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为何关羽最终都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

諾壓壓壓壓壓最有愛的說丶


关羽的“汉寿亭侯”可不是曹操封的,是时任司空的曹操,向汉献帝上表,由汉献帝封的。

可千万别小看这个汉寿亭侯,东汉的爵位沿袭西汉及秦朝的二十等爵位制,但增加了等 级,爵位最高的依次是王、公、侯,其中王和公是用来封皇子,普通人封不上,当然曹操是个例外。

侯爵位已经是第二十级爵位,侯又分为列侯和关内侯,列侯大于关内侯,列侯有封地,而且可以世袭,关内侯没有,列侯根据食邑大小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羽就是封在汉寿这个的亭侯,并且有封地,封地有一亭或数亭。

关羽的爵位是第二十级列侯爵位中的亭侯,而且这个爵位跟官职没有关联,只有有功劳之人才能受封列侯。

关羽这个爵位有多牛,常例说明:200年前后,当时的刘备阵营,刘备的官职是左将军领豫州刺史,爵位是宜城亭侯,与关羽地位一样,而且刘备阵营只有刘备与关羽有爵位,其它人都没有。再看曹操阵营,曹操本人官职司空,位列三公,但爵位是费亭侯,跟关羽处于同等地位,曹操手下于禁官职是裨将军,爵位是益寿亭侯,也和关羽同等地位。张辽官职中郞将,爵位关内侯,低于关羽的汉寿亭侯。徐晃官职裨将军,爵位都亭侯,和关羽同等地位。

虽说当时关羽在曹操阵营官职是个偏将军,是将军职位中最小的,但爵位已经和曹操处于同等地位,而且是大汉皇帝汉献帝封的,如此荣耀,关羽当然自豪。

关羽在公元200年就受封汉寿亭侯,19年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当时刘备阵营得到汉献帝封爵位的只有三个人,刘备、马超、关羽,而张飞的爵位是刘备封的,理论上刘备没有资格封张飞爵位,即使封了,也不如关羽的汉寿亭侯含金量高,因此关羽一直保留汉寿亭侯的爵位,直到219年去世。

正因为关羽如此看中大汉皇帝封的汉寿亭侯,因此不在意刘备的加封,一直以汉寿亭侯的爵位自居,而且关羽一生忠勇,这也从侧面说明关羽忠于汉室。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其中一条就是:降汉不降曹。

曹操奏请天子,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关羽、张飞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大哥是汉室宗亲。

在关羽心目中,刘备是匡扶汉室的。

但其实刘备不是,刘备和曹操、孙权一样,都是想割土裂疆,自立为王。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等人,是曹操的私臣,而不是汉臣,这一点,和荀彧不一样,荀彧是汉臣,而不是曹操的私臣。

关羽和张飞,虽然都跟着刘备,但是,二人的政/治目标是不一样的。

张飞,是刘备的私臣,不管刘备做什么,张飞都会跟着刘备。

但是关羽不一样,虽然关羽也跟着刘备,但是在关羽心目中,自己是汉臣。

关羽跟着刘备,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关羽跟着刘备是准备匡扶汉室的。

但是,刘备和关羽想的不一样。

刘玄德自立汉中王。

关羽很郁闷,刘备自立为王,其实是僭越,是“不臣”的表现。

关羽不能直接指责刘备,关羽不愿意伤害桃园结义的感情。

于是,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主动进攻曹操,向汉室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实,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根本没有得到成都的允许。关羽是自作主张出战,所以,当关羽要求孟达、刘封增兵援助自己的时候, 刘封、孟达直接拒绝了。



吕子明白衣渡江,关云长败走麦城。

马忠设伏,捕获了关羽。

关羽被杀,关公成圣。

关羽之死,虽然不能完全说是刘备的责任,但刘备对关羽显然是不满的。

襄樊之战打了大半年,成都方面没有一点动静。虽然汉末通讯不方便,但是,半年的时间,信使就是滚着走也滚到程成都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刘备放弃了关羽,刘备放弃了荆州。

关羽之死,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而死:身为汉臣,虽不能振兴汉室,却要为汉室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因此,虽然关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而走,但是一直念念不忘自己是“汉寿亭侯”。


王俊杰猛


近日有网友提问:经过曹操的举荐,关羽获封“汉寿亭侯”。按说曹刘两家本是对手,关羽为什么千里走单骑离开曹操后,仍以汉寿亭侯自居?这似乎有点不合常理。

1、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什么爵位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什么爵位。关羽,汉寿亭侯,死后追封“壮缪侯”;张飞,先封新亭侯,后封西乡侯;马超,先封都亭侯,后封阨乡侯;黄忠,封关内侯,死后追封“刚侯”;赵云,封永昌亭侯;死后追封“顺平侯”。

需要说明的是: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从亭侯开始起步的;张飞、马超在蜀汉立国后提升一级为乡侯;黄忠至死只是关内侯,赵云至死只是个亭侯,他们二人死后追封的只是谥号爵位,没有实质意义;关羽、马超的亭侯均是东汉朝廷册封的。

2、关羽的亭侯爵位其实不低

按照汉制,军中侯爵以小到大依次为:关内侯、亭侯、乡侯、县侯。在汉朝,通过军功获封其实非常难,飞将军李广终其一生没有封侯,其子李敢霍去病出战,出生入死获封关内侯;曹操的祖父曹腾,则是汉桓帝时获封的费亭侯。

关内侯、亭侯的门槛相对较低,而乡侯、县侯若非皇帝格外赏识或建有奇功,是非常难以获得的。因此关羽获得的亭侯,爵位其实不低。而且和张飞、赵云、黄忠不一样,这些人的爵位是由刘备蜀汉政权册封的,关羽的爵位是在朝廷皇帝那里“备案”的。

关羽千里走单骑离开曹操后,仍以汉寿亭侯自居,其实与蜀汉政权的立国之本一脉相承的,即忠汉、忠君,用的是汉朝皇帝的册封。虽然有曹操的举荐,但授爵的是汉朝皇帝,跟曹操并没有关系。

3、关羽为何被追封“壮缪侯”

关羽死后被追封“壮缪侯”。关于“缪”的读音,自古就引发了很多争议,并直接影响到这个谥号是丑谥、恶谥还是好谥的判断。

持正面看法的人认为,“缪”与“穆”音同甚至就是同一个字,而“布德执以曰穆,中情见貌曰穆”,推行道德而主持正义叫“穆”,内心所想表露于外叫“穆”。

持反面看法的认为,“缪”虽为多音字,但均不读“穆”字音,正确读音为miù,而名与实爽曰缪,就是名与实不相符叫“缪”。

根据记载,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有大功,死后安葬时周王朝制定了谥号法则。这个法则被后朝后代所沿袭,其中对于“穆”、“缪”均有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关羽的“壮缪侯”称呼,真实反映了刘备和蜀汉文官武将对关羽的评价。其实,直到明朝之前并没有人认为不妥。

但明清两代,关羽被推崇备至直至神化,按照国人的习惯,既然“武圣”都是“圣人”了,就应该没有任何缺点,应该是完人,因此对于“缪”字的解读开始推陈出新,并推翻了前人的说法。


指动济南


汉末三国的列侯从低到高分成四类,分别为亭侯,乡侯,县侯,郡侯。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最低一级的有封地的列侯,仅比关内侯稍强。关羽之所以很拿这个亭侯当回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凭战功赢来的东汉中央给的正牌侯爵。公元200年关羽万军之中刺颜良于马下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代表汉室朝廷册封关羽。乍看没什么,但要知道,除关羽外整个刘备集团从朝廷手中混来侯爵的也无非刘备和马超等少数人而已,弥足珍贵!张飞,诸葛亮等人的都是刘备给的非法侯爵。


2,再参照一下刘备,曹操,孙权的爵位,关羽绝对有理由骄傲。196年,刘备和曹操皆为镇东将军,分别为宜城亭侯和费亭侯。前者的亭侯一直用到219年,向朝廷上表自立为汉中王才上还亭侯印信,后者一直到213年称魏公才扔掉亭侯爵位。

什么概念?关羽在一二十年时间里爵位能与刘备平起平坐,够厉害了!219年孙权派吕蒙奇袭荆州搞死关羽后才当上南昌侯,郡侯级别。


3,关羽素来以汉臣自居,从他对朝廷的汉寿亭侯很宝贝而对刘备给的前将军不感冒就看的出来。刘备以汉中王身份封关羽前将军,关羽压根看不上,借口不愿与后将军黄忠同列,实则他不认为刘备有权利加封自己,更没资格自立为王。

汉寿亭侯,体现了关羽的骄人过往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这就是他始终以此自居的根本原因。

END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


司马砸光


这个“汉寿亭侯”并不是曹操封给关羽的。而是汉献帝封的。曹操只是向汉献帝上了一个表。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也就是说,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大汉朝廷封的。名正言顺。

第一,在汉代,封侯是很难的。除非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公侯伯子男,侯爵是很高贵族等级了。能够封侯,是光宗耀祖的伟业,当然倍加珍惜。再小的侯爵,那也是侯爵呀。

就拿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来说,武艺超群,一生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最后还是没有封侯,留下了“李广难封”的历史遗憾。

关羽出身寒微,能够封侯,是对其个人奋斗的充分肯定,所以倍加珍惜。话说回来,中华几千年,又有多少人能从社会底层奋斗到王侯。

第二,关羽的“汉寿亭侯”来路很正。

面对河北军兵,关羽单刀匹马,直入万军之中,力斩颜良,遂解白马之围,立下不世之功。曹操于是上表汉献帝,封关羽“汉寿亭侯”。

可以说,这个汉寿亭侯,是关羽靠自己的武力,在战场上拿命换来的,每每说起汉寿亭侯的名号,自然会想起往昔的神勇岁月,当然倍感自豪。

而且,这个爵位是汉献帝所封,来路很正。其实,刘备、曹操、孙权他们的职位以及他们下属的职务,名义上都是汉献帝所封所赐,都要给汉献帝这个“天子”上表的。大伙都这德性,关羽当然心安理得。


上将嗳福斯


关羽跟着刘备混固然有兄弟义气的因素,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真正忠诚的对象是汉室。

汉寿亭侯”是以汉献帝的名义册封的,不管是不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爵位都代表了最为正统的皇家册封。所以对于忠诚于汉室的关羽尤为看重。即使后来刘备封关羽更高的爵位,关羽都认为是对汉室的亵渎,所以才有了关羽绝对接受刘备封爵的事件。刘备自封汉中王后,关羽发起“樊城之战”的孤军北上,和之后的刘备不救援,就是两人关系产生裂痕的证明。

备自封汉中王是关羽不能接受的,关羽不拥护是刘备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必须有一个人要死。刘备是自家大哥,关羽不能怎样。关羽选择了悲壮的孤军北伐,要么成功则匡扶汉室,要么失败则血染沙场。至于刘备东征孙吴的复仇之战,只不过是打着报仇的幌子,收复荆州战略要地而已。

本质上说,刘备手下的关羽和曹操手下的荀彧是一类人,他们追随自家主公,却更希望自家主公能够匡扶汉室江山。关羽和荀彧死亡都是非正常死亡,死亡的时间节点都是刘备、曹操称王的前后。主公一旦称王,就代表着主公对汉室的谋逆,也代表着他们理想的破灭。荀彧自杀,关羽孤军北伐何尝不是自杀之举。


尔朱少帅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招儿,非常有杀伤力。相当于对献帝的汉朝廷的封爵等有效政治资源,预设了一道管控防火墙。除非曹操同意,基本没有人可以轻易拿到汉朝廷的封爵。

关羽这个汉寿亭侯为什么得之不易。恰恰,那时候关羽为曹操所用。曹操集团利益与朝廷利益貌似一致。一边有曹操同意,一边有朝廷制度,吻合了。后来关羽寻得兄长,归队刘备集团,再难遇到这样机会。而且,这一爵位名号也代表了关羽曾经为大汉朝廷出力的证据。

作为一代名将,个人的品牌价值也是需要背书的,这个第三方证明机构就是大汉朝廷。当然是一种至高的荣耀。

谢谢!


何亚狄


1,封侯,是军人的最高荣誉。

关羽这个汉寿亭侯到底有多大?亭侯是最小的侯,上面还有乡侯、县侯。汉代的亭是1千户人家,也就是说汉寿的这个亭,管辖内的1千户人家的赋税不上交朝廷,是关羽的工资。这么看也不算少了。问题是关二爷后来独领荆州,承担着刘备半壁江山,甚至打得曹操想迁都,以当时关羽的实力,手下掌管着的亭750个以上。但即便是这个时候,关羽也是极为重视自己这个亭侯爵位的,到死也是以君侯自居。

汉代初期有白马盟誓:非刘姓不能封王,非军功不能封侯。

侯,是爵位,但注意细节,侯是军功爵!这才是重点。立下赫赫军功的人才能封侯。这是军人的荣誉勋章。你干到三公,干到御史大夫,在军人的眼里那也不如封个侯,因为侯是对勇武的认可。

“当年万里觅封侯”,封侯,是中国古代忠臣义士、英雄豪杰的终极梦想。封王,那是准备闹独立了,当丞相,文职,没意义。侯,是武将的顶峰,既是良将也是忠臣。你要说我:万里觅封王。这就属于题反诗了。

而且,同样是军功爵,同样是侯,还是有差别。

诸葛亮是武乡侯,乡侯,比亭侯大一级。也是军功爵。但是,乡侯的军功表彰的是战略指挥,运筹帷幄的层面。亭侯虽然小,但这是二爷两军阵前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跟诸葛亮那个乡侯性质完全不同。

所以汉寿亭侯转换成现代语言就是:关二爷凭着真本事,上阵杀敌,获得的军人最高荣誉认证。

2,认证机关:大汉朝廷,天子汉献帝,保举人曹操。

还得说诸葛亮的那个武乡侯,那是他自己封的。张飞的新亭侯是刘备封的。关羽这个汉寿亭侯可是当时的正规朝廷,走的正规程序,经过丞相曹操推荐,由天子正式下令封的。所以,这个问题中说的:曹操封关羽。不准确。这么说性质就变了。

而刘备集团也一直以汉家正统自诩,总的来说,在当时,二爷这个亭侯的含金量是杠杠滴。

在关羽眼里,什么武乡侯、什么新亭侯,那都是伪职。我这个亭侯是皇帝封的,你们那是省长封的。

为啥他那么看不起黄忠:同样是军人,但我加黄V了。

而二爷一直以汉寿亭侯为骄傲,其实也是以大汉忠臣良将自居。朝廷认可他,他也认可朝廷。


锐视觉何老师


首先,关羽的汉寿亭侯不是曹操封的,至少名义上不是曹操封的,而是汉献帝颁发的爵位,是正儿八经的走了合法手续、国家认可的爵位,各路诸侯都会承认,是“全国粮票”,货真价实的“硬通货”。而不像江东的孙权那样,搞“地方粮票”,自己刻个“萝卜章”,朝廷不会认可。严格的说,除了朝廷颁发的爵位,其他都属于山寨版的。

关羽获得这个爵位也是实至名归。在官渡之战的初期,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计策,突袭白马,关羽作为先锋官,一马当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冲敌军大将颜良而去。颜良突然受袭,估计有点发懵,脑子短路,措手不及。关羽在数万敌军的见证下,直接刺死了颜良,斩首而归,敌军大乱。曹操乘胜而进,袁绍大败。战后,曹操非常高兴,专门上表,为关羽请赏,朝廷封他为汉寿亭侯

虽然,亭侯是爵位最低的列侯,但对于草根来说,要封侯也不是那么容易,汉将军李广那么牛,到最后也没捞着,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曹操和刘备一开始也只是亭侯,刘备为宜城亭侯,曹操为费亭侯,刘备一直用到称汉中王,曹操则一直用到称魏公。所以,汉寿亭侯并不小,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羽在爵位上与曹刘平分秋色

因此,关羽很珍视这个爵位,在各种公文上,很自豪的盖上汉寿亭侯的印信。一来,确实值得骄傲,老子是天子明文封的侯;二来,在天下纷争、诸侯并起之时,坚持用大汉朝廷的封号,表示自己对汉室的忠心。关老爷忠义千秋,彪炳史册,良有以也


饮水君


不讲那么多道道了,就说两个理由吧。

第一,关羽的封号是寿亭侯,之所以后来都特别强调叫“汉寿亭侯”,关键在这个“汉”字。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正是宣扬刘备是正统,曹操是篡位的“汉贼”。关羽封侯,是官渡之战后,关羽因解白马之围,斩颜良战功着著,由汉献帝亲封的“寿亭侯”。关羽降过曹操,演义中土山约三事中,最重要的是“降汉不降曹”,这也是美化和掩盖这段投降的不光彩历史,特别强调指出,这个侯是姓“汉”的。

第二,汉寿亭侯这个官职并不低了,大家都记得有个成语叫“李广不封”吗?战功着著,甚至战死沙场的飞将军李广,至死都没能封侯。侯爵之上,就只有公、王两级了,汉高祖刘邦在除掉韩信,英布等功勋后,下诏此后异姓决不封王,所以在曹操请封魏王之时,连荀彧都与之绝裂了。也别信刘、关、张是异姓兄弟之说,至刘备成都称帝时,张飞也只是封到西乡侯,不可能封公封王的,关羽也最多只能封到侯了。虽然亭侯比乡侯低一级,但和汉献帝这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封的,比刘备这个自封皇帝所封侯爵含金量高很多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