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易经》?

李冉静


窃思若要通易,最少需要三个点:看书 悟性 真师。

第一,看书。

易经只有一本,详细解释的书则如汪洋。仅推荐翻过的几本做入门书参考:

易分象、数、理。

一、入门书

1、南怀瑾《易经杂说》,大局观与综合性,学易比较好的入门书。

2、殷泉《易经的智慧》,详细解释64卦的卦意与卦内每一爻内的爻变,是易的象,学《易经》字面意思的较好书。

3、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对孔子易传的较好解读,易的理中偏向人文道理的解释。

入门这三本合在一起看有个模糊印象。

第二,悟性。

“书到今生读已迟”,有的人学易,闻一知十,自然通达,这上等悟性自然学得快,有的人学易,看着后边忘了前边,连天干地支一甲子的排列都背不来,这是下等悟性。如我一样的下等悟性,还是不要浪费时间学易为好,还不如好好读书好好上班做个老实人。

第三,真师。

若无真师点拔,自己一生苦追,最多通一部分,有点名气,但无法达到大的贯通,如宋朝的邵康节和明朝的刘伯温是大通。真师难遇,难知,多半隐藏在民间,连名字都听不到,且假的比真的多。窃以为真师首在德行和普通,不是故弄玄虚的半碗水。

学易到底做什么?为了算命,可以不学,为了算命赚钱?可以不学,为了名利双收?可以不学。为了观兴盛?可以不学,此易亡命。为了明大的理,加强自身修养,利人利己,可以学。

以上,是我这个外行不成熟的三五语,仅供参考。


天边的一团云


首先,需要摆脱《周易》卦爻辞的教条化所带来的长久桎梏——历史上,正是由于这种桎梏使得儒家经学逐渐异化了易经。现代人要直探本源,就要首先将周易定位到一种基于“六十四卦”符号系统的哲学思维,定位为基于这套符号推演的一种模型建构,以及一类应用的示范。这背后的含义是,周易绝对不是基于此种符号的唯一理论建构,不是唯一的应用,更不是应用的规范或标准。

那么,上面所说的本源,对具有科学文化背景的现代人而言,究竟是什么?可以说,是一套模式、一套思维模型。这种模型有以下特点:

包含64种模式(六十四卦),这是从“八卦”的基础模式上进行的二次演化,以此作为基本的哲学建构素材。阴阳、五行、八卦等这些最基础的模式与世界其他地域的古文明有相通之处,比如古印度人提出“四大”(地、水、火、风)学说,后发展为“五大”(地、水、火、风、空)、“六大”(地、水、火、风、空、识)等等基本模式。但六十四卦模式的独特性在于经过对八卦两两组合以后,其具有极丰富的模式表述能力,可以应用于自然、天象、天气、社会、人事等诸多领域,这一符号系统成为用途广泛的“模式图谱”。不仅如此,其独特性还在于它不是一套纯粹静态的模式图谱,而是模式分为稳定模式(静卦)和动态模式(动爻)两种表现形式。静态的64卦,配合每个卦至少6种变化,从而至少呈现384种基本动态模式(64×6)。并通过“爻变”,在任何两个静态模式之间建立转化途径,所谓“爻”其实就是描述两种静态模式转化过程的中间动态模式。《易经》,或者说“易学”,是指基于这种模式系统的理论建构和应用系统,所以《周易》仅仅是一个案例,而不是一套规范——《周易》是文王、周公等人应用这个模式系统的一个案例。

现代人把握本源去学习易经,归根结底就是要领悟模型(理论继承,比如“象数易学”、汉代的易学发挥,甚至进一步创新)、学会“应用”——即理学家所讲的“明体达用”。由于模型的哲学层次抽象和普适性,其应用范围自然无可限量,这完全取决于人的想象力和生产实践需求。例如,自古以来,易经的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占卜、预测;而对当时知识精英的儒家士大夫而言,由于儒家价值观和孔子等圣贤对易学的导向,这使得他们的易学应用脱离了民间占卜,而是多用于辅助决策——当然,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他们的辅助决策一般局限于趋利避害、为人处世、仕途经济的层面。



九地天心


易经~河图,洛书。连山,归藏,周易。

易经本意为容易之经。

河图为先天气象,洛书为后天地理。

上气下行则化物,下气上行则成风。故天地一气贯通尔。

连山者成于象,以象取易~意。

归藏者形于气,以术取易~意。

周易者全乎理,以理取易~意。

此为易经象术理,故能法相天地。

易道经不易~民生不易。

变易~变中求易。

简易~交流简易。

形成华夏民族人文变化之根基,故能经久不衰!羲皇立易太玄~太乙玄门,分化三教~人阐截。人者求完,阐者明理,截者取道。

人教至仁,阐教至德,截教妙术。

三教宗旨:阐明人生求完正理,以至仁至德妙术截取大道一线生机。

推演九流之术~星占相术遁医兵治艺。演家道为国道,铭大道于经传。

以无上智慧示道于易,

以无上勇猛证道于理,

以发明万化术道于流,

以四情八德治道于世。

易理术德,流于治世。

立易之初,趋吉避凶。使众生得利实惠而生起信仰。

立教之初,修身养性。使众生博学正理,生起信念。

立法之初,导善归真。使众生悔悟向善,生起正行。

大道至简,从易而行。

伏羲全称劈地开天太昊皇帝风祖伏羲氏。

女娲全称创世孕生孝慈圣母福主女娲氏。

自从盘古开天地,青莲创世孕生机。

万物相争只为命,因果循环不自知。

鸿钧老祖传道法,三清臻化渡有缘。

先入道者后成佛,得享神位自安然。

易掌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道演四生~湿,胎,卵,化。

一气成玄,其象在天。

生死轮回,其理在地。

天地奥妙,其数在中。

详参变化,其法盈虚。

夺先之机,得造化功。

因势利导,大法无为。

太乙玄门,分化三教。

传法封神,道术九流。

明灯指引,性了无生。


三教之祖


《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对于现代人而言,其实更应该修习《易经》的传部,而非《易经》的经部。

我们来了解一下《易经》的经传两部分别是什么内容吧。经部原名《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传部内容比较多,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子学派对《周易》的注释。

那么为什么说更应该修行传部而非经部呢?首先吧,立足于我个人而言,我更相信人定胜天,对卜筮方面我有点不感冒(并无辱先贤之意,只是觉得我可能确实读不懂……)

相对来说传部是《易经》经过演化,最后成为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典籍,多修习其实更有利于人的发展,里面还是有很多指导性的思想的,而且相对现代人来说,传部里面过滤掉了更多的玄学知识,加入了更多人文学问,所以也更容易理解一点。


仑头出租屋


首先,从思想上做好长期打算,不要想着一口就吃个胖子,看一两本书就想弄懂。

学习易经基础非常重要,如果基础没有掌握好,越到后面越感觉晦涩难懂。

建议每天识记一些基础,并把它记牢固,循序渐进。

比如第一天就记学个先天八卦是哪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按卦序记先下来。

第二天再研究这先天八个卦代表自然界的什么,乾代表天、兑代表泽(湖泊)、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坤代表地。

诸如此类。

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一点就要在生活上运用一些点。比如学了天干、地支,就学着用天干地支来记时间,今天当前是戊戌年癸亥月己巳日壬申时,天干“戊”五行为阳土、地支“戌“五行为阳土。天干“癸”五行为阴水,地支“亥”五行为阴水,似此每日学习应用,很快就可以突飞猛进。


易凡堂9168


《易经》文化博大精深,现代人学习《易经》,要首先从“三易”入手,即:一,变易;变易是说,世界上的人和事,以及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因此,学习《易经》我们要先知道适应“变”、“通”的道理。正确把握宇宙中万事万物,没有不变,非变不可的原则。

二,简易;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充分的了解它以后,就变成平凡且非常简单的道理。所以,《易经》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然而、宇宙万事万物在错综复杂多变,我们懂得了它的原理、原则以后,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三,不易;即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中,但是有一种永远不变的东西却始终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的这个东西是永远不变的,那是永恒存在的。

以上就是我们现代人学习《易经》文化,首先要懂得的三个大原则。


开心71972637


现代人学易经有一个通病,想借现代科技或数学规律破解易经。我们读完道德经后,许多人都自我认为了解道德经。老子著道德经是想用另一个方法描述易经。结果是道德经比易经更难懂。有学者认为现行的道德经不是原著,有过收改。易经有天地人的观点,道德经把它发扬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想通过道德经学习和了解易经难啊!孔子在系辞中讲到的方法和见解,我认为是学习易经的很好途径。对于古筮法和六七八九对应四象,应在实践中摸索。我对古筮法也有看法,请看我的《古筮法新解》。我是一直用古筮法起卦,按卦和爻动解卦。以前也用铜钱起卦,综合分析后,还是古筮法较准。学习易经,其目的借它能解决和分析问题,目标明确,心态自然宽。


紫薇圣人粉丝强


中国文化的很多东西都出自易经,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书不尽意。

还需要一点悟性啊!





波罗密2


首先你得明确学易经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学习人生哲理,加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看傅佩荣的易经解说以及视频即可,每个卦,当做故事去看,这样有趣味性。

如果是要学习术数,学习预测,这本书,可学可不学。懂易经这本书的不一定是预测高手,预测高手也不见的有多懂易经这本书,但是,通过对易经的学习,可以提高取象的水平。

站在普通人角度,通俗读物的角度,看易经,还不如看道德经,更加通俗易懂、实用,无论学什么,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提高自己。


易者说易


《关于《易经》与《道德经》的日常用处》

2018.11.17

中国古代二大经典在当代日常人类生活中可以是:

1.理解并应用《易经》内涵在对付人类各种疾病中成效最为卓越的是-----可消除各种癌症!

故凡是自称精通《易经》者却成了某种癌症专业户=此人是假冒伪劣品=严重歪解《易经》专业户.

2.理解并应用《道德经》内涵在对付人类各种疾病中成效最为卓越的是-----可消除高血压和消除心血管疾病.

所以中国这二大古代经典内涵不只是人类学习做人的精神食粮,也是对付现代各种难解疾病的良方,虽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

问题只是大量的会自称是掌握这二经内涵的专家,但又成了"因病医治无效"的专业户.这就叫坚持无知是坑害自己最有效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