生也是这么安排,希望让患者看到自己的肿瘤病灶缩小、消失,结果就是医患一起商定:不去病灶不罢休。加大剂量,加强用药,硬生生进入过度治疗!

我国有著名专家总结:癌症三分之一治疗无效,三分之一过度治疗害死,三分之一被吓死。就是这种情况的最好总结。

癌变的根本动力,来自致癌伤害形成的机体癌变机制。

如果致癌伤害继续存在,癌变不会停止。这是治疗中肿瘤继续进展的最常见原因。

肿瘤到底怎么应对化疗灭杀,至今我们不清楚内在机制。但是,应该只有两种结局:面对化疗肿瘤不再生长。另一个就是生长继续。

继续生长的肿瘤,所能解释的,就是机体继续被致癌伤害控制,它不得不以更大规模的生长应对。

出现这种情况,对患者是严重考验。怎么判断致癌伤害,怎么有效清除是这个阶段的治疗重点。而不再是关注肿瘤病灶的有无。

要知道,强力灭杀癌细胞后,即使看上去很美,感觉崩溃的机体,一定会大规模爆发新生肿瘤!

所以,我们评价化疗的结果,紧紧围绕个人感觉,是重中之重。


春雷滚滚2


我对你说个大实话,你也别伤心。

你那病都进入化疗了,那就代表不能好了。

你还不滴没做手术之前你来找我,我可以让你不疼,不被病疼折磨,你也别盼着好,癌症好不了,也没有大多数人说的那个奇迹出现,化疗就是再多的钱也不够花,最起码我可以帮你在人生最后的阶段不受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