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中纪委表明态度:严厉打击问责环保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重要新闻」中纪委表明态度:严厉打击问责环保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已经引起中纪委的深切关注。近日,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名为《对生态环保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的文章,提出了一些问题,也表明了态度。

「重要新闻」中纪委表明态度:严厉打击问责环保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文章指出,在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个别干部错误地认为“环保督察只是一阵风,只要躲过就能轻松”,所以采取“以停代改”的错误手段,临时突击检查停产来应付环保督察。

除了敷衍整改、表面整改之外,个别地方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对汇报材料造假;还有个别地方污染整改的态度消极,无法落实相关的责任。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才导致许多环保污染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个别地方和相关部门的意识不强,政治觉悟不高,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不透彻。

作为地方生态环保的第一责任人,地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很好的履行环保职责,是严重失职。而在今年第八次全国环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强调,“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

翻阅2018年以来通报的环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典型案例,不难发现,处理的手段越来越丰富,譬如党内警告、开除党籍、书面检查、开除公职、政务警告、移送司法机关等。

「重要新闻」中纪委表明态度:严厉打击问责环保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地方“一把手”被问责成为常态。比如老崔在之前文章已经提到过的,吉林省辽源市原市委书记,因为一条河流的污染治理问题而被免职。

还有一件环保问题处理不好,多个单位和部门被追责,多人被处理。云南省昆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不当,七个单位28名负责人被问责,其中有7人是省管干部。

还有就是终身追责制的威力正日益凸显,即便是已经调离了,退休了,或者升迁了,也都无法躲过环保问责。最典型的就是广州市番禺区污水管网建设问题,三年前的水务局局长和副局长请去“喝茶”。

环保问题事关民族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从中央到地方,对环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进行打击惩处,广大老百姓拍手叫好,也必将推动我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