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将怎样进行?哪些中国城市更有发展潜力?

同剪西窗烛


未来城市竞争决不是单个城市经济体的比拼,而是看城市的影响力、辐射的范围、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和突出的中心地位,这需要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交通、医疗等全方位的实力。这些既是评判发达地区的标准,又是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

目前地位最高的十大城市,九个是之前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四个直辖市不必说,其余五个广州、成都、西安、郑州、武汉,都是副省级省会城市,在各自区域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影响范围很广,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带动区域发展。

南京排第十,也是副省级省会城市,近期传达的“关于提高南京首位度积极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决议”精神,要求尽快实现‘’宁镇扬一体化‘’,推进南京经济圈跨区域建设,带动镇、扬、淮、滁、芜、马、宣等七城市的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国家明确南京的作用是跨越省际的,要发挥城市群核心组织作用,串联长江经济带。





漂飘12


毋庸置疑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肯定是第一梯队。至于其他城市根据今年上半年各大城市经济总量排行榜显示,前十强城市除北上广深之外,剩下的前十城市分别为,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以及杭州。而在此值得一提是南京,虽说去年南京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十一位,但其综合实力与其他六座城市相差无几。

言归正传,我个人认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引擎在于“科研”与“教育”。在前十强城市除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当中,科研教育最完善的应该就是成都、武汉、杭州和南京。武汉、南京不用说,都是老牌的教育科研基地,特别是武汉不仅有教育基础,这几年教育质量发展也很快很不错,其市内的武汉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均位列全国前十名。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应该是成都和杭州,成都和杭州最出名的都不是自身教育,但其教育实力也不不可小觑,特别是杭州其市内的浙江大学综合实力能进全国前三。

此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黑马城市安徽省省会“合肥”。可以说合肥这座城市在十年前并不起眼,但现在回过头一看,合肥俨然已经成为“华东长三角城市群”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炙手可热的发达省会城市之一。当然其科研教育实力也非常雄厚,虽说在高等大学数量上与武汉、南京等省会城市还有差距,但其随着这几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已经是让武汉、南京两座有着丰富科研教育基础的省会城市自愧不如。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除以上城市外,我国还有类似于西安、郑州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以及长沙、沈阳、贵阳、济南等较发达省会城市潜力巨大。而在此值得一提的特别是郑州和西安两座城市。首先来说郑州,郑州相比较其他城市只是后起之秀,但作为后起之秀的郑州去年经济总量已经高达九千亿,距离万亿俱乐部也仅只有半步之遥。且今年上半年郑州经济增速进一步加快,高达百分之八,而年底则有希望成为中部第三座迈入万亿俱乐部的省会城市。

至于西安就不用多说,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十三朝古都”之一的“西安”,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虽然说去年西安的经济总量只有七千余亿,但好在其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名义增速已经高达百分之十六,这样的成绩在整个中西部地区都可谓首屈一指。再加上今年初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成立以及“网红城市”的建设,吸引大批游客慕名前来,其未来城市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以上几座城市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未来我希望这几座城市都能够携手共进、互帮互助,为地区经济繁荣稳定发展作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


武汉小斑马的晚年生活


未来第一梯队1.北,上,广+深

短时间内杭州为1.5梯队

未来第二梯队2.天津,重庆,苏州,武汉,成都,南京,郑州,西安顶级区域第二,大区第一的城市。

未来第三梯队3.长沙,合肥,青岛,济南宁波,济南,无锡,佛山,东莞,福州,厦门,南通小区域内第一的城市

未来第四梯队4常州,烟台,泉州,徐州,太原,南昌,兰州...

东北没排名,因为不知道东北未来会怎样


Mr二二一


北上,自然不必多说。

广深虽然为一线城市,但是与北上差距过大,与二线差距较小,深圳作为创客之都,依托华为,腾讯等新兴科技公司,有本钱在新一轮竞争中屹立不倒,广州今年被普遍唱衰,我不十分赞同,但也要可取之处,但广东作为广东省会,又有华南理工,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未来城市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毫无疑问。

我认为,与广州,深圳在将来位于同一地位的,还有人才聚集大地,长三角的南京和杭州市。说到这肯定有人喷我,我说的不一定是真理,但一定比你想当然的冥顽不灵有道理。

南京和杭州,是人才集散地,这点不需要多说,无数来自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人口大省的人来到这里,杭州不必多说,作为一个经济活力更甚于广州的城市(除了体量,这也是广州面对杭州唯一的优势),在未来可以预见,是中国前五的城市,南京是长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其大学质量是不容置疑的,中国大学第三城。

第三梯队,将有天津,成都,武汉,重庆四座城市,天津作为北京陪都,自然可以吸引过剩人才,成都,重庆是西部的开拓者,武汉是中部的佼佼者,必将赢来好的发展。

第四梯队,将有西安,合肥,长沙,郑州,苏州(苏锡常),沈阳(大连),青岛(济南),福州,昆明,宁波10座城市,西安是西北中心,中国大学第五城,合肥坐拥长三角,国家级科学中心,人才大省安徽省会,长沙湖南省会,三所985中国第三,郑州是铁路枢纽(虽然削弱),中原核心,苏锡常背靠上海,沈大东北中心,青济山东人才,经济大省的双核,福州坐拥东南,昆明四季如春,中国与西南国家交往的前哨,宁波是经济高地,港货运中心。

第五梯队,将是南昌,石家庄,太原,徐州,泉州,厦门,珠海,东莞,烟台,哈尔滨,长春,兰州,贵阳,南宁(锡常可能在这,同理,青济,沈大也有可能)。

剩下还有大约三个梯队,就不多说了。


踱客


今天写几句不用证据不着边际的话,二个提问揉在一起回答:

未来城市的竞争,将集中在人才方面,但区位、环境两大因素也很重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西向经济将逐步成型,中西部将迎来全面发展,将崛起一批带头城市,东部有的城市将会遇到瓶颈,国家经济将渐趋平衡。

1.人才

这么多年。东部都是依靠强大的经济和资本对中西部实行虹吸,造成了东中西之间较大的不平衡,中西部成了东部的人才和人力输送地,东部强大的经济是怎样形成的?政策!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随着市场要素的变化,外向型经济逐步转向依靠内需,国家政策也在慢慢调整,近年来东部的吸引力开始减弱,中西部一批城市开始崛起,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强,这种趋势会继续下去,虽然东部未来几年会继续利用经济和资金优势参与到人才的竞争,但这种方法是难以为继的,自己造血能力不强只靠买血很难长期支撑。

几年以后,东部有的城市会遇到发展瓶颈,甚至开始衰退。别以为我是危言耸听,历史能让乡村变成都市,历史也能让都市走向没落。开封洛阳是怎样让位于郑州的?底特律是不是面临破产?安庆是怎样从长江五虎中消失的?为什么这么说?

东部城市在未来的竞争中会面临更加严酷的环境。

一是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东南亚、印度等,还有将来非洲也会加入到竞争中。东部原来还有中西部支持帮助,现在中西部自己要发展了。

二是内部竞争,原来中西部为东部提供大量的廉价人才人力,支持东部参与竞争,现在不仅不能完全指望中西部,中西部反成了竞争对手,截留人才和人力。原来中西部市场几乎都是东部的,喝珠江水,吃广东粮,现在中西部城市也要挤市场了。

三是高房价会压垮一部分城市。保持高房价必须保持高薪酬,高薪酬的资金从哪来?高房价意味着高地价,高人力成本,企业哪来的钱维持高薪酬?只有撤走。没有高薪,留不住人,厦门、东莞就出现了这个苗头。

四是有些城市会遇到发展空间的限制,任何一个城市,它的教育、医疗、交通、服务等各种资源承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边际的扩张。

五是有些城市的经济体量够大了,不可能有再象以前那样的速度,基数大了,自然会降速,直至零增长,负增长。

六是未来东部一些城市还将面临资本撤离,当你失去优势,失去竞争力,资本肯定不会死守,它们会选择向中西部转移或者向国外转移,还有些富人迁居,一些富二代“懒政”,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未来东部有些城市不会顺风顺水,中西部城市将会在人才竞争中逐步取得与东部的平衡,未来中西部的一批城市如重庆、武汉、成都、西安、郑州、长沙等城市机会大于东部一些城市,中西部还会崛起一些三四线城市,如洛阳、襄阳、宜昌、岳阳、衡阳等。

2.区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区位是钱买不走的,国家确定的九大中心城市(东北还缺一个)就是将来发展的方向。未来的人才、资金.、产业、人口等发展要素都会向这些城市聚集,因为有西向经济(经中亚到西亚、欧洲)的巨大潜力作支撑,中西部会崛起一批世界级都市。

3.环境与气候

简单的说,未来气候适宜、污染少的城市会更能吸引人,北方城市在这点上处于劣势。东北人口流出就与气候环境有点关系,当然它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不够引起人口流出。

但未来北方城市如不控制好环境污染,本来就缺水,寒冷时间又长,很可能有更多人南迁。不希望人口过于集中在南方,北方如果继续人口减少,一定是人退沙进,大量土地的荒废,又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再说,南方的承载量也是有限的。

总之,未来城市的竞争一定是人才的竞争,有人才才有创新和活力。一部分东部城市会遇到瓶颈,陷入衰退,中西部会崛起一批比肩东部的城市,当然区位和宜居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不管你相不相信,该发生的总会发生,风水轮流转,该轮到中西部城市露脸了!





无语石1


从目前趋势看

第一梯队: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

第二梯队:重庆 杭州 武汉 成都 天津 南京 苏州 西安 青岛 台北 澳门 长沙

第三梯队:大连 宁波 郑州 无锡 沈阳 长春 厦门 佛山 东莞 合肥 济南

第四梯队:贵阳 福州 昆明 南宁 南昌 乌鲁木齐 哈尔滨 石家庄 兰州


新湘颜


谈城市竞争,我们会想到国家定位的九大中心,我们又会想到世界上已经形成的几大城市群,所以不论从国际国内来看,一国的中心主要城市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实力象征,谈城市竞争涉及面广。这里主要从经济角度来谈谈城市建设和竞争比较。

一,经济规模与经济质量。城市竞争有体积大小,质量高低。

1,城市形成,历史悠久,但从消费型城市演变为生产形城市,是从工业化开始的。赋予城市产业聚集人口聚集功能的是社会化工业大生产。城市发展有了自身的动力。

2,城市经济规模是在不断聚集运动中形成的。由于城市的扩大,交通设施成为域内外各要素流动的重要条件。规模越大,越是有能力和必须采用先进的基础设施,这城市越可能优先加快发展。现在GDP是经济规模的主要统计方法。

3,城市经济质量反映在发展的效率上。资金,资源,人才,技术招引和挖掘,最终都应表现在效率上,体现在人均GDP和地均GDP上。人均GDP看上去是富裕程度,实际上与全员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而地均GDP与城市建成面积,和城市群中城市间绵延区非农化有关。一些地方为一体化,不管城中村,郊郭农地划入城市,是只有外延扩展,无内涵深化,是没有竞争力的。

4,城市经济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聚集辐射动态中发展的。这个过程就是生产社会化,产业规模化,分工专业化,市场的作用下自发发生的。对周边不断的聚集辐射其生产要素,提高配置效率。城市经济只有满足这样条件,才能强化竞争力。

二,功能完善与配置优化。

城市间竞争力大小,区别最主要是城市功能完善与否,对发展要素配置效率优化与否。

1,现代化城市是在后工业化中诞生的。是以制造业为经济主体向服务业为经济主体演变中形成的。因为所有第三产业都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

2,城市功能多元化,深层次发展是城市聚集辐射运动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反映。大城市功能更完善。首先生产有了规模,服务功能外化于原工业企业,实现社会化运作,然后才有服务更专业化分工。而这些功能服务不仅为产业提高了效率,也为城市对周边聚集辐射提供更大动力。

3,城市功能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对制造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起引领作用。比如,智能制造的设计研发对装备制造业,物流业规模化对企业供销周转。特别是金融业占据服务业顶层配置的优势地位。对科技创新,生产投资,市场价格稳定,百姓如何获得财产性增收,乃至于影响如何进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金融服务功能处于顶层优化配置地位,是中心城市才具有完善的主要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为提高服务效率,也会在城市区块相对集聚。有些功能在各城市以不同层次呈现的。城市的发展就是功能的层次深化。

4,城市功能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涵。外延拓展,规模扩大,必须与内涵深化,层次提高相适应,竞争力才能提高,否则适得其反。

三,城市特色与城市群。

其实任何事物有兴盛,就会有衰落。一个城市在产业衰退,人口迁移,也会退去昔日光辉。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城市间互相竞争过程,也会发生我盛你弱。而抗衰落的是城市特色。兴盛之时,房地产开发,钢筋水泥,高楼大厦。而我强你衰之际,雕梁画栋,穹顶彩绘更吸引人。发展旅游,人文景观,除了历史事件,不也是古今雅俗的建筑设施,但有人文寓意的流传长远。

产业各有聚集地,生活自有风土人情。城市特色更能促进持久发展。英国的曼彻斯特,工业革命萌发兴盛之都,二次世界大战后,老工业衰退了,至80年代继起文化创意产业,仍存过去韵味和特色。曼城旅游看的是博物馆,是过去的蒸汽机还在转。曼联曼城足球俱乐部就是今天城市的代表,城市的象征。足球场内外的狂欢,就是今天:重要的产业服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经济更以抱团形式参与世界的竞争。城市群,都市圈,大湾区,凭借交通运输,区位优势和各具特色个体城市合力,把聚集辐射的抓手,伸向世界各方,汇集资金流,信息流,人财物,科技创新等资源,强化本区域城市经济建设。同时也为各地提供能力所及的服务。具有群中特色城市更有竞争力。


天道即人


北京上海重庆是靠国家政策经济扶持,深圳广州改革开放试验田国家给政策优先跑了十几年 。武汉成都內陆省份靠压榨全省发展起来,只有南京杭州带动全省共同发展。谈不上竞争。竞争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竞争,大家都是一个起跑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