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不经常看手机?

声色空间


我在美国新泽西州生活居住了10年,真心觉得东北部的美国人大体上和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国人没什么大区别,就是守规则多点,礼貌多点,爱心多点,为别人着想多点。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好点,就成了干净整洁有序的美国小镇。

美国人看手机也很多,这么多社交媒体,视频网站,新闻网,读书软件等都是美国的发明,美国人可是一样活在现代社会。根据报告,美国成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是2.5-5小时,他们用手机上以下软件:YouTube 、Facebook 、Snapchat 、Instagram 、Twitter。平均每天接近两小时。美国人每天还花13分钟在电子邮件上,每天花35分钟在发短信上。电子邮件几乎都是公务才用,朋友同事家人私人之间就是短信,因为绝大多数手机计划是无限国内通话和无限短信的,这样就形成了急事打电话不急的发短信的习惯。

我有点不解为什么要刻意把美国人打造成和我们不一样的形象?美国人是素质高点,主要是因为法律的可执行程度极高极细,执法过程严肃认真,美国人才养成好的习惯和素养。当然宗教信仰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所以法律制定不能有灰色地带,是一就一不能解释成一等于二,执法要严,对违法绝不手软讲人情。这样社会才会秩序井然。



用户52609452587


在美国住久了, 发现美国人平时非常少看手机,相反,亚裔人反而总是手机不离手,不离眼,好象总在手机上。这主要是由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决定的。

通常传统的美国人比较喜欢户外运动与健身等活动,很少坐在一个地方看手机。另外,美国人上班、下班公私分明,下了班就不再看手机,回复与工作有关的短信。大多数上班族在办公室时,也不能够看个人手机,而是要用电脑来处理公司邮件等。当然这都是硬性的条件,另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美国人比较注重人与人的交流,不看手机,也是基本修养的表现。

洛杉矶一些比较高档的私人俱乐部,明令禁止在用餐时看手相或者用手机,这些场所注重个人的隐私性与其他人的权益。一则不允许乱拍乱照,两则不允许接手机打搅别人用餐。

在一些会场,通常中国人不太再意场合,手机铃声不断,大声接听,生怕人家不知道他们很忙。其实这些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而且在同别人吃饭或者谈话时,眼睛看手机,都已经显示出对对方的不尊重了。一般与美国谈事情或者用餐,他们都避免接听手机,更不用说拿出来摆弄一番。

另一方面,中国人喜欢在社交媒体上上传一些个人生活照片,走到哪,并不是以享受风景或者活动为主,反而以摆拍与上传照片为主。亚裔人离不开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动作。美国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并不喜欢无时无刻生活在朋友圈中。


美国生活速递


不仅是美国人不经常看手机,欧洲人和日本人也都不经常看手机,起码不像中国人那样经常看,这个世界上像中国人这样没事就看手机的民族还真没有。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在非洲的津巴布韦的马纳波尔斯国家公园的KAVINGA SAFARI CAMP营地住了三天,那里没有手机信号,虽然营地的住地里有Wi-Fi,但却采用了一种非常麻烦的方法来管理:

用户ID和密码都裁成一张张的小纸条放在一个小圆盒里,每次都要重新登录,而且登录一次就只能用一个小时,以后还得再拿一张纸条来重新登录,当我们向营地抱怨这种方法时,绰号叫“野人”的管理人克莱德告诉我们那种做法是特意设置的,为的就是不让人痛快地看手机。

(放在小圆盒里的登录ID和密码小纸条)

“野人”克莱德满脸懵逼地问我们:“你们中国人到底是来看野生动物的还是来看手机的?

(克莱德(中)和他的小伙伴们)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喜欢看手机”,所以说这个题目还不如改为:“为什么中国人经常看手机?”

个人觉得中国人喜欢看手机的习惯是因为中国特有的主流媒体公信力缺失而造成的。现在大家看手机主要是在刷微信,但真正在使用微信的SNS功能和朋友聊天的还真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在闷着头看朋友圈里发的各种文字,也就是说是在看各种“自媒体”。

国外没有那么多的“自媒体”,要知道什么新闻,要了解什么观点,要得到什么知识,自有几个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在提供,不知来路的“自媒体”没有存在的必要。主流媒体有历史、有传统、有信誉、有资金、有人力,能够满足人们对资讯的要求,而个人或者少数人运营的所谓“自媒体”,能做什么呢?

但中国的主流传媒的公信力很弱,这样就给了“自媒体”极大的生存空间。实际上所谓“自媒体”上的信息,不客气地说95%以上都很可疑,还不如主流媒体,于是各种造谣和辟谣,“真相”和“真相的真相”此起彼伏,看懵逼了的吃瓜群众们又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看,这就更加加大了流量,开心的就只是SNS公司和移动通讯公司。

如果什么时候中国的主流传媒有了公信力,大家也就没有必要去注意那些“自媒体”,估计也就不需要成天去看手机了。


冰冷雨天


其实这个问题有一个出发点,就是默认了中国人经常看手机。正是在这样一个出发点上,美国人不经常看手机就成为了一个问题,那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呢?

美国人经常玩手机也很常见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非常习惯看手机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当然这其中有它存在的原因和问题。但是也并不是只有中国人会经常看手机,不少美国人也是经常玩手机的,地铁上,星巴克玩手机的人其实也比比皆是,只是这个习惯没有在中国这样盛行而已。如果说楼主见到的美国人都是不经常看手机的,那可能是在某些特定场合下或者是相似的某一群体了。也就说,不有相当一部分美国人会经常看手机,但是总体来说,这个现象确实要国内好一点。

注重场合的区分和习惯

国内其实很多人依然是不那么讲究场合的,从大学课堂,到讲座,到医院排队,甚至到不重要的会议上,都会有人玩手机,就算有人发出声音也只是收敛一下就过去了,这种『犯错』的成本很低。相对于更加有序的场合,更多地是个人对自己的约束差异导致的,有的人会在工作时间十分讲究,到了某些场合也会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产生一些影响,就会自觉起来。这种自我的约束和管理,国外确实会更加讲究,娱乐,工作,生活区分更加明确,不看手机的习惯就更好理解了。

更加热衷于其他活动

大家经常看手机的一个原因要不就是微信微博刷刷刷,要不就是无聊了寻点乐子这样的行为,也有一部分人会通过手机学习的,但是总是沉溺在手机上自然也不是一件好事。相比之下,美国的交流方式通过用邮件,也显得更加正式,而娱乐方式以及户外运动要丰富得多,并不会长时间扑在手机上,这也就导致了『美国人不经常看手机』这样的看法。


stormzhang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起床第一件事情看手机,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情还是看手机。等车要看手机,排队要看手机,总之走到哪里我们都能看到很多人在刷手机。不可否认现在的“低头一族”是越来越多了。

但是看手机这个习惯绝对不是中国才有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很大一个群体在使用手机。随着手机的智能化,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刷手机已经不是哪个地域的问题了,而是全球一个普遍的问题。

美国人不喜欢看手机的确实有,以前在我们就经常听说美国人坐地铁都不刷手机,人家都是一人一本书,或者休息听音乐。有些地方可能文化底蕴比较浓厚,大家比较喜欢看书。

大学时期曾经认识了几个美国朋友,他们特别喜欢和朋友出去玩,比如打保龄球,去哪坐着聊天,或者是举办派对,大家一起分享美食,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他们每周都会安排不一样的活动。

比如星期一约大家一起去哪个地方玩,星期二约大家一起做手工,星期三约大家一起看电影然后讨论。他们的生活总之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确实很少见他们刷手机。他们的手机也是和普通的。

其中有一个女生和我关系不错,我们经常聊天,她用的那种三星的老手机,而且屏都有一些坏了,我问她你为什么不买个好手机呢,她说觉得手机不是很重要。

她用手机就只是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有时候和美国的朋友聊聊天,她不喜欢玩一直玩手机,而且也没什么好玩的。她说她更喜欢和找朋友出去玩,或者在家里看书。

其实,喜不喜欢看手机取决于个人,不会因为地域的不同就有区别。并不是美国人就不爱看手机,这样的说法其实没有太多的依据。我的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喜看书,不喜欢刷手机的,这主要还是和人的性格还有兴趣爱好有关。

——END——

大家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呢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记得大概两三年前还做过一期“手机上瘾症”(smartphone addiction)的节目,找了两个嘉宾来谈为什么现代人会对一块小小的屏幕那么上瘾以及怎么戒。关于手机上瘾症的成因,记得嘉宾给出的答案是现在用手机能干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打电话发短信已经成了最最基本和貌似最微不足道的功能,其他的像聊天、查收邮件、拍照修图、网上购物、看新闻、听音乐、看视频、交水电费、银行业务、投资等等一律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让大家没办法放下手机。


其实这个现象不只在我国常见,美国人也爱看手机,只是比起我们来相对较少。纽约时报6月份就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人类对屏幕的关注已到顶峰,该有场革命了”,大概的意思是说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一直在想尽办法占用人们眼睛的时间,重构了我们眼中的现实。其实媒体对我们的影响不仅在于媒体内容还在于载体本身,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之一就是“碎片化”,我们越来越热衷于碎片化的信息和娱乐,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对传统的阅读感到耐不下性子,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地铁上很少看到读书的人,大家几乎都是捧着手机在看。


另外一点是,社交软件的增多反而加重了社交焦虑,人与人之间实质的亲密感在减少,大家变得只去关注社交媒体上的存在感,因此总在刷微信微博的人有很多是在等别人的讯息或关注别人在社交软件上的动态,从而变得越来越粘手机。


美国人的手机上瘾症为什么会相对好一些?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比较爱户外运动,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较短;另一方面美国人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开,下班后几乎不会再去等老板的信息。


Miss文哲


我们一睁眼就看手机,睡前还要再看一眼手机,总之,只要醒着,就会拿着手机,上厕所也是,让我说中了吧?为啥?因为头条新闻资讯满足你窥伺世界的欲望,因为微某信等社交软件满足你交往的需求,因为微某信和支某宝移动支付满足你付钱的便利。可以说,大部分人类欲望都可以从手机得到满足了,我满焉能与手机分开?这在哪都一样。

说美国人不经常看手机,我想只是部分事实,你是看的老头老太太吧?如果你在美国看看大城市,低头族也是不少的,他们刷脸书与朋友互动,刷新闻看世界可不次于我们。不要以为在乡间僻壤就没有低头族,信息闭塞,刷手机也不会少。当然,美国那点人口摆着呢,规模肯定没我们大,所以显得“不经常看手机”。

另外,美国信用卡发达,而移动支付却显得相对落后,没有了支付这一项,确实用的相对更少一点,据传脸书已经试水移动支付,未来,如果美国人也适应了大街小巷遍地都可以刷二维码支付,那恐怕也是会经常看手机了。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先发劣势”,美国科技发达,在过去的年代电话和邮件是发达的标志,美国人确实习惯了用电话留言,用邮件沟通,这种已经养成的惯性或者说偏好反过来影响他们对最新科技的使用。而我们,有的人家甚至从来没有过固定电话,也没有信用卡,更没咋用过邮件,毫无“历史负担”,直接跳入了智能机时代,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三点,人口规模相对小,移动支付不发达,习惯的束缚等,不一定对,您的看法呢?


北玄武


根据胡哥的观察,应该是中国在这方便的发展要领先美国一个层级。

说一个胡哥亲身经历的事情,胡哥的一个同学嫁到了美国,在美国举行婚礼的时候邀请胡哥去做客。在婚宴上胡哥发现的确很少有人拿出手机来玩。

但是,当新郎新娘都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拿起手机就拍,包括老爷爷老奶奶,这和国内是一样一样的。

美国人在吃饭的时候,或者说在和人聊天的情况下不会把手机拿出来,讲究一点的还会把手机静音。

只有一种情况他们会不分男女老幼玩手机,那就是发生了有趣的情况的时候。比如胡哥在他们家搓汤圆的时候(2018年春节期间结的婚),一回头全家人都拿着手机在拍我……

另外一个原因,胡哥觉得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大部分是通过邮件。

美国人现在交流工作还是喜欢发邮件,而中国发展实在太快,我们的“email时代”很短,只有几年,后来迅速被QQ和微信取代。

比如胡哥现在和同事沟通,绝对不会发邮件,只会用微信。而美国人还没有养成用即时通软件来沟通工作的习惯。

胡哥在拍摄嘿老外期间接触过的美国人,只要在中国工作过一年以上的,回国之后都很难适应用邮件沟通,太麻烦了……胡哥听过不少这样的吐槽。

胡哥在美国的那段时间还注意到,现在的美国小孩和中国小孩差不多,也是手机不离身,所以在不就得将来,美国人也会经常看手机的。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美国到了晚上你就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美国。

各种失业的,乞讨的,无家可归的人,流落街头的人遍地都是。

更可怕的是晚上出门总是感觉不如在中国国内安全,美国可以持枪,总是感觉晚上在美国的大街上行走,感到惶恐。

至于看不看手机和个人有关系,炒股的人也在随时看手机,美国人不看手机就不代表美国人素质就比中国人素质高出了多少。

当你低头看手机的时候你的包被偷了,东西被偷走了,也是很经常的事情,大家不要以为美国,就认为这个国家比中国国内高出了多少,最主要的安全问题!呆久了就知道了。内心的恐惧最可怕!


本文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作者:堂主;登过三轮卖过衣服;曾是媒体传媒工作者、曾在一家外资企业打工并成为全国销售冠军;目前拥有2个公司、自媒体人、善于励志心态文章的写作,感谢大家点赞关注!

心态决定一切


嗯 是没错

美国地广人稀,美国人大都喜欢户外活动,喜欢运动,喜欢锻炼肌肉

典型的像 海边冲浪,野外露营,山间轻骑,爬山,洞穴探险 …… 总之名堂很多

尤其是住在郊区或小镇的。

虽然手机,电脑,互联网都是美国人发明的,

但手机只是一个通讯工具而已,又不是娱乐工具,有什么好玩的,有必要当宝贝似的

吗?? 美国人买的新笔记本摔坏了 也不心痛,也就2~3天的工资而已

有的娱乐项目 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每当周末什么的有什么球赛,全家人都会像过年

一样开着车一起动员去看球赛

另外 美国那方面的娱乐项目很少,不像中国 洗浴城,按|摩室,洗脚城 林立

所以很多中国大款 到了美国觉得很无聊,没什么娱乐项目,又找不到乐子

哈哈,纯粹是那些SB不知道玩,美国可不是专门为有钱人建立的,不管你有钱没钱,你

都能在这片乐土中找到自由和快乐,这也是我最喜欢美国的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