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每次阅兵都要叠罗汉表演各种杂技?

万航林


在印度每年的阅兵仪式上,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方队,有的一个摩托上好几十个人,也有的把一个容纳几十人的方队,硬是挤进去上百人,更有甚者还进行杂技表演,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本来是比较庄严的阅兵仪式,到了印度为什么变成了叠罗汉和表演杂技了呢?其实这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差异,我们看来像是耍杂耍的叠罗汉,在印度文化里面可是重要的文化传承。

其实有很多人就被媒体给误导了,印度阅兵的叠罗汉,只有在庆祝游行时才会这么做,在阅兵仪式上,通常是只有摩托车机动部队。而这个摩托车部队可是大有来头,在殖民统治时期摩托车部队屡建奇功,帮助印度取得很多战役的胜利,所以摩托车就被当作一种纪念流传了下来。但是阅兵的时候如果单一的只是派摩托车部队上去走一走,实在太过乏味,于是就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杂技表演。在上个世纪流行摩托车的时候,我国部队内部也进行过摩托车杂技的文艺演出,后来又取消了。只不过印度把摩托车杂技深化了一点,所以在摩托车上叠罗汉也屡见不鲜。

印度在国庆游行时叠罗汉我们看起来不可思议也正常,我们举行盛大活动时的舞龙舞狮在外国人眼里看起来也让他们捧腹大笑。这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就如同我们国家国庆方队踢的正步就跟别的国家不一样。印度的阅兵仪式一直以来就是由阅兵和花车游行组成的,有些媒体只客观报道游行画面(也就是叠罗汉),加上有意无意的引导,所以印度阅兵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不务正业”。


诸葛小彻


如今中印边界的事情搞得沸沸扬扬,有媒体报道称,中印双方要是打起来,不出20天印度就会被搞垮,事实是这样的吗?回过头我们来看看印度的阅兵,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在电视上看过!

这不是“阿三杂耍团”吗?怎么跑来印度军队撒野了?其实印度军队的叠罗汉,最早要追溯到1992年,那时候在34辆摩托车上,居然载有189人,平均每辆摩托车上载有5.5人。如今想想好像5.5人也不是很多!

每一年的印度阅兵式上,必不可少的就是摩托车“杂技表演队”,他们化身为“天使”、“绿巨人”、“蝴蝶”……只要能叠上去的都往上放。据官方解释称:军队叠罗汉不仅能增加士兵的战斗力,还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欢乐!

不过话说回来,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也许在其他人看来它是搞笑的,但对于印度国内来说,确是非常严谨的一件事!阅兵只是仪式,真正实战才是关键!

哨兵:连长连长,大事不妙!印军前方来了5辆摩托车!连长:5辆摩托车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一班准备出击!哨兵:他们上面坐了100人!连长:……!!网友也指出:能把摩托车开到中印边境上,那才叫厉害!对此你怎么看呢?


诸葛小军


可恨的是我们的媒体大多都喜欢报道这类关于印度的新闻,让大多数中国人都以为这个南亚军事大国是个小丑,并且还会把许多关于印度的负面新闻联系起来,当做谈资,每次遇到阅兵的话题,印度的杂耍式阅兵总会成为大家调侃的热点。其实,大家把此当个乐儿还行,如果当真儿那就未免too young了。



我们都知道,国庆阅兵中除了有军队严正霸气的队列展示外,还有其他游行方队,印度的摩托特技队就属于这种阅兵中的“非主菜”序列。对应于我国的国庆节阅兵,印度的叫法是共和日阅兵,相对我国来说,印度共和日阅兵的氛围会更显狂欢一点。所以,即使有摩托特技队的搞乐表演,也无可厚非。何况,在印度人眼里,他们这支享有盛名的摩托特技队的表演更多的是炫酷和让人血脉喷张的,并没有我们这种“友邦惊诧”式的滑稽之感(如果看到这炫酷表演你都笑,那当你看到印度阅兵队伍中那些耍权杖、牵骆驼甚至牵大象的方阵,或者看到他们把各种重型武器扎成各种粗糙的模型拖着走、在几辆卡车里装几台电脑然后几个人蹲里边做打字儿状然后硬把这说成信息化移动枢纽控制平台时,你就更“竟无语凝噎”了)。

其实印度的摩托特技表演在印度国内算是一项文化传统,毕竟印度被人贴的最多的标签就是“开挂的民族了”,这个标签虽然更多是调侃的色彩,但也道出了印度人的“杂耍”(或者说的高大上一点是“实现各种难以平衡与协调的高难度动作”)的天赋。



外国媒体最近又进行了一次2016年的世界军力强国的排名,毋庸置疑的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占据了前三名的,只是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全球第四的军力排名居然是印度!印度的军力真的那么厉害吗? 强国思想一直是印度立国以来的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称霸武林成了印度人前进的动力。印度国民的勃勃野心在尼赫鲁的外交政策上一展无遗,印度人在他的带领下,绝不会满足于在世界的竞争中只屈居配角的地位,不在竞争中爆发,就在竞争中灭亡的思想一直被每一届的领导班子传承至今。在两者的权衡下,争强好胜的印度人怎么会甘心就此灭亡在世界

  外国媒体最近又进行了一次2016年的世界军力强国的排名,毋庸置疑的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占据了前三名的,只是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全球第四的军力排名居然是印度!印度的军力真的那么厉害吗?

  "强国思想"一直是印度立国以来的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称霸武林"成了印度人前进的动力。印度国民的勃勃野心在尼赫鲁的外交政策上一展无遗,印度人在他的带领下,绝不会满足于在世界的竞争中只屈居配角的地位,"不在竞争中爆发,就在竞争中灭亡"的思想一直被每一届的领导班子传承至今。在两者的权衡下,争强好胜的印度人怎么会甘心就此灭亡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呢,他们要做一个让世界各个大国都俯首称臣的经济政治强国。是的,他们像沉睡的雄狮,就要苏醒了!  



先在南亚出人头地,然后再夺取印度洋的领导权,使其划入本国的版图,最后在世界军事强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是印度的战略目标。"地区性有限威慑"的战略政策就是"西攻"、"北防"、"南进"还有"核威慑",这是印度为了贯彻落实其"三步走"的战略首先推行的措施。

  印度的陆空总兵力45%驻扎在西部地区,时刻做好进攻的准备,30%的兵力分布在纵深地区以维持日常的军事行动,剩下的25%则在北部地区维护自身的利益。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是印度的海上经济利益和石油运输的咽喉,是印度的海军重点保护的对象。

  印度秉承着不结盟政策而在国际环境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地位,这些都是印度为了进一步的战略部署而做的准备工作。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快速崛起主要是因为其海陆空都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服役于空军的有超过230艘舰艇、两艘航母,以及俄罗斯租赁给他的一艘"查克拉2号"核潜艇,现在还在研制的新型航空母舰以及核潜艇大大的增强了印度的海军力量,用如虎添翼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空军的战斗机各式各样,但自主研制的能力有限,主要都是从外国购买。陆军大量购买了俄罗斯和欧盟各国和以色列的先进武器来大力发展陆军的军事能力,其某些关键的技术在以色列国的帮助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为了挤进了洲际弹道导弹俱乐部,印度顶着受到制裁的压力多次进行核试验,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只是印度国防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国产化的武器研制上困难重重,尤其是核武器的自主研发。

  由此可见,外国有些媒体认为印度在全球的军力强国中能排第四的想法是不能成立的,不置可否的是印度的军事实力确实是大有长进,但仍然不能进入强国的行列中。

最后,还是想批评一下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这么多年了,还是总想搞一个大新闻,正是我们的媒体只把偌大的阅兵队伍中摩托车杂耍一段拎出来广为传播,才造成了大家的误会。正如一开始提到的那样,看完杂耍后图个乐还好,要真因此盲目鄙视三哥的军力,那可就自欺欺人了。


XRAYDO



我们看过印度阅兵的就能发现一个情况,那就是印度的阅兵式上经常出现的就是各种车队。当然其中的摩托车车队是比较引起大家关注的,因为在不少人看来,印度的阅兵其实就是一个玩杂技的。 而实际上是因为印度的摩托车特技是印度的一项文化习俗,而印度的国庆日阅兵,他希望可以体现的就是一种欢愉的氛围。当然了,这种形式只是其中阅兵的一部分,印度的阅兵也是会像其他国家一样,展示自己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军队实力的。 其实就好像他们说的一样,见多不怪一样。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毕竟是两种文化,而我们是深受自身文化熏陶。



时间长了,我们对于我们身边的文化可以说是见怪不怪,所以我们看到舞龙舞狮的,我们就会觉得就应该这样。 而印度的文化里,摩托车杂技也是其中一种,而且从一开始印度的阅兵就是这样的模式。所以当然印度人自己看的多了根本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你如果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你可能会有点不适应。 但是我们大胆假设一下,那就是假设下一次印度的阅兵没有了摩托车车队的杂技表演。我想得有不少人会觉得不适应的。是啊,其实没有什么的,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两个国家的两种不同的文化。

当然,我们从各个国家分列式的区别也可以看出来,那就是各个不同国家踢正步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就显得比较随意,有的就非常的规矩,有的甚至在我们看来就有些搞笑。但是这其中蕴含着的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这没有本质的区别。


阿尔法军事


张召忠评印度阅兵:印度好多事情是很搞笑的(转载)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到是在印度举行的阅兵式,印度媒体指出,在那么多外国嘉宾面前用一些木制的坦克和舰船导弹上面摆放模型的士兵,随着军事歌曲和晃荡的海浪阅兵,好像在外宾面前显得不是那么严肃。和印度大国形象有点不相符合。

张召忠:印度挺有意思,首先一个方面,印度好多事情是很搞笑的,这和它民族传统有关系。但是这个阅兵是一个很严肃的场合,你看它出的几个装备,阿琼坦克,阿琼坦克是印度研制了将近30年,它号称自己搞第三代坦克,最后没搞出来,搞出来装备部队,装备部队不行。那个坦克真开到国王大道上来,有可能就跑偏,有可能走就熄火,装备部队以后部队这啥玩意儿,弄30年弄这么一个玩意儿,部队怨声载道,最后这个坦克不能装备,就等于一个废物。SU-30,一个大模型,为什么弄一个大模型,现在SU-30印度自己有装备了,而且现在又批量装,但是它中间有一段时间想自己搞许可证生产,原料生产,自己组装。

组装的时候俄罗斯就劝说,这个东西我善意提醒你一下,组装飞机和组装坦克不一样,组装坦克没事,顶多掉河沟里面,你组装飞机有可能飞不起来,印度不信,组装完了飞不起来,飞不起来你还阅兵干啥。曾经组装过,组装不起来,现在又成套引进。就是说印度这些年做了很多的尝试,它很有意思。维莱特号,现在花了1亿美元,整个刚服役一艘航母,上边飞机是英国的,海王,海钥匙飞机都挺好,他拿农民耕地的手扶拖拉机开到航母上去调整飞机。我都想象不出,我去过印度的海军、空军和陆军,我到它那个部队去过,我都感觉,你说它不先进,它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有,但是它经常很搞笑。

主持人:所以印度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张将军,印度如果在阅兵式上摆出这种阵势,包括用一些模型来充当阅兵的武器,是不是有意在麻痹对手?

张召忠:隐真示假,把好多东西放家里,谁都不让看,我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大家看。隐真示假,麻痹敌人,感觉让你看的东西全是乱糟的。

主持人:有这种意图?

张召忠:没有,现在这个时代,你怎么能够保密,靠这些东西,外形上保密已经不可能了,每天卫星在上头转悠,你有啥玩意儿谁都知道。所以通过阅兵来展示武器装备,这已经不是一种唯一的方法了。印度有什么,别人都非常清楚。而且你那个东西基本上到什么水平,你比方说核潜艇,前一两个月,大家都在炒作印度核潜艇,很先进,印度都能造出核潜艇来,用了30年,用了20年租苏联核潜艇,然后自己又经过十多年的研制终于出来了,最后说参加核潜艇研制这个人说,是,核潜艇出来了,但是少两个东西,一个没有核动力,第二个没有武器,没有导弹,你出来一个空壳子有什么用。现在还搞不清到底是怎么样,印度的装备一出来以后,总是有负面的效应。比方说自己自行研制的装备,但是出来以后性能不好,弄个枪枪打不响,弄个潜艇,潜艇没什么动力。弄个坦克,坦克装备不了,弄个飞机上不了天。它总是会有一些负面的东西,所以说隐真示假这个没有,可能是和印度本身自己的习惯有。但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其他国家来讲,看这种文明,他们喜欢真家伙,恨不得开动过程当中把导弹给发上去,把无人机给飞上去。但是印度就是这样,也可能我们不是太理解。但是隐真示假这种可能性没有。


迷失在耶路撒冷


你以为这个夸张的摩托车表演是印度人专属?当然不是!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印度人骑摩托车玩杂耍这件事,还是从英国人那里学过来的。后来经过印度军方的不断改进,添加了各种道具,才变成了现在这样浮夸的样子……



上面那张图中的摩托车表演队,就是印度摩托表演队的的始祖,叫Royal Corps of Signals,隶属于英国通信兵部队,成立于1927年。之所以成立这个表演队,目的是给大家演示摩托车驾驶技术,顺带着进行摩托车训练。


不像现在,1927年摩托车还是个新事物。这玩意儿,车速快,体量小,能够通过很多汽车没办法穿过的地方,用来装备部队,也算是相当强的机动力量了。


(打起仗来就是这样的,还是满酷炫的)


大陆当年也组建过摩托机动队,要是装个摩托侉子,一辆车上三个人不成问题,贼拉风



但是,问题在于摩托车太新鲜了,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样驾车,就更不要提各种高超的驾驶技术,花式动作了。为此,英国军方才成立了这样一只表演队伍。


摩托车表演队虽然实际用处并没有想象中大,但胜在花样新颖繁多,每次阅兵都能引起观众们的阵阵喝彩,于是逐渐的被推广到了各个英国殖民地之中。印度作为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自然也就成立了摩托车表演队。


(最繁盛时期的日不落帝国,而印度被誉为日不落帝国王冠上最闪亮的那颗明珠)


这项技术到了印度,就像中国的相扑到了日本。在英国本国,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类表演了,印度人却乐此不疲,并且加入了各种具有本国特色的道具、动作,将摩托车表演,变成了一项真正具有印度特色的活动。


而他们的始祖,英国摩托表演队Royal Corps of Signals,因为英国军方嫌弃这样的表演形式太LOW,前两年被下令解散了……



而印度这边,倒真的有些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意思。印度跟随英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表演队,名字和表演风格一样浮夸,叫无畏魔鬼队。


无畏魔鬼队在印度各地展开了轮回表演,印度人那时候哪看过这种节目啊(其实中国人也没看过),立马就被迷上了。每到一个城市,那个城市就会万人空巷,通通跑去看魔鬼队的表演,整个印度都掀起了摩托车风潮。



随后,各种专业的摩托车表演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名字保持一贯的浮夸风格,什么龙卷风、冒失鬼,还有由女摩托车手组建的女子魔鬼队。一旦遇到重大的节日,尤其是在阅兵仪式上,都能看到印度人的摩托车表演队,也算是印度标志性的表演形式了。


不过真的不要嘲笑人家,咱们前些年不也流行练手拍砖,扎钢枪之类的花活,直到近来才逐渐被禁的嘛,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为了好看加娱乐而已……



赤兔电影


2015年1月26日,印度举行盛大的共和日阅兵庆典。其中的“保留节目”——印度边防部队(BSF)表演的摩托车叠罗汉特技总是能引来了网友的吐槽。而受邀观礼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除了“点赞”之外,更是称以后再也不要开摩托车了。

那么摩托车上的”人肉金字塔“到底是如何炼成?这一“开挂”的表演形式为何在印度喜闻乐见?

1950年1月26日,印度签署宪法,宣布成立共和国,此后,印度在这一天举行共和日阅兵庆典来庆祝这一纪念日。

BSF的摩托车队“Janbaz”(印地语中意为冒险家)成立于1990年,并在边防部队学院的机动化运输学校进行训练。1992年开始,摩托车特技队开始参加共和日阅兵仪式,随后成为这一庆典的“保留”项目,取名“魔鬼突击(Daredevil)”。Janbaz的特长项目是189位骑手同时“搭乘”34辆摩托车,场面极为壮观。

2006年1月26日,BSF部队的Janbaz成员驾驶9辆摩托车搭载35人在共和国阅兵式上表演。↓↓↓

2011年印度共和日阅兵庆典上的BSF部队摩托车特技表演。↓↓↓

201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日阅兵,BSF部队表演者在一辆摩托车上做出扛枪、放哨等造型。↓↓↓

2011年印度军队日,BSF部队表演者插上“翅膀”扮成丘比特造型。↓↓↓

Janbaz的表演征服了广大印度人民,成为各国家级表演上最令人期待项目。在阅兵式上,观礼的印度民众总是摒息期待“魔鬼突击队”的表演。

“这项表演是为了体现印度边防部队不仅能够保家卫国,在其它方面也能表现出高效、精准和无私奉献”,BSF的机动化运输学校的官网如此介绍这项表演的目的。

2006年,Janbaz创造了26个人叠在三辆恩菲尔德350CC摩托车上的世界纪录,1分16秒行驶1公里。此外还有一辆摩托车上载40个人并以每小时30公里行驶的世界纪录。↓↓↓

2015年1月,BSF部队摩托车队成员为阅兵式进行彩排。↓↓↓

据印度媒体报道,2015年共和日阅兵上,车队表演了“和谐”、“孔雀开屏”、“杂耍”、“并行”、“莲花”、“美洲虎”、“BSF之树”、“边境之花”等极具想象力的组合项目,相较于2014年公布的表演项目有不少创新。

2015年1月26日,印度BSF部队在共和国阅兵上进行表演。↓↓↓

2015年1月26日,印度BSF部队在共和国阅兵上进行表演。↓↓↓

不断挑战极限的“人肉金字塔”

叠罗汉的这一形式在印度的传统宗教活动中常常出现↓↓↓

2014年8月18日,印度青年准备搭起“人肉金字塔”庆祝传统的克利须那神诞辰↓↓↓

2012年8月10日,一名印度男孩在“人肉金字塔”顶端摘取高悬的酸奶罐,两旁小楼上站满了围观的人。↓↓↓

在印度的传统节日黑天圣诞节期间,印度教教徒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庆祝传统的克利须那神诞辰,其中最为流行的是以叠罗汉的方式来摘取悬挂在高空的酸奶罐,印度民族“组队”穿上彩色的统一服装参加比赛,黑天节庆活动的组织者们不断提高叠罗汉的奖金额度,动辄达到数10万卢比(1万印度卢布约合人民币1463元)。为加大难度吸引观众,酸奶罐也悬挂得越来越高,最高时竟达15米,虽然发生过多次事故,但是印度人民仍然乐此不疲。

扒摩托车、火车的“印式”家常

2010年,一辆500CC的摩托车上搭了54个人,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魔鬼突击队”表演所使用的摩托车为印度产的皇家恩菲尔德(Royal Enfield ),排量500CC的恩菲尔德摩托车创下了一车承载54人的记录。↓↓↓

2014年4月26日,印度,一家五口骑摩托车。↓↓↓

摩托车是印度人出行运输的好帮手,不少中低收入人群的最佳选择。据印度《经济时报》2013年报道,在印度昌迪加尔、英帕尔、果阿和喀拉拉等重要市场里,轻便型摩托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自行车销量。

当然,除了在摩托车上“挤一挤”,印度人民扒火车的技艺也早已震惊全球。↓↓↓


Rockets



阿三人口众多,交通工具又少,他们的火车、公共汽车顶上堆满了人,四周也都是挂满了人,路况又不好,车子起伏颠簸,所以阿三们从小就锻炼出寻乎常人的开挂技能。其他国家摩托车乘五六个大人已经很牛逼了,但在阿三面前简直小菜一碟,超载人数之多,中国只有五菱车能与之争锋。


以前看过一个段子,说不要去惹五菱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从里面钻出来多少人。2015年1月26日,印度举行共和国日阅兵庆典,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特邀嘉宾首次参加,印度边防部队(BSF)表演的摩托车叠罗汉特技,竞叠了50个人,一举震惊了奥巴马。其实这还不是最多的,印度摩托车的最高纪录是54个人。而四川成都查获的6座面包车上,挤下了35个成年人,被网友戏称为敢牛面包车。

其实要说摩托车杂技,中国人是他们的始祖,都是中国人玩烂了的东西。记得二十几年前,每个乡镇都会有一些杂技团来表演,其中就有摩托车杂技,如:倒骑摩托车,摩托车转铁笼,无手残疾人骑摩托车,大马猴骑摩托车……摩托车杂技就如摩托车一样,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了。


富厚日新


这个没有什么好笑的,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风俗,只要他达到了他预期的要求,他就是赢家,而印度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这样做才能好看,因为印度人民喜欢看这样的,话说回来,军队靠谁来养?还不是靠老百姓,如果军方想多要军费提升装备,就的让出钱的满意,所以军方想方设法的讨好老百姓,让百姓一看,军队还是非常好的,心甘情愿的掏钱,但是大家别让印度误解了,阅兵只是样子货,如果大家真以为印度军队就和阅兵的一样逗比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印度虽然表面看是个不着调的国家,但是打仗可不怂,当年印度打巴基斯坦,打的巴基斯坦都快亡国了,要不是中国危难时刻深处选手,巴基斯坦就让印度打没了,试问历史上出了世界大战以外有那个国家能狠到要把另一个国家灭族?美国?美国只是颠覆人家政权而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其实就是两个兄弟内斗,但是印巴战争不一样,印度是下了死手的,所以别以为阿三只会逗比,真打起来,阿三下手可黑着呢


相聚你的微笑


 相信很多朋友看过印度共和国日阅兵式,而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无疑是特技骑行。在摩托车上叠罗汉、表演各种杂技,这是开挂了吗?

就连奥巴马都伸出大拇指为骑行队点赞呢。

那么为什么每次在印度的阅兵式上都能够看到如此霸气侧漏的骑行表演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详解一下原因吧。

原来,印度的阅兵名为 “共和日阅兵” ,其地位和我国国庆阅兵等同,但整体来说,印度共和日阅兵的整体气氛更加欢乐一点儿。共和日阅兵上出现的摩托车特技队名为“魔鬼突击队” ,它是非常尊贵的,也的确是军方的摩托车特技队伍。


特技骑行,是作为阅兵式的压轴节目出现的,之所以能够担负起阅兵压轴节目的重任,是由于摩托车特技实际上是印度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最没有什么实战价值,但却是仪式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缺了它,大家都会觉得少了些什么。就好像是在我国的国庆大典上也会看到舞龙舞狮的节目,虽没有实战价值,但是作为传统文化,足以登上这样的舞台,何况还能增添不少喜庆的气氛。


特技骑行也绝对能够称得上是阅兵式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他们出场之前长街上所有印度朋友都凝神屏息翘首以待,第一位骑行者出来之后整个长街还是鸦雀无声,等待摩托车表演结束后,全场欢声雷动。

印度对士兵进行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技能也是重要方面,此外,瑜伽乃印度的国术,这个表演可以将军队在瑜伽方面的技术水平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国庆阅兵之时有此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