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百年之後,你們還回老家過年嗎?

國際反噴子聯盟秘書長


爹孃在家就在,爹孃走了還談什麼家?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句話同樣適應同胞一家兄弟姐妹。爹孃健在時,都是一家人,每到逢年過節,不論身在何處,都百鳥歸巢一樣向家奔去,一家老少相聚在爹孃身旁,同享天倫之樂!那時的心情就是爹孃最親,有家真好!


爹孃百年之後,同胞兄弟姐妹各奔東西,或許還有機會相聚,但已經沒有家庭大團圓的那種感覺,頂多能感受到親人相聚。

我的父母已經走了多年,每當看到別人回到父母身邊過年過節的情景,自己總是想起父母健在時回家過年的往事,禁不住淚水盈眶,一種思念之情由然而生……圍繞父母身邊過年的事只能留在深深的記憶中,今生不再有。


往往失去時才倍加珍惜,爹孃在時應該多陪陪他們、多孝順他們,這是自己能夠做到的,不要等到爹孃百年之後讓心中落下遺憾!


千山車神


我父親五年之前去世了,母親今年4月在佛山我身邊去世的,我本意是火葬,然後放入公墓不再回老家湖南土葬了。但舅舅表哥們不肯硬要運回去土葬,只能隨他們意,勞民傷財花了十幾萬。這些不再說了,畢竟孃親舅大,讓父母合葬一起也好。然後我又給父母修了一座大墓花了4萬多。

說以後還回不回去過年的問題,我現在定居佛山,老家縣城也有一處房子,出生地村宅卻沒有了,往後餘生,我是不會再回去過年了,如果要拜山,我也會一個人回去不會再帶2個孩子回去,他們都不在湖南出生,更不在湖南生長,我不會讓他們的人生有更多情感牽絆。家裡還有一些上輩關係好的我會回去的時候去看望,也不會過多打擾。

我自己去世以後肯定火葬,孩子們要是願意可以帶去父母墓旁下葬,不願意隨他去了,雖然我三十多歲了,父母去世之後一切都變了。落葉歸根,狐死首丘,家鄉情懷肯定是有的,但是人的能力和精力都非常有限。現在社會進步很快,很多事物都很難回到從前了,只希望安穩渡完餘生,把孩子們撫養成材。也許我的根在他們身上,就好象我爸媽的根在我身上一樣。


竹林深深7


我父母都已離去,沒有父母的家已破敗不堪。每次回家看到緊鎖的家門,長滿雜草的院落,和院裡松樹上竄來竄去的小松鼠,我的心就會抽的難受。我們家是個大家,六個兒女,父母在世時,最多是有二三十人相聚。母親是個聰慧勤勞的女人,持家有道,父親吃苦耐勞,我們後面的三個小的因為上學留到城市。母親生病時三個姐姐的態度讓人很心寒,每個人都以忙為藉口,不去照顧母親。但對家裡財產確各有所圖。母親先於父親去世,母親走後的日子裡可憐的父親只在自己的家住過一個晚上。父親為了生存甚至裝傻。父親走時,我緊緊的抱著媽媽的遺像趴在父親棺木上,淚流不止,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已經沒有家。想家的日子裡就朝家的方向看看,想父母時就想想父母在時的種種歡樂。我知道,天堂有愛,願父母在那邊沒有傷痛,只有溫暖,快樂。爸爸媽媽,我想你們,永遠愛你們的小女兒!


芳芳10497


我母親二十多年前去世,父親今年春節期間去世了。老家還有弟弟一家人,我在考慮要不要回家修間房,過年帶孩子回去⬆️上墳,走走親戚呢?父親在世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跟我在城裡過,弟弟當年修房子的時候,問我回不回去修,當時我堅決的說不修,感覺現在年輕守到城裡孩子讀書,沒有時間回去住,今後老了也會呆在城裡,一方面看到孩子,一方面生病去醫院方便。近幾年,家鄉鉅變,通了光纖水電氣,農田有人承包種上了綠化的樹木。在父親生病前的幾個月,我有個強烈的願望,想回去在自己的自留地上修棟簡單的小院,希望每年能帶孩子一起回故鄉給老人上墳,和家鄉的親戚朋友能走動。只是現在農村已經不是以前的農村了,有規劃,因為祖輩的老房子地基被弟弟全修了,父親和我的戶口也早已遷出了老家,或許我的願望也就只是願望了。“小時候,我們是父母的寶,老了,父母是我們的寶”說的好,眼淚汪汪..



輕鬆如水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是親戚。這話一點不假。我們兄妹七人,各自都有了家庭,過年過節父母在熱鬧非常。自從父母去世,兄弟姐妹很難聚到一起。除非有什麼大事才可聚頭。


說良心話,我的妹妹嫁到常州,離家也不算遠,每年都邀請她全家回來聚聚,你說我妹妹說什麼,現在父母不在了,到誰家好呀?不如不回去,大家都省心。所以除了有大事來回來相聚。

父母在,家就在,這話一點不假。父母在,兄弟姐妹感情在。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成了親戚。但兄弟姐妹情份還在。恩情不可忘。圖片來於網絡。


有緣人153832681


母親在世的時候,不管多忙,我年年都要回家過年。母親在二十七年前仙逝!之後,我仍然年年回家,卻不一定回家過年。沒有母親的年,年,一下索然無味。回了家再沒有人噓寒問暖;再沒有母親做的那家鄉味十足的飯菜;再沒有一夜說不完的家長裡短,千古奇談;再沒有源遠流長的鄉土風情民俗的傳承⋯⋯。但是,生我養我的山還在,水還流,兒時的玩伴,鄉親父老還在,;那所幾代人居住的四合院還在,父母還埋在那裡⋯⋯。它們還是我夢中的主人,總想回去看看⋯⋯。下面是我寫得一首小詩,獻給大家,作為我對母親和家鄉的懷念。


〖想你了一一母親,故鄉〗

冬去春回又一年

你說想家了/

其實我也和你一樣//

故鄉啊/

我在那裡出生/

那裡有我的童年/

小河從門前流過/

馱鈴聲聲伴我成長/

父母早已逝去/

風箏早已斷線/

再沒有人一見面/

就噓寒問暖//

絲絲牽掛/

縷縷思念/

二十五個春秋/

你總在我心裡縈繞/

夢裡相見時/

還總是淚水漣漣//

曾經多次回到故鄉/

沒人住的四合院/

早己荒涼/

回家/

就是燒一張紙/

在你的墓前//

想你一一故鄉/

想你一一親孃/

永遠永遠不變//


李彬文


自從沒了父母以後,我很少回老家,老家的房子也已租出去了。

不是不想回,而是不敢,如果帶孩子回家就得住哥哥家,很少回家,過年了,那些人情紅包還不得一次性補上 ,和孩子在外面有多難,沒人問,而那些欠下的人情債必須要還。真的有些承受不起。

我算了一筆帳,我老家有三個哥哥,侄子三個孫子三個,孫女一個,光給侄子和孫子孫女的紅包,我一個月工資不夠,另外,叔叔有兩個,都是老人了,我回家過年必須去看望,當然這個不算,而叔叔家也有侄子,而且今年又添了一個新媳婦,另一家添了孫女……到大年初一早晨,都去給我拜年,紅包……

還有,住哥哥家,人家忙著辦年貨,我總不能只看著吧,趕集上店的,去一趟……回家不能空手吧,我在外面還著房貸,和孩子真的很難。我不是把親情和金錢扯一起,但很現實。

假如父母在,父母知道我在外面難,即使空手回家,也會得到世上最溫暖的愛。所有的人情,紅包,父母都會考慮在我前頭。二老拿一毛錢的紅包,沒人敢說少,而我拿出一百,也未必讓人家高興。而今,父母都沒了。家真的不想回了。


人在天涯panchengtao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沒了,家還在嗎?對我而言,父母不在了,家就沒了。我不會回老家過年,家裡有兄弟姐妹,叔叔舅舅等上一輩的親戚的,我會在年前或者年後開車回去送點禮品,慰問慰問,當天返回。即使當天不能返回,我也不住在老家,我住在路上的城市,住賓館。本人是男性,不知道女性朋友會怎麼想。我這樣做,有幾個原因。

1、父母不在了,有兄弟姐妹,他們有自己的家庭,我不想打擾他們。兄弟姐妹,手足情深。本是同根生,這條根就是父母。父母沒了,兄弟姐妹分枝開叉,開花結果,各有各的精彩。任何一個人有了困難,我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幫助,竭盡我的所能。父母臨終前所惦記的人,我會去照顧(當然由於不在老家生活,更多的時候是經濟的支持,見面不多)。兄弟姐妹有了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物,你回去,人家就打破既有的安排,會照顧你。

2、老家的左鄰右舍,會把你當做客人看待,而不再是當你是村裡的人。出來生活二十多年了,我在老家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回到村裡,小夥伴們都是年近半百,沒有共同話題,感情也淡了很多。說話也都客客氣氣。

3、把一切的美好留在記憶中,很好。父母不在了,老家就和你的童少年時代一樣,已經永遠回不去了。有些人說的葉落歸根,也許有些人能做到,我做不到。即使老家依然山清水秀,我也想把這些都留給在那裡生活的人。

4、等我老了之後,或者有一天我也不在了,我會提前對孩子說:送我骨灰回老家,埋在父母身旁,過年過節,也不用回來祭奠,你在哪裡生活,你就在路邊燒張紙就好了。老家是我的老家,你沒在那裡生活過,你也不會有很深的感情。不必在意這些虛禮。

此生對父母永遠覺得有愧於心,對老家永遠有掛念,永遠心存感激。正值年節,寫到這裡,不覺涕零。


大河尾閭


眾所周知的一句話:父母在,兄弟姐妹是家人,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是親戚。這句說,雖然聽上去有點殘忍,甚至有點冷血,但這就是現實,我們不得不接受。

父母在時,逢年過節都會有回老家的念頭,因為父母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才會有家的溫馨。即使已經在外成家,即使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這個家和那個家卻不同,這個家是責任,那個家是牽掛;這個家是未來的希望,那個家有曾經的回憶。

父母在時,我們會回老家過年,是因為不管我們多大的年紀,多少的經歷,在我們的內心,還是會有孩子的一面,回念孩子時的歲月,想念母親的關懷,渴望父親的依靠,那個家有我們想念的人,是我們的精神依託。

父母百年之後,很少有人會回家過年。父母是家裡的頂樑柱,父母不在,那個家就塌了,心裡的牽掛和依靠都沒了;父母也是兄弟姐妹感情的紐帶,父母不在,架接感情的通道就斷了。兄弟姐妹仍然會有很深的感情,但一家人變成兩家人,只是親戚。

父母百年後,如果兄弟姐妹關係好,可能還會偶爾回家過年,聊聊天敘敘舊;如果兄弟姐妹關係不好,可能很少回老家過年,只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寒暄幾句。

每個人一生都會有兩個家,一個大家一個小家,一個為自己奉獻、一個奉獻自己,父母在時,大家就在,過年當然回大家;父母百年後,大家不在,只剩小家,過年只能在小家。

我們每個人都會由子女轉變為父母,也會從一個大家脫離出來,建立自己的小家,再組建自己的大家。父母百年之後,即使我們不能回老家過年,但有空也要常回老家,因為那裡有我們童年的回憶,有父母的影子,還有我們的兄弟姐妹。


東昇西落


這個問題還挺傷感的,我相信有很多朋友會選擇不回家過年吧。談談我的想法:

1、父母在,家在,父母離開了,家也就沒了,就只剩空房子一套了,每年過年回家是要陪著父母,陪他們一起做年夜飯,一起看春晚,讓他們在歡樂的節日裡不再孤單,但是父母如果離開了,回老家剩下的也只剩回憶了。

2、每年過年的花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各種人情世故都要遵守,各種送禮,連著壓歲錢真心不少,農村的孩子比較多,親戚朋友也多,這些禮錢自然少不了,但是對於生活壓力很大的我們來說,我相信這筆花銷真的是一筆不小的之出。過年的時候不回家,不代表老家的親戚朋友就不來往,如果親戚朋友遇到事情還是要盡力幫助。

3、現在的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過年的時候,會選擇帶一家出遊,會選擇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個年,我相信父母百年之後回老家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了。

4、我們在外地讀大學,戀愛,結婚,生子,維繫鄰居關係的其實就是父母輩,老家的鄰里鄰居其實關係也就淡了,沒有共同語言,只是客套的寒暄,回老家過年的時候難免會尷尬。

所以趁著父母還在世,多多回家陪陪他們,別等到以後會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