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三後就不好好學習了,應該怎麼辦?

相約美麗17


孩子在初二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分層,到了初三,上層學習好的想掉下來也掉不下來,而下層的會特別吃力,並且成績上升的不明顯。部分孩子就會開始出現放棄學習的情況。我覺得這時候家長要做好幾方面準備了。

第一,繼續督促孩子學習,瞭解孩子不學的原因,如果家長怕孩子不說,那就私下裡找他的同學,好朋友,最好是他信賴的大哥哥大姐姐,詳細瞭解情況;

第二,如果依然沒有效果,家長要考慮是上高中還是上中職的問題了。現在中職也可以上大學,還更容易些;

第三,實地考察中職院校,選擇是3+2還是就業班,還是對口升學班。這個選擇基本決定了孩子未來三年的努力方向。

初中學習不好,不意味著孩子就完了,通過其他方式照樣可以上大學。上大學不是隻有高中一條路。


我是閻老師


家有中學生的寶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孩子上初三後不好好學習了,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作為父母我們必須首先要接受這樣的孩子。不能因為孩子不好好學習,就每天訓斥,教訓!必須要先接受孩子的現狀,告訴自己:“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成長的問題很正常,我是他的父母,監護人,必須跟他一起度過。”

孩子升入初三,潛意識中都會有緊張的感覺,有的孩子很快調整,適應;有的孩子開始感覺跟不上,不知所措;有的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開始破罐破摔。但是作為家長,我們想想,求學是多麼漫長的路,上完初中三年後,還有高中三年,大學3、4年,這麼長的時間,期間某個階段出現波動也是正常,有誰能十幾年如一日的去做一件事呢?


但是很多人在經歷過低谷之後,又重新找回了方向,這何嘗不是一件有力量的事!因此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如何陪孩子重新找回方向。


把自己的眼光放的遠一些,問問孩子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加以引導,跟孩子談明,進的了理想的高中會怎樣,進不了會怎樣。即使進不了了還能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如何實現?


把孩子心中的顧慮一個個打消,讓他明朗朗的去努力。其實有時候,不只是孩子,就是我們這些成年人也是看得見的目標,摸得著的方向,做起來才更有力量。


方向一旦確定,其它的事就好辦的多。

比如可以和各科任課老師聊聊,看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抽看一些孩子的作業,看他的問題是出在哪裡,是數學沒有學好函數,還是物理電學沒有跟上,具體的問題解決之後,才能讓他恢復一些小信心,一個個微小的自信疊加,才能撐起他強大的自信。


求學不易,長路漫漫,作為家長,我們要一直在孩子身邊,陪著他!你說是不是?


文 / 哈你


對此問題你還有什麼見解?歡迎留言、點贊、轉發,更多教育問題,請關注有書教育!


有書教育


如果他不想讀書,可以想一些辦法,在學校申請休學,讓人到社會上去磨鍊自己。他會明白讀書和不讀書的差別。當然,這需要家長的勇氣。



我以前認識一個女孩,初三時學習成績很好,年級前三名,因為跟老師鬧矛盾,死活不願上學了。她爸爸就讓她退學了,她去上海打了幾年工,21歲那年,她突然很想讀書,因為打工的生活太苦了,她想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她又回到了課堂,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大學。



還有一個男孩,學習不用功,家長想讓他吃點苦的,就讓他在初三暑假去鋼鐵廠工作,幹了兩個月以後,掙了不少錢。問他還要不要繼續幹,他說要,他爸爸還是讓他去讀書了。這個男孩根本沒有體會到生活的苦,他覺得掙的錢挺多的,花自己掙的錢很爽。


WODE美麗人生


聽你的描述,孩子在上初三前的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只是到了初三學習下降了,產生了厭學情緒。其實大多數孩子在這個年齡段都會出現叛逆心理,做家長的一定要把握好尺度。首要問題是弄清厭學的原因。

       第一,孩子是不是與老師之間產生了矛盾,因為有的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到初三會調整部分任課教師,老師的調整會讓個別學生不適應,如果是這樣,家長應該及時和學校、老師溝通,老師都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親近自己,我相信老師會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是不是學習科目增加了,孩子在短期內不適應造成學習成績下降了,如果是這樣不妨幫孩子有針對性的補補課,成績上來孩子自然就好了。

       第三,是不是家長給的壓力太大了,過高的要求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如果是這樣家長要調整教育策略,可以領孩子到野外玩一玩放鬆放鬆緊張的關係,打打親情牌,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很愛他

       第四,是不是因為孩子貪玩造成的,如果是這樣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給點壓力,讓孩子沒有機會去玩,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總之,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我想孩子的成績會慢慢上來的。





燭之光jy



英語萬能王


到了初三正是百米衝刺的時候,孩子竟然不再好好學習了,這實在叫大人著急又無奈,不過,先別急,也別對孩子大叫大罵,先找老師瞭解情況,如沒什麼大的情況,在來尋找孩子最近的一些情況,如,是不是最近學習加重了,孩子是不是結交了一些不愛學習的一些孩子,輟學的孩子,還有是不是戀愛了等,諸如有上屬情況,也別像是遇到洪水猛獸的驚慌失措,要耐心引導,一些話點到為止,切忌喋喋不休,沒完沒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心理特別敏感,叛逆,不要圖急於解決問題,反而結果適得其反,當然,若孩子沒有上屬情況,仍然不願上學了,大人也別心灰,就好好問TA,今後有什麼打算,學手藝還有別的什麼的,反正就是不能在家閒著。。。。


瞭明飛


到了初三不好好學習,總有個原因的,找到原因,才能知道應該怎麼辦。一般情況,都是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一種是初一初二的學習不夠好,到了初三覺得自己機會不大,沒有信心了。一種是因為父母的期望值遠超孩子目前的水平,比如孩子已經很努力了,可是成績還是隻能在中游,上一個普通高中還是有機會的,但是離重點高中還有很大的距離。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希望達到父母的期望,而且也很累了,所以想放棄了。還有一種是因為青春期問題,比如戀愛了,或者身邊最好的同學不想學習了,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覺得高中的生活毫無意義。最後一種情況是,遊戲或者網絡小說之類的耗盡了孩子的精力,無心學習了。

大概是逃不出幾種情況,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父母完全不瞭解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學習,本質上還是孩子和父母的溝通是存在明顯問題的。很多時候,孩子並沒有放棄,只是初三其它同學都開始更努力了,你的孩子就顯得有點落後了。


費羅教育悟


耐心的引導、不厭其煩地勸說,人為什麼要學習,如今的社會不學習就是個廢人,只能是一個殘缺的家庭,一輩子糊塗愚昧,永遠與幸福無緣。梁啟超(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史學家)教育子女,他一生寫給子女的家書超百萬字,字字都充滿了愛。最終造就了一個群星閃耀的家庭,一門九個子女,三個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是梁啟超的教子心血結果。


奇堯最棒


孩子已經升到初三了,卻不好好學習了,家長一定要及時和孩子溝通,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千萬不要打罵,初中孩子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發育的最關鍵時期,面對生活,孩子稚嫩的心靈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有時會很迷茫,逆返心理也很強,打罵只會事與原違,事得其反,所以堅決抵制棍棒教育。

家長耐心和孩子溝通,首先站在孩子角度告訴孩子知道他們學習任務很重,很緊張,孩子確實很累,目前我們所處大環境造成初中可以說是人生第一個拚博階段,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不能改變大環境,只能適應環境了。爸爸媽媽會陪他一起努力的。

瞭解孩子不好好學習的原因,功課跟不上了?還是和同學交往出了問題受到影晌了?或是老師一次不經意的批評打擊到了孩子的自信心?家長朋友們,一些在我們成年人眼裡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稚嫩的心靈上都會造成莫大的傷害,請大家重視。

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僅僅是貪玩不想學,那麼請告訴他,初三隨心所欲玩一年,換來的可能是一輩子不能隨心所欲的玩,也許他這一年的放縱與隨意可能換來他一生的沒有選擇與缺少尊嚴的生活,現在咬牙拚博三百天,以後可能會瀟灑生活三千天甚至更多,因為考不上好高中就意昧著進不了好大學,進不了好大學後面一糸列問題都是未知的了,告訴孩子聰明人是會權衡利弊趨利而行的,讓他認真考慮……

朋友們,回顧我十幾年陪孩子走過來,最深切感悟是:教育真的是一門學問,就和農業技術員果園修剪果樹一樣,掌握了技術你修剪的果樹會碩果累緊,如果技術不到位,那麼你只能在豐收時節看別人收穫了。

僅此文大家共勉!祝所有寶貝都有個幸福人生!


清清潯陽


許多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心裡有些小小的堵。

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們可能更多地把問題集中在孩子身上,然後一二三地列出孩子的無數個缺點,直至最後懷疑是不是生了個“假孩子”,於是,那些“人家的孩子”就成了自己孩子的比對,越想越氣,越氣越找不到出路。

想想,都讓人鬱悶地喘不過氣來。

這種情況的出現,絕對不是偶然的。誰家的孩子不是小時候聰明伶俐,惹人喜愛,為什麼大了,卻成了大人心裡的一根刺?這裡面有多少是大人自己造成卻又沒有察覺或是不願意承認的?

每個孩子都是張潔白無瑕的紙,最初的圖畫是大人在畫,然後才轉成孩子續下去。在這個過程中,做家長的需要付出的,比自己想到的要多得多。有時候,可能更多地關注孩子的物質需求,以為滿足了孩子的要求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思想引領。

孩子的學習,要從小培養,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體味學習的快樂,幫助孩子有個明確的學習目標,指導孩子找到好的學習方法……似乎,我們總會從這些地方找到缺失。

初三了,孩子不愛學習,實在讓人頭疼。只有我們自己能找到事情的根源,才能幫助到孩子。

如果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比如迷戀上了不該迷戀的東西(遊戲、小說或是過早地涉及了愛情),那就要好好的做點工作,儘早幫助孩子解脫出來。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要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不要總是無謂地說教,以免引起逆反心理。

如果是大人平時對孩子學習關注不足的問題,那就要好好地從自己的角度入手,改變過去的做法,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

孩子正是成長的關鍵時候,要充滿信心和愛心,多和老師溝通,多瞭解情況,多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煩惱,做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而不是做個判官,整天再孩子面前宣揚些所謂的大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