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嬰之母”林巧稚,終生未婚,所寫病歷卡讓現在的醫生汗顏

【本文原創獨家。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萬嬰之母”林巧稚,終生未婚,所寫病歷卡讓現在的醫生汗顏

中午吃飯的時候,電視上正播放的是一欄讀書節目,主持人朗讀的是關於“萬嬰之母”林巧稚的人物傳記。

林巧稚,這個名字小時候就有所聽聞,也許是在電視上看到,也許是在報刊上讀到。當時我差不多上小學三四年級,這位穿白大褂的醫生有兩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她為了醫學事業終生未婚,還有她臉上和藹可親的、在現在醫生臉上很難看到的笑容。

林巧稚又被稱為“鼓浪嶼的女兒”,因為她出生在那裡,思想開明的父親把她和男孩一樣培養,送她去讀書。後來畢業於廈門女子師範學院,並且因為表現優異而留校任教。

“萬嬰之母”林巧稚,終生未婚,所寫病歷卡讓現在的醫生汗顏

父親問她今後的打算時,也許從小看過很多窮苦人民被病痛折磨的情況,尤其自己母親在她小時候患癌去世帶來的心靈打擊,她決定報考醫科大學,而且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協和醫科大學。

她是這樣打算的,並且為此付諸行動和努力。後來弄拙成巧,卻讓她以優秀的學科成績、流利的英語以及遇事沉著冷靜的處理態度,被破格錄取。

醫科大學不像別的大學,時間跨度很長,對於女孩子而言也許還會影響到終身大事。但是在林巧稚這裡,所謂的“人生大事”還沒有醫學研究重要。

通過八年苦學,林巧稚獲得協和醫學院頒發的“文海”獎學金,這是該院最高榮譽。她是獲取這一獎學金的第一位女生。

“萬嬰之母”林巧稚,終生未婚,所寫病歷卡讓現在的醫生汗顏

當時,協和醫院有一條規定,但凡被聘請的女性醫生,在就職期間結婚、懷孕或者生育,就被視為自動解除聘約。

也許她曾矛盾猶豫過,但是一旦做了決定,就會堅持到底。林巧稚一生未婚,把自己的芳華青春,乃至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醫學事業,尤其在婦產科方面的研究。

人到晚年,她說過這麼一句話“:我的惟一伴侶就是床頭那部電話。”哪怕是深更半夜,醫院一旦出現處理不了的病例,她得隨時趕去現場。

“萬嬰之母”林巧稚,終生未婚,所寫病歷卡讓現在的醫生汗顏

偉人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在一篇關於林巧稚的回憶文裡寫道:“林巧稚看病有個最大的特點,不論病人是高級幹部還是貧苦農民,她都同樣認真,同樣負責,她是看病,不是看人。

——這種貧賤富貴,能夠一視同仁的態度,在當下醫院已經很少見了吧。

相信去醫院看過病的朋友,不管哪家醫院,對醫生所寫的病歷卡估計都感到十分無語:龍飛鳳舞到一個字都不認識——也不知道醫生之間是如何識別的。

如果現在的醫生看一下林巧稚當年填寫的病歷卡,應該都會感到汗顏:一筆一劃,字跡工整,清清楚楚,而且還有中英文對照。整個頁面,給人感覺既有專業上的嚴謹態度,又有做人的謙遜認真。

“萬嬰之母”林巧稚,終生未婚,所寫病歷卡讓現在的醫生汗顏

作家冰心寫過一篇名為《我的同班》的文章:“L女士是閩南人,皮膚很黑,眼睛很大,說話做事直截了當,有著和男人一樣的思路……她敏捷的雙手,接下了成千上萬的中華民族的孩童。”文中的“L”就是林巧稚。

林巧稚為醫學事業放棄了做母親的機會,一生卻接生了5萬多名嬰兒,那些孩子都被她視作自己的孩子,因此被譽為“萬嬰之母”。

“萬嬰之母”林巧稚,終生未婚,所寫病歷卡讓現在的醫生汗顏

在去世的前一天,她還走進病房,接生了六名嬰兒。她在遺囑中寫下三點內容:

骨灰要撒在故鄉鼓浪嶼的海上;

這樣的醫生,配得上仁心仁術,也是當之無愧的“生命天使”、“中國醫學聖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