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二战时期的五大名将排名是怎样的?为什么?

释氵


二战第一名将应该是李云龙斯基,因为他指挥的平安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那以后,法西斯国家就已经困兽犹斗穷途末路了!

二战当中有名的、有实力的名将太多了,而他们指挥的军队数量不一样,军队装备先进程度不一样,所属阵营不一样,这就导致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对比,也许某个小国的一个将军最有实力却因为国家弱小而得不到发挥呢?所以,对于二战时期的名将,一时无法排名,但是可以举出5位名将,有巨大影响力以及实力的名将,排名不论先后。

古德里安,二战新战术的推广者。

德国的古德里安,被称为德国的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能够排到前五位二战名将的行列,想必不会有多少人有意见,在古德里安的推动下,闪电战在德军的对外战争之中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实施,装甲兵的配合得到优化,接下来,德军闪击波兰,越过阿登山区,几个星期占领法国,突入苏联境内几千里,这都是闪电战的成果。其实,古德里安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众多优秀的战役,虽然这些战役足以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闪电战,革新了传统战争模式,开创了全新的战争模式。

曼施坦因,堪称军事全才。

如果说古德里安革新了战争模式推广了闪电战,那么曼施坦因就是把闪电战发挥到极致甚至是登峰造极的人物,抛开他参与的众多经典战役,一个“曼施坦因计划”就足以使他出名。曼施坦因的指挥能力极其出色,思维敏捷令人赞叹,他作为参谋长的时候,德军席卷波兰,占领了华沙。

而曼施坦因计划的提出,更是避免了德军遭遇消耗战,像一战一样被消磨到战败,曼施坦因提议德军绕过阿登山区,直接从法国北部进攻,于是,六个星期之后法国沦陷,除了运筹帷幄,他的前线指挥能力也堪称名将,克里米亚一战就是证明,在德军全线失利的情况之下扭转战局。

朱可夫,苏联的拯救者。

苏联在经过斯大林发起的大清洗运动之后,一线指挥官基本损失殆尽,这次大规模的内耗使得苏军一时战斗力低下,于是苏德战争前期,苏联短时间内损失大片工业基地和众多人口,德军一路势如破竹,这时候仅有的几位将军,开始有了发挥的机会,朱可夫就是一位。

在朱可夫的带领之下,苏联开始一步步站稳阵脚,凭借庞大的军队和英美大量的资源,逐渐反败为胜,后来打进柏林。有人说苏联的胜利是在美国的物资支援之下拿人口拼赢的,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朱可夫确实有这种做法,毕竟当时全线太过漫长,再不拼人数就要丧失剩下的工业基地了,而120万堆赢400多万的战争,也不能说是堆人数堆赢的吧!

尼米兹,美国版的司马懿。

太平洋战争都知道,正是由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对日本的碾压,才有了中国对日的提前胜利,不然的话不知道啥时候打赢呢!其实这种说法也无可厚非。而太平洋战争,正是这位尼米兹将军指挥的,作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将军指挥美军在太平洋上和日军鏖战,瓜岛战役、中途岛战役、以及后来对于日本本土的轰炸,都是在他的指挥下取得的。

太平洋战场,主要有两种战争形式,一种是海战,舰队之间的对打,另一种就是岛屿争夺战,无论哪一种,都是拼装备拼人数的战斗,而尼米兹将军利用美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在数量上碾压日军,不给其反应的余地,一步步稳扎稳打,一直打到日本本土,所以说,尼米兹将军堪称美国版的司马懿。

马歇尔,不是将军胜似将军。

说到马歇尔,朋友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马歇尔计划,此计划使美国拯救了欧洲也掌控了欧洲,但是马歇尔在二战也有出色的表现,但是他对二战的贡献,不在于某一场战役的胜利,而是对于全局的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马歇尔开始整顿军队,他撤销了众多军队里的老人,因为他们还在拘泥于美西战争时期的战术,在他给总统的名单里,就有已经61岁的自己,最终总统批准了他的名单,但是留下了他自己。

艾森豪威尔、巴顿,在当时都是不出名的将军,正是由于马歇尔的推荐和指派,才有了发挥的空间,而在非洲战场以及欧洲战场,马歇尔还像艾森豪威尔推荐了许多一线将领,用人得当识人准确,这是马歇尔的优点,也是这位老将对二战胜利的巨大贡献。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五个名将,排名不分顺序,因为找不到对比的角度,中国战场并没有人被提到,并不是因为没有有实力的将军,像薛岳将军、李宗仁等都是为抗日做出巨大贡献的将军,但是拿到世界层面就很难了。

欢迎评论区交流,说说你认为的二战五大名将!


无笔史官


就世界范围内,实话实说,彭德怀排到前五我认为是不现实的,中国能够排到前五的将军我认为也是寥寥无几,理性的判断,


1.古德里安。德国军事领袖,可能是二战时期最有实力的战略家,“闪击战之父”在他的天才运作下,德国当时已经肆虐整个欧洲大陆

2.艾森豪威尔。将艾森豪威尔排到第二主要是因为除了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他还具有深邃的政治眼光,一个具备政治能力的军事家才是最可怕的,而艾森豪威尔的军事能力主要体现在开辟第二现场与战略眼光上。

3.朱可夫。苏联最高军事统帅,在卫国战争,二战中发挥出色,不只是具有战略眼光,战术能力,临场指挥能力也是位列前茅。

4.隆美尔。沙漠之狐隆美尔,具有极强的战术指挥能力,他的勇猛果敢,老谋深邃使盟军在北非屡遭打击。
5.麦克阿瑟。麦克阿瑟是太平洋校区的盟军指挥官,盟军在太平洋地区的胜利基本宣告了二战的结束,而麦克阿瑟在这一过程中居功至伟。


释氵






在二战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今天就探讨五名震惊军林的名帅。

一名:曼施坦因元帅:,如果把桂冠落在他身上,我相信可能任何人应该都不会有疑问,此人被称为战略大师,也是战役上的奇芭指挥用兵老手,特别是在德国最后要战败的二年中,他的反击战和大范围快速穿插,以及全机动化钳形攻势包围,运作得是全球军林闻名,就算是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号称全球最好的战术大师也对曼尊敬有余,有资深的军史专家评论,是曼施坦因𨒂长了德国战败的两年,意思如果不是曼施坦因指挥了几起决定性的大战役,德国一九四三年就该投降被打败了,在东线上,曼施坦因以逊于对方苏军的兵力,实行快速反击大包围,一举歼灭和俘虏红军五十二个师,这个战例以被入选为军事教科书内的范列。

二名:朱可夫大元帅:此人是有勇有谋,在一九四二年德军大举进攻苏联时,朱可夫起到决定性保卫莫斯科,及一九四三年绝地大反攻,反败为胜的奇迹。他和华西列夫斯基是斯大林最倚重的两名大帅,可以说用优秀的军事手段挽救了苏联。把德意志联军赶出了苏联大陆而反攻德国!

三名:麦克阿瑟五星上将。对进攻硫黄岛及反攻日本拔掉进入日本海域的各大岛布防的军事目标和歼灭日军及挺进日本本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朝鲜战争和我国为敌,就不再评论他了。

五名:巴顿将军四星上将,巴顿号称铁血将军,在二战中战功彪悍,而且军纪特好,是美国民众最喜爱的,也是呼声最高的及善于打硬恶战的将军。

四名:隆美尔元帅,隆美尔最出名和值得称赞的是一九四一年挺进北非,他的闪电战和进攻神速果断在二战初期为德意志和希特勒长了大脸,后来因为后勤保障和物资,特别是汽油缺乏而最后被蒙哥马利及澳大利亚联军击败而调回法国,参加大西洋保垒的防御战。

如果是评论前十名世界上二战最出名的将帅,德国最少有四名能够进入,美国有二名能进入,苏联至少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这二名能够进入,英国一名是蒙哥马利将军,法国的戴高乐将军按因说指挥能力和作战的战略布局及军事才能,不应该排到十名以内,但是出于他对法国作出的杰出贡献和解放法国的不朽功勋,列入十名也是法国人民的众望而归。

欢迎探讨和各友拍砖。


空一体


二战时期五大名将(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朱可夫:苏联元帅,被公认为二战时期最优秀的将领之一,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柏林战役等经典战役。


曼施坦因,德国元帅,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被认为是二战纳粹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


艾森豪威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组织实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二战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古德里安,德国陆军上将,被称为“闪击战之父”,“德国装甲车之父”,“装甲怪杰”,“帝国之鹰”等等,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成就:闪击波兰,横贯法国,苏德战争等。

薛岳,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二战中对日军打击最大,歼灭日军最多,也是日军最惧怕的中国将军。参与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指挥长沙会战等,被称为抗日“战神”。


阿小新


朱可夫排名第五当之无愧,朱可夫的部队很少有败绩,最后死守斯大林格勒转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二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率军攻入柏林加速了纳粹的投降,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古德里安第四,古德里安发明闪电战,成为二战德国主要的作战模式,闪击波兰、速推法国、基辅围歼战表现无可挑剔,让二战初期德国连连得手,给盟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牺牲。


尼米兹第三,海战作为太平洋现场的主要作战形式,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场的总司令怎么能被忽略呢。东京大轰炸给日本造成了极大的心里压力和恐惧感,振奋了盟军的士气。瓜岛争夺,图拉吉岛争夺,等等经典案例数不胜数,现在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也是尼米兹级。


隆美尔第二,虽然指挥的部队有点少,但战绩是辉煌的,阿拉曼也是因为他不在战区才失败的。如果当初北非现场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隆美尔切断苏伊士运河,甚至向东打到印度和日本会师,从南面反击苏联,二战的结果也未可知。


马歇尔第一!他是我最崇拜的二战将领,二战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盟军最高指挥官。他的功绩不仅在于二战之中,在战后的马歇尔计划复兴了西欧,替美国抢到了二战最大的红利,他也无愧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历史青年说


二战时期,各国将星如云。并没有一个标准的“五大名将”清单。我这里简单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并列第四名,美国尼米兹。指挥了太平洋战争,凭借巨大的优势,活活将日本鬼子碾成肉泥。应该说是“优势下绝不给你翻盘机会”的操盘手,堪称当代司马懿。

并列第四名,美国马歇尔。指挥了美国的欧洲作战,且马歇尔计划为美国冷战进行了战略布局。

第三名,曼施坦因。德军真正的战役大师,法国之战的神来之笔导致六周就能灭掉自吹的欧陆第一强国。

第二名,朱可夫。苏军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整个二战歼灭轴心国军队数量最多的盟军将领。

第一名,古德里安。论地位、带兵和战役成果,古德里安根本没法和前面几位相比。但他的闪击战理论突破了旧时代的桎梏,开创了二战全新的作战模式,从这个角度上,将其排位第一。

至于其他的,蒙哥马利是英军第一人,但他完全凭借优势兵力把隆美尔拖垮的,战术上乏善可陈。

隆美尔吹得凶而已,到西线后没啥好的表现,主要是西方为了吹蒙哥马利才把他抬起来的。

苏军还有一票比较猛的将,不过都被朱可夫盖住了。

天皇的爸爸、菲律宾元帅麦克阿瑟真没啥好吹的,不光二战其实是靠尼米兹,后面的仁川登陆其实也没啥出奇,水平远不如李奇微。

日本方面,要说牛的,海军是山本五十六,陆军是冈村宁次,这两个人从眼界和手段来说远超他们的同侪。可惜日本整个在二战中表现的是较为低下的军事思想,装备实力有太差,在五大名将中排不上号。

咱们中国来说,国军的李宗仁、薛岳、卫立煌几个虽然各有长处,但这些拿到抗日战场说说可以,全球范围还是算了。彭总抗日功劳很大,但一万多人打不下关家垴。党国白起之类更别说了……其实抗日战场最大的军事层面亮点,是论持久战,可是毛主席自己不是将领。

法国么,戴高乐也就是坚持下去,然后就得了战胜国,我都不好意思说他。

好像还有个国家没有提到?那个国家啊,全国将军水平加起来,比不上他们二战末期发动全国起义的游击队厉害……


巴山夜雨涮锅



中国战神孙立人,他是中国人,他是美国将军巴顿的偶像。他也是巴顿的校友,他是林彪最怕在战场上遇到的对手(他曾三次击败林彪)他是毛泽东最想争取过来的国军将领,他是蒋介石最忌惮的身边人。他是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毙敌2000余人,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他俘虏的日本兵全部活埋,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内战时曾于四平,公主岭、德惠等地三次击败林彪。


江南142483373


要论二战时期的五大名将下面是笔者遇见:

第五名:古德里安

虽然古德里安并没有成为德国元帅,(主要是古德里安不像很多人一样坚决执行希特勒命令,让希特勒特别讨厌),但是作为装甲车之父,闪电战的发明者,在二战初期闪击波兰,追歼法军,基辅围歼战都让其拥有着崇高的军事地位。

第四名:朱可夫

朱可夫作为斯大林的救活队员,他总是哪里最危急就被斯大林派往哪个地区。朱可夫戎马一生,鲜有败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举扭转二战形势,柏林攻坚战,加速纳粹走向灭亡。

第三名:沙漠之狐——隆美尔。

虽然隆美尔带兵数量并不多,但是隆美尔善于奇战,巧战的特点,让其被誉为沙漠之狐。而且作为一代名将,虽然把盟军打的抱头鼠窜,可是其高贵的军人品质,让无论德军还是盟军都对他及其尊重。也让他在军事历史的地位上很受人尊敬。

第二名:尼米兹

作为美军海军名将,尼米兹为人低调,但是他指挥的经典战役,却显得格外高调。可以说,当日军偷袭珍珠港以后,正是尼米兹的存在,才把太平洋战场的初期危急时刻力挽狂澜,就连麦克阿瑟都被日军欺负的时候,他率领的太平洋舰队却让山本五十六吃尽苦头。

第一名: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即使是臭名昭著的纳粹身份也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作为德国三大名将中的全才,它不仅是最为出色的参谋,也是及其优秀的统帅。他的曼施坦因计划,让德军在六周时间内把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军痛歼,即使在苏联反攻的情况下,他仍然以弱胜强,把苏军攻克柏林的时间至少推迟了两年。


淘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经历的最大规模,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在这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同盟国与轴心国几千万的军人在浴血搏杀,其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第一名,朱可夫元帅

杰出的战略家、军事家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他的军事才能和道德品质影响了苏德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朱可夫是战场上苏军胜利的象征。早在三十年代,他就提出坦克战的新理论,反对按传统办法将坦克分散配属给行动缓慢的步兵,主张集中使用,以便发挥快速闪击作用。他导演了哈勒欣战役、列宁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等重要战役的胜利。朱可夫成为苏联的消防队大队长,哪里战线危急,朱可夫就出现在哪里,扑灭德军的嚣张气焰。朱可夫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他多谋善断,具有远大的战略目光。朱可夫在军事上的成就,他成了世界军事学术的宝贵财富。朱可夫善于指挥大兵团,尤其是机械化兵团作战;能够把握全局,对战略动向的判断较为准确;他指挥沉着冷静,不轻易为上级或者不利的局势所动摇。朱可夫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作为与库图佐夫、苏沃洛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战后,朱可夫历任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兼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部长等职。曾4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得列宁勋章6枚。朱可夫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1974年6月18日,这位战功卓著的元帅在莫斯科心力衰竭溘然长逝,享年78岁。

第二名

巴顿——热血豪胆的冰火将军

  军衔: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战时最高职务:美国第3集团军司令

  评价:他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被罗斯福称为“我们最伟大的战将”。二战时,他远征北非、荡平西西里、横扫欧洲,被部下称为“血胆老将”。他一生战绩显赫,却屡次与荣誉的巅峰无缘。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战争。巴顿的军事才能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认为他是能在战场上战胜快速机动的德军的优秀将才。1940年7月,马歇尔批准组建装甲师,巴顿受命组建一个装甲旅,并被晋升为准将。同年,巴顿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师长,晋升为少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月,巴顿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11月,巴顿率领美国特谴队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滨登陆,经过74小时的激战,终于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北非登陆的成功,为盟军顺利地完成北非战局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巴顿被任命为美国驻摩洛哥总督。 1943年3月5日,巴顿临危受命,接任被隆美尔击败的美第二军军长,他从到达第二军的那天起,便全力以赴地整肃军纪。迅速改变了全军涣散的软弱状态。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第二军向德军发起进攻,一路猛攻猛打,进展迅速,很快与英军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对德军的合围。 突尼斯战役不久,巴顿晋获中将军衔,升任美第7集团军司令。1943年7月9日,盟军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巴顿率美第7集团军攻取巴勒莫,随后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墨西拿城。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德军退到意大利本土。此时发生了巴顿打士兵耳光的事件,他因此被免去第7集团军司令的职务。 1944年1月,巴顿被任命为第3集团军司令,盟军司令部利用德国人对巴顿的注意,让巴顿在加来海峡的多佛设立一个司令部,诱使德军误认为盟军将在加来登陆。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打响,第3集团军作为第二梯队登陆后,巴顿将第三集团军编成若干坦克群,命令部下“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 巴顿不顾一切地向前猛冲,穿越法国,在欧洲平原上近乎疯狂般的推进。当战线迅速拉长,汽油供应不足时,他授意部下采取劫持、偷窃别的部队油料等手段,想方设法找到汽油加速前进。1944年12月,巴顿率第3集团军在阿登地区击退德军的大反扑,解救了被围的盟军部队。1945年3月,巴顿再次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渡过了莱茵河。1945年5月初,巴顿的第3集团军一直推进到奥地利边境方才住脚。在9个月的推进过程中,巴顿部队歼敌140余万,取得了惊人的战果。4月16日,巴顿被晋升为四星上将。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殴战结束。巴顿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随后由于他的反苏言论和姑息纳粹分子的行为而被解出巴伐利亚州军事长官和7集团军司令的职务,改任有名无实的第15集团军司令。 1945年12月9日,巴顿在外出打猎时突遇车祸而受重伤,12月21日在德国海德堡一家医院辞世,享年60岁。 巴顿无疑是一代名将。他对目标的追求坚定不移。正如驻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战后所指出的: “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象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象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

第三,艾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

艾尔温.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一战时作为下级军官的隆美尔作战悍勇、果敢机智,在战火中显露出了锋芒,获德皇威廉二世授予功勋奖章。一战结束后,他担任过步兵营长和陆军学院教官,1936年9月,他被任命为希特勒警卫部队指挥官。1937年,隆美尔出版了《步兵攻击》一书,提出“进攻,进攻,进攻!”1940年2月,他被任命为第7装甲师师长。在法国战役中,他率领第7装甲师该师横穿法国,直抵瑟堡,其攻击速度之快,挺进距离之远,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内就扭转了北非战局,以少胜多,横扫整个北非.6月15日,他又成功挫败英军的“战斧”行动,被希特勒晋升为上将。11月,隆美尔在绝对劣势下在英军代号为“十字军远征”的进攻下成功转移至卜雷加港.得到补充后,隆美尔再度发起了进攻,并迅速突破了英军防御,占领了托卜鲁克,征服了昔兰尼加。1942年6月22日,隆美尔被擢升为德国陆军元帅,达到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顶点。隆美尔挥军乘胜追击,不到10天,前进500多公里,直抵埃及境内的阿拉曼。因为燃料不足,情报失误,密码被破译,美军参战,力量对比太过悬殊等等因素,隆美尔的非洲军最后被盟国全歼。1943年,隆美尔出任B集团群军司令并奉命加强“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已全貌改观。但是他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再创辉煌。

第四名艾森豪威尔——名声远扬的盟军统帅

  军衔: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战时最高职务:欧洲盟军远征军总司令

  战后曾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

  评价:他在美军史上晋升“第一快”,出身“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第一个担任北约盟军的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的前途“第一大”——惟一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处长,负责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 1942年 3月改任作战处处长。他支持“先欧后亚”战略,主张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抄近路攻入德国。 1942年 6月,被罗斯福选任为欧洲战区美军司令。从当年 11月起,先后担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指挥盟军相继在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登陆,很快结束了北非战事,并迫使意大利投降和对德宣战。1943年 12月,艾森豪威尔受命担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1944年 6月,指挥盟军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又将德军驱逐出法、比、荷境,并直捣德国腹地。同年 12月,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他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善于把多国的庞大武装力量合为一体,协调行动、共同战斗。 德国投降后,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

第五名蒙哥马利——稳扎稳打的英伦雄

 军衔:英国陆军元帅

  战时最高职务:盟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英国地面部队司令

  战后曾任英国驻德占领军司令。

  评价:征战阿拉曼,大败“非洲军团”,扭转北非战局;登陆诺曼底,长驱直入欧陆,为英军正名。战争时,坚强刚毅;挫折时,顽强不屈;胜利时,宽容敦厚;和平时,友好亲善。

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与“市场花园”计划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曾在法国、比利时战场服役。1920年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1934年调任奎塔参谋学院主任教官。1937年起任旅长、师长。 1941年8月4日,丘吉尔任命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为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得到丘吉尔的支持,英国的密码破译专家向他提供隆美尔的战术计划的全部概况。蒙哥马利精心积聚力量,以使他在1942年10月23日的决定性战役中,最后向隆美尔的部队发起进攻时稳操胜券。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远征军第三师开赴法国作战。曾参加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回国后,奉命调任对德军入侵威胁最大的英格兰东南地区司令官。1940年7月任第五军军长。 1942年8月,蒙哥马利受丘吉尔之命赴北非接管第八集团军。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在阿拉曼地区率部与德、意军队激战,挫败德国"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扭转了北非的战局。随后第八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受封为爵士,并晋升为陆军上将,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1943年7月,他率领第八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战役。 1944年6月,蒙哥马利协助艾森豪威尔指挥诺曼底登陆。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 9月1日晋升为陆军元帅。此后,率领英国和加拿大部队转战法、比、荷、德。 1945年他指挥第二十一集团军横渡菜茵河进入德国本土,5月他代表盟军在吕讷堡荒原接受德军北方兵团的投降,任驻德英国占领军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 1946年成为嘉德勋爵士并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十年荆轲一梦


二战时期五大名将:辣椒酱,芝麻酱,甜面酱,沙拉酱,番茄酱 ……

战争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个人或小团体所能决定的事情!将帅大排名从古到今都是各抒己见却难有定论的糊涂账,但凡久经沙场的实战高手都不会凑这个热闹 ……

for example,谈古论今证明一下:

公认的德国陆军之父冯.西克特在一战后从零开始打造出著名的“十万陆军”,这就是后来德国陆军打遍天下的核心火种 …… 古德里安丰富并实践“闪击战”,使纳粹德国依靠新军事变革在二战初期大获胜利 …… 曼施坦因劣势不乱冷静决断,哈尔科夫反击战竟把新科赢家苏军逆势击败,将纳粹覆灭的进程至少推迟了近一年时间……

二战中的美军名将尼米兹挽狂澜于既倒,率领珍珠港被袭后风中凌乱的残破太平洋舰队与强大的日本联合舰队亮剑对攻,从中途岛到圣克鲁斯,从马里亚纳到莱特湾,一步一步从没落走向胜利…… 巴顿率队首战北非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终于把菜鸟部队带成了横扫西欧的强大武装……

二战中的中国名将彭德怀和粟裕以及薛岳和张灵甫,他们在整体落后的国家现状下扬长避短为国而战,取得了反击日军围剿、开辟并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三次长沙会战、万家岭大捷等非凡战绩!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从战略反击到战略胜利,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团结一致积极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ut if,没有西克特带出来的德国创新型军队,德军大神仍以传统堑壕战攻击英法联军,一战德国之败在二战初期就会重演…… 没有强大的纽波特造船实力,尼米兹光靠约克城级那几艘航母作战,从珊瑚海到中途岛一路耗下去却无力及时补充,日美海战就得折腾多年 …… 没有持久战的战略指导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仅靠当时落后的中国军队死打硬拼,能否彻底战胜敌人就难说了……

in fact,每位名将赖以成名的非凡战绩都是在团队协同中取得的!这里面既有前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也有战友们临危奋战的神助攻,更有整个团队从战略到战术多方协同进取的决定性作用……

统领大军实战过的将帅们都不会自称名将,就更别说名将大排名了!因为他们实践过,所以体会到团队协同的核心作用!因为他们更明白,如果自封最强却无法得到别人的支援,就不可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战争就是各种力量之间最复杂、最全面的终极竞争方式!战争带给我们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不只是谁输谁赢的表面结果,更不只是谁弱谁强的简单点评……

and so,名将大排名这档子事,大家娱乐一下就行了……把名将大排名太当真就确实搞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