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吗?为什么?

非常茴香豆


玄武门之变后,嫂子郑观音对李世民是个有点棘手的人物,李世民当时可没闲心考虑把嫂子郑观音纳入自己后宫。玄武门之变时,郑观音很可能正怀有身孕,要是后面生下个男孩的话,李世民怎么处置会很伤脑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成功发动玄武门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皇帝李渊随后将一切权力交予李世民。

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和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共10人随后全部被杀。这10人年龄都不大,最大的可能就十来岁,最小的可能还是婴儿。

要注意的是,这次清算只涉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不涉及女儿。一般情况下,过于幼小的男孩也不会被杀。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毕竟是政变上位,而李建成是合法的太子,太子齐王的儿子还在的话很容易被政敌作为旗帜聚集反对力量,李世民需要清除一切可能的隐患。

同时,李世民也是向追随自己发动玄武门政变的下属做交代。太子齐王的儿子不死,理论上还是李家皇室的王爷。有王爷和自己有杀父之仇,尉迟敬德等玄武门事变的积极分子也会睡不安稳。

郑观音的墓志中比较隐晦的提到,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本人正怀有身孕。古代没有B超技术,也不能提前确定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郑观音生了个男孩,对李世民也是一道难题。玄武门事变过去几个月后再去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也过于残忍了,但不杀的话,也是一个隐患,对下属也不好交代。

所幸的是,郑观音之后生的是女孩,李建成的第五个女儿。对李世民来说,这也是个最好的结果,不用去做比较艰难的选择。

李世民纳弟媳杨氏应该是玄武门之变后比较冲动之下的行为,有一定不好的政治影响。李世民是个很理性的政治人物,玄武门之变后的政治处理都非常合理,避免了大的动乱。历史上有很多政变成功但处理不好后续问题无法坐稳位置的案例。到郑观音生下女儿已经有几个月时间,李世民不会节外生枝给自己制造新的政治麻烦。

玄武门之变时,郑观音只有27岁。郑观音的墓志中,也大幅描绘了郑观音年轻时的美貌。作为美女的吸引力,郑观音此时肯定还有。玄武门事变后,郑观音寡居抚养女儿,一直到五十年后才去世,比李世民活的更久的多。


仁勇校尉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为斩草除根,也杀死了自己的10个侄子。太子妃郑观音和齐王妃杨氏在一日之内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失去了依靠和未来。

后来,李世民强纳貌美弟妹杨氏,并生下一子李明,而才貌双全的郑观音却孤独终老,那么李世民为何没有纳郑观音呢?


是不是郑观音不够貌美?并不是,郑观音才貌双全,端庄大气,墓志记载:“淑韵娉婷,明月皎星河之夕;韶姿婉娩,和风泛桃李之蹊。”任何美好的词汇放在她身上似乎都不为过。

是不是郑观音比李世民大很多?也不是,郑观音出生于599年,和李世民同岁或者小一岁。

是不是因为长嫂如母?也不是,郑观音嫁到李家要么和长孙皇后嫁到李家是同一年,要么在长孙皇后之后。也就是说,早年丧母的李世民并未得到郑观音的特殊照顾,也就培养不出那样的感情来。

其实,李世民不纳郑观音是基于政治考量的。而且郑观音也不肯屈就。


首先,郑观音的太子妃身份决定了其特殊性。如果没有李世民的政变,李建成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而郑观音就是未来的皇后,母仪天下。李世民杀死兄弟,逼父亲李渊下台本就为人诟病,这成了他人生的污点,他极力淡化这个污点,试图证明他是迫不得已的,他是被逼的。他又怎么敢再纳了曾经的太子妃,余生他只会把她软禁起来,供她锦衣玉食的生活,以示他的仁慈,也表示他登基的合法性。

而杨氏做为齐王妃,李世民即便纳了她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指摘,反而能笼络杨氏背后的杨家。但即便是杨氏,也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的很多年才纳了过来。

再者,郑观音背后的荥阳郑氏。荥阳郑氏是当时的五姓七望之一的贵族世家,如何处置郑观音,李世民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就会伤了世家大族的心,而这样的大家族又是极为注重礼教的。郑观音能被李渊选为太子妃,本身就说明了太子妃家世之贵重,这样的郑观音,先不说郑家会不会同意,李世民若强纳过来要放在什么位置?


最后一点,郑观音的娘家背景和曾经的太子妃身份决定了她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过完下半生。而她显然不愿意成为李世民的妃子,墓志记载郑观音:“罕御芳铅,独庄情於礼训。”说明郑观音是一个端庄大气、恪守礼教之人,并且荥阳郑氏的背景决定了她从小所受到的教育都是顶尖的,品性自然没话说,而且她和李建成即便不是很恩爱,也是有感情的,李世民杀了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她没有办法报仇,但也绝不会做他的女人,况且,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她很可能怀有身孕,虽然是个女儿,但也是她余生唯一的抚慰。

玄武门之变后,她被软禁在了宫中,在那里度过了五十年的时光,虽有锦衣玉食,却不是她的所爱,平生节俭的她从来都不爱华服、不喜胭脂水粉,独爱读书。而宫中多有禁忌,行动多有限制。

676年,78岁的郑观音在长乐门内去世。在第5女归德县主宅内出殡。


萧晓四姑娘


有一点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李渊跟杨广的关系。李渊从血缘上看是杨广的亲表哥,李渊在造反以前的爵位就是唐公,李世民得叫杨广表叔,杨广的女儿杨氏是李世民的表妹,这足以说明问题之所在了。

李世民与杨氏交情莫逆,有史实记载显示李世民与杨氏本来就是青梅竹马的恋人,还是初恋,只是因为政治联姻的关系李世民不得不迎娶长孙氏与长孙氏结盟。后来李元吉又因为政治元素阴差阳错的娶了杨氏,这让李世民很是遗憾。

在史实记载中,李世民在射死李建成的时候一点也不手软,但是在对杀李元吉的时候却手软犹豫了反而被李元吉用弓弦勒住,这李世民之所以会犹豫就是因为挂记杨氏,这杀李建成是既定目标,但是李元吉既是亲弟弟又是自己初恋的老公,好在尉迟恭及时赶到射杀了李元吉救了李世民。由此可见,在杀了李元吉以后,李世民趁机接盘娶了杨氏实乃水到渠成。而他长嫂跟他本身就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积淀,自然不会娶他。


优己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家的所有男丁,并将他俩妻妾几乎囊为己有。但有一个除外,那就是李世民的嫂子郑观音。莫非是郑观音年老色衰,无才无德!非也,郑观音的才貌只在杨氏之上,不在杨氏之下。那么,好色的李世民为何放过衣袂飘飘的郑观音?

李世民的母亲死的很早,虽然父亲妻妾成群,但真正关心李世民者寥寥无几。李渊没有起兵前,三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兄弟,一定是相依为命。郑观音嫁给李建成后,作为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郑观音少不了关心这两个打小没有母亲的兄弟。李元吉能够忠心耿耿跟着李建成,可以说和正观音的关爱密不可分。而李世民也从郑观音的体贴呵护中感受到母爱,感受到幸福,从内心对郑观音存有敬仰之情。这种情感使李世民不能也不愿,把曾经视作母亲的郑观音占为己有。

郑观音是太子妃乃天下尽人皆知,她的聪明贤惠也是无人不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幌子,就是李建成淫乱后宫。如果他再把郑观音揽入怀中,那自己不就是李建成第二吗!李世民在好色,也不至于糊涂如此。放过郑观音一马,不仅能为兵变正名,更能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可怜郑观音年纪轻轻就丧夫丧子,在孤独凄苦中,她目睹李世民的驾崩,看到长孙无忌的覆灭,见证了武则天的崛起,直到八十岁才走完痛苦的一生。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李元吉的齐王妃杨氏国色天香,是个男人都心动,李世民对她觊觎已久,后来甚至欲立她为皇后;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属于端庄大气型,李世民不纳她,更多是出于政治考虑。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杀了十个亲侄子以绝后患,后又逼迫老爹李渊退位。面对太子和齐王众多女眷,李世民大多将其纳入后宫,其中两个绝世美人——齐王妃杨氏和太子妃郑观音最为引人注目。

齐王妃杨氏为何被李世民纳入宫中,且倍受宠幸,为其生下一子,还险些被封皇后?其中原因,应有三点。

首先,因为杨氏天生丽质。

史载杨氏“玉貌雪肤,眉目如画”,是个绝代丽人,天生尤物,所以才能嫁给齐王李元吉当了王妃。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年轻女眷大多被李世民纳入后宫,最美的杨氏更不可能放过。野史传说李元吉在世时,李世民便已觊觎杨氏,甚至有两人私下偷情,早已劈腿的说法。


其次,因为社会风气开放。

隋唐时期,三纲五常这套束缚人性的伦理体系还未形成,寡妇再嫁十分普遍,唐代皇室有胡人血统,不提倡什么贞洁烈女,只要男女两情相悦,就可以光明正大在一起,何况是皇帝。

再次,此乃历史悠久的传统。

自古以来的战争中,被征服一方往往连人带财都成了胜利一方的战利品,女人作为最重要的战利品(可以繁衍生命),被胜利一方收入囊中的现象十分常见,直到近现代也是如此。另外,兄弟相互继承各自的妻子,也是从古至今普遍存在的传统习惯。


据《新唐书》记载,杨氏入宫后备受李世民宠爱,但似乎没有明确封号,宫内都称其为巢妃,她为李世民生下第十四子李明。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死,李世民想立杨氏为皇后,但遭到魏征等人强烈反对,只好作罢。

太子妃郑观音端庄大方,无长孙皇后类似,为何未被李世民爱屋及乌,纳入后宫?答案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

郑观音出身北朝望族,20岁成为太子妃,她温婉柔和,端庄大方,是一心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与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颇有几分类似。


玄武门之变后,郑观音成了可怜的寡妇,28岁的她颇具成熟风情,惹人怜爱,风流多情的李世民很想把她据为己有,但考虑到自己已经霸占了齐王妃,再接盘太子妃实在过分,因此便放过郑观音一马,反而对她十分照顾。

此后,郑观音一人孀居50年,独立抚养自己的女儿,直到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才薨于长乐门内,享年78岁。至于在此期间,李世民与郑观音是否曾有私情,不得而知,但李世民至少没有公开将其纳入后宫。


后世之人往往以此为由批判李世民乱伦好色,甚至捏造脏唐臭汉之说,实属无聊之举。相对其他朝代将罪人的女眷罚为官妓或奴婢,李世民接盘的做法不失为最具人性的选择。

正是:男人虽死,美女无罪;杀之可惜,闲着浪费;空房守寡,于心不忍;收归己有,不失双赢。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这里的开放,指的是李氏皇族的“性开放”。所以,有脏唐一说。

纵观唐朝一代,礼教崩溃,不拘礼法、不重贞洁,屡屡上演有违礼制的事情:夺弟媳、淫庶母、霸儿媳、公主再嫁等好戏。

唐太宗李世民在杀死兄弟李元吉后,迎娶弟媳杨珪媚;唐高中李治在当太子时就和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即武则天)偷情,继位后便将武则天纳入后宫;唐玄宗李隆基则和儿子争女人,将儿媳妇杨玉环纳为自己的贵妃;武则天掌权以后,和自己女儿公然包养男宠、淫乱宫闱;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很孝顺,竟然将自己的面首送给母亲武则天。

而且,公主再嫁,在当时也是成了风气。

《新唐书·公主传》载,唐代公主再嫁的达二十三人:计有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女八,肃宗女一。其中三次嫁人的有四人。

李世民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主要是考虑到郑观音太子妃的名份。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李世民还杀死了自己的十个侄子,也就是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儿子们。之后,逼迫李渊让位给自己。

按照成王败寇理论,李世民可以收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留下来的女人。这也是为了安抚这些女人身后代表的家族势力。但是,李世民唯独没有收郑观音。因为,郑观音有一个身份“太子妃”。太子妃就是未来的皇后,要母仪天下的人。有这个政治身份在,李世民是不敢娶的。

李世民不娶郑观音,不是因为郑观音是荥阳郑氏家族的人,属于山东世族。唐朝开国时,得到了关陇集团的鼎力支持,关陇集团势力庞大,威胁皇权。李世民即位以后,需要拉拢山东门阀氏族来打压关陇门阀贵族(军事贵族),提高皇权地位。但是,郑观音的身份太敏感,所以,他没有通过娶郑观音,来拉拢山东贵族。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其实这非常正常,因为李世民不是好色之徒,而杨氏也不是其他人所说的那样倾国倾城,简单来说这一场婚姻就是带有政治性的。杨氏的两次婚姻,一次嫁给李元吉、一次嫁给李世民,其实都是带有很强的政治性的,李家需要获得杨家的支持。因为杨家作为当时的关中世家大族,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李唐初期必须拉拢他们。

而李建成的妻子影响力远不如杨氏,况且当时李建成是太子的身份,李世民自然不会做出纳嫂的举动,如果做了,那就是让天下人都指着他的鼻子骂他。并且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大开杀戒,将李建成的儿子全部处死了,如此情况之下,郑氏怎么可能愿意嫁给这个深仇大恨者。

再有郑氏虽然被特赦,但是最后依旧是被逼死了,也就是说李世民早已经下了杀心,郑氏其实也在其中。因为毕竟李建成是太子,这是李世民所无法改变的,李世民能够做的就是除掉所有潜在的威胁,因为玄武门之变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太子的党羽还是没有被肃清。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表现实在是非常出色,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宫廷政变,可以说本来李建成是有机会扳倒李世民的,但是十分可惜的是李建成缺乏那种破釜沉舟的魄力。简单的来说李建成就算成功诛杀了李世民,也不敢直接废掉李渊,如此李元吉就将成为最大的赢家,李世民就是看透了这一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全部给收拾了。


小司马迁论史


禁止再嫁

首先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纳李元吉的老婆杨氏为妃,不仅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李世民有没有纳杨氏为妃,还和当时的法令有关。从隋朝开始,就有规定九品以上妻,五品以上妾夫亡之后觉禁止再嫁。唐朝则是规定了王妃、公主、县主有子者夫死不能再嫁。而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和李元吉是有子的,所以按律是不能再嫁的。很显然李世民也是遵守了这个律法的。同理,李建成的太子妃也是有李建成的子嗣,所以也只能替李建成守寡。而武则天则是钻了没有后代的这个空子。


立后风波

史书上记载杨氏受到李世民的宠爱,在长孙皇后死后还想立其为后,被魏征禁止了。下面来分析分析这个记载的真实性。

第一,前面也说了,杨氏已经是夫死不能再嫁,所以李世民一直没有纳杨氏为妃。如果说李世民可以打擦边球纳妃子不属于女子再嫁,但皇后更是正妻,则更不可能了。这点李世民是知道的。

第二,既然这么恩爱,那么为何只有一个儿子出生?皇帝喜欢哪个女人多一点,看看他和那个女人的后代有多少就知道啦。若是李世民真的这么喜欢杨氏,贪恋其美色,为何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在至少贞观八年之后才出生,还是唯一一个孩子。

第三,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相比较史书只记载了杨氏的短短几个字,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则是记载的更多一些。若是李世民真的这么喜欢杨氏,史书上记载的应该更多一些。

第四,继承人的问题,杨氏若是真的受到李世民的喜欢,那么她的儿子就是下任皇帝的热门人选之一,当时李承乾为何只和李泰来争夺皇位?

通过这几点疑问,在下认为李世民应该没有那么宠爱杨氏,到底是报复还是可怜其居多,我想应该是可怜居多吧,不然也不会传出立后风波一事了。


这样说来李世民都没有纳杨氏,更何况要去纳他的嫂子呢?不过李世民还是让其衣食无忧的生活了下去。


淡看天上月


李世民杀了兄弟李建成与李元吉后,纳了弟妹杨氏,而没有纳嫂子郑观音。这绝不是郑观音年老色衰,也不是李世民不垂涎郑观音的美色;而是李世民权衡利弊后故意不纳郑观音的,他要充分利用郑观音以便利益最大化。

李世民帝王之术炉火纯纯青,对于女色他拥有得太多,也不缺郑观音一个。他不纳郑观音为妾,一是向天下人宣示他取得政权的合法性;二是向天下展现他的大仁大德,废太子李建成及其儿子都被斩杀,留太子妃及其女儿存活,就是他的大德;三是舍郑观音一女而得数十女,这是很划算的,娶了郑观音天下侧目,不娶郑观音其它的都可以娶,多好的买卖。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取得了大唐的最高权力,对于兄弟们的妻妾,他都是择优而娶,以充实后宫。但是大哥的正妻郑观音是父皇册封的太子妃,不是一般的妻妾而是全国臣民都知道的重要政治人物。郑观音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她就是未来的母仪天下的皇后,是全国臣民都知道的人物,因此李世民不能娶郑观音。

郑观音出身于后魏望族荥阳郑氏,16岁嫁唐国公李渊之长子李建成。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李建成被册立为皇太子,20岁的郑观音成为皇太子妃。公元626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政变,郑观音夫死子亡,之后一直孀居50年多年,于公元676年薨于长乐门内,享年78年。郑观音死后,从第五女归德县主宅第出殡,于亡夫李建成合葬一处。


大秦铁鹰剑士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并于政变中杀死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让他们的妃子成为了寡妇。


不久后,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继位,成为皇帝的李世民立马纳了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为妃,却没有再对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下手,一直让很多人感到不解,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郑长的不好看吗?郑观音能成为太子妃,容貌自然不会差,有记载也称郑长的韶姿婉娩、端庄大方,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气质,而且当时的郑观音也才二十八岁,还年轻。所以郑的容貌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没纳郑观音可能只是因为他对郑没有那么喜欢。毕竟不是长的好看,就是能打动李世民的,郑观音可能只不过不是李世民喜欢的类型而已。

李世民喜欢的类型是那种漂亮又性感的,比如像杨氏那样玉貌雪肤、眉目如画的。正因为杨氏符合他的口味,他在一见到杨氏后,才会立马被杨氏深深吸引,对其相当喜爱,甚至拉下老脸来纳了杨氏,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他还曾一度想立杨氏为皇后。


对于杨氏,他是太宠爱了,所以当时忍不住要纳她为妃。而郑观音不是他的菜,他没必要再拉下老脸再去纳郑观音。

而且若纳郑观音为妃,李世民将受到更多世人的指责。郑观音可是太子李建成的正室,是原来的太子妃,按正常程序她应该成为皇后母仪天下的,她的地位太特殊了。

在此之前李世民杀了兄弟,纳了一个杨氏,名气已经够臭了,他的形象伤不起了,他也不敢再纳一个郑观音了。



其实他只纳杨氏也是有政治因素在里面的,杨氏出生于弘农杨氏,是当时重臣杨恭仁、杨师道兄弟的从侄女,纳了杨氏则可以与杨氏家族拉进关系,获取他们的支持,让自己收益。这就好比三国时期刘备纳寡妇吴氏是一样的道理,吴氏是蜀汉重臣吴懿之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