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歷史
許多人看待諸葛亮會陷入誤區,
要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拼命吹捧諸葛亮,要麼惟結果論(諸葛亮北伐無功)拼命的黑諸葛亮,我的看法可能與大家不太一樣。那麼正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到底有多厲害呢?
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劉備是怎麼發現諸葛亮厲害的?《三國演義》裡記載有三顧茅廬之說,正史上也有記載,不過記載的較為簡單。其實關於兩人的相識還有一個版本,記載於《魏略》上。
當時劉備投靠劉表,劉表安排劉備駐紮在新野。劉備在新野廣招賢士,收買人心。在眾賓客中就有諸葛亮,當時諸葛亮並不顯眼。後曹操平定北方,諸葛亮知道曹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荊州,於是主動求見劉備,向他獻計。
諸葛亮見到劉備時,劉備正在編制飾物。諸葛亮著急了,於是問劉備:將軍難道沒有大的志向嗎?曹操都要打來了,你還在編東西?怎麼想的。劉備無奈的回答:聊以忘憂而已。諸葛亮說:你和劉表能抵抗曹操嗎?劉備說:不能。諸葛亮說:新野只有千餘士兵,如何拒敵?劉備無奈的笑笑:我也正愁呢?你說怎麼辦?
於是諸葛亮進言道:
荊州並不是人少,只是登記在冊的少罷了。如果公開徵調在籍者,大家肯定不會高興。所以你可以稟報劉表,在新野徵集那些遊散的百姓,藉以擴充自己的實力。劉備採取了諸葛亮的計策,於是有了萬餘名兵力,從此以後,劉備才開始重視諸葛亮。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
這才是諸葛亮厲害之處,出山第一計,為劉備擴充兵力,壯大實力。也許諸葛亮確實說過《隆重對》,但是《隆重對》的意圖其實當時是共識,至少周瑜、龐統這些人都有這些見識,而將這種共識故意安在諸葛亮身上,真的欠妥。
正是由於劉備知道諸葛亮的長處,所以在後來平定荊州南部四郡後,將後方理政大權全部交給諸葛亮,讓諸葛亮為自己擴充軍資。因此,諸葛亮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後方理政,徵調兵員,調集糧草,管理地方。
如果諸葛亮只會這一種才能,那麼他就不會被評為千古一相了。除了理政,諸葛亮還有一項才能比較厲害,那就是外交。
劉備被曹操追趕,無奈之下逃往夏口。這時東吳魯肅前來聯合,於是劉備派諸葛亮前往東吳去談判。諸葛亮經過與孫權的接觸,確立了雙方合作的意圖,其前提條件是
劉備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聯合,而不是投靠孫權。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什麼呢?以往劉備投靠他人,往往是半獨立狀態。例如劉備投靠陶謙,陶謙讓劉備據守小沛,既有一定獨立權,但是又受陶謙指揮,屬於半獨立狀態。劉備投靠袁紹,袁紹可以指揮劉備南下偷襲許都,劉備也屬於半獨立。等到劉備在諸葛亮的斡旋下與孫權聯合,劉備是以完全平等的姿態與之聯合,換句話說,
如果打敗曹操,劉備要平分利益的。所以才有了後來劉備南下襲取荊州南部四郡,孫權不能干預的情況發生。這就是諸葛亮的厲害之處。諸葛亮外交之才不止只出現在劉備初期,劉備死後,局勢震盪,南中四郡叛變,因此孫權對蜀漢是否能夠渡過難關持觀望態度。這時諸葛亮派鄧芝前去和東吳修復關係,此時的孫權腳踏兩隻船,孫權一面派立信都尉馮熙去蜀地為劉備弔喪,等到馮熙回來後又派他出使曹魏,態度模稜兩可,吳蜀關係面臨嚴峻考驗。
這時鄧芝拿出當年諸葛亮那一套,他對孫權說:如果蜀先滅亡,那麼魏國順江而下,東吳也將不復存在。孫權沉默了很久,終於下定決心與魏國斷交,繼續與蜀國聯合。
諸葛亮後期的每一北伐幾乎都與東吳聯合作戰,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出祁山,孫權出合肥。第二次諸葛亮領兵攻擊大散關(陳倉)未果,東吳引誘魏兵於石亭,大敗曹休。最後一次北伐,諸葛亮屯兵五丈原,孫權入巢湖口,又派陸議、孫韶出淮、沔,圍攻合肥新城。因此,為什麼曹魏怕諸葛亮,就是因為諸葛亮一出,往往東、西方都有戰事,
魏國疲於應對。這是諸葛亮第二個厲害之處,巧妙的外交手段,後期更是軍事、外交相結合,屢次伐魏。那麼諸葛亮在為人方面有什麼厲害之處嗎?有,而且很厲害。說不好聽點,諸葛亮也是個權術家。
當時劉備帳下人才甚多,因此諸葛亮的地位不斷有人挑戰,那麼諸葛亮是如何處理這些試圖挑戰自己的人呢?簡而言之就是
比自己厲害的避讓,和自己地位平等的聯合,地位不如自己的就直接打壓。為什麼這樣講呢?當時法正主謀,引劉備入蜀,後劉備順利取得川蜀,這時的法正在劉備心中中紅的發紫,許多大臣都對諸葛亮說:法正仗著劉備的信任,作威作福,做了許多不法的事情。諸葛亮採取了避讓的態度,他對眾人說:當初主公外有曹魏之憂,近有孫權的逼迫,內懼夫人(孫夫人)之叛,處境非常困難。幸虧法正輔助,方才得以舒志,我們不應該說什麼。
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後法正病死,諸葛亮還是首相。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有倆個託孤大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李嚴也是不服諸葛亮的,那麼諸葛亮是如何處理李嚴的呢?
諸葛亮北上伐魏,請李嚴入漢中督運糧草。而漢中離隴右千里之遙,督運糧草是個苦差事,所以遲早會出事情。果不其然,後來李嚴督運糧草不力,怕諸葛亮責怪,於是騙諸葛亮退兵,又寫信給劉禪說諸葛亮退兵是誘敵深入。後諸葛亮戳穿他的陰謀,然後率領群臣彈劾李嚴,最終罷了李嚴的官。
在這件事情上李嚴固然不對,但諸葛亮故意讓李嚴督運糧草明顯是居心叵測,而李嚴的反應只是過激罷了,諸葛亮以合理理由罷黜李嚴,這讓李嚴無話可說,而諸葛亮則除去一大政敵。那麼諸葛亮是如何對待那些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呢?很簡單,直接貶官或者流放。
當時蜀國官吏廖立自視才高,認為自己和諸葛亮才能差不多,更是恥於屈居李嚴之下。後廖立口出狂言,誹謗劉備,被諸葛亮廢為庶民。
立本意,自謂才名宜為諸葛亮之貳,而更遊散在李嚴等下,常懷怏怏。這就是諸葛亮厲害的第三個地方,權術。因此,綜合來說,諸葛亮善於理政,精於外交,更通於權謀,典型的國相之才。那麼諸葛亮有什麼不厲害的地方嗎?有。
諸葛亮拙於軍事,這當然是相對而言,最典型的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而無所獲,勞而無功。當初劉備在漢中與曹操對峙,向諸葛亮索要兵員及糧草,諸葛亮還在考慮漢中是否值得堅守,楊洪急諫道:漢中是川蜀的門戶,即使男子當戰,女子當運也要奪過來。劉備更是喊出了:即使曹操親來,我也必得漢中!由此可見,諸葛亮在軍事直覺及軍事指揮上不如劉備。
諸葛亮聲望不如劉備,當時劉備回擊劉璋,圍困成都不下,呼諸葛亮來援。諸葛亮來援後成都仍然沒有攻下。這時劉備邀請馬超來援,馬超投降了劉備。如果換成諸葛亮,馬超不一定會投降諸葛亮。而後期劉備死後,幾乎沒有什麼大的人物來投靠諸葛亮。因此,從號召力上,諸葛亮不如劉備。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都說諸葛亮是完人,很厲害,其實不是,諸葛亮也有優點和缺點。諸葛亮在外交、理政、權謀方面很精通。但是諸葛亮拙於軍事,個人號召力不如劉備,因此諸葛亮只適合做劉備的下屬,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諸葛亮。你說呢?
劉備稱帝,諸葛亮是第一個帶頭勸進的。曹操稱魏公,荀彧自殺而亡。因此在對漢朝廷的忠貞上,諸葛亮不如荀彧。關於這一點,也算是諸葛亮的汙點吧。
每日趣評
正史上的諸葛亮一點都不厲害。打仗不行,治國不行,謀略不行,連寫文章也比不上曹操他們。害苦了四川百姓。
我喜歡諸葛亮,是因為他與漢光武帝劉秀、周恩來,稱得上中國人品最好的三個人。說人品好,非常重要的衡量點在於,在女人、教子方面無可指摘,私德無虧。
我遊武侯祠時,聽導遊在那裡讀那副著名的對聯: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其實,這個對聯是對諸葛亮的諷刺,因為他一條都沒有做到,把天府之國的四川弄得民窮財盡。三國時期,整個中國只有不到2000萬人。而在漢朝的繁榮時期,人口曾高達6000萬。那時,魏吳的境況都比蜀漢要好。
個人體驗心理學
正史中諸葛亮被譽為千古一相,兩千年以下一直是古代讀書人的楷模和偶像,尤其是兩晉南北朝時期無人不是諸葛粉,苻堅得王猛自比是劉備得諸葛亮如魚得水。
但是最近幾年,也可能是《三國演義》神化的臺厲害了,在很多隻是粗略或者沒有看過《三國志》的人影響下,大有從諸葛粉向諸葛黑極端轉變的趨勢。
正史中諸葛亮到底有多厲害,軍事、謀略等方面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些高屋建瓴的東西,本文並不想談太多。
今天我們只來談談諸葛亮會什麼,能做什麼,做了什麼,來看看諸葛亮又多厲害。
制定蜀科
劉備入蜀之後,以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李嚴等人共同制定律法蜀科,蜀科主要貫徹了諸葛亮“以法治蜀”的方針,以‘先理強,後理弱’的方針來扭轉蜀地亂局,法、禮並用,恩、威並行,強調“訓章明法”、“勸善黜惡”,將法家的法治和儒家的教化相結合。並制定制定了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約束官員的執行條章,使蜀漢吏治清明,效率上升。
東晉桓溫滅成漢時,遇到一百歲老人曾在諸葛亮治蜀期間為小吏,桓溫問他諸葛亮如何?老人回答道:“當年丞相在的時候沒有感覺,但是現在看來,後人比諸葛亮都差遠了。”
設立錦官
諸葛亮有感於魏強蜀弱,想要北伐必須要先解決蜀漢內部的經濟問題。諸葛亮根據益州當地特點,設立錦官一職,官方正規化、規模化、標準化鼓勵蜀錦的生產和銷售。當時不僅魏國偷偷購買蜀錦,諸葛亮還將其銷售到印度、中東等地,大大解決了蜀漢的經濟問題。
諸葛亮恐怕是我過最早開始賺外匯的了吧。後世成都亦被稱為錦官城,便是與諸葛亮設立錦官有關。諸葛亮去世時曾說"臣家有桑八百株,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這桑八百株就與他鼓勵種桑養蠶,發展蜀錦的政策有關。
鹽鐵官營
漢代之後,鹽鐵官營是歷代財政的主要收入,諸葛亮自然對其非常重視,設立“司鹽校尉”專門管理鹽務。同時,還設立“司金中郎將”,專門管理兵器和農器的製造。
僅僅將鹽鐵統一管理是不夠的,諸葛亮在不停巡視和了解中,改進和推廣了火井煮鹽技術,利用地熱天然氣代替原先的柴火煮鹽,大大提高了鹽產量,一斛水得五斗鹽。
在鐵器方面,諸葛亮重用鍊鐵高手蒲元,集中建立數個較大的冶鐵中心,使兵器產量和質量大大提升,在軍事科技上大大領先魏吳兩國。史料記載:“諸葛亮銅袖鎧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
設立堰官
都江堰建成後多年來一直缺乏管理,到諸葛亮時期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多處堵塞,失去了很多原先應有的功能。於是諸葛亮設立堰官,並調撥1200人專門負責都江堰的維護,並制定了一些列都江堰的管理維護章程和方法。這一套措施被後來的統治者一直沿用,其中很多方法知道現在還在使用。
諸葛亮對都江堰的管理富有成效,經過治理成都平原上的糧食產量每畝提高了三十斛左右。
種植茶樹
諸葛亮在平定南方少數民族叛亂後深感不能簡單依靠武力統治,更要收攏人心。他派遣大量人才教導當地少數民族先進的耕種技術以及漢族文化。諸葛亮更是根據當地環境氣候,教導當地百姓種植茶樹,製作茶葉的技術,逐漸發展成我們今天喝的普洱茶。
因此在雲南地區,諸葛亮被當地人供奉為茶祖。
推廣飲茶
在漢代茶葉主要還是當做一種藥物來使用,諸葛亮在南征的時候有感當地疫病橫行,於是在軍中推廣煮茶作為日常的飲品。果然士兵的體質得到改善,得疫病的情況大大改善。
醫藥成就
我之前學習中醫的時候,曾學習過一個經典藥方叫做武侯行軍散,功效主要用於用於夏傷暑暈,腹痛吐瀉,現在我們在藥店還能買到。聽名字就知道,這味藥傳說便是諸葛亮在南征的時候針對士兵水土不服發明的。
浙江蘭溪的諸葛村是由諸葛亮的後裔建立而成,以八卦排列,外人進去很容易迷路。而村中諸葛亮後裔一直秉持著其遺訓:“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所以該村學醫者非常多,而且世代出過很多名醫。
所以想不到諸葛亮還是一個良醫吧。
建築發明
諸葛亮看到劍門關地方險峻,易守難攻,於是主持建設了劍門關這一天下第一險關。
另外諸葛亮還根據木匠中的卯榫結構,發明出了一種益智玩具孔明鎖。
軍事影響
和其他成就比起來,諸葛亮的軍事成就也變的普通了,但是他的軍事發明和理論依然對後世影響非常大,武廟十哲可不是靠的《三國演義》。
諸葛亮總結完善的八陣圖實際是一種軍隊訓練、作戰、行進的陣法,後世所有陣法基本上都離不開八陣圖。西晉名將馬隆根據八陣圖建扁廂車大破禿髮樹機能,後戚繼光再遼東針對騎兵的方法實際也借鑑於此。
另外,諸葛亮關於軍隊指揮、通訊、偵查等一些列的制度和規範在西晉被所有將領廣泛學習。
科學發明
列舉下諸葛亮的科技發明:孔明燈、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孔明鎖、孔明棋、饅頭、搭橋搶等。
書法家
諸葛亮能寫,篆書、八分、草書等多種書法。宋徽宗宣和內府的《宣和書譜》卷13記載: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蹟,必珍玩之”。雖然諸葛亮的書法大家知道的不多,但是卻是歷代書法家眼裡的珍品。
東晉南北朝時期就有很多名人喜歡臨摹諸葛亮的書法,其中以王羲之為最。
畫家
諸葛亮的畫比其書法更加出名,張彥遠《論畫》稱:“今分為三古以定貴賤,以漢、魏三國為上古,則趙岐、劉褻、蔡邕、張衡、曹髦、楊修、桓範、徐邈、曹不興、諸葛亮之流是也。”
音樂家
諸葛琴魔的音樂水平,大家應該是沒有質疑的吧?《三國志》記載諸葛亮躬耕時就好為《梁父吟》,而且不光會彈琴,還會製作七絃琴和石琴。甚至有傳說曾寫過《琴經》,但是已經不可考了。
周易占卜
著名的《馬前課》就是諸葛亮所著,這也是為什麼在民間演義中,諸葛亮常被描繪成一個能掐會算的道人形象。
只有真正瞭解正史上的諸葛亮之後才知道他的恐怖,更不要提我們曾經被《前後出師表》支配的恐懼了。央視曾經拍過一部記錄片《中國通史》,通過100集來講述整個華夏曆史,其中就有整整一集專門介紹諸葛亮治蜀,想要更詳盡瞭解諸葛丞相厲害之處,安利大家觀看。
Rick潘維鏞
其實,諸葛亮個人能力還是不錯的,但是也有缺點。
首先,諸葛亮戰略眼光很獨到。劉備三顧茅廬時的隆中對,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段經典橋段。劉備採納諸葛亮的戰略規劃,才逐漸站穩腳跟,有了自己一席之地。而曹操南下的時候,諸葛亮主張聯吳抗曹,一舉擊敗曹操,才保證不被吃掉,從而三分天下。
其次,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俘虜並殺害,導致蜀漢與東吳刀兵相向,曹魏得漁翁之利,劉備在夷陵之戰被東吳擊敗後,不久去世,受託孤輔政的諸葛亮頂著壓力,緩解與東吳的緊張關係,共同對付曹魏,此戰略也是正確的,很有魄力。
再次,諸葛亮先平定南方叛亂,穩固後方,然後致力於北伐,而且南征做的可圈可點,雖然不像《三國演義》裡面講的那樣神乎其神,但是確實很完美,使蜀漢無後顧之憂。這也提現了諸葛亮智慧和能力。
最後,諸葛亮經常聯絡東吳同時討打魏國,使魏國兩線作戰,只是魏國太過強大,名將雲集,一個張遼就可以大破孫權親自率領的十萬大軍,所以諸葛亮北伐屢次失敗,也是有可觀原因的。
另外,諸葛亮治理下的蜀漢,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而自己也勤務政務,忠心耿耿,確實是一位良相。
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改良連弩,相傳饅頭也是他發明的,是一個難得的發明家。
有句話說得好,諸葛亮“雖逢其主,未逢其時”,其對手實力強大,也沒有昏君暴君,所以無法扭轉局勢,即使他打到長安,以魏國的實力,也會把他趕回蜀國的。雖然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人才匱乏,內部矛盾突出,連年征戰勞民傷財,但諸葛亮矢志不渝和忠心為國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和讚揚的。
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文采還不錯,文章寫的賊棒!
一抹憂傷的笑
在正史上諸葛亮到底有多厲害,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討論,一個是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另一個是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政治才能: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六大政治家之一,古人對諸葛亮的政治才能評價,從未否定過,就連管仲、蕭何治國都比不上諸葛亮,為什麼這麼說,諸葛亮的治國到底有多厲害,既然厲害為何蜀國又第一個滅亡?
諸葛亮的治國才能究竟有多強?我也不知道,從史書來看你,能讓百姓生活到夜不關門,道不拾遺,罰者無怨,獎者滿意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時代,這也就是諸葛亮為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臣立廟的開創者吧,也是中國歷史上百姓主動要求立廟的唯一一個人;在制度方面,三國時期,諸葛亮治蜀留下的制度,到現代社會主義依然在使用,治蜀制度被延續使用近兩千年,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制度,即使現代科技發達,但是在雲貴川少數名族地區,依然會發現,很多百姓依然使用三國時期諸葛亮留下的耕種技術、織布技術、鍊鐵技術、都江堰維護制度等,如果對諸葛亮治蜀感興趣,可以去看《中國通史之諸葛亮治蜀》,進一步瞭解。
諸葛亮治蜀如此厲害為何蜀國第一個滅亡?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蜀國滅亡的根本原因不是國力問題,從諸葛亮六次北伐來看,損失程度,魏國遠遠比蜀國損失的多,姜維十一次北伐,也是魏國損失的多,總得來多,諸葛亮與姜維北伐期間,魏國的損失遠遠超過蜀國,但是魏國國力強大,即使消耗了部分國力,但是根基沒有動搖,誰叫人家君主是明君呢?從曹操、曹丕、曹睿、司馬昭、司馬炎,哪個不比劉禪強?蜀國的滅亡輸的不是國力是君主的無能,曹真舉二十萬伐蜀,被諸葛亮擊退,鍾會、鄧艾舉二十萬伐蜀,被姜維以五萬擋在劍閣外,誰知劉禪不聽姜維勸告,撤走陰平守軍,被鄧艾偷襲,直接導致蜀國滅亡,如果劉禪聽了姜維的話,死在陰平的就是鄧艾了。
一個國家的滅亡,往往不是蜀國國力上面,而是輸在君主的無能之上,春秋戰國霸主為何屢屢更換?最主要原因在於君主的才能,君主有才能,會用人,會招攬人才,得民心,則國強,反之,親小人,遠賢臣,失民心,失人才,則國網。東吳後主孫浩,荒淫無道,在蜀國滅亡之後,緊跟著快速滅亡,可以這麼說在中國歷史朝代的更替中,每個朝代滅亡都是君主無能造成的,也就是所謂的失天時,這是最主要因素。
軍事才能:
軍神李靖說過:樂毅、韓信、諸葛亮攻必取,守比固;可見諸葛亮軍事才能,確實非常高,而且李靖還是諸葛亮粉絲,李靖精通諸葛亮兵法,研究諸葛亮陣法,使得在戰場中百戰百勝。但是在現代,很多人說,六次北伐無功而返,軍事才能不行,真如陳壽說的,奇謀為短;
但是個人認為這樣的理解不正確,第一北伐失敗不代表無功而返;第二北伐失敗不代表總是吃敗仗;第三北伐失敗跟評價軍事才能沒有關係。這些本身是不矛盾,諸葛亮北伐確實是失敗了,但是評價一個人的軍事才能,不是用北伐的結果來評定的,是用用兵過程來評定,或者說用一場戰役的結果來評定的,作為武廟十哲之一,經歷不斷更替,諸葛亮紋絲不動,諸葛亮難道就沒有戰績而言嗎?能穩居前十,沒有戰績而言,怎麼在武廟立足,下面就來看看諸葛亮一生的軍事戰績:
未出山定三分天下;聯吳敗曹;戲耍名將周瑜,巧奪荊州;取益州;定川蜀;平南蠻;七擒七縱;揮師北伐,奪陰武兩郡,遷入漢中,曹魏震動;斬殺大將王雙;敗名將曹真,抑鬱而死;敗名將張頜;敗名將郭淮;敗大將費曜;敗軍事家司馬懿,破甲三千甲首;射殺名將張頜;更打出讓一個軍事家畏蜀如畏虎、千里請戰、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十萬大軍的千古無二戰績;這在中國歷史上從來不存在的事情,從來沒有哪位軍事家打的另一位軍事家,怕到如此地步,而且是在佔盡各種優勢的情況下。不要覺得魏國軍隊很弱,魏國軍隊是非常強勢的,魏國擁有精銳的鐵騎,魏國有多強,看看東吳幾次出兵十萬都被魏國打的大敗而歸,你還說是東吳的統帥無能?還是說魏國軍隊太強?東吳十萬大軍都被輕鬆擊敗,無功而返,那諸葛亮幾萬大軍又如何更魏國對抗呢?又怎麼打勝仗呢?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究竟如何,他的一生戰績已獻上,自行參考,畢竟仁者見仁,下面在獻上諸葛亮一生摘得的頭銜:
諸葛亮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思想家、書法家、文學家、發明家等
中國歷史上擁有傑出頭銜最多者
中國武廟十哲之一
中國歷史十大軍師之一
中國忠誠的代表
中國歷史十大謀士之一
中國戰略家的代表
中國歷史六大政治家之一
中國儒將的代表
中國歷史十大出將入相之一
中國智慧的化身
中國歷史十大儒將之一
中國第一賢相
中國歷史十大名相之一
中國歷史古代名將通史前五
中國名人聖賢之一
中國文廟大儒之一
中國歷史同時入選文武廟者之一
中國歷史上擊敗名將最多者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做到一人敵十萬大軍
中國 “ 智聖 ”
如果需要更深瞭解諸葛亮政治才能,可以看《中國通史之諸葛亮治蜀》;如果想要更深瞭解諸葛亮軍事才能,可以看《中國古代名將通史》榜諸葛亮在第五;如果全方位瞭解諸葛亮,可以看《智者孔明》,從諸葛亮的政治、軍事、用人、科技等多方面介紹諸葛亮;
最後用錢穆大師一句話來總結諸葛亮一生:一諸葛,足以使三國照耀後世,一諸葛如兩漢;
汐水柔情
雖然三國演義裡面有點神話諸葛亮,但歷史中的諸葛亮也是相當厲害的人物。主要表現在他的政治才能上面,蜀漢政權從無到有諸葛亮是中流砥柱。
一、幫助劉備入主荊州益州
劉皇叔一直都是四處逃亡,很想擁有自己的根據地,但是一直沒有很好的機會。在諸葛亮的建言下,抓住劉表病逝的機會,佔領第一根據地荊州,經過赤壁之戰後漸漸在荊州站穩腳跟。之後以保護益州的名義,率兵攻打成都,幫助劉備成為漢中王。
二、出色政治才能
漢中的土著大族並不歡迎劉備集團的到來,和劉備集團的矛盾非常多。但是劉備集團作為執照政權,不得不想辦法緩和局勢。作為丞相的諸葛亮,實行嚴刑峻法,依法治國,是外來利益集團和本地大族和衷共濟,共同治蜀。
誠者恆遠
諸葛亮被視作古今完人,他本身所具有的仁德正直,忠心耿耿,智謀過人,處事公平,以身作則的優秀品質,以及它對歷史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使他至今仍受到人們的敬仰,而最早記錄這些的就是陳壽所著的《諸葛亮傳》。
名門之後,志向高遠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陽都縣人,他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他的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任泰山郡丞。諸葛亮很小就失去了父親,叔父諸葛玄被袁術暫任為豫章太守,帶著諸葛亮和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去赴任。正好趕上漢朝廷另選朱皓來接替諸葛玄,諸葛玄素來與荊州牧劉表交情很深,便到荊州去依附於劉表。
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親身在田間耕作,喜歡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那樣的人物,但當時沒有人認同他的說法,只有博陵人崔州平、潁川人徐庶與諸葛亮相交友好,認為確實是這樣。
三顧茅廬,如魚得水
當時劉備駐紮在新野,徐庶去見劉備,劉備非常器重徐庶。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才是一條臥龍,將軍是否願意見見他?”劉備說:“您帶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只可以到他那裡去求見,不能委屈他自己來,將軍應當委屈大駕前去拜訪他。”因此劉備便去登門拜訪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見。於是劉備讓隨從人員退下,說:“漢室衰微,奸臣竊奪皇權,主上流亡在外。我不能正確估量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為天下伸張大義,但由於智謀短淺,因此屢受挫折,到了今天還是這樣。然而我的志向仍然沒有改變,你認為該如何辦呢?”
諸葛亮回答說:“自從董卓作亂以來,群雄並起,佔有跨州連郡大片區的人,數都數不過來。其中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低微而兵力寡弱,然而曹操最終能夠打敗袁紹,使自己由弱變強,不僅僅是因為佔了天時之利,恐怕也是因為發揮了自身謀略的長處。現在曹操已經有上百萬的人馬,挾持天子來向群雄發號施令,這種情況確實沒辦法與他一決高低了。孫權佔據江東地區,已經歷了三位君主,擁有長江天險,百姓真心擁護,賢能之士樂於為他效力,像他這樣可以作為外援,卻不能盤算去吞併他。荊州北面有漢水、沔水可以依據,南面可以直通南海,東面與吳郡、會稽二郡毗鄰,西面與巴郡、蜀郡二郡相通,這是一個適於施展武力的地方,而它的主人看起來不能守住他,這或許是上天用來幫助將軍的,將軍是不是有意呢?益州地形險要,四周有高山阻隔,物野千里,物產豐富,是天府之國,早先漢高祖就是依靠它而成就了帝業。益州牧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又在北面虎視眈眈,人口眾多,物產豐富,但他卻不知道撫卹百姓,身懷智慧才能的人都想得到明主。將軍本身是皇族的後代,信義的名聲又著稱於四海,廣納天下英雄,思賢若渴,假若同時佔有荊、益二州,憑藉險阻保住領土,與西面的各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對南面的少數民族進行安撫,對外與孫權交好結盟,對內修明政治。天下局勢一旦出現變化,就命令一位大將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宛縣、洛陽進軍,將軍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東進,百姓誰不能簞食壺漿來迎接將軍呢?如果真能出現這樣的局面,那麼您的霸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就可以復興了。”
劉備說:“好!”於是與諸葛亮的情誼日益深厚,關羽、張飛等人為此不快,劉備對他們解釋說:“我有了諸葛孔明,就如同魚兒得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什麼了。”關羽、張飛這才不再言語。
聯吳抗曹,天下三分
不久劉表去世,劉琮聽說曹操前來進攻,派遣使者去向曹操求降。劉備在樊城聞知這個消息,率領手下將士向南撤退,諸葛亮和徐庶二人一同跟隨,被曹操追上擊潰,曹操俘虜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指著自己的心向劉備辭別說:“本來想與將軍共建王霸之業,是因為這個方寸之地可以出力,現在已失去老母親,我的方寸亂了,對你的大事不會再有幫助,請從此與您告別。”於是去投靠曹操。
劉備退到夏口,諸葛亮說:“事情緊急了,我請求奉您的命令去向孫將軍求救。”當時孫權統帶大軍駐紮在柴桑,觀望曹操與劉備雙方勝敗的形式,諸葛亮勸孫權說:“天下大亂,將軍起兵佔據江東地區,劉豫州也在漢水南岸集聚人馬,與曹操一起來爭奪天下,現在曹操剷除北方群雄,大體上已經平定,於是進軍攻佔荊州,威震四海。英雄已經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逃避到這裡,將軍可以估量自己的力量來作出選擇,假如能夠依靠吳越地區的將士與中原抗衡,不如早早與曹操斷絕關係。假如不能與他抗衡,為什麼不放下兵器捆束盔甲向曹操俯首稱臣呢?現在將軍表面上服從曹操,而內心卻在猶豫觀望情況,情況緊急而不作決斷,災禍馬上就要降臨了。”
孫權說:“如果像您說的那樣,劉豫州為什麼不去臣服曹操呢?”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個壯士,尚且堅守大義不受屈辱,何況劉豫州乃皇族後代,英才蓋世,眾多人士仰慕他,就像水歸大海一樣,倘若事情不能成功,那是天意罷了,怎麼能反向曹操低頭呢!”
孫權勃然奮發,說道:“我不能手握整個吳國之地、十萬雄兵,去受制於人。我的主意已經定了,除了劉豫州沒有人能夠抵抗曹操,但是劉豫州剛剛打了敗仗,怎麼能抗拒如此強敵呢?”
諸葛亮說:“劉豫州的軍隊雖然在長板打了敗仗,但現在迴歸的戰士及關羽水軍還有精兵一萬人。劉琦集聚在江夏郡戰士也不下一萬人。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疲憊不堪,聽說他追擊劉豫州時,輕裝騎兵一天一夜行軍三百餘里,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強弩之末,他的力道連魯縞都不能穿透’那樣的情形。所以兵法忌諱這樣做,說這樣做‘一定會使主帥受挫’。況且北方的人不熟悉水戰,而且荊州的百姓歸附曹操,是因為武力的威脅,不是真心服從。現在將軍如果真能命令猛將統帥數萬雄兵,與劉豫州同心協力,一定能夠打敗曹操的軍隊。曹操軍敗,必定要退回北方,這樣荊州吳地的勢力就會強盛起來,三方鼎足之勢也就形成了,成敗的關鍵,就在今日。”
孫權非常高興,立即派遣周瑜、程普、魯肅等人率水軍三萬人,跟隨諸葛亮去見劉備,合力抗擊曹操。結果曹操大敗於赤壁,率軍返回鄴縣,劉備於是攻取荊州下轄江南諸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讓他統領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徵調賦稅,以充實軍用物資。
安定兩川,輔佐幼主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派遣法正到荊州迎接劉備入蜀,讓劉備進軍攻打張魯。諸葛亮與關羽留下鎮守荊州。劉備從葭萌回軍進攻劉璋,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人率軍循江而上,分兵平定沿途各郡縣,與劉備會合,一同圍攻成都。成都平定,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理左將軍府的事務,劉備外出時,諸葛亮強留下鎮守成都,提供給前方補充的兵力和軍糧。劉備繼皇帝位。策命諸葛亮為丞相,諸葛亮以丞相的職位錄尚書事,假結。張飛去世以後,諸葛亮又兼任司隸校尉。
章武三年春天,劉備在永安病重,從成都將諸葛亮招來,把後事託付給他,對諸葛亮說:“您的才能十倍於曹丕,一定能夠安定國家,最終完成恢復漢室的大業,假若劉禪可以輔佐,您就輔佐他,假如他沒有才能,你可以取而代之。”
諸葛亮流著眼淚說:“臣甘願竭盡輔佐大臣之力,報效以忠貞的節操,直至以死來報答!”劉備又修詔書告誡後主說:“你與丞相一起共事,對待他要像父親一樣。”
建興元年,後主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又讓他設立丞相府處理朝廷政務。不久,諸葛亮又兼任益州牧,國內政事無論大小,都由諸葛亮來決定。南中地區各郡,一同起兵叛亂。諸葛亮因為剛剛遭遇劉備的喪事,所以沒有立即出兵征討,暫且派遣使者出使吳國,建立起友好親善的關係,於是與吳成為盟國。
建興三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當年秋天將南中地區全部平定。從南中取得許多軍用物資,國家因此而富足,於是練兵講武,準備大舉進行北伐。
北伐中原,匡扶漢室
建興五年,諸葛亮率領眾軍北上,駐紮在漢中。建興六年,諸葛亮對外放出要從斜谷道進攻郿縣的風聲,派遣趙雲、鄧芝二軍為疑兵,佔據箕谷,魏國大將軍曹真統帶全軍來抵禦。
諸葛亮親自率領眾軍進攻祁山,軍容齊整,賞罰嚴明而號令清楚,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背叛魏國響應諸葛亮,關中地區大震。魏明帝西至長安親自坐鎮,命令張郃抗擊諸葛亮,諸葛亮派遣馬謖統領眾軍為前鋒,與張郃在街亭開戰。
馬謖違背諸葛亮的部署,處置不當,被張郃打得大敗。諸葛亮遷西縣人口一千餘家,回到漢中,處死馬謖以向眾人道歉。
諸葛亮又上書,請求將自己的職位貶黜三級,以懲罰自己的過失。於是後主劉禪任命諸葛亮為右將軍,代理丞相職權,總統軍政大事同以前一樣。
木牛流馬,天下奇才
建興九年,諸葛亮又出兵祁山,用木牛運送軍糧,因軍糧用盡率軍返回,與魏將張郃交戰,將張郃射死。建興十二年春天,諸葛亮統率全軍由斜谷道進兵,用流馬運送軍糧,佔據了武功水附近的五丈原,與魏國司馬懿在渭水南岸相持。
諸葛亮征戰多年,常常擔憂軍糧供應無法保證,使得自己的志向難以實現,因此分出一部分兵力在當地屯田,作為大軍長久駐紮的根基。屯田將士與渭水之濱的百姓混居在一處耕作,而百姓照常安居樂業,軍隊沒有侵擾百姓以謀私利的行為。
魏蜀兩雙方相持百餘天。這年八月,諸葛亮病重,在軍中去世,時年五十四歲。等蜀軍撤退後,司馬懿巡視蜀軍的堡壘營寨,稱讚諸葛亮說:“天下奇才呀!”
秉公無私,克己奉公
諸葛亮臨終前命令將自己埋葬在漢中定軍山,藉助山勢修建墳墓墓穴,只要容下棺材就可以,用與時令相符合的普通衣服裝殮,不要用器物陪葬。
當初諸葛亮自己給後主上表說:“臣在成都家中有桑樹八百棵,薄田十五頃,子弟們的衣食,已經富足有餘。至於臣在外任職,沒有其他的徵用收取,隨身的衣食用物,全部仰仗公家供給,不另外經營家業,去追求增加財富。到臣死去的那一天,將不讓家內有多餘的布帛,官任上有富餘的錢財,從而辜負陛下。”等到去世時,諸葛亮做的和當初所說的完全一樣。
巧思妙想,傳承有為
諸葛亮生性擅長巧妙的構思,改造連弩,製造木牛流馬,全都是出於他的創意。又推研演練古代兵法,作八陣圖,都能抓住其中的關鍵。諸葛亮的言論教令,書信奏章大多值得一讀,另外編為一集。
景耀六年春天,後主劉禪詔令在沔陽為諸葛亮立廟。秋天,魏國鎮西將軍鍾會征討蜀國,來到漢川,到廟中祭祀諸葛亮,下令軍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左右放牧牲口、割草打柴。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官至長水校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繼承了父親的爵位。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諸葛全靠《三國演義》杜撰,和自己標榜吹噓。
對內,大權獨攬,獨斷專行,任人唯親,凌駕皇帝。
對外,連年北伐,好戰無功,窮兵黷武,百姓塗炭。
憑著出師表,自稱忠良,自我粉飾。
其死後,劉禪不予立廟,永廢丞相職。
漢獻帝是正統,獻帝尚在,劉備稱帝,如同反叛,諸葛同為反叛。
劉備說匡扶漢室,諸葛亮說興復漢室。克復中原後,漢獻帝和劉禪誰當皇帝?
諸葛自稱忠良,是對漢室?還是對劉禪?效忠漢室是對劉禪不忠,效忠劉禪是對漢室不忠。談何忠良?
柿正紅
諸葛亮是我們中國人智慧的化身。歷史上諸葛亮當然厲害了,不然,劉備咋會請他出山當軍師。總體來說,孔明文韜一流,武略二流;治國一流,治軍二流。文韜方面,從出師表就知道,不僅文章寫得好,戰略思考也異於常人。劉備在前方打仗,孔明於後方提供糧草,治理內政,相當於漢蕭何,但孔明比蕭何差哪裡呢?用人和推薦人才。丞相的職責之一就是發現、使用和推薦人才。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家喻戶曉,蕭何聽到韓信離開漢營,怕來不及沒報告就立即騎馬追去,以至於劉邦誤以為蕭何開溜了。追回韓信並向劉邦力薦,用腦袋擔保。一個受過胯下之辱、從沒帶過兵打仗的韓信被授予大將軍。沒有韓信就不可能有漢朝,劉邦也就是後來他的後代劉備。而孔明呢?有句話說明問題,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還有就是在關鍵戰役的關鍵地方用人出現顛覆性錯誤~~街亭用馬謖。諸葛一生唯謹慎,作為丞相可以,作為主持軍國大事的統帥過於謹慎,事必躬親,就是對部下不放心不放手,就是膽小的表現,這肯定不行。識人用人,諸葛亮比曹操差幾個數量級,曹操身邊謀臣如雲、猛將如林,而諸葛亮呢?孤苦無依,晨星寥落,還特大錯用馬謖。所以,有詩云,後來治蜀要深思。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最後,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未捷身死。就蜀與魏實力對比,後者強太多,既然要北伐,就必須出奇才能制勝。穩紮穩打持久戰,必然失敗。所以司馬懿堅壁不出,耗死了諸葛亮。諸葛亮一死,蜀軍內亂,這也側面看出來了諸葛亮治軍用人存在嚴重問題。
總之,諸葛亮長處異域於常人,短處如常人。
李子正傳
諸葛亮的功勞被演義無限誇大,諸葛亮中謀劃和管理,前期對劉備統一西川有貢獻,後期為蜀國建設發揮了管理才能。但是,軍事上其實是他弱項,以至於劉備入川和攻吳都不帶他一起(這個史實羅先生篡改不了)。劉備死後,諸葛亮偏偏管起了他不拿手的軍事,連年征戰,以致蜀國國力日漸凋敝。所以說,諸葛亮建蜀有功,亡蜀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