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手握重兵为什么没反,甘心交出了兵权?

历史是什么


非常乐意回答和分享我的看法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手握重兵为什么没反,甘心交出了兵权?

首先:胤禵是康熙诸多皇子中的佼佼者,传说康熙"九子夺嫡"中,康熙百年之后,胤禵继位的呼声最高,以至于后来雍正称帝后,纷纷传说雍正篡改了"正大光明"匾后的遗诏。

胤禵(ti)也叫胤祯(zhen),是康熙的第十四子,是清世宗胤禛(雍正)的亲弟弟,后来雍正登基后,为避讳改名为允禵。

康熙在世时,胤禵很受宠爱,他从小聪明伶俐,心直口快为人刚正,表里如一文武兼备。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胤禵被康熙任命西征统帅领兵出征西藏,事后证明胤禵做的相当出色,康熙很满意,这可以看成是康熙考验接班人的举动,无疑胤禵是成功的。   

胤禵出征西藏,当时他手握清朝重兵至少十几万,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也就是胤禵手握重兵出征西藏第四个年头,老爸康熙突然驾崩,雍正在朝迅速抢班夺权,胤禵得到康熙帝驾崩消息后,为何他没有造反而是乖乖交出了兵权呢?这正是题主很疑惑的问题,接下来小编为你解开这个谜团。

原因如下:

其一:其实不是胤禵乖乖交出兵权,实在是事情太突然,胤禵也想不到在老爸身边的四哥和隆科多出手如此迅速,让他始料不及,

公元1722年五月,康熙去世,雍正和隆科多舅舅(隆科多的姐姐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隆科多的姑姑又是康熙的生母,隆科多是康熙的表兄弟又是小舅子,好乱的辈分)  

 二人在康熙死后第二天就密谋好了,派得力亲戚延信火速拦截往回走的胤禵,交待延信见到胤禵把他的大将军印信先收了,把老爸和他的所有奏折、所有朱批谕旨及家信全部收缴,然后封存送回。同时嘱咐延信,这事要做的果断和隐秘,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其二:胤禵悲愤交加的进京了,但宫中一切都不在他的掌控中,军权没了,光杆司令一个,他还有什发言权呢?  

他抵京后,在景山寿皇殿拜祭老爸时,见到雍正,他不肯下跪,侍卫官拉锡见此僵局,连忙拉他向前下跪。他大发雷霆,怒骂拉锡,并到雍正面前,斥责拉锡无礼,说:“我是皇上亲弟,拉锡乃下贱之人,若我有不当之处,求皇上将我处分,若我无不当,求皇上即将拉锡正法,以正国体。”  

其次;至于老十四为什么没反,还有三点原因:

第一他没机会反。虽然他手握重兵,但后勤补给却要靠后方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只要年羹尧给他断粮,他的三十万大军就会不战而溃。第二他没有理由反。这时候雍正已经登基,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雍正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登上的皇位,如篡改诏书、弑父夺位等。这种情况下,他若率领三十万大军打回京城去,就是乱臣贼子,天下人可共讨之。

最后:九子夺嫡的年代,

英武一时十四阿哥的命运,在争夺皇位的路上,仁慈讲道理是很愚蠢的事情,没有果断出手,放弃兵权是造成老十四最大悲剧的根源。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帮点赞吧!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京宿一方


老十四胤禵肯定是不甘心交出兵权的。很多人认为胤禵没有反是因为陕甘总督年羹尧、以及管着西北大军粮食的李卫,这其实只是表面原因。其实,他之所以手握重兵没有反,最重要的还是被八爷坑了。因为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雍正已经做上皇帝了,此时雍正早就提前布置好了,他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有句话叫做先发制人,后发则受制于人。老十四吃亏就吃亏在这里,他虽然手握十万大军,但是距离京师太晚,加上八爷有意封锁消息,这使得他在关键时候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

按理说老十四和老九、老十都是八爷党的成员,老十四手握重兵于西北,而老八等人则在京城相机行事,他们内外配合,是很难有人可以撼动他们的。只可惜风水轮流转,老十四原本这个不起眼的阿哥在康熙晚期的时候越来越受重用,而老八这个名义上的老大则圣眷不在,这使得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老十四慢慢有了夺嫡的资本,更有夺嫡的心思。在诸皇子争夺大将军王的时候,老十四联合其自己的同母兄弟雍正,让雍正举荐他做大将军王。这使得八爷开始不再信任老十四。比如老十四做上了大将军王,老八为了牵制老十四,派出了很多人暗中掣肘于老十四。

八爷党内部的分裂收益最大的便是雍正。原本雍正是八爷党的头号竞争对手,可是随着老十四的崛起,八爷的重心开始放到老十四身上。老十四确实能力还行,在西北不仅策反了八爷的人,更是在康熙大寿之前打了一个大胜仗,并派人送出天石给康熙贺寿。

老八等人见此情景,当然是非常害怕的。他们担心老十四继位,所以他们趁着康熙大寿,弄出给死鹰事件。这个事情极大的刺激了康熙,加剧了康熙的死亡,而远在西北的大将军王老十四自然弄不清楚北京的情况。毕竟他的父皇还在过大寿,他怎么能想到自己的父亲突然就死了呢?

八爷党由于大部分的精力都被老十四吸引走了,所以在关键的时候,他们对雍正是疏于防范的。这种情况下,雍正便抓住机会登上了皇位。只要雍正做了皇帝,情况立马就反转了。不要看老十四兵马多,在和平的时候,兵马再多也做不了事情。因为老十四的部队离北京城太远了,即使他的手下愿意跟着他回北京,也是不可能撼动雍正帝位的。雍正只需要下令川陕戒严,李卫断掉他的粮食,老十四也只能有心无力。

如果老八能够和老十四保持良好的关系,老八提前知会老十四一声。老十四以大将军王的身份,年羹尧、李卫等人是不能奈何得了的他,毕竟年羹尧没有圣旨的情况下,根本不敢放手和老十四对着干。一旦老十四在康熙病危之时带着兵会北京,这种情况下雍正即使做上了皇帝,也是难以坐稳的。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禵拜大将军王西征,手握重兵。为何在康熙六十一年没有效法明成祖朱棣兵临城下、武力夺权,而是甘心交出了兵权?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这里就先挑几个主要的原因说一说。



兵者,国之大事,手握重兵之人如果失去控制,一旦产生非分之想,武力夺权在所难免。清圣祖(康熙)作为皇帝而不仅仅是父亲,对儿子也同样是要防备的,尤其自身处于垂暮之年,如果不对儿子拥有的兵权加以控制,谁也不敢保证儿子不会产生非分之想,提前武力逼宫上位。因此,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拜胤禵为大将军王时就已经留了后手。简单说就是军队交给了胤禵,但是后勤补给却交给了和胤禵不是同一条战线的清世宗(雍正)。换句话说,胤禵麾下军队的后勤补给是由雍正的铁杆小弟兼大舅哥年羹尧转运供应的。一旦雍正断了后勤补给,胤禵手中的军队要么饿死,要么纵兵抢掠。饿死肯定是没机会当皇帝的;纵兵抢掠,从青海、甘肃一路抢到北京,想必官心、民心也基本丧失殆尽了,还能堂而皇之当上皇帝?




其次,清朝没有常备的机动野战部队,一旦出现战事,往往是由各地绿营驻军、甚至驻防八旗(较少)临时征调、集结。换句话说,胤禵麾下的军队并不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更不是他的私家军。而且,这支军队的各个作战单位之间原本是不相统属的,其统率者当中不乏皇帝的死党和其他势力的代表。如果是用于国家层面的对外作战,在皇帝的认可之下胤禵自然是可以指挥得动的。但是,如果用于反叛夺位,胤禵还能不能指挥得动,很难说。



再者,即便胤禵通过其他方式真正控制了这支军队。也未必就能够兵临北京城下武力夺权。为什么?因为胤禵麾下的军队只是清朝常备军的很少一部分。各地驻防的八旗和绿营军队的数量是其几倍甚至十几倍,而这些军队是受朝廷而不是受胤禵节制的。换句话说,如果胤禵率军武力夺权,彼时的雍正并不是无兵可调。胤禵麾下这支军队如果从青海、甘肃,一路打回北京,且不说非战斗减员,这一路打下来,到北京城下还能剩下多少?一路作战的疲惫之师还能否对抗装备精良、后援充足且以逸待劳的京畿驻军和勤王之师?很难说。



此外,还有一点。清朝将领出征是不带家眷的。其实,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一来,带家眷不方便;二来,有人质的性质。因此,康熙六十一年时,胤禵自家的家眷以及主要将领的家眷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雍正手中的人质。即便胤禵为了皇位不顾家眷死活、孤注一掷,其麾下的将领也愿意牺牲全家老小赌这一把?正所谓投鼠忌器,胤禵和麾下的将领们不得不掂量掂量。



在权衡利弊之后,胤禵选择了认输,起码是短期内认输,以等待时机。话说回来,胤禵不认输又能如何?胤禵赴京之后,雍正转头就让自己的铁杆小弟兼大舅哥接管了这支军队,从此这支军队和胤禵再也没有任何关系,胤禵也从此沦为刀俎之上的鱼肉。说到底并不是胤禵不想反而甘心交出兵权,而是没有反的条件,不甘心也得甘心。


不务正业歪医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康熙病逝,四阿哥胤禛登基后震呆了沉浸在皇帝梦中的十四子,他还没回过神就接到新帝旨意,把大将军印务交给平逆将军延信,立即动身回京,抵京后即被雍正软禁。十四子参与夺嫡斗争的活动至此骤然落下帷幕!!当时雍正也在那儿,十四子望见了,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本来夺取江山大有希望,不想今曰屈为臣子,心中怒火万丈!只得含愤忍辱远远地给皇兄叩头,但情绪极坏,无论如向也不向皇帝表示祝贺和亲近。雍正为示大度,向前将就他,他还不动弹,侍卫蒙古人(拉锡)见此僵局,连忙拉他向前。待到离开皇帝,十四子就责骂拉锡。


茹叔敬


多尔衮比他牛逼吧 公认的吧 多尔衮都没没做的事他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