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后代做皇帝了吗?

性感决定命运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7年,他通过战争消灭了大多数割据政权,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使北宋出现了100多年局部统一的局面。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终年50岁。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历史上所谓的“烛光斧影"指的就是说的这件事。

“烛光斧影"指赵匡胤弟赵光义杀了自己的同胞兄长,之后登上了皇位。当时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已30岁,幼子赵德芳也有26岁,但都没有登上皇位,而后不久又莫名的死去。

北宋灭亡时,赵光义的后代只有赵构逃出,被群臣拥立为皇帝,是为宋高宗。宋高宗只活一子,年幼时病亡。赵构在南逃途中,被一路追杀,最后登上大船跑到大海上才逃脱。受此惊吓,年纪轻轻的赵构得了不育症,再无后代。


赵构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烛光斧影"的全部情景,并对他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后代,国势才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并把皇位传给了他,自此赵匡胤一脉又登上皇位,到陆秀夫涯山背着小皇帝跳海,南宋皇位一直在赵匡胤的后代之手。


行云流水1437995


赵匡胤的后代做了皇帝的,只不过并不是儿子或孙子当的皇帝而是到他的第七世孙才当上皇帝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黄袍加身变建立了宋朝,按理说子孙后代也都是皇子皇孙,赵匡胤死后理应由他的儿子即位做皇帝,但是在公元976年,赵匡胤招弟弟赵光义饮酒,第二天清晨,赵匡胤暴毙,之后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关于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的即位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宋太祖的母亲认为宋朝额天下是欺负别人孤儿寡母夺来的,国家需要有一个年长的君主才能长治久安于是劝说太祖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还有说宋太宗弑兄夺位。至于宋太祖怎么死的,宋太宗怎么当上皇帝的这里不做深究。太宗死后也没有把皇位还给太祖一脉,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按这种情况下太祖的后代想当皇帝是不太可能了,毕竟没出什么大的意外都会在太宗一脉相传。可是世事难料,历史就是那么奇怪,北宋末年金国崛起辽国灭亡在即,宋徽宗认为可以乘机收回幽云十六州,而此时的金国也想联合宋朝一起灭亡辽国减小自己的压力。于是两国一拍即合签订了海上之盟相约一起灭辽国,宋朝得到幽云十六州,把原来给辽国的岁币给金国。可是在灭辽的过程中金国先后攻下辽国的中京,西京和燕京而宋朝却被快要灭国的辽军打的大败,从这一战中金国看见宋朝军事的软弱在灭辽后迅速南下灭亡了宋朝,而在当时的宋徽宗还希望能用钱另金国退兵,结果全部皇族被金国一网打尽,只有一个宋高宗赵构一个人逃了出来建立了南宋。

竟然还有一人南宋也应该会在太宗一脉传承下去,但是天意弄人,宋高宗的儿子早夭自己又在金军攻过来的时候吓的不能生育了。这可怎么办帝国需要有人能继承下去,而高宗的兄弟侄子都在金国做人质,没理由放你回来继承大统,没办法只能从太祖一脉找继承人了,最后找到了太祖的七世孙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至此皇位又回到了太祖一脉,直到南宋灭亡宰相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一共9个皇帝除去宋高宗外其他8位皇帝全是太宗后代。

可以说宋朝皇位继承是非常有意思的了,北宋是宋太祖建立的但除去他全是太宗一脉继承皇位,而南宋是太宗一脉建立的但除了宋高宗其他全是太祖一脉的,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不变的历史


宋朝(960—1279)历时320年,分为北宋和南宋, 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976年赵匡胤死,其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以后的

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南宋的宋高宗都是赵光义后代,赵光义及其子孙共做了9位皇帝。

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宋王朝,史称“南宋”。其子赵旉夭折,继嗣无人,便收养了太祖后裔(太祖长子赵德芳一脉)为子,即后来的宋孝宗。皇位又回到了太祖后裔的手中。

赵匡胤剧照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1194),宋朝第11帝,南宋第2位皇帝。他是太祖的后裔,高宗养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孝宗,1162—1189年在位。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锐意收复中原,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史称“乾淳之治”。

宋光宗赵惇(1147-1200),宋朝第12位皇帝(1189—1194),南宋第3位皇帝。他是宋朝一位平庸的皇帝,体弱多病,无安邦治国之才,听信谗言,罢免主战派大臣,皇后李凤娘干政,朝政的掌握力不强。

宋宁宗赵扩(1168-1224)是宋朝的第13位皇帝,南宋第4位皇帝。光宗退位,赵扩继位,在位30年期间,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

宋理宗赵昀(1205-1264),是宋朝的第14位皇帝(1224—1264),南宋第5位皇帝,在位40年。理宗本不是皇子,是宁宗的远房堂侄,为太祖赵匡胤的10世孙,是赵匡胤次子赵德昭的后人。理宗昏庸,打击忠良,荒淫奢侈,使南宋日益衰退。

宋度宗赵禥(1240-1274),宋朝第15位皇帝,南宋第6位皇帝。太祖11世孙,理宗的侄儿。在位10年。赵禥智商低,属史上荒淫无道、昏庸的皇帝。南宋王朝在他手中病入膏肓,正走向覆亡。

宋恭帝赵㬎(xiǎn)(1271-1323),宋朝第16位皇帝(1274—1276),南宋第7位皇帝,在位2年。咸淳十年(1274)十月,度宗驾崩,四岁的赵㬎在贾似道扶持下登基做皇帝。1276年谢太皇太后抱着5岁的小皇帝赵㬎向元军献上玉玺投降。宋亡后,恭帝被元朝封为瀛国公,后被元英宗赐死。

宋端宗赵昰(shì)(1269-1278),宋朝第17位皇帝(1276—1278),南宋第8位皇帝,在位2年。度宗的庶长子, 恭帝的长兄。他在躲避元将刘深的追逐中去世。

宋末帝赵昺(bǐng)(1272-1279),宋朝第18位皇帝(1278—1279),南宋第9位皇帝,又称宋帝昺、宋幼主、宋末帝、祥兴帝,在位10个月,度宗赵禥的少子。1279年3月19日,崖山之战,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宋皇朝彻底覆亡。

从宋孝宗开始到宋末帝这8位皇帝,都是赵匡胤的后代,也许是历史上的巧劲,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各有8人做了皇帝,北宋亡在了赵光义一脉手里,南宋亡在了赵匡胤一脉手里。


趣话历史那些事


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公元976年离奇暴毙,其弟赵光义于同年即位。自此开始,宋太祖赵匡胤一支与大宋皇位无关,直到186年后,即公元1162年,南宋第二位皇帝赵昚即位,这一历史宣告结束,赵匡胤一脉再次拥有皇位。宋孝宗赵昚属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一脉,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下面说一下大宋皇位如何回到太祖一脉及太祖一脉皇位继承情况。

(宋高宗赵构)

1、赵匡胤七世孙赵昚如何继承大统

在北宋太祖赵匡胤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赵光义一脉,包括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据说宋高宗赵构在躲避金兵时由于惊吓而失去生育能力,在赵构的儿子夭折之后,就再也没有后代,因此不得不在皇族中的挑选继承人。

而此时的南宋,赵光义一脉的大部分皇族后裔都被金兵掳走,或病死或折磨而死。由于赵匡胤一脉远离皇位,因此有好多其皇族后裔到了南方。宋高宗经过千挑万选,于是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就被选作皇位继承人,就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

(宋孝宗赵昚)

2、宋孝宗赵昚之后的皇位继承情况

公元1189年,宋孝宗赵昚传位于三子赵淳,即宋光宗;

公元1194年,宋光宗赵淳传位于次子赵扩,即宋宁宗;

公元1224年,宋宁宗赵扩传位于太祖十世孙(太祖长子赵德昭九世孙)赵昀,即宋理宗。赵德芳一脉无缘皇位;

公元1264年,宋理宗赵昀传位于侄子赵禥,即宋度宗;

公元1274年,宋度宗赵禥死后,权臣立其次子赵显为帝,即宋恭帝;

公元1276年,宋恭帝死后,他哥哥赵昰(度宗的庶长子)即位,即宋端宗;

公元1278年,宋端宗死后,他弟弟赵昺(度宗的小儿子)即位,即南宋卫王,南宋最后一位皇帝。

以上便是赵匡胤后世子孙继承皇位的情况。喜欢的请收藏。

(宋太祖赵匡胤)


野史也是史


赵匡胤的后代有做皇帝的,说到这儿我不得不说有时候命运这个东西还真的有点玄乎,话说当年坊间都传言是他杀了哥哥赵匡胤才得了皇位,于是就留下了“斧声烛影”的记载,不管是真是假,赵光义登上帝位后,他的后代可真是遭了大罪了,几次被绝嗣,似乎是老天爷因为他犯下了“弑君篡位”的罪孽而惩罚他。


首先是他先后立了三个太子,前两个早逝,直到立了第三个宋真宗,这才算把皇位平稳过渡到儿子手中。宋真宗也是如此,连续死了五个儿子才把皇位传到了仁宗手中。而仁宗呢,这么好的一个皇帝竟然绝嗣!最后不得已从赵光义第四子的后代中选了一个立为皇帝,这就是英宗。英宗过后是神宗,这位神宗皇帝也很悲催,头十个儿子早夭了八个,剩下的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哲宗,而另一个虽然不是早夭,却是个盲人!对了,哲宗的儿子也早夭了,所以哲宗死后,这位哲宗的盲人兄弟虽然最年长,但无法登基,最后只能让哲宗的另一个小兄弟登基了,他就是宋徽宗。后面的故事大家应该就清楚了,宋徽宗昏庸无能,最后导致“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似乎又是老天对赵光义后代的一个惩罚吧,金军俘虏了赵光义的后代回了黑龙江,只有宋高宗赵构侥幸逃脱,建立了南宋,也就是说赵构成为赵光义唯一的后代,可是赵构很不争气啊,在被金军追着打的过程中,唯一的儿子夭折了,自己也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赵光义的后代传到赵构这里算是正式绝嗣了!当然了确切的说赵光义的后代在南宋绝嗣了,至于那些在黑龙江的,也就没必要提了。

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啊,南宋江山还得有继承人,当年靖康之耻由于赵匡胤的后代并不显赫,所以大多都逃过一劫,于是赵构没办法只能从赵匡胤的后代中选了两个领养在宫中,最后选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代赵昚为太子,赵昚就是后来的宋孝宗,他也是南宋少有的明君。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自孝宗历光宗,传到宁宗后,因宋宁宗的九个儿子也皆早夭,最终宋宁宗选定了赵匡胤的后代,赵德昭的九世孙赵昀为太子,赵昀就是后来的宋理宗。

就是说,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芳和赵德昭的后代在南宋都当过皇帝了,这对赵匡胤来说也算是无憾了吧!


咸鱼闲聊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不光彩的手段夺得天下后,对手下的武将极端猜忌和防范,“杯酒释兵权”即是这种防范心理的体现。这一做法,在造成有宋一朝“文兴武衰”局面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不光彩夺取行为埋下了报应的伏笔。


赵匡胤欺凌柴周孤儿寡母得天下,报应之一是在他身后北宋集团没有传到自己的子孙手上。历史悬疑“斧光烛影”暴卒后,弟弟赵光义以母亲杜太后有遗命“兄终弟及,以避柴周氏帝幼失国”为由,抢先登位成了宋太宗。之后,宋太宗并没有继续按母亲的遗言还位于赵匡胤的子孙,而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变成北宋九位皇帝除了开国的太祖外,全部是宋太宗一脉。

宋太宗抢了大哥的一脉天下,宋皇朝的报应之二在南宋。“靖康之耻”的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宋朝首都汴梁被金兵攻破,徽钦二帝被掳。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南逃渡江后,于次年(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在南京称帝即位,改元建炎,后来定都临安,成了南宋的第一任皇帝,是为宋高宗。宋高宗由于生理障碍没有生育能力,没有后代的他不得已立了宋太祖的第七代孙赵昚为太子。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高宗让位于太子赵昚,是为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宋朝皇位再次回到赵匡胤一嗣手中。如此算来,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及其直系后人各坐了半朝、都是九位皇帝,不管信不信,它就那么诡谲。这还没完,宋朝的报应三在宋度宗赵禥的三个儿子身上。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七月,才三十多岁的宋度宗因酒色过度突然暴毙,留下了几个孤儿寡母,权臣贾似道拥立全皇后四岁的儿子赵显为宋恭帝,由谢太后垂帘听政。蒙古大军继续大举南侵,元军统帅伯颜伙同大汉奸张弘范在焦山打败了宋将张世杰统领的水陆两军后,进逼临安,谢太后举手投降,伯颜顺利进入临安,宋恭帝及谢太后一同被送往大都。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五月初一,南宋残余在温州拥立杨淑妃的儿子,益王赵昰为帝,史称宋端宗。竖起赵宋不倒的大旗,坚持在淅南、福建、两广和越南(宋的藩属国)一带继续抗击元蒙。

元朝则加紧灭宋的步伐,并在端宗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攻陷了福州,南宋朝廷流亡到泉州,张世杰向当地政府借船,却遭到泉州城司蒲寿庚的无情拒绝。蒲寿庚随后向元蒙投降,张世杰被迫抢船出海,流亡的南宋朝廷在漂流到珠江口深圳海面时,遭遇台风袭击,宋端宗被掀到海里差点溺死,虽然被捞了起来,却因惊吓成疾。

宋端宗死后,由七岁的弟弟卫王赵昺接任,登基仪式在香港大屿山梅窝乡举行,年号为祥兴。右丞相陆秀夫、统军主帅张世杰护卫赵昺逃到崖山,继续高举抗元大旗。一年之后,因崖山海战损失惨重,缺少定力的文人丞相陆秀夫在惊慌失措中,背着幻主跳海殉国。

宋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爆发,到1279年2月崖山宋室覆灭,持续了45年,赵宋后人让人欺负了近半个世纪,最后也是以孤儿寡母告终。


高山流水品历史


赵匡胤从孤儿寡母那里夺取天下后。他的子女并没有继承皇位。而是他弟弟赵光义夺取了皇位。而后也是赵光义的后代继承了皇位。赵匡胤的儿子德芳成了一个王爷。即八贤王。不过,无论如何。天下还是他赵家的。但不是赵匡胤一脉相承了。虽然赵光义从哥哥那里夺取了皇位,但他的子孙当的皇帝也真够窝囊的。







顺其自然65491946


当然做过。

比如说南宋的第二个皇帝一直到南宋灭亡。都是赵匡胤的后代。




杰哥208733768


答案是肯定的,做了,南宋从第二位皇帝孝宗开始都是的……

北宋亡国时,赵光义一脉的皇亲国戚基本上都被俘虏了。而唯一逃跑的康王赵构当了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因为赵构在逃跑的时候,受到了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最后他不得不从赵匡胤的后代中选一个人来继承皇位。这就是宋孝宗赵慎。

所以说,南宋从孝宗开始,皇位最终又回到了赵匡胤一脉。


子说非说


他的后代继承皇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