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首領並非玉帝,更非姜太公,而是封神大戰時死去千年的人物

《王事情腦補封神史》第53期:清福正神傳


姜子牙一上崑崙,從元始手中接過封神榜,也接過了代替元始封神的使命。下山途中先遇到申公豹,千方百計要他燒燬此榜,幸得南極仙翁適時出現才避免毀榜之厄。姜子牙又往前走,行至東海,遇到一魂,乃是楊戩的師父清虛道德真君親自指點之遊魂,在東海等著他。

其自承乃軒轅黃帝麾下總兵官,姓柏名鑑,在與蚩尤之戰中身中火器,掉入海中,千年未能出劫。姜子牙一是因為師兄之命,二是真心欽佩且憐憫他,便用五雷正法振開迷關、速超神道,將柏鑑救拔出無邊苦海。

姜子牙帶著他駕土遁來到岐山之上,按照師尊的吩咐,擇吉日,下令柏鑑監造封神臺。造完之後,張掛上封神榜,作封神之用。柏鑑自此留在岐山,帶領姜子牙在宋異人院子中收服的五路神加緊修建封神臺。

封神榜首領並非玉帝,更非姜太公,而是封神大戰時死去千年的人物

此時正逢張桂芳西征,九龍島四聖助紂,一番大戰,四聖與張桂芳全部被殺,而聞太師又令朝歌左軍上將軍魯雄帶同壞事做絕的奸臣費仲、尤渾揮師來伐。魯雄到達岐山之日,正逢柏鑑報告封神臺已經完工之時,三人之來也,正趕上祭臺。

姜子牙在崑崙雖只是中下之姿,但在面對魯雄大軍時卻不啻仙人,他披髮仗劍,布罡鬥、行玄術、念靈章、發符水,飄下一場四五尺的積雪,又用術將積雪化為汪洋大水,最後再次使氣溫下降,這就是“姜子牙冰凍岐山”。周軍擒了魯雄、費仲、尤渾三人,押到封神臺前,當著武王和姜子牙的面被斬首,用他們三顆首級祭了封神臺。

封神榜首領並非玉帝,更非姜太公,而是封神大戰時死去千年的人物

之後柏鑑的工作就是接引那些在封神大戰中死去之人的魂靈進入封神榜,比如方弼、董全、蕭臻、聞仲、殷郊等人,皆是如此。而那些榜上無名之人,就算來到岐山,也會被柏鑑推出去,比如姜子牙被姚天君拜死後,魂魄飄到封神臺前,就被柏鑑輕輕推出臺去。

武王伐紂成功,商周代序,姜子牙大功告成,重上玉虛宮,請來元始玉符、金冊,往岐山封神。

當時在場之人,共3002人,乃是武吉、南宮适共領三千人馬,按五方排列。

姜子牙拜畢元始誥敕,首先命令柏鑑在臺下聽候,姜子牙宣讀玉虛符命,然後將符籙供放案桌之上,全副甲冑,左手執離地杏黃旗,右手執神器打神鞭,站立中央,令柏鑑張掛封神榜。

榜首之人,名字正是柏鑑。柏鑑既居榜首,自然受封的也是第一神位。

封神榜首領並非玉帝,更非姜太公,而是封神大戰時死去千年的人物

他的受封詞如下:

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柏鑑昔為軒轅黃帝大帥,征伐蚩尤,曾有敕功;不幸殛死北海,捐軀報國,忠藎可嘉!一向沉淪,冤尤可憫。幸遇姜尚封神,守臺功茂,特賜寶籙,慰爾忠魂。今敕封爾為三界首領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職,爾其欽哉!

姜子牙初次下山時,書中便已寫明封神之由:

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步雨興雲、善惡之神。

玉敕中的“三界首領”,自然便是闡、截、人三等,而“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自然便是上四部與下四部合稱的八部,共365成神(其實是370位,見我在15期及20期的統計)。這已經明確說明了封神榜上、姜子牙封的所有神位中,柏鑑才是NO.1,是第一人,是首領,是老大!

封神榜首領並非玉帝,更非姜太公,而是封神大戰時死去千年的人物

可是偏偏就有人編出了下面的傳說:

玉皇大帝本名張友仁,姜子牙封完所有神後,只剩下本來留給他自己的“玉皇大帝”一職沒封,有人問以緣由,姜子牙尷尬地笑著說:“有人坐,有人坐。”你說巧不巧,一旁侍立的童兒正好就叫張友仁,聞聽此言,連道謝一聲都沒有,就嗖的一聲坐上了最高的“玉皇大帝”牌位。

姜子牙白忙活一場,氣得不行,只好跳到房樑上去,顯得自己比張友仁更高。加上他的打神鞭可以控制諸神,所以民間又有“姜太公在此,諸神迴避”的說法。

封神榜首領並非玉帝,更非姜太公,而是封神大戰時死去千年的人物

僅以封神原著分析,這個傳說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第一,封神的都是靈魂,張友仁只是個大活人,又沒掛怎麼封?

第二,柏鑑所造,只有封神臺,而無封神大廈,所以也不會有什麼房梁給姜子牙跳;

第三,諸神受封后,是以靈魂狀態磕頭謝恩而去,而且是馬上歸位,絕不停留,比如黃飛虎被封為東嶽大帝,就馬上赴東嶽任職。張友仁搶牌位的說法非常可笑,因為封神現場壓根就沒有牌位;

第四,365位成神職位及名單中,絕對沒有一個職位是玉皇大帝,也沒有一個人叫張友仁!

第五,玉皇大帝在封神位面中稱為“昊天上帝”,是封神世界第一高手,鴻鈞在他面前都不敢喘氣,姜子牙一個爬蟲,又怎有資格去封他?

封神榜首領並非玉帝,更非姜太公,而是封神大戰時死去千年的人物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