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怎样补?

兰兰5699


大家好,我是中医推拿保健师巧玲,很高兴继续今天的分享,主题:脾虚怎么补?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首先,脾虚可以先考虑食补。益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比如:粳米。灿米。锅巴。熟藕。栗子。山药。扁豆。牛肉。鸡肉。



其次,忌食性凉,易损伤脾气的食物: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也包括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牛奶,芝麻等。



最后,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好的心情,不要焦躁不安,不要大发脾气,学会平和的对待事物,选择适当运动来调理脾胃,是非常良好的方法,但是不可以太过激烈的运动最好选择有氧是身体慢慢的进行舒展,有益于脾胃的健康。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你可以评论区留言给我你的问题,感谢信任,再见。


中医推拿保健师娟娟


人体的脾胃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脾胃虚弱就会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主要会出现营养不良、气血不足等情况。那么出现脾虚的时候会有哪些症状呢?我们应该如何调理脾虚?患有脾虚的人哪些食物是不能吃的呢?调理脾胃都有哪些忌讳呢?


脾虚的症状


症状一:舌苔有变化

脾的外在表现就是我们自己的舌头的变化。一般我们康的舌头表面都应该是红色的,并且还是看上去很润泽的舌头。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

当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当舌质呈现是赤红色并且是无苔的,那就是说明体内已经热可以伤及阴的程度了。与此同时,脾湿的人经常性会感觉自己的口内粘腻,并且面色也会发黄。

症状二:食欲下降

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所以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是也是有一部分的人也的食欲是不受脾虚的影响,假如您经常有比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在自己吃了食物之后却也会出现饱胀的感觉,其实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之一。

症状三:早起不适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症状四:湿气重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的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症状五:如厕宿便异常

如果出现宿便形状软烂、黏腻即为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

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

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

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这些健脾食物可以多吃


小米:喝小米粥是我们祖辈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食疗健脾的老方法。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最好经常喝些小米粥。在粥里加些莲子,大枣,效果更佳。

薏米:薏米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但最适合夏季食用。因为夏季雨水多,暑湿重,容易困脾,食欲不振,薏仁正好“对症下药”。薏米性凉,可以加几片生姜。但秋冬食用不易过多,特别老人孩子不宜多食。

山药:山药是健脾益肾极好的食物。从现代营养学分析,山药富含淀粉酶,可促进消化,因此无论老人、孩子都非常适合。山药的做法可以煮粥,也可炖各种肉类,还可炖菜、炒菜,方法多多。但如果作为健脾之用,不要炖食或煮食时间过长,淀粉酶容易破坏,降低其食疗效果。

香菇:香菇也是健脾益气的很好食物,可炒菜、做汤,包饺子等。平时消化不良的人经常吃香菇,慢慢即可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

胡萝卜:胡萝卜也是中医非常推荐的健脾食物。从现代营养学来讲,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可修复受损的肠胃粘膜,进而增强和改善消化功能。特别是一些经常脾虚腹泻的,胡萝卜是个很好的选择。除了炒菜,经常做些胡萝卜粥也不错,特别适合孩子和老年人。如果经常消化不良,积食,可常做些萝卜汤,消食化积很好。

花生:花生的健脾效果也很好,最好是餐后吃,嚼得碎一些,量也不要太大,这样不至于坚硬划伤脾胃。另外可以和豆浆一起打,既增加了豆浆的口感和香气,还可起到很好的健脾作用,而且吸收好,不会增加脾胃负担。

脾虚的人不能吃什么?


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会使肝气更盛,而肝木又是克脾土的,这样就会使弱者愈弱。所以平时有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说话声音低微等脾虚症状的人要少食。如果患有胃溃疡、胃酸过多,也不宜吃,否则可能会使症状加重。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笕莱、茭白、葛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批把、梨、枸杞、甜菜、西瓜、绿豆腐、肢麦等。

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有鸭肉、猪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蚌肉、田螺等。

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有养山檀、萝卜、香菜等。

养脾最忌讳的5件事儿

一忌养脾无常。即养脾不单单只是秋冬的事情,而是应该像吃饭喝水一样每天都去做。

二忌冷。要养脾,就不能喝太多的饮料,特别是冰饮料,不管是凉的饮料还是瓜果,都不能吃,过凉伤脾。

三忌甜。我们提倡甜健脾,但过甜则伤脾,甜要有个度。

四忌多。吃太撑了容易伤脾胃,所以吃任何东西都应该七八分饱。

五忌忧思过度。思伤脾,长期郁闷、思虑过度等,直接损伤脾气,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气血的生化。


新派中医吴义春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生活当中,你也许经常发现:有人偶尔会出现水肿,有人平时痰很多,有人老是爱腹泻,有人舌苔很厚腻;这些情况看似毫无关联,但是中医认为它们和“脾虚”,体内湿气偏重大有关系!

中医学认为,脾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所谓运化水湿,是指脾在调节人体内部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脾可以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肤等),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人的消化,也要依靠脾气的作用,若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反之,若脾失健运、脾气虚弱,不但会出现腹胀,便溏,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状,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如浮肿,多痰,腹泻等。

中医认为脾虚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以脾气虚、脾阳虚更为常见,多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等症。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脾虚病症的治疗方法:

1.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则:健脾渗湿止泻。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2.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则:补益脾气摄津。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3.脾虚如球

证候: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治则: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4.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则:温脾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加减。

5.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健脾和胃止呕。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6.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7.脾虚经闭

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治则:补脾胃、养气血。主方:八珍汤加减。

8.脾虚生热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治则: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主方:人参健脾丸和知柏地黄丸加减。

9.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则:健脾益气摄血。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10.脾虚生风

证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则:补脾熄风。主方: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

脾虚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1.宜食食物

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2.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百科名医


脾胃是纳运食物、化生气血关键脏腑,脾虚会引起不少疾病,那脾虚要如何调理呢?

脾虚的调理方法如下:

多食用牛肉

可加强人体热量,牛肉里有丰富蛋白质,可起到补肾阳虚,脾气虚作用。多食用牛肉人体会更有力气,令脾胃感到热乎,不易受凉。

薏苡仁

薏苡仁微寒,起到利水渗湿、止泻功效。对拉肚子、食欲差等脾虚表现均可适用。

大米

多食用大米,对脾胃、肌肉保健均有益处。可医治、改善由于脾虚所造成的消瘦、泄泻、下痢等。

做法:大米五十克,葡萄干十克,放适量水把大米煮九分熟,加葡萄干,一起煮烂食用。

小麦

小麦属于性凉的五谷类,可起到健心护肾、去热止渴作用。可用于口干、心烦不宁、食欲差等情况。

黄金粥

小米、南瓜、大枣一起用来煮粥。

做法:小米用水泡半小时,南瓜切块,枣洗干净,大火先将小米煮开,再加入南瓜同时搅拌,等南瓜煮八分熟后,放大枣,变小火直到煮熟。

栗子山药粥

准备一些板栗、山药、大米、枸杞、大枣。

做法:山药把皮去掉切小块,板栗煮熟去皮,枣、枸杞、大米洗干净,锅内放适量水,放山药、大米煮至七分熟,加入熟板栗、枸杞、枣煮熟。枣可补脾胃、益气血,早有记载大枣适宜脾虚、胃弱、气血不足等人群常服用。


养娃视频


脾,被中医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所摄入的食水都要通过脾这个转码器运化成身体所需要的水谷精微,来滋养机体各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日常功能与物质代谢。如果脾胃虚弱,那就如中医中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言,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脾虚有啥症状呢?

首先要说明脾虚一般指的是脾气虚。所谓脾气虚,就是脾胃动力不足。

脾虚可常见以下症状。

1.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
2.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
3.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
4.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
5.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
6.脾虚经闭
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
形成这些症状已经是脾虚较重的阶段。需要针对病情进行治疗。

脾虚初期可以使用山药、栗子等补益脾气的药食同源之品。当然,首要条件是对所食食物不过敏。


大医惠众


中医认为,脾虚是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症。主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型。

1.脾气虚

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
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
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气陷临床表现,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

在脾气虚见症基础上,有慢性出血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脾虚该怎么调理?

1、保证心情愉悦

一个好的心情能够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增强胃口。

2、科学饮食

脾虚最忌生冷。脾虚的人最忌讳的是寒凉生冷的食物,味厚滋腻、利气消积的食物要避免,如香菜、萝卜、猪肉、鸭肉等。

3、注意保暖

脾胃虚弱的人平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群,可多喝姜茶。

4、适当运动锻炼

像慢跑、散步、爬山、气功等运动方式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身体的消化能力和营养的摄取能力,还能促进体内的身体代谢,排除身体毒素。

5、腹部按摩

每天睡前可用双手按摩腹部,有助于脾胃的顺利运行,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补脾食物推荐

谷类食物:粳米、糯米、籼米、薏米

蔬果类食物: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

肉类食物:鸡肉、狗肉、兔肉、牛肚、猪肚、桂鱼、泥鳅



脾虚怎么补?这个问题有点大,为什么呢?虚分气血阴阳,并不是简单用脾虚二字的。

大众问题应该从生活中入手,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脾虚,通常指脾气虚、脾阳虚,气虚与阳虚是疾病同一个方向发展的不同层次,通俗讲就是“病的轻与重”。

首先:脾虚症状

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眠,肠鸣。--《备急千金要方》

译:如果有人频繁拉水样便,腹部胀满,呕吐,肠鸣,喝点凉水就想小便,有时候会并发黄疸跟心烦失眠,这些症状叫脾虚。

并有少气不足以吸、四肢萎软无力为脾气虚

兼有饮食不消化,有时候会肚子痛,怕冷等为脾阳虚

其次:检查:舌头

左边正常舌,右边齿痕舌,一般脾虚的人齿痕舌很明显。
脉象:右手关上重按无力迟缓为脾虚

鉴别诊断:

1.与胃虚相鉴别:胃中经常感觉空空,肚子饿却不想吃饭的为胃虚。

2.与五更泻相鉴别:顾名思义五更泻主要发生在五更,以肾阳虚为主引起的。

这两个鉴别只作为引子,其他鉴别略。

证型诊断:

以上脾虚症状+检查+鉴别诊断,可明确诊断为脾气虚或脾阳虚。

张仲景:“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所以脾虚的人禁用攻下。

内经:“虚者补之。”所以虚的病要用补的方法。

脾气虚:四君子汤或丸,腹胀+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丸。

脾阳虚:理中汤或丸,腹痛寒者加肉桂,热加白芍、黄芩。

补充:如果是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或丸,如果引起失眠,用泻阴火升阳汤。

谢谢。


用户78614107964




大内圣手


中医脾虚有分4种: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虚气陷证,脾不统血证。这4种症候,均以脾气虚为病理基础,换句话说,脾气虚是引起脾一系列病变的根本原因。

脾气虚证

脾气虚,一般表现为运化无力,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功能失调。临床多表现为食少腹胀,大便溏薄,肢体困倦,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

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简单的说就是:脾气虚+脾阳虚证。本证有脾气虚的临床表现,外加一派虚寒症候,如畏寒肢冷,面色少华,肢体浮肿,腹痛喜温喜按,大便希溏,甚至大便中经常有不消化的食物。这类人群往往舌苔淡胖或有齿痕。

脾虚气陷证

脾虚气陷证是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引起的内脏下垂症候。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轻微的病人可能体现为面部肌肉下垂,乳房下垂等。

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虚之后,不能统摄血液,临床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如月经过多,崩漏,紫斑等。



如何补脾?

食疗:

小米:健脾和胃,养血安神,补益虚损。对于体弱多病,脾胃虚弱病人可以长期服用。

山药:益气养阴,脾肺肾三脏同补,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肾虚遗精,肺虚咳喘。中国古代医家认为:久服山药可以益气力,长肌肉,聪耳目。

南瓜:健脾和胃,排毒养颜,强身健体。

大枣:补益脾胃,养血安神。

将以上食物进行煲粥,作为日常食疗,可以益气健脾,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病症,如果伴有腹胀加入陈皮10克。


穴位按摩:

每天摩腹,按摩脊柱2分钟。掐揉足三里,点按中脘,气海,关元,三阴交各36下。伴有水肿加阴陵泉;伴有脏器下垂可加灸百会;伴有月经过多,淋漓不尽可加灸隐白。


每天聊点育儿经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我们想要充沛的气血,首要任务是将脾胃调养好。

我们之中有人吃一点东西就感觉饱胀,难以消化;有一些人吃得下,吃得也多,却不能很好的吸收,腹泄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或不长气血而长赘肉,诸多问题,皆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至,所以补益脾胃是改善体质的前提和关键。如果脾胃连五谷蔬菜都难以消化,那么药物就更难于被吸收了。

一些人因某些功能失调会就抓药吃。比如;肾虚的会吃补肾的药,却不知补肾药多味厚而难于消化,通常肾没补上,却成了脾胃的负担(就是很多人说的,问题没治好,把胃给吃坏了。)补药停滞不消而成为了毒素,所谓的虚不受补,反受其害。还有人心火、肝火旺,常年服用寒凉之药用以清热解毒。怎知寒凉之药最伤脾胃。

给您推荐一款适合大部分人的健脾补气血的药膳;

《神农本草经》将“山药、薏米、芡实”尊为上品。将这三种药材熬成粥,就做成了一碗健脾补气血最快的药粥。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山药薏米芡实粥最健脾补气血。

山药,性甘平,气阴两补,补气而不淤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本草纲目》云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是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上品,特性平和,适宜常服。现在要属河南省沁阳市所产的品质最好。药店里有炒山药和生山药两种,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较好。

薏米,如果您体内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等问题都与体内浊水有关,薏米就是您的好帮手。“薏米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于下身者,最宜用之。”薏米性微凉,脾胃过于虚寒,四肢怕冷较重的人,还是不太适合的。李时珍说孕妇忌服,可能也是怕利水太过,把羊水也利干了。薏米最主要的功效在于健脾袪湿,健脾可以补肺,袪湿可以化痰。

芡实,如果您有“脱症”或“漏症”,芡实可以把您“托住”,让您的气血不致白白的流失,有人长期腹泻,下利清谷;有人遗精滑脱,其势难禁;有人夜尿频多,无法安睡,这些情况都可以服用芡实。芡实不但能止精,也能生精,去脾胃中的湿气,生肾中的真水。所以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

如果体内浊气太多的人,喝完此粥可能会出现饱胀感;若肝火太旺的人,会出现胸闷不适;若瘀血阻滞的人,则有可能会疼痛加剧,若津枯血燥、风寒实喘、小便短赤、热结便秘者会出现不适。选择时请各位分清症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