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

博弈娱乐新媒体


万法不离本性,是解读六祖惠能这四句偈的不二法门。

这四句偈出自《六祖坛经》,这是佛教经典中唯一一部以“”命名的本土经典,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最深度的融合产生的禅宗一脉是最具本土特色的佛门宗派,开启了佛教教义解读的新境界,正如胡适曾说的那样:“中国禅并不来自于印度的瑜珈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珈或禅那的一种革命 。”

这个故事许多人都听说过,乃是五祖弘忍法师传承衣钵的一个广为人知桥段。五祖大徒弟神秀的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当时只是火头僧且还是个一字不识的六祖惠能却明心见性,请人写下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四句偈,于是五祖弘忍为避免徒生事端,擦去了惠能的偈语,然后故意说这四句偈也是未能见性。第二天,五祖弘忍到惠能的干活的地方看他在碓米,于是闲聊几句之后以禅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当下明白了五祖的意思,于是晚上三鼓时分进入方丈室聆听五祖私下传授的《金刚经》无上妙义。这个桥段被吴承恩活学活用现炒现卖,在《西游记》中化用为菩提祖师传道孙悟空时用手敲泼猴的头三下然后孙悟空得以真正学到了一身本领。

至此,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这两种不同的修行法门路径大相径庭,南宗讲究“顿悟”,北宗强调“渐悟”

从因果而论,惠能的这四句偈以果溯因,而神秀的四句偈以因追果,从宗教的本质一元论而言高下立判,神秀无疑落了下乘。惠能的这四句偈已然超越了身与心这种物化的束缚,更强调佛法的本源精神,一切皆空,这种佛教理念上的“空”超越了“相”的虚妄执念,正所谓“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是对《金刚经》精髓最深的参悟,是一种身处彼岸而回首此岸的一种大自在的境界。

见性即佛。抛却所有的杂念方可体悟到佛法的无尽虚空中所蕴含的无上妙义,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纲举目张证菩提之道,也即“一念不生,万法庄严”的经典论断。其实这四句偈换个角度也许更好理解,比如红尘男女常说的“

情到深处人孤独”平淡如水的境界是也,而神秀的四句偈还处在“你侬我侬”的如胶似漆的地步。虽是笑谈,但其中的境界的云泥之别犹如此也。


吃素的穿山甲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918年,弘一法师在参透了这句话以后,毅然舍弃凡尘在虎跑寺出了家。

而凡尘间,真正彻悟了这句话者,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只明白字面的意思,却并未能从深层真正理解它。

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就是六祖慧能的彻悟:万般皆空。菩提不是树木,明镜也不是台,世间本来就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又怎会惹尘埃呢?

简单讲,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是虚幻的,如梦幻泡影。

但字面含义之外,还有更深沉的含义,接下来,我们从心理角度出发,以李叔同为例,讲述他的开悟。

李叔同本是名利双收的青年,他有儿有女有妻妾,凡尘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似乎都拥有了。但突然地,在他在佛教寺庙进行了断食后,他大彻大悟了:

名和利不是他的(非真实存在),儿子女儿妻子也不是他的,钱财不是他的,身体不适自己的,甚至连身上的衣裳也不是他自己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因为:世间的一切本都不存在。既如此,何须执着任何呢?

既然,无需执着任何,何不放手遁入虚空呢?毕竟,迟早,人都要归于虚空!

凡尘之所以能理解字面意思却未像李叔同一样遁入空门,乃是因为,他们仅仅是理解,而没有证见,既然不能正见,自然也不能开悟。

一旦凡尘证见,并且开悟,势必也一样会遁入空门。

而当一个人能证见一切都是幻想时,他对这个世界便不再会有任何执着,此时,遁入空门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说来,凡尘得感谢自己没能证悟空性。

李叔同无疑用生命证见了空性:他曾是豪门子弟,然而,在历史变迁中,他的百万家产顷刻散尽。这便是一次证见空性。而在后来,他经历了数次感情,也亲眼看到感情的缘起和幻灭,这又是一次证见空性。他有无数好友“天涯五友”便是其中之五,而最终,他们也悉数离他而去,这又是一次证见空性。最后,他甚至因为身体差经历了几次生死,在死亡边缘,在即将与自己的身体告别时,他又正见了一次空性。

这种种证见,犹如亲眼看到眼前所有一切化为泡影,如此,他怎能不觉悟:原来,一切都是一场虚空,并最终将归位虚空。

既都是虚空,我又何须执着于这尘世的一切,何不早早归位虚空。

于是,那一日,李叔同留书后,将自己在凡尘的所有物件悉数送人后,只身来到虎跑寺梯度为僧,法号弘一。从此,世间再无书法家、音乐家、文学家李叔同,只在空门里,多了一位“弘一法师”。

此后的余生里,弘一法师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苍生证得空性,以达到真正的万般自在。


记者李满


神秀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个人认为神秀的意思是,出家修行嘛!就要做到身体力行,看住自己的心,不要让自己的身心处于那种所谓的红尘闹市的污染当中。

而慧能的意思是:身体本来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而心又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所谓红尘闹市的污染与否也是我们个人的知识与见解,这种知识和见解又不一定真的是对的。哪里有能分得清楚孰是孰非呢!只要不起心,不动念,就没有什么对和错,也没有是与非了。如果修行到这样了,就连什么是身,什么是心,什么是尘埃,什么是清净都不用去计较了。因为心已经如同金刚一般坚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都不会使我们有丝毫的妄念。也就是长春般若寺已故住持成刚法师在讲楞严经时所说的楞严经的主要含义“一切皆妄即是真”。也就是佛教最经典的一句话“一念不生,万法庄严”。





仁道居怡康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基本意思是:菩提本来无树,明镜也不是台,原本空无一物,又到哪惹来尘埃?

如果单从这四句偈来看,而没有设定背景或事件,那么理解起来难免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要真正读懂,就必须和北宗禅创始人神秀的另外四句偈合起来一起理解: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和慧能是师兄弟,他们的师父是禅宗五祖弘忍,根据《坛经》记载,当时五祖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结果神秀写了以上四句偈,但五祖不满意,后来不识字的慧能请人读给他听后,作了以上四句歌偈。

读了神秀的四句偈,我们能明白神秀对于佛性本心的理解,他认为应该通过修行而渐悟,我本身就是一棵菩提树,我的内心也如同明镜一般,只要我经常内省反思,防微杜渐,那么就能保持内心的明净如初,这也就是北禅宗的“坐禅习定”、“住心看净”。

后人根据神秀和慧能的各四句偈,杜撰了“五祖弘忍传慧能法衣”的故事,从中可见南北宗的纷争,由于慧能出身更让人有认同感,他的遭遇更让人同情,他的四句偈也更让人有所期待,所以他便被加上了主角的光环。

从对后世的影响而言,慧能无疑的贡献更大,他推动了佛教中国化,让中国人相信佛教不外来,佛性人人皆有,不要妄想执着,自可明心见性,自证菩提。而“菩提本无树”四句指明了不必拘泥万法也可领悟得道,不论次第,直接成佛。

然而,六甲番人却认为,菩提本来有无树,内心是否如明镜,都应该见仁见智,内心是否要经常反思,行为举止是否遵从修行之法,也应该因人而异。

渐悟和顿悟本来就没有高下之分,渐悟是量变,顿悟是质变,但我们经常关注那些封王成神的刹那,然后却又漠视那些艰辛的积累。

不是每个人都能顿悟的,但修行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修行的终点并不一定是领悟,但渐悟无疑是适用于每个人的道路,不是么?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六甲番人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解:

喜洁必恶浊,

有美必有恶。

石性刚不易,

水性柔纳容。

有生大道,

即有差别。

即有美恶,

即有上下,

即有贵贱。

心若有异,

若石不容,

心必生恶,

恶则动情,

情则动性,

性则伤身。

心无挂碍,

若水能容,

美无知美,

恶无见恶,

大千世界,

无有差异。

无以为,

心不动,

情不动,

性不动,

身不动。

心清净,

有风常,

有浪常,

有光常,

心依然,

心不动。

若有知,

若有见,

若有美,

若有恶,

若有有,

皆非有,

皆非知,

皆非见,

解非美,

皆非恶。

若有有,

必有知,

若有知,

必有异,

若有异,

必有美,

若有美,

必有为,

若有为,

必损益,

若损益,

必有缴。

故无树,

故无镜,

故无照,

故无台,

故无尘,

故无惹。

即使有,

自然象,

即是一,

我也是,

皆是一,

未有二,

无差异,

无差别,

同道道,

玄同同,

道常道。

上文是一境界,下文再一境界:

一若是无,

无亦是有,

有无相生。

一亦是有,

有亦是尘,

尘必相生。

故无亦无。

无无亦无。

再论之:

本来无一物,实际上即是《道德经》中的“上德不德”,无一物即是道的境界。即是玄德之境界,即是有德不居。也是道之无。

万物居德而成魔,魔又生魔,生生不息,然魔者违道,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者不居也,居则成魔,不道也,必去之。


迟程阳


只要联系佛家常说的“空”,这首偈语就不难理解。

大家都知道菩提树,也都知道明镜台,那是僧众佛陀反省自我、反观我身的地方,所以人人都提“菩提树”“明镜台”。譬如神秀的偈语是这样创作的,“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然而这还是“着相”了,佛家讲究的是“空”“无”,你把自身比作一个什么东西,还要勤擦拭,那证明还是没有理解到佛义的精髓。故而慧能说“菩提本无树”,菩提本没有树,“明镜亦非台”,明镜台也并不存在,“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没有的东西,“何处惹尘埃”,我又从何处惹得尘埃呢?

这两首偈语的水平,历来被认为后者高,前者低。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看,倘使将自己的身心比作菩提树、明镜台,还要勤加打扫,好让自己的心跟明镜似的,那意味着生怕自己不是那种高尚的东西。既然生怕自己不高尚,那一定是认为普通人和普通事物,都是腌臜、猥琐、不干净的。佛说众生平等,这个想法,是在讲求众生平等吗?恐怕不是。而慧能的偈语,说没什么尘埃不尘埃的,因为本来菩提树是“空”,明镜台也是“空”,甚至连尘埃也是“空”,既然都是“空”,又何以生出分别心,要去打扫什么“尘埃”呢?可知,慧能的偈语,道出了佛家的奥义,因此千余年来被大家推崇。


豆子人民艺术家


菩提本无树,这首诗是五祖慧能禅师所写。如果单看这首诗的话,是没价值的,因为单看此诗,容易引起误会。要看前因后果,才能真正读懂。【本回答属个人心得体会,分享出来,若有错失,请指正,不胜感激!】

五祖想考察弟子们都学的怎么样了?有什么心得?于是叫弟子们各自作一首诗。大师兄就出来了,写了一首很不错的诗:菩提本是树,明镜亦是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一看,非常赞叹,告诉大家,只要依此修行,定能成就。

因为这是指人的心,被外界和欲望遮住,以致只能看到表面。认为树就是树,镜子就是镜子。那修行就是为了破这个相的,就是要“时时勤拂拭”,才可以有一天打开本来见到自性,这是非常正确的修行方法。但大师兄作出的这首诗,也代表还是修行阶段,还属于比较初级,没有见性。

慧能禅师听到这首诗之后,有感而发,借助这首诗的意境,才另写一篇。也就是提问中说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一首见性之诗,讲的是慧能禅师认为,树本非树,镜子也本来不是镜子,这些都是幻象,何须擦去尘埃呢?这就是认识的高度更高一筹了。就像释迦牟尼佛树下悟道说的一样,本来都是佛,只因颠倒妄想而不能证得。

五祖一看,知道慧能禅师已经见性,非常高兴。本来无一物啊,何必留此诗?于是命令直接擦去,要不然真就惹尘埃了。也因为真正见性,是不需言说的,不需为外人说的。这也是佛门中规矩,不能公开卖弄。然后,偷偷授予慧能禅师衣钵,连夜送走。嘱咐慧能禅师日后弘扬禅宗就靠他了。


命理师陈一宏


此偈言本是六祖慧能听闻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时的述心之作,与佛家空无思想而言,二人高下立判,神秀作未窥其奥,慧能作已然登堂入室,才有后来听五祖讲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彻悟,

曰: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故当时六祖的入门之作易于理解:看破世间一切相。

摩云诗曰:

心无所系,

情不有牵。

任性逍遥,

随缘放旷。

临机应用

不失其宜

本无所住,

何惹尘埃。

又曰:

法有有之有不有于有

相无无之无不无于无

对曰

释老缰孔孟索地狱天堂妄穿梭几个能破

琴棋剑诗酒刀方外红尘任逍遥谁人能逃

诸君共参


阳光山上摩云居


这句短偈读起来朗朗上口,细品之下有几分云里雾里。你说你说读懂了吧,可又说不清它在讲什么;你说你没读懂吧,冥冥中却有几分了悟。就这么一首逼格满满的短偈,使得慧能一炮成名。

那么这首短偈到底讲了什么呢?只看这一句的话,会让人陷入一种虚无之中。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大概类似于不懂装懂的最高境界。在这句之前,还有预售短偈与之对应,意思却截然相反。

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写出这首短偈的人也很厉害,他的名字叫神秀。当时一语析出,众人皆夸耀他是造化钟神秀!相比之下,神秀的短偈要比慧能的更容易理解。

两者差别在哪里呢?慧能把自己当做有形之物,所有的情感和寄托,皆是触手可得。慧能则不然,他将自我放逐、将万物放逐,以此达到诸法空相之境界。

然而,慧能的这种直截了当的顿悟,终究难以消化。因为人不可能不生于虚无,明镜台亦不可能不被拂拭。我们都知道,慧能的禅风是:见性成佛、直指心传。所谓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诸法空相的境界,一切都源自于对心的羁绊。

六祖《坛经》最原始的版本,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敦煌古本记载有两种: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以上两个版本几乎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早的版本了,应该也是最接近慧能的本意。这两个版本细读下来,虽然比神秀的更加优秀,在思想上却无法企及现行版本。

神秀更加强调佛性需要渐悟,慧能则不然。他认为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棵菩提树。你什么时候修成正果,与你的努力无关;唯有机缘到了,自然见性明心,了然悟道。大概类似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那种感觉。

勤拂拭无一物,本就是对立存在的。两人的观点,也正是当时佛教传播过程中的矛盾:释迦摩尼的苦修与顿悟,哪条是真正的开悟之修习法门。

事实证明,最后大家选择的是顿悟,因为这条路简单而鸡贼,更容易上手且无需受皮肉之苦。由此,慧能成为六祖,带领佛教迅速发展。


祗树


这句话出自六祖惠能的《六祖坛经·行由·第七节》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五祖弘忍想退位时,说看谁的修行得道,我就把衣钵传给他。”

其中一直深受弘忍器重的神秀的上座和尚便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看到后说“好倒是好,但并未到家。”后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读后便知道慧能有佛的慧根必成大器。

把慧能的这句与神秀和尚的话对比,不难发现,慧能的话体现出了佛的“空”性。佛法里都认为世间万物一切皆为空,一切万物都是不可住、不可留、不可得的。再回到句子本身,在慧能看来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亮的镜台,这一切都是虚空的,既然都是空的那哪来的尘埃呢? 透过这句话我们再回头看看世间的万物:金钱、名利、爱恨、情仇你也会发现一切都是不可留的。

上周和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聊起近况,说起她之前自己拼命工作可一直没有等来升职加薪的机会,以至于压力大到停经、失眠。

终于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想明白了让自己压力倍增的是自己的一个心念,是权利和金钱的欲望,再想想哪怕曾权势倾城也有退位的一天,真的是本来无一物又何需执著呢,于是便放下了,人也自然豁然开朗了。

前段闹得沸沸扬扬的张雨绮离婚事件,从报道张雨绮夫妇争吵动刀子报警,到两个人的离婚声明就出现就三天,有人说她任性但更多人赞成她的果断和放得下。

但相比葛荟婕和汪峰、黄奕黄毅清离婚后各种诋毁谩骂,最后都疲惫不堪,倒不如学张雨绮把这段不幸的婚姻放下,放下不必要的执念,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人生就是这样等你不执著了,不往心里去了,它就不存在了,这事就不能伤害你了。

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在教我们学会放下执著,但我们皆凡人,在尘世间不可能不染一丝尘埃,都还在为名为,利苦苦地追逐着,但是如果我们悟到了慧能大师这句话里的“空”性就不会那么苦苦地去执著一些得不到的东西,就会

学会放下,这样我们才能轻装上阵,我们的人生路才会越走越平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