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盈亏问题

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对象,根据物体的数量不变,由于分配对象的数量和每个对象得到的数量不同,分物时会出现多余(盈)、不足(亏)和恰好分完等三种情况,我们将这类问题成为盈亏问题。我们分别对这三种情况列出三道例题进行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一盈或一亏

1、一堆桃子分给一群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8个桃子,恰好分完;如果每只猴子分10个桃子,还少20个。求猴子和桃子各有多少个?

根据题意我们来画图进行分析: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从上图我们来进行分析,情况2,所差的20个桃子,如果按情况1来分,就恰好分完,因为,情况1比情况2每只猴子少分了2个桃子如图: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那么明显每个猴子少分2个桃子,一共少分了20个桃子,说明有:20÷(10-8) = 10(只) 猴子,猴子的数量求出来了,桃子的数量根据题意代入:8×10 = 80(个)桃子

这种情况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的,题意根据画图来入手也变得非常清晰。我们讲下一种情况。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同盈同亏

2、老师给三年级的同学们分苹果,如果没人分4个,则多9个;如果没人分5个,则多1个,问三年级共有多少位学生?共有多少个苹果?

同样的我们通过画图来入手题意: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像这种情况,没有恰好分完,我们如何来入手呢。我们通过改变总数来入手,我们把总数减少1,如下图: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我们通过总数减少1之后,题意就变成了,每人分4个,则多8个,每人分5个正好分完。如图所示: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这样就变回了我们上面所讲的第一道的情况,同理我们来求出结果: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我们把多出的8个苹果按第二种情况进行分,正好每个同学多分了1个苹果,所以一共有8位学生。

学生人数:( 9 - 1 ) ÷ (5 - 4) = 8(人)

苹果总数:4 × 8 + 9 = 41(个)

这里解题的重点在于对总数进行变化调整,把其中一种情况变为“恰好分完” ,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很多。千万注意,思路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下面我们学习第三种情况,也是相对复杂一点的,不过不用担心掌握了刚刚所说的方法,一样可以轻松解题

一盈和一亏(重点)

3、有一堆螺丝和螺母,如果一个螺丝配2个螺母,则多10个螺母;如果有一个螺丝配3个螺母,则少6个螺母,问:螺丝、螺母各多少个?

像这道题目中就同时出现盈余和不足这两种情况,先画图进行题意的分析: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同样的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把总数增加6,这样第二种情况就恰好分完了,如图: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那么第一种情况盈余的总数也要加上6,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图所示: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对于这道题,老师就给大家把思路讲解到这里,结果大家自己去求出来,发表在评论区。同时,老师在这里强调一点,关于小学奥数的学习很多老师都会去强调记公式,这种方式不是说不好,但是重点是在于理解公式得来的过程,经过做了很多题目是可以自己总结出一些结论的,这就是公式的意义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的突破口,只要弄清这一步,就容易了!

不建议大家去记忆公式,希望大家去学习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已经公式如果推导的过程,应该到实际生活中,这才是学习数学的乐趣。希望我所写的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可以点击关注和点赞,每天都会有新的内容更新,帮助大家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