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公公癱瘓在床已有6年,豐都武平兒媳婦無怨無悔精心照顧

96岁公公瘫痪在床已有6年,丰都武平儿媳妇无怨无悔精心照顾

在武平鎮蜂子山村,說起該村九組96歲老人張山才,幾乎無人不知。老人知名度高的原因,不僅因為他是村裡最年長的人,更是因為他有一個把他視為親生父親的孝順兒媳黃廣蘭。她無怨無悔地照顧癱瘓多年的公公張山才的事蹟在當地被人們傳為佳話。

96岁公公瘫痪在床已有6年,丰都武平儿媳妇无怨无悔精心照顾

黃廣蘭照顧老人

幸福家庭突遭變故

黃廣蘭和丈夫張元發是同村人,兩人結婚後,夫妻倆踏實肯幹、恩愛有加,日子過得很幸福。婚後,兩人生育了一對兒女,給這個幸福的家庭增添了不少樂趣。

隨著父母年事已高、孩子們慢慢長大,家庭開支也逐步增多,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經濟顯得越來越拮据。為了讓父母和妻子兒女過上好日子,張元發於1993年外出打工。

“我老公身體很好,但由於沒有文化,在外打工都是幹苦力活。當時10多元一天,工資算高的了。”黃廣蘭說,張元發先後在新疆和福建打工,主要是在貨場當搬運,比如搬地板磚、大理石等重物。考慮到家庭經濟不寬裕,想多掙點錢,張元發在外打工很少休息,幾乎是沒日沒夜地幹,只要哪裡有活幹,那裡就有他的身影。

在外打工五六年後,張元發打工的錢,加上黃廣蘭在家省吃儉用,夫妻倆有點積蓄了。加之兩個孩子已有10來歲,原來住的一間堂屋實在太擁擠,夫妻倆打算新修房子。

“我家離石山有點遠,修房子請了七八個石工,做了兩個多月,才把石料全部運回來安裝好。”黃廣蘭說,她家前前後後用了好幾個月時間,才把房子修好了。當時,他家修的房子是全村最漂亮的。

眼看一家人就要過上好日子,但因為修房子欠了點錢,張元發再次出去打工。2006年,在福建漳州,一次意外車禍,奪去了他年僅48歲的生命。從此,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黃廣蘭的肩上。

照顧老人不言改嫁

張元發去世後,不少好心人都勸黃廣蘭改嫁。但為了照顧好老人,黃廣蘭堅持不改嫁,決定把孩子養大,把公公婆婆照顧好。

“另外嫁一個人,別人不可能把我的孩子當成他的孩子看待,也不會好好照顧老人。” 黃廣蘭說,她當時47歲,上有老下有小,負擔比較重,不想拖累別人,也不想讓別人勉為其難,搞得大家都過得不愉快。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獨自撐起這個家。

從此,黃廣蘭一個人整天家裡家外忙個不停。田裡地裡、苦活累活都是她一個人幹。好在孩子也懂事了,慢慢幫著她乾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公公婆婆對我們很好,我也應該盡力照顧好他們。現在,婆婆已經過世了,還有公公一個人。我作為兒媳,照顧好老人,是我應盡的責任。”黃廣蘭說,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自己也有老了動彈不了需要照顧的時候。我要作好兒女的表率。

黃廣蘭告訴記者,她的性格都是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黃廣蘭今年快滿60歲了,孩子已長大,家庭負擔也不重,自己種點莊稼,重要的事就是照顧好老人。

久病床前有孝媳

張山才癱瘓在床6年來,黃廣蘭一直無怨無悔地精心照顧。目前,老人精神矍鑠、耳聰目明、口齒清楚,身體尚無大礙。唯一不足之處就是,由於年事已高,身體衰老,體力不支。

“要不是黃廣蘭,我早就到名山報到去了哦,還能活到現在邁?”當記者問起老人黃廣蘭對他有無孝心時,老人滿懷感激地說,黃廣蘭從來沒有埋怨過他,也沒有說過一句重話。

在黃廣蘭家,記者看到老人穿得乾乾淨淨,蓋的也是嶄新的被子。在老人的枕邊,放有礦泉水、飲料瓶和冰糖。在床邊還有一張木桌。黃廣蘭說,礦泉水裡盛的水和冰糖是給老人備用的。木桌主要是用於方便老人藉助桌子拉起來坐一會用的。

“我爸爸喜歡吃肉和雞蛋,還有醪糟,我就經常煮來給他吃。如果他說想吃點其他東西,我會盡量讓他吃到口。”黃廣蘭說,她在生活上,都力所能及地照顧好老人,趕場上街都不忘給老人買點可口的零食吃。

為了照顧好老人,她做的田地很少。因為老人現在翻身都很難,大多時候要黃廣蘭在身邊照顧才行。趕場上街就要靠張元發的哥哥嫂嫂臨時照顧,坡上幹農活也要隔一段時間就要回家看看。

目前,老人小便時都是用瓶子接,接不住時,常常把被褥弄溼,弄溼後黃廣蘭就及時換洗。大便時,都要她用盆子接住。為了儘量少弄髒被褥,黃廣蘭有時也給老人用上尿不溼。

“有很多親生子女都很難做到這一步,何況還是丈夫死了十幾年的兒媳。她做到這一點真的是難能可貴!”該村黨支部書記羅敬明告訴記者,黃廣蘭是該村孝敬老人的典範。

96岁公公瘫痪在床已有6年,丰都武平儿媳妇无怨无悔精心照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