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雪乡的旅游业会“死”吗?

夏天-向日葵在微笑


作为1名游客,你希望少一个冬季旅游的去处吗?没人希望他“死”,只是希望他能按照符合我们期待的样子繁荣下去。

一只从业旅游15年的旅游大咖,一个萌宝的妈妈,专业为你剖析旅游上的问题,喜欢请关注我喔!

东北雪乡旅游,到底做错什么了?

雪乡,这个近年来走红得最快的冬季旅游目的地,真的是抢足了目光。从《爸爸去哪儿》的取景地,到游客心目中即为推崇、向往的玩雪圣地,再到去过的人回来私下吐槽、绝不回头,至2017年雪季被曝光、名声一下千丈,再到2018年雪季启幕之时那个“高昂”的收费标准惹尽争议……整个雪乡的名声,其实一直在风口浪尖,只是从最好的极端,一下子又走到了最差的极端。

其实,雪乡旅游走过的这个经历,完全是浓缩了中国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的缩影,在接待资源缺乏、管理不到位、旅游发展大局观不够的条件下,凭借优秀的天然资源迅速走红至超过当地可承受之重,最后糟蹋了这绝好的旅游资源,浪费了好名声。

在中国,这种情况绝对不止一个雪乡!只是也许你想到的其它,名声和影响力不如雪乡,所以没让你觉得那么的深恶痛绝或避而远之。

那么,雪乡到底做错什么了?其实,它只是不符合游客心中期待的样子罢了!

作为1个游客,到东北一个偏远的小乡村旅游,除了希望看到大好的雪景、玩雪以外,你还希望得到什么?干净舒适的客栈内,一个当地淳朴的大妈为你安排吃住三餐,你可以在客栈内品尝到最地道的当地家庭小吃。客栈老板一家人都非常热情敦厚,会告诉你当地哪里好玩,会和你有的无的聊天,仿佛他们都是淳朴得不经世事、没被污染的村里人。跑到那么偏远的地方,远离城市中心,当然价格也是“村里价”了。吃不过十、住不过百,那才应该是乡村标准。雪乡那大好的风景,都是大自然的恩物,是属于大家的,当然不存在门票了。至于那些娱雪项目,都是由淳朴的当地人经营,就意思意思收点小费用,可以愉快地玩上一整天。

但是,去到以后,你发现一切真的只是你的心理期待。当地的费用不仅比城市还高,而那些你认为本应该淳朴无邪的当地人,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商业上的经营者。你们的交流是商业上的往来,说不定他还给你一个坑。而在付出了金钱、感情以后,换来的却不是你舒心的招待。心里面当然就是大号不爽,再不回头了。

其实,一切只是源于你得到的和你期待的,不是同一回事吧!

雪乡旅游,路在哪里?

雪乡风景的确优美,但中国之大,风景优美的处所多的是。雪乡能在短时间内走红,这是时机给予的。但是,这里欠缺旅游管理秩序的现象是不会因为游人涌入而短期改变的;相反,急功近利的思想确是人之常情。

不是为了特指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这个情况放在国内哪个景点都会出现。想当年,武广高铁开通,高铁把华南及港澳客源带到此前旅游接待仍未到达相当成熟水平的内陆湖南、湖北,同样出现过这些情况。所以这确实是共性。

也许是这个问题的确炒得大了,我们也看到雪乡反应速度还算迅速的。在2018年雪季启动之际,就拿出一套“准则”示人了。不得不说,这个相比之前我们去到雪乡“挨宰”,投诉无门的情况,这样的反应算是进步了。

不过,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业界,也不乏惊叹的声音。前阵子,业内一个专业媒体的记者还就这个问题采访了我,记者的问题出发点也是有失偏颇的。问题是这样的,雪乡的吃住玩标注定价甚高,不单比东北地区周边的玩雪点贵;而且与欧洲瑞士、日本等国相比,还是属于高价范围。有人算下来,在雪乡玩一次,一个家庭的花费起码要2万元;而在市场上,2万元已经足够选择欧洲、日本等滑雪产品了。

连业界专业人士尚且这样发问,我不得不唏嘘;同时可见这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想法:太贵了!而我倒是觉得,存在即合理。不论雪乡这次推出的价格标准是否合适,都必定有市场来检验它。消费者觉得合理的,就会去光顾;觉得不合理的,他们也会去选择欧洲、日本,而放弃雪乡。所以,作为旁观者,肯定这样的标准是前提。毕竟,这也是雪乡规范旅游管理,对游客透明公开信息的重要一步啊。

至于雪乡的定价为何走高,那肯定是与供求关系相关的。接待资源不够、生活资源不够、全年最旺旅游季节短,这些铁一般的事实决定了它的价格不可能是你想象中的“村里价”。不过,旅游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旅游不停发展、去的游人增加,接踵而来的必须会是各式各样资源和服务的增加。一旦供求关系改变,价格的定势也会被打破了。

另一方面,既然有人开始出面规范旅游了,那么规划旅游也是下一步的工作了。像伊春,现在也开始走出去推广反季旅游,告诉游客东北不只冰雪游,这些规划的工作,也能改变雪乡的旅游市场局面。

雪乡,我们不希望你 “死”!

作为一名游客,没人会希望失去一个冬季旅游的好地方。我们共同的愿望,都肯定是希望他能按照我们期待的路子走下去,越来越好。所以,我们更呼唤规则和规划的雪乡旅游市场,能赢得市场的口碑肯定。

当然,从旅游资源来说,雪乡的独特景致得天独厚,即使它真的毫不作为,它的旅游市场也不会在短期“死”去。毕竟,人比景点多得多!

你会去雪乡旅游吗?欢迎与我活动,或者关注我交流。


旅游大咖云吞妈妈


说到根源就是人性,我家离雪乡几十公里,从小在那里长大,家里是做小生意的,接触人很多,我对东北人,至少方圆几百里的人太了解了,雪乡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我认识当地主管旅游的领导,他也知道这么干下去不会长久,但是有些事当领导的也很难控制,一开始都是当地人在经营,做了很多一锤子买卖后,已经预料到口碑不好了,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就把房子租出去,让别人去经营,收租金的方式也能赚不少钱,那些租别人房子来经营的人也没有别的赚钱门路,只能赌一把,能赚点是点,不靠宰客就赚不到钱啊,反正房子不是自己的,不行就撤呗,所有人都不会把眼光放长远,造成恶性循环,雪乡不会死,但是会带死不活的生存,整个东北的经济都不行了,我也认识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的人,从湖南调过来的,2005年他还挺有信心把东北的经济再提升起来,后来越来越没信心了,不能把问题推给体制,根源还是人性,我离开东北二十年了,在外面的时间比在东北的时间还多,走到哪里我还是说我是东北人,但是一点点的自豪感都没有。


眉间放一字宽3


首先说东北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好的,但确实有个别的人做恶影响了东北的形象。至于雪乡旅游会不会“死”,那就要看你怎么经营了。打个比方:一个小鸡炖蘑菇,成本50元,你卖100元,就有你合理的利润了,你非要卖300元,显然就让人难以接受了;一个房间,雪乡要580元,条件肯定不如城市的快捷酒店,北京的快捷酒店也不过200元左右,你的住宿可以说价格不合理。你不能认为怎么三亚的星级酒店要几千块,我就怎么不能要几百块了?不能!确实不能!!这就象刘德华唱首歌要几十万元,你也唱首歌,也想要几十万元。是你错误的估计自己了!一个并不成熟的景点,想一夜暴富,其结果必然是倾家荡产。

只有诚信经营,增强景点服务的美誉度,才能起死回生。


劈水剑123


请媒体不要再这法说了,打人的是哈尔滨旅行社的,不是雪乡的人。国内很多景区都是这种情况,本地人没事,大都是外来经营者搞的。我去年去雪乡,感到当地人挺好的。你说贵,哪个旅游区不贵啊?你说贵,雪乡的家庭旅馆一个大炕一夜三百到五百,能睡三到五个人,也挺干净。吃的贵,从外面大老远运来,一年就有三个月的经营时间,不可像菜市场上的那么便宜,但也不像大饭店那么贵,两个人炒两个菜,吃米或馍,吃饱也用不了一百块钱。你想吃好,在城里普通饭店做个普通的带肉菜,炖盆鸡或鱼,两三个菜没一百块钱你下来了不?希望媒体不要再继续黑雪乡了,雪乡的人不宜,原来吃苦受罪谁看到了,刚过了两天就有人眼红了。留点口德,让人家过两天好日子吧。“本人声明,我山东的,去年去雪乡玩过的感受,就事论事,不喜勿喷”🙏🙏🙏🙏


农夫庄院潘


我认为东北雪乡一定会死。首先经营管理,政府监管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就不再重复了。关键是本地经营和管理部门从态度上没有认识到自已有任何错,错在哪里。出了问题总是推说是个别商家的行为,不认为经营者和监管部门有责任,也没有一个地方监管部门的官员致歉或者被问责,这就是说,在他们心目中都是游客不对。游客不该吹毛求疵,不该曝光。出了问题后森工局书记开会,没说整改措施,没有追查责任,只强调加强與情管控,这是什么意思,出了问题先不急于处理,先封锁消息再说。这简直是冥顽不灵,一条黑道走到底。用老百姓的粗话说,这叫死猪不怕开水烫。

再说雪乡会死的另一个理由,冬季到北方到处可看雪,雪景并非你雪乡独有,用营销语言表达,雪景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到处都有的旅游资源,游客凭什么挨打挨宰挨骂受气,还花钱非去你那不可,请当地经营者,管理者告诉我一个理由。


松竹散人


东北雪乡旅游在今年积怨爆发了,其实这些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东北所独有的,只是在某个机缘碰巧情况下,再也掩盖不住了。结果形成了天怒人怨,一时间全国人民口诛笔伐,大有淹死雪乡之势。不过冷静的思索,东北雪乡有问题,需要整改,需要大家监督,但雪乡旅游还是“死”不了的。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雪乡是一种天然独有的资源,在中国似乎无法替代。这主要是天时和地利,雪乡所处的位置恰好寒冷而又多雪,而最重要的是这里距离太平洋并不太远,所下的雪里有海洋的成分,这就是雪粘容易成型,所以我们看到雪乡的各种“造型雪”,这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所以雪乡成了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其次雪乡这些年已经名声在外,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报道铺天盖地,还有《爸爸去哪儿》推波助澜,都让雪乡成了众望所归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南方没有下雪的人对此充满了想法和愿望,可以说人人心里有雪乡,但只是各个方面条件与机遇限制前行,而最近出现的恶劣事件让一些人暂时望而生畏了。

还有就是雪乡的区域很小,能承受的旅游资源不大,这也是雪乡人形成卖方市场的心里扭曲主要原因,虽然有人表示不来了,但中国游客基数大,还会有人来,对雪乡的整体其实还触及不到深深地痛。一些人虽然喊出了去日本、去国外看雪,但也并不容易,先不说这些有雪的国家签证不简单,还有消费怎么也是比国内要贵,说说可以,但具体起来还是以一些高消费的人群为主,这些人或许本来就不是雪乡的游客。

从政府的层面讲,由于管理的失控或不到位,造成雪乡宰客、黑导游事件不断出现,这是一个很令政府头痛的问题,按住葫芦浮起瓢,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但怎么说震慑作用还是有的,在一定阶段内可能会有所收敛,但雪乡问题不会就此停止,还会出现,还会有曝光,但也还会不断有游客前往,这也是当前中国国内旅游的一大特色。


书影


黑导游不只是东北有,在全国各地都有,可能在雪乡表现的更为过分。黑导游的存在,只能说是当地旅游发展滞后,还存在很多不完善,每一次恶性事件出来后,都会引来新一轮的整顿。


早就传言雪乡是磨刀九个月,宰客三个月,可见雪乡的旅游资源受季节影响太严重,这样得不到持续的监管,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

雪乡的很多酒店一到旺季都被外地人承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控房不出,哄抬房价的可能。总之雪乡一到旺季,跟国内其他景区一样,人多,住宿难、吃饭难、上厕所难。


不过冬天的雪乡真的很美,特别是没见过雪的南方人都想去看一看,所以东北雪乡的旅游业不会“死”,而是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今年雪乡的旺季马上就要到来,据说到目前为止,去雪乡的游客还是寥寥无几,这当然是受黑导游事件的影响,想必雪乡那边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应该也会有悔过之心。


如果大家要去雪乡旅游,尽量避开元旦和春节这两个高峰期,报团的时候一定要找正规旅行社,走高标团,千万别走低价团。如果是自助游的话,一定要做好行程规划,提前订好酒店、机票和车票。


小波带您游山西


作为旅游行业工作的我,就跟雪乡干上了。


首先说雪乡旅游业不会死,因为雪乡只有一个,因为雪乡导游打人事件和雪乡宰客事件,应该是今年最火的旅游事件了,不管那里出现宰客事件,被报道后都是一地鸡毛,键盘侠们开始不停地怼起来,再也不去***,就是坑人的,导游黑,等等骂名,但是青岛大虾事件后,现在青岛旅游没有问题啊,还有一些旅游城市都有过这样事件,都是暂时受到影响,事件过后还是很好,雪乡也是一样,不会因为两个导游,一个商家,导致旅游“死”了这个情况,毕竟只是个案,我问了几个现在带雪乡团的导游,受影响,的确受影响,虽然没有以前那样火爆,但是雪乡还是有游客的,我希望大家注意些,不要什么事都是一窝蜂的去怼,而是认真思考,

大家说这件事前几天日本170名游客事件,现在也很多人去日本啊,一样的。


同样我也问过几个现在才回来的游客,游客也说了没有网络那么邪乎,他们团费才2000多“东北报团”,吃住玩,都不错,没有像大家说的那样,而且玩的很高兴,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不要图便宜报那种低价团,也不要报那些购物团,或者那些小旅行社以及个人!然后报团后看清楚合同,是否有自费,旅游行程都有什么,吃,玩,路费,等等!

还有就是那些喷雪乡的,大家没必要,那么骂,雪乡不会因为一个视频,一个时间倒下去。


心领旅途


东北雪乡旅游不是会不会死的问题了,因为东北雪乡旅游已经死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12877b6a3d11e6c2f75532ddc59856cf\

文卿世界


东北雪乡的旅游业不会″死″。其原因有两个:


第一,雪乡的雪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雪,这里的雪景,是一种独特的资源,是经过大众传媒,影视作品挑选,推广,借用之后,为广大游客所认可的美景。″雪乡"是对雪的美景的高度概括,能被称为“雪乡”,其魅力是不可代替的。


第二,雪乡,经过整治之后,会回到正常的旅游经营状态之上。以前发生的,宰客,欺客等现象,是暂时的。就是因为雪乡经过了这种粗广式的发展,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经过旅游执法治理,对旅游经营者的法规教育,对违法者的严厉处罚,雪乡的旅游经营,会回到正常的状态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