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北京,如同一座围城,里面的人不堪其苦,一心怀念窗外的世外田园,外面的人声势浩大,削尖了脑袋想冲进来并站稳脚跟。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北京的70后们现在大多已经攒够了资本,要不就是踏实肯干的过了半辈子,小富即安,要不就在体制内四平八稳,不必看人脸色,要不就是自己年轻时创业成果显著,现在金山银山,早就不知人间疾苦。

北京的80后们,可能已经为人父母,可能还背着房贷,可能还有车贷,不管在体制内还是在私企,每一份工作都要求他们忍辱负重,因为没有辞职的本钱,也没有骑驴找马的时间,他们在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扛着一整个家庭的生计。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北京的90后们,有一部分已经有了孩子,有一部分则坚持先立业后成家,还有一部分是新鲜人类,是大学校园刚刚飞出来的小鸟。他们都成为了北京职场与市场主力军的一部分。

他们可能没有车子和房子,没有存款和时间,他们可能不谙职场套路,更不懂社会潜规则,他们可能有能力,有精力,有执行力,但就是不太有眼力。

他们就这样无知无畏的迈进了人生的新阶段——前方是狼是虎,也要看看再说。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丧”文化的出现,仿佛为人们找到了90、95后的最佳标签。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很多90后自己也开始用“丧”来调侃自己,在不久以前说一个人“丧气”还不是什么好话,但是现在就已经是最时髦的形容词了。

对于各种各样的媒体和群众来说,严肃的表达是一种失格,只有“反鸡汤”式的语句才能让人从中看见自己的投射。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丧.JPG

而贩卖北京年轻人的焦虑又是最容易引起振臂高呼的事情。

他们说,90后的生活态度就是丧。

加班熬夜,头发秃了,很丧。

暴饮暴食,体重骤增,很丧。

被老板骂,心情失落,很丧。

90后自己会点头承认:是啊,这么一看是挺丧的啊。

但是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90后不会把这个词挂在心里,因为他们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社会贴过来的标签,因为它还挺真实的,所以也没必要反感。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但是你真的不能因为这个标签就真的相信90后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如果你不明白他们那种自嘲式的调侃,你就没有办法真的去理解这一个群体对待生活的态度。

之前的人,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一类人,他们不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的悲凉,暴露自己的短板,展示生活的不如意,他们怕被嘲笑,怕让人看不起,所以极力隐藏。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但是90后是活得明白的一类人,他们知道自己所经历的“丧”,是大家都体会过得共鸣,他们不觉得丢人,生活或职场上的不如意大大方方的就展示给你,这是一段必经的过程,迷茫和挫折共存。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90后们一边暴露短板,一边快速奔跑,修复升级自己,如果你只顾着嘲笑他们的“丧”,你会很快被他们抛弃在身后。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越来越多的90后青年自称“佛系青年”。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恋爱?谈不谈都可以。

工作?干不下去就不要坚持。

购物?喜欢就买别太纠结。

打车?绕远路也没关系送到了就好。

90后们一看:原来这就是佛系?但是人生不就应该是这样么?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大家对他们的一致点评是,这届90后不行,没有主见,太随大流。

但是这种生活态度,并非是“随大流”,反而是“忠于内心”和“聚焦”的一种表现。

以前的人对待恋爱的态度是什么样?到了什么样的年纪就要谈恋爱,到了什么年纪就要结婚,到了什么年纪就要生孩子,一切节奏都以年龄为Deadline,过了这条线别人就要替你着急:你看同龄人都结婚了,你怎么没动静?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90后的佛系恋爱观就是“无所谓”的态度,恋爱结婚这件事情说重要是很重要,但凡是要付出感情的事情对于90后来说都是重要的事。

但是说不重要也不重要,不要为了付出感情而付出感情才是恋爱的核心——说到底还是我的感情我做主,不以任何人任何时间点为转移。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工作,干不下去就不干了,多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在别人看起来就是“任性”,不能吃苦的表现。

以前的人找到一份工作,轻易不会辞职,即便这份工作万般不适合自己,他们也不愿意再花精力体验不同的人生,学习不同的技能。

但北京的90后不同,他们不愿意太早的把自己定性,他们也有选择的权利和资本,他们年华正好,心气正高,如果一份工作不如意,那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不同的人生呢?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还有很多事情,比如购物和打车,“怎样都可以”真的是没有主见的表现么?

95后们只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与人沟通的口舌之上,他们对自己的目标和关注的事情更加聚焦,无关紧要的事情真的不值得思量。

如果你要因为“佛”这件事情而看轻那些暗暗铆劲儿的90后,你很快就会被淘汰出他们快速运转的世界。


媒体的狂轰滥炸让90后们成为了各种“第一批”的承担者。

像货物一样被贴上了“熬夜猝死”、“暴饮暴食”、“任性妄为”、“又丧又佛”、“脱发重度患者”的标签儿。

看起来好像真的像大家想的那样:90后是崩塌的一代。

但只有90后自己知道:

他们是活得最真实,最潇洒,最自恰的一代。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你问他们以后想成为谁?

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只想成为他们自己,独一无二的那个自己。

《乌合之众》中有句话,

是说群体的智慧很多时候远不如个体的智慧

大多数的人跟随着前者的脚步,或随着身边大众的潮涌,按着年龄划分,做着相同的事情,或者被别人的愿望驱使,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他们早就忘了自己是谁,自己应该怎样思考。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你可以把这叫做“责任感”,在社会中你扮演了什么角色就去履行什么责任,你是“儿子”,就去娶媳妇儿,你是“女人”,就去生孩子,你是“学生”,就不要顶嘴,按照要求去做,你是“员工”,就不要抱怨,做一颗勤劳的螺丝钉就好了...

但是在90后眼中,这不是“负责任”,这就是没脑子,就是懒惰,是为“不必思考”这件事找到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第一批90后在北京被贴满了“任性”的标签儿……


在对这个社会,对别人“负责任”之前,他们永远不会想当然的忽略自己那关。

即便第一批90后已经被贴满了“任性”、“自私”的标签,你无法否认的是,他们绝对是最明白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那代人。

北京需要这代年轻的花火。

北京需要这代看似“崩塌”实则相当内核的90后青年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