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氟化工行业龙头,制冷剂独树一帜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制冷剂独树一帜,新材料战略启动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氟化工、氯碱化工综合配套的氟化工制造业基地,形成了包括基础配套原料、氟致冷剂、有机氟单体、含氟聚合物、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材料等在内的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并涉足石油化工产业。(来源:化工最有料;ID:XM-ZYL)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氟化工产业链;来源:公开资料,最有料

一直以来,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氟化工和氯碱化工两条产业链。近年来,公司通过产业链延伸,不断整合氯碱和氟化工业务,形成以含氟制冷剂为主,含氟聚合物和电子化学材料为重要新增长点的业务构成,公司将电子化学材料作为战略业务培育,努力成为国内领军企业。

目前公司拥有13万吨/年R22二代制冷剂,产能居国内第二位;7万吨/年的R134a、4万吨/年的R125和6.2万吨/年的R32等第三代制冷剂,规模处于全球龙头地位,制冷剂总产能30.2万吨。

在含氟聚合物方面,目前公司已经拥有3.5万吨/年的PVDC食品包装膜,1.5万吨/年的改性 PTFE 树脂和5000吨/年的聚全氟乙丙烯FEP的含氟新材料产能.

随着23.5kt/a含氟新材料(二期)、10kt/a PVDF(一期)等项目的实施,公司含氟聚合物将进一步向新品种、新用途、高端化拓展,竞争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电子化学材料方面,全资子公司凯圣氟化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电子级氢氟酸工业化生产,并且是国内唯一一家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的PPT级氢氟酸的企业,也是国内电子级氢氟酸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规格最高的企业。

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凯圣氟化公司现已建成年产电子级氢氟酸6000吨、电子级氟化铵5000吨、电子级盐酸3000吨、电子级硫酸10000吨、电子级硝酸6000吨、缓冲氧化蚀刻液5000吨等生产装置,以自有品牌适用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国内领先的导体企业。

子公司博瑞电子公司负责实施的高纯电子气体项目实施,目前高纯电子气体项目(一期),年产1000吨高纯氯化氢、500吨高纯氯气和1000吨医药级氯化氢已经建成投产,进入产品认证、市场拓展阶段。

春风“氟来”,业绩回暖

2010-2011年国内房屋开工面积、空调和汽车产量同比大幅上涨加之国外二代制冷剂开始淘汰,国内制冷剂需求爆发,价格大涨,高景气带来的是无序产能扩张,产品价格随之下跌。

2011-2016年行业持续低迷,公司净利润也从2011年的17.84亿下跌到2016年的1.51亿,公司凭借产品的一体化优势,整体营收仍保持稳定增长。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来源:公司公告,最有料

2017年受配额生产、环保、原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氟化工进入高景气阶段,各种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业绩回暖,走出低谷。2017年公司营收137.68亿元,同比增长36.3%,净利润9.44亿元,同比增长513%。

2018受供需格局的影响,产品价格延续了上涨趋势,2018Q1-Q3公司营收119.75亿元,同比增长19.48;净利润16.68亿元,同比增长105.17%。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公司净利润回暖;来源:公告公告,最有料


制冷剂需求稳定,供给收缩

2017年国内加码环保审查力度,制冷剂的直接上游萤石和氢氟酸,由于生产过程污染严重、存在安全隐患,被列入环保安全核查的重点对象。

受此影响国内萤石厂家和氢氟酸生产厂家开始部分停工,规模小、环保措施不到位的氢氟酸厂家甚至直接停产,导致国内氟化工原料开工率严重不足,整体开工率仅有六七成。萤石和氢氟酸价格大幅上涨。受原料成本影响,制冷剂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在2011-2016年长达5年的低迷期期间,不少制冷剂小厂纷纷退出产能,2014年国家开始推行制冷剂配额生产制度,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第三代制冷剂R134a、 R125 和 R32 的产能规模均为国内第一,第二代制冷剂R22全国第二位。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R22的CR5占比达75.42%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R125的CR5占比达51.02%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R32的CR5占比达到54.44%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R134a的CR5占比达到79.31%;来源:百川资讯,最有料

200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各缔约国签订了加快停用及取缔氢氯氟烃(HCFCs)的时间表,发达国家产量至2010年减少75%,至2015年减少90%的产量,至2020年完全取缔;国内于13年开始冻结第二代制冷剂生产,并将在 2030年前基本淘汰HCFC制冷剂。

环保部规定现存R22厂家以拿配额的形式生产直接的制冷剂且生产总配额近年来呈现削减状态,约束了我国R22供给总量。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全球第二代制冷剂HFCFs淘汰计划表;来源:蒙特利尔协定书,最有料

制冷剂下游主要应用于空调、冰箱、汽车等领域,其中空调、汽车用制冷剂占比较大,占消费结构的60%以上,需求包括维修与替换领域。2017年家用空调整体销售1.42亿台,同比增长31%,冰箱销量0.73亿台,同比增长1.2%,极大拉动了制冷剂的整体需求。

公司还与国际知名企业霍尼韦尔合作研发第四代制冷剂HFO-1234yf,目前具备3000吨/年的产能,是国内能够规模化生产第四代制冷剂的两家厂商之一(另一家企业是常熟三爱富,与科慕公司合作,现有HFO-1234yf产能6000吨/年)。

氟化工新材料:含氟聚合物

氟聚合物主要包括氟树脂、氟橡胶和氟涂料,具体产品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氟橡胶(FKM)、氟硅橡胶(FVMQ)、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等。

其中PTFE是全球消费量最大的含氟聚合物,产能产量、需求量均占据全球氟聚合物市场的50%以上;PVDF是VDF的均聚物,目前是全球消费量排名第二的氟塑料,仅次于PTFE, 增速较快;FEP在电线电缆领域快速渗透,迎来快速发展期。

目前国内PTFE产能约为12.9万吨,占全球产能40%以上,但以注塑级的中低端产品为主, 高端的改性PTFE树脂市场国产化率很低,需依赖进口。我国PTFE出口量逐年增长,进口量保持着5000-6000吨的稳定规模。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国内PTFE产能分布;来源:Wind,最有料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测算,2018年PTFE的表观消费量约在10.38万吨,按目前国内PTFE产能,开工率需达到约90%才可满足需求,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公司现在具备改性PTFE产能1.5万吨,FEP产能0.5万吨,中间体HFP产能0.5万吨,含氟聚合物生产规模居国内前列,将充分受益于改性PTFE、FEP和PVDF市场的巨大成长空间。23.5kt/a含氟新材料(二期)、10kt/a PVDF(一期)等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打破国外垄断,开拓食品包装材料PVDC

聚偏二氯乙烯(PVDC)是世界三大高阻隔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食品、药品、 化妆品、军用品等阻隔要求高的产品包装,由于生产流程复杂,工艺控制要求高, 再加上国外领先企业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 PVDC树脂市场一直由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比利时苏威、 日本吴羽、日本旭化成等国际化工巨头垄断。

巨化股份:春风“氟”来,全面回暖

▲PVDC全球产能分布;来源:水木清华研究中心,最有料

公司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通过多年自主研发, 已形成国内唯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的PVDC系列产品生产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公司现有PVDC产能3.5万吨/年,规模全球第三。主要产品肠衣膜树脂已经正式进入双汇、金锣等大型知名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公司规划未来PVDC产能将扩产至10万吨/年。

此外,鉴于中国半导体行业迅速发展之势,公司根据自身精细化工原材料优势,发展湿电子化学品和电子特气领域,2017年实现收入1.52亿元,随着客户渠道的不断开拓,电子化学品业务有望持续扩大。

石化材料领域公司主要生产己内酰胺和环己酮,己内酰胺是生产尼龙6的基本原料,受益于国内纺织行业和锦纶行业总体仍在不断扩张,国内尼龙需求不断增长。公司现有己内酰胺产能15万吨/年、配套14万/年吨环己酮原材料产能供应,综合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随着产品逐渐放量,石化板块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