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一些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建厂?

彼德潘安


为什么要来东南亚投资?

公司要干什么?建立公司,进行各种生产和服务。建立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挣钱,挣钱其实是挣得利润,也就是扩大收入,降低成本两件事。所以,在此用收入和成本两方面进行个简述:

收入方面:

- 东南亚市场广大,发展潜力雄厚

举个例子,有个朋友是做手机的,近两年收入翻翻一样的涨。C他说说,东南亚的受众Apple 三星也买,但少,主要还是低端机,这就是一个谁进入的快,谁就能吃上的市场,必须要拼。我们刚进入的时候还是低端机,现在又开始逐步向智能机转型,这一代代的淘汰型号和升级版本就是不断更新的收入来源,是个很有活力的市场。现在华为、小米、vivo都进来了,都在抢。—— 这就是市场方面的诱惑。东南亚市场潜力大,除了手机外,各种生产生活用品都在更新换代扩大需求,对其他国家的生产商来说,都是机遇。相应的,这些公司在本地开始设立代表处、销售机构等等,也有的开始转移生产线。说起来,中国的很多产业去东南亚投资有现成优势,在于国内产品曾经的发展路线和东南亚现在正在走的路线有相似性,我们有经验,也有生产线,且都比较接近当地水平,可以嫁接。

- 基础设施大投资大回报

其实上面说到了手机,那么手机需要的电、网络、基站、等等,都哪里来?这些都是大工程,大项目,成为了很多投资者的争夺之地。而且这些项目有个好处属于回报现金流稳定,只要不爆发大规模战争灾害,谁还不天天打个电话发个微信呢?

- 投资房地产,回报丰厚

不仅仅自己的产品卖得出去,自己投资建厂的回报本身就很高,这还不说商用房地产。当年一大批香港人在大陆发家,不仅是卖方市场造就了利润表的成功,房地产市场(或者说土地地价)随着经济发展(通货膨胀)而导致的高升也给资产负债表带来了相当大的改善。现如今,经济不好,一些客户的生意本身已经不赚钱,但是自己脚下的土地已经翻了好几番地价,相当的有回报。同样的故事可以在东南亚再次上演—— 比如,越南政府批一块土地给公司,公司廉价买入,开始搞建设生产,过些年,工业区转变为商业区,土地价格上升,自己转移就是一大笔收入。

- 三产发展趋势迅猛

先从信息服务上说,手机改成了智能手机就可以看出一件事,互联网已经到了移动端。这个过程老牌 发达国家走十几年,但新兴市场说来就来。速度之快难以想象。再说一例子,东南亚本来就服务业突出,不管是旅游还是有色行业,都占了GDP较大的比重,这里面的很多产业升级转型需要资本和管理,我们现成有钱,何乐不为? 所以出现了二产三产齐头并进的情况。

成本方面

- 成本优势是非常诱人的

土地价格我考证不到,改天问到了可以更新一下,但一定比现在的深圳地价低好多。关于人工方面我们的很多工厂的人工算上加班已经到了4000-5000左右,当然我的客户普遍比较中等偏上,但这个水平也着实反映了工资再也不是能几百块一两千搞定的了。但我一个柬埔寨的客户说,那里得人也就一百多美金一个月,非常便宜。柬埔寨都是纺织业,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很多人。在那里生产能够让可变成本下降很多。

- 税收、关税成本的优惠

众所周知美国今年贸易关税政策影响了我国出口,估计这关税政策影响不是几年能改变的。而东南亚国家为了吸引外资投资,立法很多,还有很多国际条约,自己又有东盟,发正是通过多种税收政策和措施鼓励和促进国际投资。比如,越南制定了《外国投资法》、《外国投资法实施细则》《进出口税法》等给予特别鼓励投资地区的项目和特别鼓励投资的项目4年免交所得税及4后年减半征收的优惠,还规定了满足法定情形和条件免征进口税,5年内的亏损可从利润中扣除等税收优惠措施。越南还实行外国税收减免政策等。 缅甸联邦法及商业税法废除仅由本地企业享受的,关于产品生产及销售的2%商业税率的优惠政策。这就意味着外资企业也同样享受产品生产及销售的2%商业税率的政策。

- 此外,还有协同效应

一个客户在泰国建立了工厂,因为他的客户是日本公司,提前去了泰国,我这个客户属于制造模具的公司,生产线逻辑上需要离下家很近,于是也去了泰国。这是一个被动的供应链生态的转移。

总之,收入和成本这两件事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本来可能因为降低成本来投资的公司,慢慢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然后本地市场形成发展,外资公司开始直接服务本地市场。这两大因素共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带动了外来投资的紧俏。

但是,东南亚不是一个均衡的地区,投资各国有各国的特色

再来个各国的图表,顺便说说弊端:

看看这波动大的,除了柬埔寨一贯的平稳而低水平,其他国家都很有“心跳”。这也能看出几个问题:

- 各国水平不一,东南亚不是一个均衡的地方。

东南亚有什么不好呢?政局动荡、基础设施不好等等的问题就不多说了,晚上新闻联播最后十分钟看看也能知道。比较有意思的是人的素质,有答案说素质很好,这个嘛……

- 一个客户在越南,工厂工人怎么也教不会,一点也不勤奋。看惯了大陆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后,这越南工厂的情况就成了灾难。

- 执行力差的另外一个表现也可能是创造力太好。有一个客户说,我们大陆的工人教给它干什么他干什么,东南亚的工人有的很有创造力,你告诉他从左边,他一定要试试看右边行不行……

- 柬埔寨的公司,所有的工人就喜欢收现金,收美金,然后立刻花掉,毫无存储的念头。往往是一号发了工资,三四号大吃一顿,然后就开始过苦日子。这样的精神状态怎么能好好上班呢……

总之,点题一下,东南亚市场FDI增多成本低而产生的产业转移是相当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当地市场拓展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从两方面看才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大道007


这个属于正常,当初我们也是承接了日本韩国台湾的密集型产业,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产业升级,还有现在国家的环保政策,把一些高污染低利润高能耗的产业转移出去这是好事,中国才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跨入发达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