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五子良將靠什麼絕非武藝這麼簡單

曹操的五子良將是什麼呢?意思就是曹操在南征北戰作戰的時候最常用的五大先鋒將軍,分別是于禁、樂進、張遼、張郃和徐晃,于禁和樂進是元老級部下,張遼、張郃和徐晃三人則是後來投降過來的。

曹操的五子良將靠什麼絕非武藝這麼簡單

如果要和蜀漢五虎將比的話,那麼五子良將的功績肯定要高於五虎將,五子良將雖然敗過五虎將,甚至於禁投降關羽,那其領兵能力和識大體始終是要高勝一籌的。于禁可以在混亂之中整頓軍隊,而且計謀周全,為國家可以犧牲朋友之情,不念舊情,眼界大,後被曹操拜虎威將軍,食邑一千二百戶,當得五子良將之首,雖晚節不保,也不失為一名好先鋒。

曹操的五子良將靠什麼絕非武藝這麼簡單

樂進將軍不得不說,他曾是最委屈的一個老臣,因為不管張遼、張郃還是徐晃,他們降操以後,官職都力壓樂進,這就使得樂進有軍功跟隨曹操時間長還沒有投降的官職大,要是一般人這哪能受得了,而樂進卻始終保持初心,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得到曹操認可,以致於在官渡之戰後官職僅次於于禁。

曹操的五子良將靠什麼絕非武藝這麼簡單

五子良將中就屬張遼最有名氣了,原因就是張遼是五子良將中唯一進入曹操廟庭的,最有名的一戰就是以800人大破東吳10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後也稱這800人為“八百死士”,相當於現今的特種部隊。這重點說明張遼統兵的厲害性,就算是後期大病的時候也能令孫權聞風喪膽。

曹操的五子良將靠什麼絕非武藝這麼簡單

陳壽在三國志中這樣評價張郃道:“用兵巧變、善於用陣法,喜歡用地形優勢,就連諸葛亮對他也是忌憚。''最令曹操放心的地方是漢中之戰時夏侯淵被黃忠斬殺,軍心大亂之下,張郃穩當的率部隊安全的撤退到了關中地區,保留了曹魏精銳。後渡長江大破吳軍,在街亭擊敗馬謖,張郃不失為一員大將。

曹操的五子良將靠什麼絕非武藝這麼簡單

對於徐晃,把他算作五子良將之末沒有否定吧。徐晃自從降操後,跟隨曹操東征西討,戰功累累,遇事深思,很有遠見,而且為人謙虛,從不邀功請賞,這也至於在曹丕即位後才給了他右將軍之銜,在樊城解救曹仁,擊敗關羽,因為治軍嚴謹,時常鞭策自己,從而被曹操稱讚有西漢周亞夫之風。

曹操的五子良將靠什麼絕非武藝這麼簡單

五子良將武力強大,但卻又各有特色,于禁最擅毅重,樂進以驍果顯名,張遼沉穩對敵,張郃喜好巧變列陣,徐晃以嚴謹著稱。此五人,雖不能稱為最強,但是絕對是良將,是曹操先鋒的不二人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