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如果再出来主演一部电影,你觉得会破60亿人民币吗?

旅行中蜗牛


我认为用票房来衡量周星驰是为了市场而非周星驰,虽然星爷的号召力非常大。我们大家都知道,周星驰同年出道的很多人都凭借靓丽帅气的外表红遍大江南北,但是周星驰年轻的时候的雁园路还是非常坎坷,《喜剧之王》是对自己的最好诠释。

我们看他的电影,带来欢乐的时候,内心却有一丝悲伤在躁动。用喜剧的外表来阐释悲剧,本身是喜剧还是悲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他前期的电影更多的是通过喜剧手法映射出社会这个大熔炉,通过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传递出不言败锲而不舍挣扎向上的生活态度,例如《少林足球》《功夫》。还有如《大话西游》,是自己对感情的回放吧,有些人错过即是一生,就像那句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后悔莫及”。所以说周星驰前期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吸引人,是因为他用最平凡的小人物被嘲笑被蔑视的人生折射出大大的梦想,这不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吗。

周星驰近年的作品多了市场味,而少了些许艺术的味道,虽然还是尽量用无厘头的手法想去表达出一些东西,但是对于市场还是妥协了太多,风格的变化让周星驰变得不再那么周星驰,个人感觉被大市场环境同化了,看完后不再念念不忘,不再有那么多的共鸣,这何其不是他的悲凉。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


沸腾的大叔


虽然这是个假设问题,但是我倒是想很认真的阐述一下,因为周星驰在我心中一直是喜剧领域无可超越的存在。周星驰参与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是《长江七号》,其实当时他已经制定好自己退居幕后的计划了,只是没忍心告诉我们,也不愿意让我们因为情怀去电影院捧场。

出生于1962年的周星驰如今已经56岁了,从一个真爱他的影迷角度来讲,并不希望他再次亮相。他真的老了,我想他选择退居幕后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自己已经不能奉献出高质量的演技,从而不愿意让我们对他感到失望。

周星驰导演生涯票房最高的作品是《美人鱼》,最终票房33.92亿元,是2016年的年度内地票房冠军。其中的主演是邓超、罗志祥、林允等。我们并不否认邓超的票房号召力,但是也不能忽视周星驰这块金字招牌,才能使得这部电影最后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两年过去,当时被我们视为票房奇迹的33.9亿元也一再被打破,《战狼2》以56.7亿元稳居冠军宝座,同样是战争巨作的《红海行动》以36.4亿元屈居第二,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2》因为有了前作的口碑积累,以33.9亿元的成绩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第三位,而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如今排行第四。

但是别忘了《美人鱼》上映于2016年初,其余三部电影均是近两年的作品。两年时间能够产生非常大的消费能力差别,所以当年《少林寺》票房过亿已成神话,如今如果票房不过10亿都难称成功。周星驰仅凭借导演都能成为吸金王,如果他自己来出演,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巨大影响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周星驰主演过的作品票房,在当时都属于什么样的水平吧。

香港电影史上始终流传着“双周一成”的票房传说,自从1985年开始,香港电影的票房均由他们三个人联合把持,刚开始时周润发代表的江湖片最为吃香,虽然当时的成龙也很有号召力,但是跟周润发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接过发哥交接棒的是周星驰,连续四年成为香港票房冠军,最令人惊诧的是1992年,周星驰包揽了香港票房榜前五位。分别是《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之神龙教》,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电影时代。

在1995年之后,成龙主导的喜剧动作片成为主流,但是周星驰的电影每年都在年度前三位。甚至到1999年,周星驰又凭借《喜剧之王》再次荣膺香港年度票房冠军,这也再次证明了周星驰旺盛的创作力和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后来周星驰不拘泥于演员这个身份,接过了导筒,每一部都是经典,又多次登上年度冠军宝座。分别是2001年的《少林足球》、2004年的《功夫》,以及2008年他的演员生涯收官之作《长江七号》。周星驰转变了自己的身份,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和周润发、成龙相比,周星驰取得成功的时间跨度最长,近20年的事业巅峰才造就了如今我们心中神化的周星驰。可以说,他的电影就是我们童年、青年时期的幽默养分,是他让我们认识到了喜剧电影应该有的样子。到现在我们也会把新电影和他的陈年旧作相对比,会对如今的低端搞笑嗤之以鼻“当年周星驰的都比这高级”。

周星驰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电影导演,也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喜剧明星。他对于中国的地位,相当于憨豆先生之于英国的地位。虽然后起之秀也有,像徐峥、沈腾、黄渤等人,但是能够像周星驰一样,成为喜剧符号的人,再也没有第二个。

虽然我们也知道周星驰复出演电影仅仅是我们的一个愿望,实现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如果真的有机会能够再次在电影院的银幕上邂逅这位喜剧大师、邂逅这位永远存在于我们童年记忆中的“周星星”,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华人圈,都会引发一轮观影风暴。

到那时,60亿又算得了什么?

越是珍惜自己羽毛、珍爱影迷的明星,越不会靠着情怀赚钱,反之亦然。

如果周星驰会再次出演一部电影,我会一刷、二刷、三刷,直到满足了自己内心童年的幻想,直到还清了所有欠他的电影票,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

到那时,我想周星驰才不会在乎能赚多少钱,30亿或者60亿,甚至100亿。对于他来说,他在乎的,永远是我们这群一直喜欢他的人。


视觉体


这个问题不能一锤定音一概而论,随着内地电影的蓬勃发展近几年来陆续推出不少高质量高票房的电影作品。纵观历年票房榜足以证明内地电影已被广泛观众认可和接受,相比早些年如今已摆脱完全依赖香港电影弥补内地电影质量不足以迎合大众口味的尴尬境地。就2018年公布的电影票房排行榜一目了然,吴京的《战狼2》以56.7亿高居榜首,《红海行动》以36.5亿位居第二。就这票房前两名的电影收入相距20亿,这一差距诠释《战狼2》以超高票房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并有持续纪录保持的强劲势头,让人得不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超越者难出其右。

周星驰电影《美人鱼》33.9亿仅次于《唐人街探案》位列第四。可以发展第四名前后都是内地喜剧片票房不相上下难分伯仲,仅仅用票房小差距来衡量影片质量显然有些牵强。这完全取决于观众在选择上的决定,而决定因素往往是谁来主演,这才是一部影片市场定位关键所在。那么我们来假设第三名主演不是王宝强又会怎样?同问第四名如果是周星驰主演又会是什么境地?体现决定因素的逻辑必然性。

周星驰是优秀的喜剧演员,以夸张的表演风格被冠以“无厘头”喜剧之王,也是公认百年难得一遇的喜剧天才。自主演《长江七号》电影后就全身而退隐居幕后,让无数影迷哀嚎遍野从此郁郁寡欢。



吴京的《战狼2》属于战争题材,这原本就是大众口味里不可忽视选择,加之吴京又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武打明星这样的号召力是强大的。如果周星驰的喜剧要超越战狼票房这其中可比性可见一斑。周星驰的星幕形象和知名度毫不客气的说无人能及,期待他重返荧幕的呼声从来没间断过且越发强烈。退一步如果非让周星驰做这次超越我个人认为完全有可能。


首先周星驰观众基础根深蒂固市场潜力巨大,绝大多数影迷奢望能在他步入暮年之际看到最后一次精彩表演以也了却多年心愿这是前提。其次周星驰系列电影是所有电影里反复观看率最高没有之一,这点相信大家都有共鸣。最后要说的是要完成这次超越只要把昔日王牌搭档召集在一起以古装剧为背景拍一部古装电影有势不可挡之势。别说60亿,突破70亿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坚信周星驰如果再主演一部电影的话必将是顶级之作,希望能园影迷一个心愿。


一阅千理


首先我们先看下目前华语票房的排行榜。最高的票房56.38亿,是吴京的《战狼》,傲视群雄,比第二名的《红海行动》多出近20亿。第三名正好是星爷的《美人鱼》33.9亿。

题主提问周星驰再出演电影是否能达到60亿的票房。个人认为是有可能得,理由一:星爷在整个影视圈拥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创作了无数的经典影片,虽然如今转战幕后但是只要愿意再度出演无疑会吸引大量的票房。理由二:星爷创作必为精品,影片的质量肯定有保障,成为年度最强片肯定毫无疑问。

但是能否达到60亿,还取决多方面因素,首先我们能发现,票房前两部影片,都融入了爱国的元素,片子主题符合时代的潮流,极度引发国内受众共鸣因此口碑票房俱佳。要是星爷新片的题材不符合整个市场的受众的口味,那只怕也会遭遇滑铁卢。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星爷年纪大了,再度从幕后来到幕前的可能性,几乎为0吧。



Wayne臻


60亿算什么?100亿又如何?

虽然这是个假设问题,但是我倒是想很认真的回答一下,因为周星驰在我心中一直是喜剧领域无可超越的存在。周星驰参与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是《长江七号》,其实当时他已经制定好自己退居幕后的计划了,只是没忍心告诉我们,也不愿意让我们因为情怀去电影院捧场。

出生于1962年的周星驰如今已经56岁了,从一个真爱他的影迷角度来讲,并不希望他再次亮相。他真的老了,我想他选择退居幕后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自己已经不能奉献出高质量的演技,从而不愿意让我们对他感到失望。

周星驰导演生涯票房最高的作品是《美人鱼》,最终票房33.92亿元,是2016年的年度内地票房冠军。其中的主演是邓超、罗志祥、林允等。我们并不否认邓超的票房号召力,但是也不能忽视周星驰这块金字招牌,才能使得这部电影最后赚的盆满钵满。

如今两年过去,当时被我们视为票房奇迹的33.9亿元也一再被打破,《战狼2》以56.7亿元稳居冠军宝座,同样是战争巨作的《红海行动》以36.4亿元屈居第二,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2》因为有了前作的口碑积累,以33.9亿元的成绩成为了中国影史票房第三位,而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如今排行第四。

但是别忘了《美人鱼》上映于2016年初,其余三部电影均是近两年的作品。两年时间能够产生非常大的消费能力差别,所以当年《少林寺》票房过亿已成神话,如今如果票房不过10亿都难称成功。周星驰仅凭借导演都能成为吸金王,如果他自己来出演,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巨大影响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周星驰主演过的作品票房,在当时都属于什么样的水平吧。

香港电影史上始终流传着“双周一成”的票房传说,自从1985年开始,香港电影的票房均由他们三个人联合把持,刚开始时周润发代表的江湖片最为吃香,虽然当时的成龙也很有号召力,但是跟周润发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接过发哥交接棒的是周星驰,连续四年成为香港票房冠军,最令人惊诧的是1992年,周星驰包揽了香港票房榜前五位。分别是《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之神龙教》,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电影时代。

在1995年之后,成龙主导的喜剧动作片成为主流,但是周星驰的电影每年都在年度前三位。甚至到1999年,周星驰又凭借《喜剧之王》再次荣膺香港年度票房冠军,这也再次证明了周星驰旺盛的创作力和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后来周星驰不拘泥于演员这个身份,接过了导筒,每一部都是经典,又多次登上年度冠军宝座。分别是2001年的《少林足球》、2004年的《功夫》,以及2008年他的演员生涯收官之作《长江七号》。周星驰转变了自己的身份,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和周润发、成龙相比,周星驰取得成功的时间跨度最长,近20年的事业巅峰才造就了如今我们心中神化的周星驰。可以说,他的电影就是我们童年、青年时期的幽默养分,是他让我们认识到了喜剧电影应该有的样子。到现在我们也会把新电影和他的陈年旧作相对比,会对如今的低端搞笑嗤之以鼻“当年周星驰的都比这高级”。


周星驰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电影导演,也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喜剧明星。他对于中国的地位,相当于憨豆先生之于英国的地位。虽然后起之秀也有,像徐峥、沈腾、黄渤等人,但是能够像周星驰一样,成为喜剧符号的人,再也没有第二个。

虽然我们也知道周星驰复出演电影仅仅是我们的一个愿望,实现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如果真的有机会能够再次在电影院的银幕上邂逅这位喜剧大师、邂逅这位永远存在于我们童年记忆中的“周星星”,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华人圈,都会引发一轮观影风暴。

到那时,60亿又算得了什么?

越是珍惜自己羽毛、珍爱影迷的明星,越不会靠着情怀赚钱,反之亦然。

如果周星驰会再次出演一部电影,我会一刷、二刷、三刷,直到满足了自己内心童年的幻想,直到还清了所有欠他的电影票,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

到那时,我想周星驰才不会在乎能赚多少钱,30亿或者60亿,甚至100亿。对于他来说,他在乎的,永远是我们这群一直喜欢他的人。

如果你也喜欢周星驰,请关注我吧,不为什么,就为这缘分。


浪潮电影


我觉得不能.

1,喜欢周星驰的电影的人,更多的是7080后,更细分一点,是粤语地区的7080后,这片市场并不能撑起几十亿的票房,这类观众已不是电影院的主力军,虽然想看,但不一定会去影院.

2,周星驰电影的标签更多的是无喱头和搞笑,如果没有其它正能量的加持,观众未必买单,如果脱离了无喱头和搞笑,那又不像星爷的电影了,观众更不会买单.

3,现在的观众对影视的审美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不是只要大投入和大明星就能带起票房,只靠个人的号召力不一定行得通了.

4,相见不如怀念,周星驰最好的作品在我们的回忆中.


土土的蜗牛


这个不好说。但是我一定会去看



喜剧之王凌凌捌


这个只有拍了才知道了!这个我们也不能说对吧,毕竟星爷的影响力在那,可是星爷也老了,他虽然影响了一代人,但是他没有影响两代人三代人,现在的孩子买不买单并不确定!反正我觉得他是不可能在出来拍的,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了,如果拍不好那不就是自砸招牌吗?所以我觉得他复出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开当个导演指导新人导了!


演员任涛


首先60亿票房在国内的话应该算是一个神话了吧,全世界任何一个导演任何一个演员也不能说就一定能破60亿,其次周星驰主演的话,本身可能能带来十个亿的票房,其次还要看电影本身,还要看时间,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就算全达到了,谁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能有60亿


改变未来M


感觉他星仔时期的电影无厘头很搞笑还不错

现在年龄大了,拍出来的肯定也渐渐的向成熟方面发展了,也没有以前的余味了。

现在拍如果剧本还有阵容好,那还好,如果剧本不好,那很多人肯定不给这个面子,为自己招黑了

现在的人的观念不一样了,他们喜欢的是小鲜肉那种,如果出来也就曾经的回忆我们会去看看吧?也可能没时间,毕竟大家都顾家了,一天天忙着赚钱养家,估计现在电影都很少去看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