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億銀行理財迎來鉅變,對你的錢袋子有啥影響?

近段時間,市場對銀行建立理財子公司的事,議論紛紛。就在昨天,銀保監會正式下發《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超20萬億規模的銀行理財市場迎來公司運作時代。

銀行向外剝離業務已經不是新鮮事,成立理財子公司更是關乎每一個老百姓的錢袋子。藉著熱乎氣,今天就來聊聊,銀行理財子公司是誰?為什麼要以這種形式管理理財?這對普通老百姓會產生哪些影響?

20萬億銀行理財迎來鉅變,對你的錢袋子有啥影響?

從銀行業務上看,其實可以分為兩大塊,一是表內,即吸收存款,發放貸款,這是銀行傳統業務;另一個是表外,即銀行理財,是銀行代理客戶理財的一種方式。理財子公司的前身就是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部門。從銀行脫離後,它的業務範圍主要為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等,不允許吸收存款、發放貸款。

那麼,銀行為什麼要設理財子公司呢?這裡面的直接原因就是,為了合規。

2018年8月末,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超過22萬億元。手握這麼多人的錢,風險也大總不能面面俱到,要找個值得信賴的人替他搞。原來的銀行理財因為涉及混業經營像個“沒規矩”的孩子,需要在法律上擁有可以確定的權責關係與地位,才更容易被“調教”。

前段時間“資管新規”出臺,要求商業銀行不得開展資管業務,成立理財子公司算是這項規範的落地之舉。

另外,之前銀行理財的“剛性兌付”機制一直飽受詬病,單設理財子公司也可以將表外理財業務的風險和表內業務的風險隔離開來,逐步打破剛兌。這裡,投資人需要注意,去剛兌是大勢所趨,未來所有的投資類產都會去剛兌。從風險保障的角度來講,銀行理財跟其他理財產品沒有區別了。

那麼,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這次下發的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有哪些內容需要重點關注?我們會獲得啥實質性好處呢?

20萬億銀行理財迎來鉅變,對你的錢袋子有啥影響?

1、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

此項一出,股市立馬沸騰。在前期已允許銀行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和公募理財產品通過公募基金間接投資股票的基礎上,進一步允許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銀行理財子公司進軍A股邁出一大步,入市資金增多了,對股市可是一個大利好。再疊加中美貿易問題暫緩加徵關稅等利好因素影響,今日上午A股和港股同步出現了3%的左右的暴漲,A股和港股市值半天激增了約2.2萬億人民幣。

2、監管不設置理財銷售起點硬性要求,銀行自行設置;

投資門檻向公募資金看齊,相比之前1萬元的門檻,這次的新規將理財子公司銷售門檻降到零,客群將進一步普及到小老百姓。這是銀行理財祭出的“大殺器”,意味著現金管理類產品可以1元起賣,並且可以想象,銀行理財產品特別是貨幣型產品對年輕人吸引將大大提高。

3、個人首次買理財無需櫃檯面籤;

投資者在電子渠道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後,就可以直接買理財產品。線上銷售門檻降低了,投資者的體驗也得到提升。的確,這年頭,有線上,誰還想線下跑一趟?這也十分符合互聯網銷售的大趨勢。

4、銀行自身不再開展理財業務,子公司也要自負盈虧;

下一步商業銀行通過子公司展業後,銀行自身不再開展理財業務。同時,理財子公司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有效防範經營風險向母行傳染。這裡投資人要注意了,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銷售,由銀行變成了銀行理財子公司,就意味著不管你是從何種渠道購買的銀行理財,最後負責人都是銀行理財子公司,不再是銀行本身。

而不管是大爺大媽還是剛工作的小年輕,雖然能買的起銀行理財,但是想“閉著眼”理財基本不可能的。投資者還是要注意明辨本質、選擇適合自身風險的產品。

目前,包括工、農、中、建四大行在內的20家銀行均已宣佈設立理財子公司(或資管子公司),合計最高出資資本金達1170億。

20萬億銀行理財迎來鉅變,對你的錢袋子有啥影響?

接下來,隨著這些公司的建立,會給市場帶來多大的改變呢,咱們拭目以待。

(注:本文系頭條財經“理財大賽、分享理財知識”活動參賽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