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攻入西歐,它能否複製中國市場的成功?

華為沒能打入美國市場,但在歐洲市場,手機業務正蓬勃發展。根據IDC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華為在歐洲市場手機出貨量為360萬部,市場佔有率11.4%。今年二季度已經達到670萬部,直接翻了一番,拿下24.8%的歐洲市場份額,一度超過了蘋果。

華為手機攻入西歐,它能否複製中國市場的成功?

華為做手機的時間並不長,然而現在早已是全球範圍內手機市場不可忽視的頭部玩家。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家企業的業務成功時,回顧過去往往是艱難和痛苦的過程,華為也不例外,尤其是對於一家中國公司來說,想要進入發達的歐洲市場,一場硬仗在所難免。

彭博,是華為西歐地區部總裁,現在主要負責華為西歐地區部的整體業務發展和區域管理,包括銷售,營銷和業務運營。在此之前,他曾擔任華為全球銷售和大客戶部總裁,負責對全球的銷售,訂單以及付款目標進行監管,分析行業政策,制定客戶戰略和競爭戰略,同時協調跨區域業務,建立華為全球組織關係。

華為手機攻入西歐,它能否複製中國市場的成功?

剛到歐洲的前七年,華為運營商業務負責人彭博每次在機場,都被海關詢問,"華為是誰?"彭博把手機翻過來,摳開電池蓋板,向海關展示裡面小小logo的華為。

11年後,2018年二季度華為以670萬部的銷量,拿下24.8%的市場份額,是歐洲第二大手機商。這些手機給華為帶來的收入中,其中半數來自高端手機。西歐是高端市場,征服一個高端市場,意味著擁有了征服全球的能力。手機把華為品牌推向全球,而品牌則是一家公司得以不斷擴大邊界的關鍵要素。

華為手機攻入西歐,它能否複製中國市場的成功?

在西歐,外界看到的華為,形象越來越從容、豐滿,從一家電信運營商,一家手機公司,逐漸轉變為一個提供智能生活的科技公司。它不僅提供技術服務,還要同當地的各行各業一起打造移動互聯的生態系統。AI、5G、IOT等是生態的底層,手機則是這個系統的推手。

華為進入西歐18年了,這裡不是華為最早進入的市場,也不是最晚的,但卻是最關鍵的。要在高收入消費市場爭取認同與好感,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必須要有"商品的生活提案"能力。因為消費者購買手機的理由不再只有功能,還包括儀式感和自我時尚。

華為手機攻入西歐,它能否複製中國市場的成功?

就在前不久,餘承東微博回憶華為手機創立時的艱辛還感概道:那時候華為終端很弱小也不賺錢,沒有人看得起,來自內外的各種不斷的各種批評與挑戰,內心近乎絕望的壓力、各種不斷的各種批評與挑戰,內心近乎絕望的壓力、痛苦與堅持。

現在華為的全球市場份額給了餘承東一個交代和安慰,在剛過去的三季度,華為手機全球份額保持第二名,而今年餘承東希望華為手機的出貨量目標在2億臺。當時,餘承東發微博用的手機是無人問津的華為Ascend D1,現在他用的是眾人皆知的Mate 20 Pr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