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學會獨立和抱團對抗晚年孤獨

冰城老人該如何面對“空巢”困境:

學會獨立和抱團對抗晚年孤獨

空巢老人:學會獨立和抱團對抗晚年孤獨

醫務人員為空巢老人體檢

空巢老人:學會獨立和抱團對抗晚年孤獨

蔡菊香阿姨退休後帶領大家學唱中外歌曲

哈爾濱天氣漸冷,近來有多起老人走失的新聞,忙碌中的你是否也在惦念家中的老人?

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哈爾濱市城鄉空巢老人已佔六成以上,兒女不在身邊,他們的日子過得如何,生活上有哪些困難,又該如果解決問題?近日記者進行了採訪。

數據:

冰城空巢老人已超六成“純老戶”家庭逐漸顯現

前段時間,哈爾濱市老齡辦公佈了一組數據,他們歷時一年多,開展了“哈爾濱市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哈市城鄉老年人空巢化現象比較普遍。

截止到2016年底,哈市60週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192.4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0%。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252萬人,佔總人口的25%。受訪老年人中,單獨或者與配偶居住的佔65.5%,空巢率已超6成。

據介紹,在受訪的1940位老年人中,單獨居住的291人,佔15%;與配偶同住的979人,佔50.5%;與子女同住的631人,僅佔32.5%;老人與自己的父母、岳父母同住的20人,佔1%,與保姆和其他人員同住的有19人,佔1%。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達到65.5%,空巢化現象比較普遍,由老年子女同住照顧老年父母的“純老戶”家庭開始顯現。

困境:

空巢老夫妻患病沒人照顧不敢住院

11月27日,哈市道里區新農鎮的醫務人員來到王顯庫羅靜敏夫婦家中。王顯庫老人68歲,妻子羅靜敏66歲,唯一的兒子常年在天津打工。老兩口都患高血壓、糖尿病十餘年,一直在吃降壓藥,使用胰島素。村醫們為老兩口建立了健康檔案,定期對他們進行入戶隨訪和年度體檢。這回,老兩口的高血壓、糖尿病較三個月前又嚴重了,入戶診療的楊元鑫醫生再次勸他們住院治療:“住院可以進行全面的檢查,治療效果肯定會比單純服藥好。”可老兩口依舊無奈地擺擺手,羅阿姨感慨地說:“我們也想去醫院看病,可我倆身體都不好,誰能照顧誰呀!”

楊大夫只得開了些控制血壓和糖尿病的常用藥,把自己的手機號留給二老,叮囑他們,要是感覺不對勁兒就趕緊打電話,要是想住院了,醫院會派車接他們。兩位老人感激地點點頭,可他們並不想住院,生活本不寬裕,每月光用藥就得花1300元,住院了豈不花銷更大。更何況兒子又在外地,沒人能夠照顧他們,對於疾病,他們選擇“扛著”。

不便:

廁所燈泡壞了古稀老夫妻半年沒換上

對於身體的狀況,最憂心的還是那些高齡老人,上了年紀的周阿姨和老伴每年都會認真地做全身體檢。

78歲的周阿姨曾是冰城一所三甲醫院的兒科大夫,82歲的老伴楊先生退休前是一名大學老師。兩人唯一的兒子在讀大學時就去了美國,現在已拿到綠卡。父母年紀大了,兒子也曾邀請他們去國外定居,但夫妻倆還是拒絕了。

“我孫子出生那年,我和老伴去美國待了一年,幫著照看孩子,真的是不方便、不習慣呀!”周阿姨介紹說,美國的社區地廣人稀,平日裡連個人影都看不到,便利店離居民區有三五公里遠,需要開車去採購。而且老夫妻當年學的都是俄語,語言不通,生活特別不方便。

兩位老人已過了古稀之年,聊起生活的不方便,周阿姨回憶道,有一次,老伴的腰扭了,正好那段時間,廁所燈壞了,只要換個燈泡就行,可她想了又想,實在沒勇氣踩著椅子換燈泡,索性晚上上廁所用手機燈光照亮。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大半年,後來快過春節了,侄子來看望他們,才算把燈泡換上。

“我們去年把原來在南崗的老房子賣掉了,在群力買了新房子。老房子是五樓,雖說不太高,可年紀大了,上不動了。新房子有電梯,更主要的是弟弟和侄子都住在這個小區,大家相互有個照應。”楊伯伯說,他和老伴已經打算好了,等他們動不了那天,就去老年公寓,“我把這想法告訴在美國的兒子了,他也同意。我和老伴的養老金還可以住個條件不錯的老年公寓,我的弟弟妹妹也在哈爾濱,到時候,他們週末去看看我們,也算是能安享晚年了。”楊伯伯平靜地介紹道。

獨立:

玩電腦愛騎行六旬老人的生活有滋有味

其實,即使孩子不在身邊,老人退休後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也能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年過六旬的蔡菊香就是如此。

63歲的蔡菊香阿姨有個女兒,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法國生活,如今已成家立業,只剩她和老伴相依相伴。蔡阿姨退休前是名幼師,因為喜歡唱歌,參加了老知青合唱團。為了提高表演水平,她還自費去東北師範大學學習合唱指揮。後來,她在老知青合唱團擔任指揮,每個禮拜都要定期排練,日子過得充實而忙碌,帶領大家唱了一千首中外合唱作品。“要是有比賽,幾乎天天都排練,每天在歌聲中度過,心情愉悅,身體也很好。”蔡菊香的老伴退休後一直活躍在運動場上,打球、游泳,65歲的老人還玩起了電腦,把家裡的老照片做成了電子相冊。天氣好時,夫妻倆還和一些老夥伴騎行,最遠騎到了山海關……

採訪中,周阿姨和楊伯伯也表示,他們的身體一直不錯,和有良好的興趣愛好有關。雖然年紀大了,只要天氣好,兩位老人就會在小區裡散散步。天冷了,周阿姨在家裡練毛筆字,動手能力很強的楊伯伯還迷上了粘貼畫,生活簡單又充實。

建議:

政府管好“養”和“醫”老人學會抱團養老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介紹說,人口流動性越強,出現空巢老人的現象就越普遍。老人要減輕對子女的依戀,儘快找到新的興趣愛好。而在異地的子女則要經常聯繫老人,通過視頻等與父母進行感情和思想交流。

哈爾濱市政府最近印發的《關於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的實施意見》,無疑幫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幫助。在曲教授看來,政府管好“養”和“醫”,可以確保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相關部門建立和完善城市醫療保險、城市貧困空巢老人的醫療救助等基本醫療保障,減輕空巢老人的負擔,使老人們看得起病。而空巢老人自己也要學會找樂子,沒事和老夥伴兒、老朋友在一起玩玩、嘮嘮,沒事時在朋友圈常溝通,一旦有病了或出現意外情況,能夠被及時發現,大家要學會抱團養老。

據瞭解,在日本這樣老齡化高的社會,也大多靠“老老介護”即老人得靠自己,也就是老人照顧老人。有日本專家介紹,自己85歲的母親腿腳不好,就請了一個88歲的女護工照料自己。政府機制和市政設施,都已經全面適老化。整個社會對人生的老境有了正常的心態,老人們才能對老境有平常心,才不會懼怕老齡化社會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