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將士征戰前,為何都會奉命回家“辦事情”?

訫------流浪


所謂的回家“辦事情”,無非就是回家跟家人見個面告個別,順便“留個後”,當然,前提是這名將士有妻室。

在古代,傳宗接代被看作是大事,如果一個家中沒有了子孫後代,那麼就被稱之為“絕戶”,當絕戶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不但無子送終,還要遭人白眼。

凡看過好萊塢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的朋友都知道,電影中用一群人的犧牲來換取一個年輕士兵瑞恩的性命,為的就是讓瑞恩的母親留下這個唯一的孩子,給這個家族留個後。二戰時期的德國統帥希特勒雖然置他國士兵生命於不顧,但是對待自己國家的士兵,卻如同《拯救大兵瑞恩》中演繹的一樣,一個家族之中,不允許所有子孫成員全部戰死,必須要保留一個,來繼承這個家族最後的香火。

而在古代,許多君王也秉承這個原則,給予士兵一些優待,讓其回家給家中留下一點血脈。順便盡些孝道,照顧一下老父老母。士兵趁這段時間與家人團圓,感受一下家的溫暖,因為這一去,有可能就永遠回不來了。

有人問了,如果這些士兵回到家中,留戀溫柔鄉,不回軍中怎麼辦?

不要小看了古代人的智慧,對待這種事情,是有辦法解決的。在古代有連坐制度,如果士兵回到家中藏匿而不回軍中,那麼家族成員或者鄰居就要受到懲罰,或被下監或被帶入軍中做苦役,直到找到逃兵為止。再者逃兵若藏在家中,早晚會被告發,逃到外地,沒有“路引”連城門都進不去,客棧也不能收留。逃兵返回後,有不同的懲罰方式。漢朝之時,第一次會處以小懲,一般用打板子並且軍中游街的方式來懲罰,二次加重杖責數量並且會將其安排做苦役,三次就要砍頭示眾了。而家族成員也要受到連帶責任,因此,在古代想要當逃兵也是很難的事情。

與其當逃兵,不如好好珍惜這難得的幾天,好好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等到幾年之後,死裡逃生從戰場回來,發現家裡多了個小孩,而且張口就會叫爹,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就怕這個孩子雖然管自己叫爹,但是模樣長得卻像隔壁老王這可就是麻煩了。


大獅


統治者基於兩點考慮吧,首先,體現出自己的仁慈,讓士兵能心無旁騖的上戰場,奮勇殺敵。其次,古代的戰爭都是白刃戰,傷亡率很高,如果士兵們都死在戰場上,不留下後代,長久下去,國家的人口就會大大減少,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北坡的豬


不好意思,沒有研究過。


永興人生


其實跟現在士兵上戰場寫遺書的性質差不多,一去征戰幾人還,還是要和家人告別一下的。


行走


和家裡道別,因為怕士兵一去不復返,打仗這事可說不準,還有一點是傳宗接代,冷兵器時代。人多就是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