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後悔,為什麼在最親信的紫鵑面前都不肯透露?

賈寶玉和林黛玉兩個人不去參加辯論綜藝真是可惜,都擁有一手“徒手撕X”的好本事,最擅長把根本沒有理由的事情、搞出驚天動地的既視感。

比如某天兩個人又因為“金玉之說”各自上火,互相誤會,然後慪氣吵架,驚動了賈母、王夫人等等一大批人,半大家子都以為出事了前來圍觀,結果兩位“友達以上、戀人未滿”慪氣的真實原因,沒有一件能見光說出個二三四五六來。

吵完之後,賈母替這倆小冤家操心,寶玉和黛玉也分別臨風灑淚、對月嘆息。

明明都後悔,寶玉就可以輕鬆說出口,黛玉為什麼對著最親信的紫鵑都要銅牆鐵壁、絕不鬆口呢?


林黛玉的後悔,為什麼在最親信的紫鵑面前都不肯透露?


書裡明明寫了“黛玉自與寶玉口角之後,暗自後悔”。但下一秒紫鵑看穿她的心事“度其意”,擺事實講道理,企圖幫林黛玉和賈寶玉修復友誼的小船。

紫鵑和黛玉說話一向非常耿直,直接“以下犯上”數落林黛玉的不是:“若論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

接下來,紫鵑開始講林黛玉最希望聽到的、最患得患失的內容:“別人不知寶玉那脾氣,難道咱們也不知道的。為那玉也不是鬧了一遭兩遭了”。

道理都對,林黛玉心裡也非常清楚,但她的操作是駁回,她立馬指責紫鵑胳膊肘往外拐“你倒來替人派我的不是”,然後啟用了吵架時一句很無力的常見反駁:我怎麼浮躁了?


林黛玉的後悔,為什麼在最親信的紫鵑面前都不肯透露?


於是問題來了,林黛玉內心明明不是這樣想的,為什麼偏偏不能和紫鵑說真話呢。

第一,賈府的時代環境風險。紫鵑再貼心再熱心再衷心,林黛玉有些話也始終不敢明言。不僅是因為隔牆有耳不安全,也因為在那樣的輿論之下,很多心事天然“說不出口”。一個完全沒有合理表達情感氛圍的環境中,“喜歡”自然只能被堵塞。

第二,林黛玉擔心紫鵑的理解能力。眾所周知紫鵑一心一意為林黛玉好,但有時候方式方法很不正確。她有兩件很著名的“大簍子”,一件是衝出來讓薛姨媽為林黛玉和賈寶玉做媒,這無異於與虎謀皮,全天下最不贊成寶玉黛玉在一起的,就是她薛姨媽;另一件是寶玉黛玉已經過了“你放心”的階段,互相體諒很少爭吵,但紫鵑搞不清楚狀況,試探寶玉一頓“回蘇州區”,直接讓寶玉瘋出一場病,驚動全府上下。

換句話說,紫鵑已經很接近一個幫倒忙的角色了。

賈府里人際關係表面和諧、內裡兇險,以紫鵑的心智水平,很有可能好心辦壞事。所以林黛玉不向她傾訴,是自保,也是在保護她。


林黛玉的後悔,為什麼在最親信的紫鵑面前都不肯透露?


第三,世外仙姝寂寞林的驕傲。驕傲孤獨如林黛玉,內心的軟弱、恐懼、期盼,都太難說出口。

縱使是面對著日夜陪伴、貼身照顧的紫鵑,也依然如此。

你看,對於林黛玉來說,偌大一個賈府,如此熱鬧繁華人群熙熙攘攘,卻連一兩個能說真心話的人,都這麼難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