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這一歷史事件指的是從山西到哪兒?

怪咖娛小樂


西口就是山西殺虎口。在今天右玉縣右衛鎮的西北角,出了殺虎口就是內蒙了。前些日子因為培訓的因素去這裡看了一下,塞北高原,神清氣爽。

1、右衛鎮的由來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在這裡設置大同右衛。後來隨著邊防線南遷,玉林衛就遷移到這裡,兩個衛在一塊,為了方便就合稱右玉林衛。

(明代大同鎮)

在明朝滅亡後,到了清朝軍戶開始一體納稅。到了雍正時期,直接廢衛為縣,右玉林衛就改為了右衛縣。

(右衛鎮)

在70年代,因為風沙的緣故,縣城南遷。上次去了這裡,發現在土城內,還有農田,都沒有明代繁華。

2、殺虎口

在邊防線上,“虜”“魯”一般都會改成“魯”,“胡”一般會改為“虎”。

殺胡口最初是見證遊牧與農耕民族廝殺的地方。在隆慶議和後,這裡成為邊境互市的場所,“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賜”。

(殺虎口)

到了康熙年間,因為族群因素,這裡改為了“殺虎口”。

3、走西口

山西整體而言土地貧瘠,在煤炭沒法大規模外運的年代,只能因地制宜,就近取材,開啟對草原的貿易。殺虎口是山西內地距離綏遠最近的路,自然比較繁華。

(殺虎口長城)

在今天,學界對此也有很多研究。

(殺虎口關)

隨著高速、高鐵的開通,殺虎口在今天的地位下降。整體而言比較蒼涼,登高有種悲秋風的感覺。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從山西中部、北部出發,一條路向西,經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一條路向東,過大同、張家口出關進入蒙古。題主所說走西口應該是第一條線路。西口泛指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人們背井離鄉的目的就是解決溫飽問題,所以叫走西口。

殺虎口原名殺胡口,在山西右玉縣。其地勢險要,是一個天然關口。胡的本意就不多做解釋,但為緩和矛盾後來改名叫殺虎口。

走西口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一,原因是山西部分地區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的惡劣迫使晉北很多人到口外謀生。無數山西人、陝西人背井離鄉,加快了與蒙古草原的各項交流,帶動這一地區的發展。


迷途歸來


“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

歷史知事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山西那些事兒。(約400字,閱讀需2分)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難留。提起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淚長流。

一曲走西口,讓我們憶起一段特殊的歷史。

晉北、陝北地區,夫妻之間和戀人之間,多以哥哥妹妹相稱。

這首名為《走西口》的民歌,在妹妹對哥哥一聲聲、一句句的叮囑裡,浸透著女子對丈夫和戀人離家遠行“走西口”的無盡關懷與悲苦。

特別是經由陝北姑娘王二妮的真情演繹,這首悠遠悲愴的《走西口》更成為特有的文化記憶,表達出晉陝民眾對艱辛生活的深深傾訴。

什麼是“西口”?

在傳統時代,中原王朝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多在北方長城險要地點設置防衛要塞。特別是在明代,中原王朝先後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重鎮,而“口”則專指長城沿線的關口。藉助於軍事關口,明清以來很多關口逐漸演化為貿易場所,如張家口、喜峰口、古北口、殺虎口等。

歷史上的“走西口”,是中國移民史上有著重大影響的人口遷徙過程。

明清的長城之內民眾之所以要“走西口”,跑到關外不適宜農耕之地求生,主要是為了逃避關內的天災,如旱災等。除此之外還有山陝商人,不畏嚴寒酷暑,行走於長城內外。

就性質而言,“走西口”是明清時期長城以內晉北陝北地區的勞動人民到長城以外謀生的社會活動,也是成千上萬口內百姓湧入今天內蒙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地的移民活動。同時,“走西口”也是明清以來逐漸孕育的一種經濟現象,一種移民文化現象。

兩分鐘走進歷史現場,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歷史上走西口是從山西河曲西渡口途經"殺虎口",也叫"青沙口"。過了"殺虎口"就算口外了,最開始是到內蒙古的沙圪堵(原準格爾旗),內蒙人稀地廣,到口外的或打工或開荒種地能解決溫飽逃活命。後來就發展到包頭.固陽,達拉特旗這一帶。



城裡農民10068


走西口中的西並不是只有山西,還包括山西,河北的很多地區!而他們的目的地整體範圍也比較多,多數以情況下指的是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的大部分地區。

從地理的角度來說,“走西口"是我國最為著名的兩個境內人口遷移之一,另為一個和它齊名的就是“闖關東”。這個算是一個知識點,我讀高中那會剛好學到這,而當時闖關東這部電視剛好熱映,所以我印象尤為深刻。

走西口是一段延續400多年的歷史!

很多年估計以為,走西口就是幾十年而已,實則不然,根據史學家考證,走西口其實是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甚至是生命打通了山陝地區與草原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歷史上的西口,可以從廣義和狹義上來理解。

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山西河河北的三個口,分別是:殺虎口、府谷口、獨石口。從地理位置上看,西口其實就是古代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

廣義上來說,後西口也能指的在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陝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張家口以及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上述的這幾個地區在古代都是走西口的重要關口,這個鞋城市的崛起和發展離不開走西口這個歷史事件!

走西口其實就是一部晉商的發家史!

現在很多山西人還認為,走西口是他們山西人的榮耀。在當時,一旦走出山西殺虎口,就到了由他們的先祖多包攬經商的歸化與綏遠(統稱歸綏)、庫倫和多倫、甚至在遠離晉地的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區也能看到山西商人的身影。

“殺虎口”還是通往蒙古恰克圖和俄羅斯等地經商的重要商道,是走西口道理上的一個重要節點,而“殺虎口”的興衰史也能夠反映出走西口這一歷史事件的整體演變,也能反映出我國古代晉商發展興衰的歷史。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12.14


糧油市場報


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一,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西口,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即晉北人、陝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西口是晉商、陝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晉北人,陝北人,河北人。後西口泛指在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陝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張家口以及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我們要尊重史實,既是對歷史的負責,也是對後人的負責。



清代是中國人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清初通過康雍乾三世的休養髮展,到乾隆朝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人地矛盾尖銳,大量內地貧民迫於生活壓力,“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

亞馬孫蝴蝶


走西口最早是山西、陝西一帶地少人多為了生存到內蒙走耕,每年春季去內蒙租地耕種秋季返回,後來部分人逐漸定居下來,再後來定居下來的人越來越多。從山西到內蒙主要途徑二個山口,張家口叫東口,殺虎口叫西口,由於走殺虎口的人較多,而且後期由於二人臺(走西口)的宣傳,使得走西口這個詞成了在那個年代山西、陝西到內蒙謀生的代名詞。其實這個歷史事件範圍很大,到現在內蒙中部的漢族大部分是山西陝西人,內蒙西部的漢族主要是甘肅陝西人,內蒙東部的漢族主要是山東、山西人,說明在那個年代為了生存是漢族整體向內蒙方向的一次人口遷移。


佳和玩具1


走西口主要是以殺虎口為主,出來殺虎口分東路人和西路人(內蒙古流傳下來得說法),東路人去了烏盟,西路人去了呼市包頭巴盟,從內蒙古得方言就能看出來,絕對走得不是張家口,也不存在東口一說,烏盟和張家口離得很近,但方言區別很大,反而和山西左雲右玉一樣,


帛汗


多年前,我到過山西河曲西口古渡口,這就是走西口的出發點,黃河的對岸就是內蒙了。當地人說,走西口的目的地,就是內蒙包頭。很懷念山西,很懷念河曲。還記得河曲西口古渡口有一副對聯,上聯是“一船風。。。。。。”現在記不起來了,有誰知道,能否告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